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吳常之音

    1.角度一:有一個地方一個人說好,大家都說好,然後更多的人說好。這個地方因此變得權威了。

    2.角度二:豆瓣是外國參股,融入外國成熟經驗,本身的評價機制也符合客觀規律,有一定的參考性。

    3.角度三:前期的豆瓣比較好,後期也有水了,這是所有平臺的宿命。商業化無處不在,腦殘粉無處不在。

    比如,服務於80後文學的是榕樹下。服務於90後文學的是雲文學。服務於網路小說的是橙瓜。

    影響力:影視國家單位的參考貌似是豆瓣評分,網上爛片之王的圖片,不知是不是真的。

    百度百科上的標準主要也是按照豆瓣評分的。

    以上是從普通人看來,不具有專業性。

  • 2 # Jam莊子慕

    打分只是豆瓣諸多功能中的一個,但卻往往引來最大的爭議,往往也是看個人的.只因為這個極具影響力的分數所蘊含的商業價值,不言而喻。

    一部電影好壞並不能根據評分來體現.所謂的評分也只是每個人對這部電影的自我看法.豆瓣的評分機制也是按照星級演算法來衡量的.五星最高、一星最低、統計所有評星級的資料後給出數字評分!但是每個人對電影的認知和觀後感也都有所不同.觀眾喜歡的型別也有所不同.有人喜歡文藝片,有人喜歡動作片,有人喜歡科幻大片.這些都不一樣.而大部分評分也都是按照喜愛這一類電影的觀眾去評出來的綜合分數.

    豆瓣評分還是有一定的權威性的,畢竟大資料採集統計可以加大準確性.豆瓣評分較高的電影作品也確實是好看.下面就推薦幾部評分較高的電影給大家!

    1.《肖申克的救贖》 9.6分

    2.《霸王別姬》 9.5分

    3.《阿甘正傳》 9.4分

  • 3 # 箻姯的電影世界

    凡事影評人寫影評時都會亮出豆瓣評分和爛番茄評分,意思是說:看,不是我的看法說片子“好”或“不好”,權威機構和我的觀點一致,or 我的觀點是有權威機構撐腰的,不要噴我。

  • 4 # 蘭竹ZLZ

    豆瓣這種評分的方式並不準確,加之百度也有分析作品打分一談,專業人士根據實際作品的特點需求市場發展前景是否樂觀與否,取決分數的高低,並不是我們在觀模影視作品中的表現和感覺的評價標準。

    但也不可完全忽略掉,就像倆人有了矛盾糾紛該如何化解,採用一位中間人的意思相仿,有些大眾喜歡的作品,豆瓣評分並不高,而觀眾大多感覺不好的影片型別,豆瓣給分倒是高分,是一種迎合也不為過。

    所以沒有絕對,只是相思無盡處而已。舉例搖滾音樂,每年都有評獎如“迷迪”,基本評獎樂隊並沒有什麼市場可言,而那些不參與評獎的樂隊、及市場瘋靡的搖滾藝人們並不在其中,對於豆瓣的評分也是這個道理。

  • 5 # 鬥天鬥地鬥自己

    豆瓣電影要想滿足一個俗人的影視觀(對應的是文青,媚外兩大群體,這兩個群體,在豆瓣評分人數巨大),需要做如下加減:

    1.美國電影,減0.5-1分。

    2.中國爆米花電影,加0.5-1分。

    3.美國文青電影,減1-2分。

    4.中國文青電影,以詆譭中國,和描寫中國負面基調為主的電影,減1-2分。

    5.中國文青電影,以無病呻吟的愛情電影,減0.5-1分。

    以上雖然不能說完全正確,但這就是我看電影打分的標準。

    當然也有部分因為同期上映營銷打分片。那差距就太大了。如《愛情公寓》從編劇,拍攝水平,演技來看都不至於2點幾分。但人家營銷失敗,死不足惜。《湮滅》除了有一個不錯的創意以外,效果差的要死。但禁不住,媚外者的吹捧,遠遠超過了評分。

  • 6 # 非魚影視解說

    電影評分機制是按照打分人數的平均分來計算的,也就可以當作是越多人打分,評分相對於其他也就會更可靠,如果一個電影打分人數只有三人,那我們不可能說它是非常準的,當然很多人也會說豆瓣的評分可能是被刷起來的。那麼你覺得三個人打分的評分可靠,還是成千上萬,甚至百萬人打分評分更可靠呢?

  • 7 # 白玉書

    相對於其他評分來說,豆瓣的的確比較有參考意義,豆瓣影評的影響力大,但是也只有參考意義。

    第一,豆瓣影評人相對見識廣,對電影所做出的評價不侷限,但是他們大多各有喜好,所以對別人評價高而自己感覺一般的會給予中肯評價,但是,華人喜歡隨大流,並且喜歡補刀,所以,很多相對差的片子會被一貶再貶。第二,豆瓣的人很多沒有被‘收買’,也就是他們不會被‘請誇’,所以很多給出的評價的確是看完電影的主觀感受,少參雜利益。評論的多了,就越向權威靠攏了, 就像擲硬幣越來越接近百分之五十的機率了,不過肯定有人云亦云的現象出現,還有一些人關注敘事手法 情節的連貫性,以一種文學鑑賞的角度來看。不過確實相對“權威”的應該還是豆瓣 起初我沒用豆瓣的時候讓人家推薦 確實看到過很多不喜歡的。

    有時也不能太依賴評分,有些人因為不喜歡某些演員,沒看就直接低分。有些因為要支援偶像,直接高分。有的不喜歡小說或遊戲被篡改,就低分。有些不知高冷的演繹方式,就說面癱。過度誇張的演繹,就說很會演戲。其實美劇也有不少演技很爛的演員,很多戲卻被評分很高,只因為它是外國劇,戲裡的科技很贊,其實故事一般。其實古劍1和古劍2,我真在看,古劍2還沒評分,因為還沒看完。古劍1是重看的,因為確實好看。電視劇要看完後才給評分,比較公平。

    其實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外,豆瓣還是imbd或者爛番茄,任何一個評分平臺都不可能完全定義一部電影的好壞。只不過豆瓣代表了大眾偏專業的看法,而且很多人都知道豆瓣,久而久之就成為了一個大家都公認的評分平臺。而且在自媒體時代到來的時候,許多大v就用豆瓣的評分來做標準,來評定一部電影的好壞。不管你是不是專業影評人還是街邊賣豆瓣的大叔都可以評分,而且兩個人的評分最後都會消化近全部人的評分中,處於平均人頭數最後的一個平均分,這種評分機制是越多人評分越公正。

    總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就大眾評分而言,豆瓣評分還算是比較能代表電影真實水準的,所以豆瓣評分成為了許多觀眾,參考影片質量的標準之一。

  • 8 # 嘟嘟姐影視剪輯

    正在上映的《無問西東》,上演了一場豆瓣評分逆襲奇蹟,從上映後的6.5分到6.2分再到7.2分、7.3分、7、4分,圍繞分數變動的同時,有人也發出了競爭對手利用評分故意抹黑影片的訊息,一時間,豆瓣是否能影響票房成為話題。

    《無問西東》時隔6年上映,有章子怡、黃曉明、王力宏、張震、祖鋒、米雪等大咖主演,又是清華百年校慶影片,備受期待。但是上映之後,口碑並不理想。

    1月12日上映首日,豆瓣評分6.5分。這個分數只能說是及格分,對於這樣體量的影片來說,在豆瓣上的口碑並不算優勢,同樣題材的《芳華》始終保持7.8分,才算是保住了好口碑。緊接著,影片一夜之間評分又變成了6.2分,感覺要撲街了。

    但是翻開豆瓣短評,還是有不少好評。然後,就有業內人士表示,影片評分突然下降,是因為有人惡意差評。

    熟悉豆瓣評分機制的人,應該不會忘記去年豆瓣陷入惡意抹黑中國產片《長城》《鐵道飛虎》《擺渡人》時,阿北也站出來說刷分在豆瓣是個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一般都能在短時間將評分刷上去。但是放在《無問西東》上,彷彿有些說不通,一夜之間就有了上千個5星好評,而且隨後評分又從7.1分變成7.4分。

    《無問西東》評分變化之際,票房也一路增長。上映之初被好萊塢大片《勇敢者遊戲》壓住,單日票房並不突出。隨著評分上升,票房也從首日3500萬上升到單日5500多萬,成為單日票房票房冠軍,排片進而也是第一,而且連續多日保持這個水平,目前2.8億。

    看到這兒,可能大家真的相信是因為水軍在豆瓣惡意抹黑《無問西東》,才導致影片評分驟降,而片方也及時“刷分”,得以拯救影片口碑、票房。其實,也不盡如此。通常來說,豆瓣評分代表了文藝青年的評價標準,而貓眼、淘票票更能體現普通大眾的評價標準。

    《無問西東》上映後,在貓眼、淘票票上的評分也都相繼下降了,從上映之初的9.1分掉到8.6分,而且不少觀眾表示影片看不懂。

    在此,可以看出《無問西東》豆瓣評分疑雲,牽扯出了電影刷分之戰,也牽扯出電影評分是否具有公信力問題。

    豆瓣,因評分問題被推向風口浪尖,已經不是第一次了。2017年從年頭到年尾,就有不少案例。先是中國產大片《長城》《鐵道飛虎》《擺渡人》被爆出惡意差評,引起央媒注意,阿北也出面解釋;《李雷與韓梅梅》導演怒懟豆瓣,口碑不好怪豆瓣;《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也找上了豆瓣……

    那麼,豆瓣的評分到底可信不可信呢?

    當然是針對不同影片,可信度也不一樣。在豆瓣,有一部分影片是毫無爭議的會上高分,例如《瘋狂動物城》《尋夢環遊記》《驢得水》《看不見的客人》《摔跤吧!爸爸》《銀翼殺手2049》等,這些影片都是8分以上的作品,聲譽也是眾望所歸。剩下的6分以上,8分一下的影片,就屬於中等質量影片,也容易出現爭議。這個分數段的影片,通常會出現文藝青年與大眾觀眾口味上的斷裂。有些會在購票平臺上評分非常高,而在豆瓣評分很低。剩下5分上下的影片,基本可以劃入爛片了,出現爭議的作品比較少,因為文藝青年也是有腦子的,爛到令人髮指還是可以用肉眼看出來,像《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Diss豆瓣遭群嘲,就是這個道理

    從一整年的電影作品來看,高於8分的作品數量非常,大多數都是6分到8分之間,一般在豆瓣7.5分上下,就可以看作是值得一看的影片,所以這成為影片口碑營銷的重點。

    豆瓣評分與貓眼、淘票票評分有差別,而且6分到8分之間通常出現爭議。但是相比較而言,豆瓣評分更有權威性,但不代表它完全沒有可操作性。《無問西東》評分一夜之間少了幾分,一夜之間又多幾分,相信不少人會對阿北那套機器演算法決定論懷疑,而且已經出現了不少中國產片被惡意差評的案例。

    如此一來,豆瓣評分就有了矛盾性。如果片方不管它吧,它還代表了口碑;如果刻意追著它不放,還有淘票票、貓眼,而且大部分潛在觀眾,也就是三四線觀眾並不看豆瓣評分,他們看的更多的是貓眼、淘票票。就以《前任3》為例,豆瓣評分才5.7分,票房早就超過了7.8分的《芳華》,累計18億多。今年暑期檔的《戰狼2》在豆瓣上評分也不高,而且短評中差評很多,一樣突破56億票房。

    所以說,豆瓣評分會影響影片票房,但那也不是絕對的,不是說只要是低分就無法衝擊高票房了,口碑是掌握在群眾手中,如果追求票房,相對而言貓眼、淘票票更重要,它們代表了普通觀眾的口味。如果追求藝術評價,那麼豆瓣評分是具有一定的權威性。

    《無問西東》重視豆瓣評分,當然與影片型別也有關,它不是像《前任3》那樣的商業片,而是清華百年校慶,需要找到中國文藝青年的認同感、共鳴感,豆瓣評分太低,直接影響影片聲譽,對票房也會直接產生影響,因為看得懂並且喜歡的愛的人,一般也會停留在豆瓣看評分。

    豆瓣是一個電影評論圈子,不是完全公平、公正,當然也不會直接主導電影票房,每年都有不少國外豆瓣高分影片在中國票房撲街。對於電影營銷而言,豆瓣評分是一個參考,在不同的維度有不同的意義,可認真也可忽略不計。從《無問西東》豆瓣評分疑雲可以看出,口碑為王時代到來,當然關於電影到底是否好看也出現了分流,這當然是好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整天賴著父母的娃愁人,如何真正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