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onely7242

    對於每一個人來說生活自理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對於孩子來說,更是尤為重要,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呢。

    不要代勞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

    只要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長都不要代勞,要讓他自己去做,去體會完成這件事的過程。比如:書桌亂了要讓他自己收拾,東西掉在了地上要讓他自己撿起來。不要想著是些小事就幫他做了,你要做的是指導和監督他,直到他做好為止.一定要有耐心地教他自己的事自己做的觀念。

    教育和指導都要耐心

    孩子還小,有可能並不知道我們為什麼要要求他們這麼做。所以你一定要反覆耐心地教育,講清道理,告訴這樣做的原因.小孩子忘性快,需要不斷地強調反覆教育,強化他們的記憶和理解。在他做的好時,要表揚和鼓勵,在做不好時也進行要批評,不要捨不得。

    在教育孩子時家庭成員們要口徑和步調一致

    千萬不要讓孩子感到家裡還有人支援他的無理取鬧的做法。特別是家裡的老人,因為過度疼愛,他們很可能會變成你教育孩子時的阻力。

    選擇適當的時候教給孩子生活自理的技巧

    要讓孩子做到生活自理,就必須要讓他明白自理的方法。選擇合適的時機,教給孩子們生活自理的技巧,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沒學會繫鞋帶的方法,就可以在他鞋帶散時,教他繫鞋帶的方法。孩子不會洗臉,就可以在他把自己臉弄髒時,教他如何洗臉。所以,雖然孩子有了自理意識,但如果缺少自理的技巧的話,也是想做也做不好。

    這裡分享一個適合3歲以上孩子用得識字軟體貓小帥學漢字,家裡或者身邊有適齡兒童的話可以去下載一個試試哦,這裡面有豐富的童話故事,還有有趣的冒險任務,孩子可以和喜歡的童話人物一起學習漢字,不知不覺中對漢字產生興趣。

  • 2 # 安嘟麻麻

    雖然家長們都知道孩子今後的獨立生活,不可沒有自理能力。但雖,由於現代的父母特別的母親們,因家裡只有一個孩子而不知該怎麼對孩子好,恨不得把孩子所有的事情都幫孩子做了,似乎只有這樣才能表達對孩子的愛。因而忘記了自己的教育責任——訓練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讓孩子從小就學會自已的事情自己來做,不依賴他人。

    1 家長一定要有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意識。

    家長缺乏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意識,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心疼孩子,不願意讓孩子“受苦”,怕孩子不小心磕著或碰著。另一方面是家長的怕麻煩,有些家長對我說:有教孩子做事情的那些時間,自己也就替他做好了。孩子的自理能力與責任心是緊密相連的,如果孩子的家長在孩子需要有自理能力時,沒有給予適當的教育和訓練,那麼他就會喪失做人的一種能力,無法站在已有的經驗高度上體會對他人的責任心,包括對父母。這個男孩一定認為父母既然能為自己做好一切事情,那麼他們自然可以處理好這種焦慮,自己完全不用理會父母的這種焦慮。事實上,這種完全忽略孩子自理能力的教養方式,既害了孩子,也害了父母自己。

    2 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要從讓孩子學做家務開始。

    家長在訓練孩子的自理能力的時候,除了訓練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以外,還要特別強調訓練孩子學做家務。如讓孩子自己做早點,洗襪子,拿牛奶,買東西等。家長在吩咐孩子做家務時要有耐心,孩子主動幫助做家務應得到鼓勵。家長還要讓孩子們懂得讓他們做家務就算完事,而是要培養他們獨立、勤勞、剛強、負責任的心理品質,以及鍛鍊他們的自理能力。

    3 家長對孩子做的事應以鼓勵、肯定為主。

    由於孩子年齡小,認識水平不高,考慮問題不周全,力氣小,在做事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失誤。大人不應因此指責孩子,更不能懲罰孩子,而應首先鼓勵孩子做得對的地方。對於孩子有失誤的地方,要幫助他們分析原因,找到問題所在,以提高操作的技能和水平。這樣的教育方法,不僅可以鍛鍊孩子和自理能力,而且極大地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對促進孩子身心發展將產生積極作用。

  • 3 # 卓媽育兒園

    每天賴著父母的娃愁人,如何真正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確實,孩子總是粘著父母,做父母的難免心煩。孩子從三歲開始,就可以慢慢地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了。

    孩子小的時候,要先養成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習慣。平時像穿衣服、繫鞋帶、吃飯、背書包這樣的小事,孩子力所能及能做到,父母就不要再幫孩子做了。

    再長大點,父母可以適當給孩子放權或者交待一些任務讓孩子完成。比如給孩子一定金額購買某樣商品,或者安排家庭成員輪流做家務,孩子也不例外。這樣孩子就可以慢慢學會掃地、洗碗、洗衣服等家務。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面對人生的重要選擇,比如高考填志願,選學校等,父母可以跟孩子溝通,希望由孩子自己為自己做決心,父母的建議僅供參考,但是將來孩子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孩子成年後,父母儘量不要為孩子做決定,也不要為孩子過多承當責任。這樣孩子才能更快認清自己的定位,更好地融入到自己的小家庭和這個社會中。

    都說“真正的母愛,是一場得體的退出”其實不論父親,還是母親,都應該做到這點,適當的時候,得體退出,在背後為孩子鼓掌和加油即可。

  • 4 # 山上砍柴哥

    你好,朋友,教你如何在家庭中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請看以下見解:僅供參考

    一、家長要抓住點滴時間及時引導幼兒學習自我服務

    1、在家庭中,孩子有時會表現出積極主動的精神、自我意識和獨立要求等,我們家長要抓住這些機會,及時給予引導。如:當孩子爭著要自己穿衣服、繫鞋帶或者要幫著洗衣服時,他們可能會將衣服穿反了、穿倒了,將鞋帶團成一個死疙瘩,把衣服弄溼了,高興地玩起肥皂泡來。當孩子發生這些表現時,我們該怎樣對待呢?該不該對孩子的這些表現感到生氣,對孩子進行訓斥甚至打罵他們呢?要知道,我們家長的制止和指責,恰恰是扼殺了孩子的主動學習與探索精神。

    2、要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就應給予幼兒學習鍛鍊的機會,家。每當孩子表現出這種願望,提出這些要求時,我們家長就要給予積極的支援和引導。如:孩子要自己穿衣服,我會親切地對他她說一句:“寶寶長大了,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了,你真棒!”同時,我會在一邊指導著他怎樣穿得對又快,孩子不僅高興地去做,而且她在快樂之中掌握了正確的穿衣方法。

    二、家長要運用靈活的方法激發幼兒我能、我行的慾望

    1、榜樣法:在你家周圍的鄰居中,或許有好多生活自理能力強的孩子,你可以用這些孩子做榜樣,讓你的孩子像他們那樣,你可這樣對孩子說:“寶貝,XX他能自己洗襪子了,每天自己穿衣服,疊被子,你也長大了,你做的一定會比XX更好的,你跟他比一比,也做給爸爸媽媽看看好嗎?”幼兒有了榜樣,他一定會學著做起來。

    2、小大人的方法:孩子最願意聽表揚的話,當孩子做出一件事情後,家長可以用小大人的方法鼓勵孩子做出第二件事情、第三件事情,如:我看見孩子拿著小笤帚在學著掃地,我就對她說:“你看我寶貝,像個大人,能掃地了,掃得多好,掃完了地也能給媽媽擦桌子是嗎?”孩子就會點點頭,當她掃完了地後就會去擦桌子,做的也非常認真。

    3、示範法:幼兒在做每一件事情時,家長不能光看見孩子能做就行了,還要教給孩子正確的做法,如:整理床鋪,我先給寶寶示範疊被子方法,一邊示範一邊講,先(jy135幼兒教育 www.jy135.com)將被子翻過來展平,然後將兩條長邊向中心疊,最後將兩頭對中心疊,兩邊對摺就行了。我疊完後,指導著孩子疊一疊小被子,但不能急於求成,孩子一次做不好就不讓他做了,我們要對孩子一點一滴的進步給予鼓勵,讓孩子對做的事情有信心的去做好。

    三、家庭中要求的一致性和一貫性

    1、家庭成員的一致性:大家都知道,爺爺奶奶親孩子,真是比父母都要親,所以,在家庭裡經常會有這樣的事情,媽媽要求孩子自己穿衣服,孩子慢悠悠的笨手笨腳的穿,奶奶看見了,怕孩子受涼感冒表示反對,爸爸怕孩子耽誤自己上班時間,就親自動手替孩子穿起衣服來,象這樣家中要求的不一致,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家庭中在要求孩子做事情時,必須一致地要求孩子,只有這樣,孩子才會從小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家庭中要求的一貫性:幼兒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養成的,需要堅持一貫性的要求。我們家長不能今天要求孩子做了,明天又去幫助孩子做,這樣,對孩子的培養是沒有效果的,只有堅持一貫性的要求孩子,孩子有天天練習的機會,才能掌握技能快,養成習慣快。

    另外,家長還要關心孩子在幼兒園的發展情況,經常與老師取得聯絡,瞭解孩子的發展,瞭解幼兒園的要求,配合幼兒園要求一致的對孩子進行教育。

  • 5 # 伊凡悅讀

    以前在老家時,經常看到一位媽媽揹著孩子去買菜,有時肩上挑著東西也要揹著孩子。

    孩子是個小女孩,已經三四歲了,路上的人看到了會說:“娃這麼大了,不讓他下來走路,你能背一輩子嗎?”

    每聽到別人這麼說,媽媽就想放下孩子。可是孩子拽著媽媽緊緊的,不肯下來走路,有時還會哇哇大哭。

    孩子這麼賴著媽媽不放,真讓人揪心。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呢?

    1、讓孩子多接觸人,增強孩子的安全感。

    有的孩子認生期會延長到兩到三歲,甚至更長。沒有好好度過認生期的孩子會顯得膽小,對外人和外面的環境產生恐懼。

    老家那位媽媽,家公家婆過世早,自己比較愛靜,很少帶孩子到外面走動,孩子接觸人少 ,所以整天賴她。

    2、讓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培養動手能力。

    有的媽媽性子比較急,看到孩子做事磨磨蹭蹭的,沒了耐性,三下兩下就幫孩子幹好,剝奪孩子的動手能力。

    比如孩子學習拿筷子吃飯,媽媽覺得太慢了,自己就喂孩子了。孩子不會綁鞋帶,媽媽不教孩子,而是直接幫孩子綁鞋帶。

    媽媽總是覺得孩子還小,大了自然會懂。孩子從小得不到鍛鍊,事情總是做不好,信心不足,不敢輕易嘗試做事情, 自理能力也就越來越差。

    3、父母平時要適當鼓勵表揚孩子。

    孩子畢竟還小,我們說的話,不一定聽得進去。父母要學會引導,做得好要適當表揚,小孩子都愛聽表揚的話。

    只要媽媽表揚得當,小傢伙會開開心心地聽媽媽話的。

    比如我家孩子小的時候,幫忙掃地,每次我都向他豎起大拇指:“寶寶掃地真乾淨,比媽媽掃得還乾淨,好厲害哦,你是怎麼做到的?”下回孩子肯定搶著掃地,類似的,屢試不爽。

    不過叫孩子幹活,也要在孩子力所能及的範圍,過高的要求,辦不到,反而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4、父母要捨得放手,戒掉孩子依賴心理。

    孩子玩的玩具,看的書讓孩子自己整理。孩子稍大一點了,讓孩子自己洗澡,哪怕洗得不乾淨也沒關係。

    讓孩子自己整理書包,哪怕漏拿書本,甚至作業做不好,也沒關係,孩子捱了批評,下回就會學乖。

    父母都是愛孩子的,愛孩子要放在心裡。孩子大了 終究要離開我們,父母對孩子要心“狠”一些,從小培養孩子自理能力,循序漸進地實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每天晨跑幾公里不傷身又能達到保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