-
1 # 文利wenli
-
2 # 馬振廷1
沒有儒家辦教育,可以說中國就不存在傳統文化。不說思想但說保留文字的傳承,教人識字就是最偉大的了。
具體到思想怎麼作是後人的選擇,幹好幹壞是後人自己的事。自己沒做好事把責任推到古人身上天大的笑話。自己是畜生嗎?沒長頭腦嗎?古人沒幹涉後人的行為,只是意見,沒說不讓適時而變,隨遇而安吧?建議願聽不聽,還能迷信亡靈的話嗎?自迷吧?人類把大量的時間都浪費在玩花樣上,翻古搗故今,想怎麼做就怎麼說,該怎麼幹就怎麼幹,託泥帶水停至不前就是落後的根源。
-
3 # 問道華夏
儒家思想的發展是一個很漫長的歷史階段,到了孔子時期才逐漸走向完備,他是在先秦時期簡單粗線條“親親尊尊”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建立起的一套較為完整的思想體系,無論儒學後來怎麼變化發展,即便到了董仲舒時期的“三綱五常”,其核心思想也從未離開一個“仁”字,“仁”是儒家思想的精髓,“禮”是實現“仁政”的法治手段。
仁者,愛人。這是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內容,是孔子社會理想、國家治理和倫理道德的最高境界和哲學綱領,在國家治理層面,孔子強調“德治”,即,建立在推己及人基礎上,由“親親”的血親關係而“泛愛眾”的社會道德治理;體現在社會人倫關係上則強調由“孝”而“忠”,由“仁”而“義”,建立起一個以“仁”為核心,以“忠孝”為支撐的和諧家庭和族群關係以及社會秩序。
但由於孔子所出的時代是一個“禮崩樂壞”的新時代,諸侯坐大,以封建宗法等級制度為核心的"周禮"行將崩塌,人們看不到舊禮教廢墟上重新萌芽“周禮”的希望。因此,"祖述堯舜,憲章文武",終生以克己復禮為己任的孔子,在努力四處碰壁後,不得不發出“朝聞道夕死可矣”的哀嘆。
後來的孟子,其政治立場開始向新新型政治勢力傾斜,並對孔子的“仁學”加以改造,提出"仁政"說,但因其"仁政"說是建立在"民貴君輕"基礎之上的,此時的儒學依然得不到上層的支援。
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漢武帝時期,經過西漢初期實行無為政治、與民休息的政策,尤其是“文景之治”後,國家大一統局面基本形成,生產得以發展,國家趨於穩定,國家執行走上正常軌道,為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提供的經濟基礎和政治保障。
為適應國家大一統形勢,董仲舒梳理儒道法等思想,提出了“三綱五常”和“以義正我”、“以仁安人”、施“教化”、守“等級”、行“仁政”的“德治”國策,併為歷代所效法。但董仲舒的“德治”,其核心依然不離“仁”字。
所以,儒家思想的精髓就在一個“仁”上,其他的都是都是為實現“仁”的最高理想服務的,比如“禮”是“禮法”,是規範;“義”即“宜”,是一種社會行為的評判準則,屬於“禮”的範疇;“智”即知,也是一種道德規範;“信”即誠信,是“仁”的具體體現。
其他的如“忠”“孝”等等,都是一種“禮”制,都是建立在“仁”基礎之上,併為“仁”服務的。
-
4 # 寂語堂齋
夜深人靜,翻開《論語》,細細品味著孔子以及其弟子們的每一句話,我總覺得有一種深層次的氣息在跳動著,就象他的弟子顏回說的那樣,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我不是在與孔子對話,而是以一個旁觀者的心態在感覺孔子,孔子說仁、說禮、說義、說知、說忠、說信、說政、說孝、說學、說士、說道、說德、說君子、說自己等等,那麼孔子最終想要幹什麼?
孔子說他自己的學說是,吾道一以貫之,這個一是指什麼?孔子又異常的自信,宋國的司馬桓魋想要殺他的時候,他的弟子們讓他快跑,可孔子確自信的說: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上天給我的德行,一個小小的司馬能耐我何?
當時的人們對孔子有兩種評價,一種是天將以夫子為木鐸,說孔子是上天將下來教化人們的聖人。另一種是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明知道行不通而偏要去做的人。這兩種評價就預示出,後世孔子學說的坎坷命運,就連宋朝的朱熹也同樣受到了摧殘,百年屈辱,明明是邦無道,確算在了孔子身上,就是現在的人也在大罵孔子。
吾道一以貫之,這個一到底是指什麼?這個一是仁否?我們知道孔子在《論語》裡著重說仁,什麼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克己復禮為仁;愛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恭、寬、信、敏、惠;人而不仁,如禮何?等等,那麼孔子為什麼叫人去仁呢?象老子那樣順其自然做人豈不更好嗎?
這就是問題的結症之所在,孔子在說《詩》的時候,有一個形象的比喻,說《詩》象白色的底子一樣,那個時代還沒有紙,用這個白色的底子比做仁,把禮比做成在這個白色的底子上繪畫。這麼一比喻就道出了仁的本質,就是用仁把人的心靈淨化成象白紙一樣純潔無瑕,然後可以在上面繪出最新最美的圖畫,那麼誰去做畫呢?假如人人都變成了象兒童一樣純真無瑕,可能嗎?孔子自己做到了嗎!
我記得顏回死,他的父親想用孔子的車給顏回做棺槨,孔子不同意,最後說出了我過去當過大夫,不能步行是必須坐車的。
這一句話就展示出了這個一的本質,這個一的本質就是政治,用這個政治去理解孔子學說的時候,就會豁然貫通。
就象孔子自己說的那樣,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就是以這個政治為中心,什麼忠孝、仁義禮智信、君子文化等等,這一切都象眾星一樣拱這個政治,都在為這個政治服務的。
學則學而優則仕,孝則怕族人犯上做亂,忠則怕臣子們做亂,仁人純潔無瑕,好繪畫、好駕馭,義禮智信更不用說了,君子文化比較複雜。
君子在孔子的眼中那都是有社會地位的人,一般老百姓是沒有資格稱為君子的。在《論語》裡,具體可劃分為:政界君子,宗族、鄉黨君子,文上君子,勇武上君子,也就是說君子是不用勞動就能吃飽飯的。比如樊遲問了一個稼和圃,就被孔子罵成小人哉!樊遲。再比如孔子一行在陳絕糧,子路就生氣的跟孔子說過,君子就應該這麼窮困嗎?還有顏回才高八斗,確窮的叮噹響。所以孔子說過,誦《詩》三百,不能從政當官又有什麼用呢?
故此,孔子的儒家精華就是政治,就是從政當官,就是治理國家,其它的一切都是為政治服務的,這就是為什麼儒學被歷代封建王朝所推崇的根源。
回覆列表
儒家思想的精髓是:
“仁”、“義”、“禮”、“智”、“信”,反對“過”與“不及”,崇尚“中庸”,崇尚和諧。孔子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指明可方向——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他的道德規範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情妻義,與人誠信。人生追求目標是至善至美。儒家文化在創造物質財富的過程中實現自我價值。儒家是追求入世、講究做事的,要求奮發進取、勇於擔當、意志堅定。概括為三個字,就是“拿得起”。儒家文化是入世哲學。源於三易,周王之法,復周王之禮。老子講的是清靜無為,天道公平,道法自然。孔子講的是接人待物,為人處世,道德標準,禮儀規範人倫秩序。
儒家文化的精髓強調仁、義、禮、智、信、忠、孝、廉。儒家文化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成為指導人們崇尚和平、追求自強、實現自我和社會和諧的重要思想。進一步發掘儒家文化,對於現今時代有著重要意義。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愛,它的特點是重精神,輕物質;重道德,輕技能;重理論,輕實踐。儒家注重的是大方向,重視的是精神生活的充實和豐富,關心的是健全人格的培養和正確人生觀的建立,即教導人成為正人君子。
儒家文化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文化,這是追求進步的人們重新關注儒家文化的原因所在,這就是沉積了幾百年韻儒家文化又被人們熱情地發掘出來的原因所在。
一.儒家文化的精髓
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主流思想。它以心靈的自我修養與自我完善為主要目的。而儒家文化的精髓主要在仁、禮和中庸這三個方面,一直綿延至今。其具體意義如下:
1.儒家文化的“仁”
儒家文化中“仁”,就是愛人,就是以“愛人”之心,推行仁政,使社會各階層的人們都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權利。禮,就是社會的道德秩序,就是用“正名”即道德教化的方法,使社會各階層的人們對自身社會地位有穩定的道德認可和道德定位。
仁的作用是使民無造反之必要,禮的作用是使民無造反之意識。——人們普遍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權利,就沒有造反作亂的必要;人們普遍認可社會的道德秩序,普遍遵守符合自身社會地位的道德規範,造反作亂就沒有道德依據(即沒有意識形態基礎)。
人民既沒有造反作亂的必要,又沒有造反作亂的意識,社會就可以長治久安。古今中外,凡是能夠使國家達到太平的統治,事實上都沒有違背儒學的仁和禮兩大原則。
2.儒家文化的“禮”
儒學的真諦是仁禮一體。不講究仁,只講究禮,人民就會反抗其統治。不講究禮,只講究仁,人民就會輕慢其統治——即人民不受道德約束,就會由思想上的無政府狀態引發現實中的無政府狀態。所以,仁和禮是一刻也不可以分開的,這就叫作仁禮一體。
人類社會是不斷地發展和進步的,古代人類受到自然界的威脅特別嚴重,每個人都必須依賴群體的力量才能生存。因為這個原故,所以每個人都習慣於遵守群體共同的道德規範,而認為群體共性對個性的約束非常合理。但是越到後世,人類受到自然界的威脅不斷減弱。因此,反對共性約束追求個性自由的思潮便逐步發展起來。所以,人們的道德觀念也就跟著發生相應的變化。
所以,禮必須根據不同的時代而有不同的內容。拿著古代的“禮”來統治現代的社會,就會違背仁的原則。違背了仁的禮,一定會受到人民的反對和反抗。所以,禮貴在不違背仁的原則。不違背仁的原則,就必須根據不同的時代而改變禮的一些具體內容。只有根據時代變化而改變和調整禮的一些具體內容,才可以達到不違背仁的原則。這就是仁禮協調,一體不二的要點。
3.儒家文化的“中庸”
中庸現在給人的感覺是,不溫不火,不夠積極,認為這是導致中國近代落後的一個原因。我覺得這是對中庸的誤解。中庸開篇就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遵循人的本性是自然的道理,對於處在社會中的人,我們需要依據人性來進行修養。所以才有“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可見,儒家不是壓抑人性,而是承認人性、順應人性、以人性為根本的,並要根據人性來進行修養,體現了儒學思想的社會性。
在現今有人批評中庸,說它讓人不思進取,限制了人們的手腳。儒家是入世的學說,怎麼會讓人不思進取呢?中庸沒有人讓人進取也沒有讓人不進取,而是告訴人無論強弱、無論進退應持的態度。所謂持兩用中,過猶不及,是“中”,不是前也不是後,不是左也不是右,而是一個外界與內心、形勢與實力的平衡點。天空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狹室之中奔跑只會撞得頭破血流。審時度勢才能掌握平衡,掌握平衡才能遊刃有餘、收放自如。
綜上所述,仁、禮、中庸,都有促進和諧的意味,它植根於中國固有的價值系統而又能隨時自我調整,適應了時代和社會的變化。當我真正的認識到儒家文化時,都會為中華民族儒文化之璀璨鉅著所歎服,而把儒家的思想精髓傳承下去,使之廣泛的運用到自己的工作、生活實踐中去,則可以在反覆的經驗總結中不斷受益。在這個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我們能不斷地從思想、品格、知識、政治、文化等等方面給自己充電,從不斷的感悟中迅速提升自己的素養。我深信,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堅持不懈的去努力學習和實踐儒家文化的精髓後,取其精華,剔其糟粕,使儒家文化不斷地得到創新和發展,完全展現其超時代的價值,使我們的人生會過得更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