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七品茶花

    是一種警示,也是金庸自我的某種映襯。金庸本人雖很有作為,但子女都寂寂無名,且金庸自己的感情生活也不甚完滿……

    寫天龍八部,與其說是連載小說救下明報,不如說就是對現實的某種詮釋。

    求不得,人生皆苦。實際上不管怎麼寫,金庸都為我們指明瞭出路,就是歸依佛家,並不用真的剃度,只要心中有佛,踐行之就可得完滿。

    阿朱的離去,只是情節之所致,不去世不足彰顯整個武林世界的求不得,就是對現實世界的警示,啟發,再厲害的人,也會因有求得苦……於世人而言,都是一樣的……

    如何離苦得樂?

    “不如一切算了”“如露亦如電”源自金剛經的臺詞,經虛竹先生說出來,還是很有佛家底蘊的。

    我們覆盤整部作品,悲涼與完滿都是相對而言的,於結局而言,誰最終得到解脫?是段譽,是虛竹,甚至是鳩摩智大師,也包括蕭遠山和慕容博……

    其他的人,或貪或嗔或痴,都是悲劇收場,莫容復最為可憐,至始至終都沒有找回自我,在家世的壓迫下勤苦奮鬥,最終丟了表妹,丟了功名,丟了自我……

    瘋掉於他,也算是一種解脫。

    再說阿朱,也只有一死才符合金庸對阿朱的期許,不能不孝,不能不義,只有一死來報答父恩,來表達情意……所以阿朱一死,就昇華了……

    而我們一聲,不外乎如此,有舍有得,甘蔗沒有兩頭甜,要昇華生命,必然要努力探索,實事求是,不畏艱難,持續探索,才有可能昇華自我。

  • 2 # 悠然紫

    一個劇情,要想讓人們總想去回味,總是要寫很多讓人覺得遺憾痛心的事,也更加體現了這個人物的悲慘。

    因為他是大俠,他能保護阿朱,沒有人能傷害阿朱,阿朱心甘情願的死在他手上,也體現了阿朱對他的愛超越生死,這就是江湖的血腥和無奈 。

    另一方面,要讓一個男人永遠記得你,就是讓他無盡的慚愧,喬峰到死心裡就只有阿朱一個。

    如果說阿朱死在喬峰後面的話,阿朱也會像阿紫一樣,陪著喬峰去死,阿朱不死阿紫的戲從哪來?她總不能明著去和阿朱去搶,這樣會讓喬峰討厭她。

    因為阿朱的死,喬峰愧對阿朱,所以才會選擇好好照顧她妹妹,如果不是因為愧對阿朱,像阿紫這種人喬峰根本不會搭理她。

    兩姐妹都是為喬峰而死,體現了江湖兒女對感情的真摯,都不是貪生怕死之徒。

    而且,金庸寫的是《天龍八部》,《天龍八部》就是那八個神的歸宿,喬峰、阿朱、阿紫就是要對應他們命運。

  • 3 # 圓滾滾的蝸牛先森

    把阿朱寫死,還是死在喬峰的手下。這樣的情節難免讓讀者感到遺憾,甚至一些讀者會接受不了這樣的悲情場景。

    阿朱是個多麼善良、聰慧的姑娘,喬峰又是人人心中的大英雄,為什麼英雄要接受這麼殘忍的事實呢,為什麼美人不能擁有一個完美的結局呢。可能大家會這麼想問題。

    但是《天龍八部》並不是甜文,也不單純是為了描寫美好愛情。對於喬峰來說,愛情只是點綴,用來側面描寫他這個人。

    從創作角度來說,喬峰錯手殺死阿朱的場景設定非常出色,並且符合作者一貫的創作風格。

    金庸先生寫的武俠小說,多是男人戲,為我們講述俠之大者。但是在他眾多作品中,有這樣一部作品,《白馬嘯西風》是中篇小說,篇幅不長,知名度不大。這部作品更多的是從女性視角描寫愛情,同樣是一部略帶傷感的愛情。

    我們可以看到,金庸筆下的愛情,有很多充滿悲情色彩。喬峰和阿朱的愛情則是其中的代表。

    一部作品如何牽動觀眾的心,在於不斷“虐待”自己的主人公,又給主人公一定的希望。電視劇中,如何渲染情緒,使得悲情達到頂點,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某個角色失去生命。

    最近大火的《陳情令》,有兩個最高潮,一個是魏無羨跳崖,另一個是藍曦臣刺傷金光瑤。兩個場景,一個是劇中高潮,另一個是結尾高潮。在這兩個場景中,觀眾的情緒都達到了高潮。

    讓大家感到真香的《宸汐緣》,也有兩個高潮,一個是靈汐被九宸送上斷頭臺,另一個結尾九宸的生死未卜。

    我們可以看到,在高潮片段,都是有人失去生命,並且存在不得已的錯殺情節。

    同樣,《天龍八部》中,也有兩個高潮,喬峰錯殺阿朱,喬峰自己跳崖。也是分佈在劇中和劇末。

    這樣看來,影視作品的節奏、場景設計,情緒牽動都是存在套路的。而讓喬峰錯手殺死阿朱,就是套路。

  • 4 # 所謂人生啊十人九悲

    金庸要寫死阿朱,而且是死在了蕭峰手裡,很明顯是為了增加故事的悲劇感,突出宿命這樣的主題思想。

    天龍八部本身是一本很悲的書,這個主旨並不因最後段譽和虛竹得到了美人、武功與地位而減緩,事實上,段譽和虛竹都得非所願,也都有世俗的成功替代不了的隱痛:父母身世之痛、初心不能始終之痛、結義長兄離去之痛。所以說,天龍八部有情皆孽,無人不冤。而主角之一的蕭峰更是切合這一主題,他的主線就是悲劇感的,他的摯愛肯定會早亡。

    金庸本身就有很強烈的佛家思想,佛家思想的核心就是眾生皆苦,求不得最苦。每個人都有求而不得的苦楚,哪怕是英雄如蕭峰一樣也沒法擺脫命運的捉弄。這和古希臘的悲劇在核心上很相通。俄狄浦斯,外國文學史上典型的命運悲劇人物。是希臘神話中忒拜的國王拉伊俄斯和王后約卡斯塔的兒子,他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殺死了自己的父親並娶了自己的母親,最後被命運折磨到瘋癲。金庸應該也有透過蕭峰的故事,闡述宿命的這樣一種考量。越是突出蕭峰和阿朱對彼此的情深義重,越是讓阿朱死在蕭峰的手裡,悲劇就越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另外,這個情節,其實還探討了所謂命運是怎麼樣形成的。很多人以為宿命論就是相信命運,相信命運都是註定好的,不可更改的,人只能沿著命運的軌跡走,更改不了註定的結局。

    這是片面的。宿命論隱含了一種觀點,就是性格決定了命運,而人的性格無法改變,正所謂山河易改本性難移,因為性格改變不了,所以命運是註定的。現代科學也證實了,個性是由遺傳、基因、教育、環境、經歷等多種因素塑造而成的,成年之後,確實很難變化,除非遭遇極為重大的變故。

    蕭峰的悲劇,是命運,也是他個性的必然結果。他個性中很重要的一個特質就是重恩義,對國對家對朋友都是如此,因此,養父母和恩師慘死,他是一定要為他們報仇的。急於報仇,讓他對一些顯而易見的線索忽略掉了,最後釀成了悲劇。

    佛家講究放下,放下的不止是貪念、恨意、嫉妒這種種不好的情緒和特質,佛家其實講求讓人四大皆空,什麼都放下,愛意要放下,恩義要放下,所以才要出家。這些正面的特質和好的情緒,也一樣會讓人陷在苦裡面。

    蕭峰就是這樣一個例子。只不過對於讀者來說,更加同情這樣一位大英雄罷了。

  • 5 # 傲虎樓主

    喬峰殺掉阿朱,這是因為故事情節的需要,阿朱在書中的使命就是要將喬峰與阿紫聯絡起來。

    天龍八部這部電視劇是我非常喜歡看的,記得上初中的時候,每次中午都會播放兩集,那是幾乎是每天不拉的看完。那首音樂這是還記得,現在聽起來還有一種肝腸寸斷的感覺。特別是大雨傾盆而下,喬峰流淚用手指刻下阿朱的陵墓木碑,真可是一指一血的寫下,無不讓人哀怨不已。如果誤會能及時解開,這不就是一段美好的姻緣嗎!

    其實,後面的情節如果阿朱不死的話,那就寫不下去了。阿朱不死,兩個人肯定就回到關外放馬牧羊,過著神仙眷侶的生活。喬峰開脫瀟灑,肯定能放下俗事,伴隨阿朱終老。阿朱本來是一名婢女,仰慕喬峰這樣的大英雄,能有此人相伴到老,可以說是無怨無悔。

    我們假設如果不殺死阿朱的話,喬峰提前瞭解到馬大元的夫人康敏欺騙了他,以他的性格自然不會和康敏一般見識,最可能的結局是喬峰和阿朱歸隱塞外,而父母之仇也將會是喬峰終生的遺憾。這樣的話,喬峰的英雄人物形象就不會這麼豐滿,甚至稱不上英雄人物。畢竟不是為國為家的英雄,只能是個人英雄,無法成為“俠之大義”者,這就會給結局留下遺憾。僅憑虛竹、段譽,兩個人是無法撐起武林正義的,最終將會被莊聚賢或者星宿老怪奪得武林盟主之位,武林名譽一掃而落,丐幫在全冠清的陰謀下,將會背叛大宋,而喬峰將會被人詬病。

    阿朱的最大使命就是將喬峰、段正淳、阿紫聯絡起來,不然也不會有以後少室山之戰。基本上在阿朱死後,故事就是圍繞阿紫和喬峰為主線開展而來。

    所以說,無論出於塑造喬峰的形象,還是處於故事情節的需要,阿朱必須死。

  • 6 # 夢露居士

    這個問題,居士我想從兩個角度進行解答。

    第一個角度是《天龍八部》的書名。

    “天龍八部”是個佛教詞彙,指的是佛教傳說中八種神道怪物,因為以“天”及“龍”為首,所以稱為“天龍八部”。八部分別是:一天,二龍,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呼羅迦。

    天龍八部的第一部是“天”,也就是天神。在佛教中,天神的地位並非至高無上,只不過比人能享受到更大、更長久的福報而已。天神的福報享盡後,也是會死的,天神臨死之前有五種徵狀:衣裳垢膩、頭上花萎、身體臭穢、腋下汗出、玉女離散,這就是所謂“天人五衰”,是天神最大的悲哀。

    金庸先生解釋《天龍八部》的書名時說:

    天龍八部這八種神道精怪,各有奇特個性和神通,雖是人間之外的眾生,卻也有塵世的歡喜和悲苦。這部小說裡沒有神道精怪,只是借用這個佛經名詞,以象徵一些現世人物,就像《水滸》中有母夜叉孫二孃、摩雲金翅歐鵬。(《天龍八部》三聯版釋名)

    也就是說,金庸先生用天龍八部這八種眾生,代表書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天龍八部中最高貴的是天眾,金庸用天來代表蕭峰。蕭峰神威赫赫、戰無不勝,是金庸小說中氣場最強大的主角,自出場以來未嘗一敗,猶如無敵戰神。

    然而天神也是會死的,正如蕭峰雖然天下無敵,卻在雁門關外無奈自盡。上面說了,天神臨死前的徵狀之一是“玉女離散”,也就是天神身邊的玉女離他而去。阿朱正對應著天神的玉女,所以她的下場是死。

    蕭峰誤殺阿朱後,時常鬱郁不足,這也是他自殺的一個誘因。若是阿朱還在,蕭峰絕不會自殺。

    第二個角度是蕭峰身上的悲劇色彩。

    金庸小說基本都是喜劇,縱然有幾部結局是悲劇,也不會一直悲劇。唯有蕭峰從一開始就是悲劇,一直到結尾。蕭峰的故事不僅是悲劇,而且是古希臘“莊嚴悲劇”。

    古希臘悲劇的主題是:人無法同命運抗爭。比如《俄狄浦斯王》中的主角俄狄浦斯,他出生前便被預言日後將弒父娶母,他和他的父親為了擺脫這一命運,採取了一些措施,結果最終反而促使俄狄浦斯弒父娶母。

    《天龍八部》中的蕭峰也是如此,他雖然神勇無敵,但卻處處被命運擺佈。

    蕭峰本來好好的做著丐幫幫主,領導幫眾護國抗遼,將契丹人視為仇敵,不料馬伕人突然拿著前任幫主的書信出現在杏子林中,揭破了蕭峰身世的秘密——他其實是個契丹人。

    蕭峰想追查當年殺死自己親生父母的帶頭大哥,不料他走到哪裡,哪裡死人,大家自然將累累血債算到了蕭峰頭上。最終蕭峰為救阿朱,獨闖聚賢莊,並大開殺戒,殺死不少中原高手,甚至包括丐幫兄弟。

    這其中的每一步,都不是蕭峰自主的選擇,他完全是被命運拖拽著,從人人敬仰的英雄豪傑變成了人人得而誅之的契丹惡賊。而且後來在少室山上,蕭峰得知自己一直以來追尋的殺人兇手竟是自己的親生父親,這正是命運在嘲弄蕭峰。

    親手殺死阿朱,正是蕭峰悲劇命運中的一環。

  • 7 # 清風搖影

    阿朱的死會讓喬峰一生充滿負罪感,他把這種感覺帶到了阿朱的妹妹阿紫身上!為阿紫這個角色的出場埋下了伏筆!從而讓喬峰對阿紫全心照顧!順理成章的讓阿紫對姐夫的仰慕和傾心!讓喬峰的俠骨上多了幾付柔腸!

  • 8 # 半知先生

    金庸跟阿朱又沒有仇,很多人覺得阿朱的死接受不了,要求金庸重寫,不過金庸已經在小龍女的事情上妥協過一次了,這次就不肯再妥協了。

    至於阿朱為什麼死,網上有各種流傳的版本,什麼對應的八部眾啊,蕭峰對應帝釋天,阿朱對應緊那羅啊,其實這個說法很不靠譜,帝釋天根本不在八部眾裡,我倒覺得找對應關係的話,蕭峰應該是天王,段譽是龍王,鳩摩智估計就是阿修羅了。

    劇情也罷,宿命也罷,因果也罷,無非是故事,作者自有他認為合理的緣由,看官何必糾結?

  • 9 # 流浪主義者

    自古以來武俠劇都有著悲歡離合,如果喬峰和阿朱在一起,那麼他們就幸福的生活了,就不會有後續的故事了。不寫阿朱死,喬峰就不會回契丹。所以阿朱死後,喬峰就帶阿紫回契丹,餘生就想把阿紫照顧好。當一個男人失去自己最心愛的女人之後,阿紫是精神上唯一的寄託。這也是作者延伸劇情的一種方式。

  • 10 # 吃瓜的丸子

    喬峰本身就是英雄人物,思想高度我們大多數人達不到。從很多程度很難激起共鳴。阿朱的出現,讓喬峰形象更有血有肉。誰不是因為人世間的紅塵而活著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長安十二時辰》,何孚血書“遙見雙人影,知餘在身旁”,究竟該怎樣解讀這兩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