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長沙小芒果
-
2 # 醫患家
研表明,中國心臟性猝死的年發生率為 41.84/10 萬,發生率約為一般人群的 0.04%,每年月約54.4 萬人發生猝死,猝死在成年人中高發於35-70歲的男性。在猝死中,心臟性猝死佔了絕大多數。心臟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狀出現一小時內發生以意識喪失為特徵、由心臟原因導致的自然死亡,死亡的時間與形式都在意料之外。90% 的心臟性猝死因心律失常所致,其 80% 由快速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顫)引起,20% 由緩慢性心律失常引起。猝死有時候難以預測,下列人群可能更容易發生猝死:
1、已知患有心臟病的人群。各種心臟病都可能發生心臟猝死,其中冠心病、心衰、肥厚型心肌病、遺傳性離子通道病、先天性心臟病等最常見。
2、心電基質異常的人群。如心室除極異常(QRS 波增寬、有碎裂波、心室晚電位)與復極異常( QTc 延長、Tp-Te 間期延長、T 波電交替、病理性 T 波等)。
3、發生自主神經不穩定(交感神經的過度興奮,迷走神經功能的低下)的人群。如經常加班工作壓力大的人,容易導致自主神經紊亂,發生猝死。
4、 電解質紊亂(如低鉀血癥)。 在心臟性猝死、經復甦成功的生還者中,約 50% 的人存在低鉀血癥。
5、一些特殊工作的人群。大約1/3 的猝死患者,生前無任何不適而從未就醫,猝死是其首發臨床事件。如運動員(如馬拉松運動員、足球運動員)、經常熬夜加班的人群、長期實踐睡眠不足的人群等。
其實我們對猝死的發生瞭解的還不是太多,但對已經是猝死高危人群的心臟病患者要積極控制血壓、血脂、血糖,戒菸限酒,生活規律,放鬆心情,符合指徵的可行ICD治療。
-
3 # 心理營養師程偉華
哪些人容易猝死?當然是生活以及飲食習慣不健康的人,以及有一些基礎疾病的人,但是又不合理的去控制的人。因為生活壓力大,所以很多人拼命的工作,而因為工作壓力大,所以很多人拼命的加班,因為拼命的加班除了沒有時間去運動,飲食做不到均衡以外,最重要的是會疲勞過度,而疲勞過度是誘發猝死的關鍵因素之一。
本身就有著眾多的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如果再加上休息不夠,導致疲勞過多,那麼需要一個微不足道的誘因,猝死就會被引發,很多人總覺得這件事發生不到自己身上,因此從來沒有多注意這個問題,所以才會意外頻發。我們每個人每天最佳的睡眠時間是8個小時,而對於成年人來說,7個小時的睡眠也可以起到充分緩解疲勞的作用,但是前提是這個期間時良好的睡眠,不過現在的人基本上兩點都做不到,首先很多人根本睡不到這個時間,其次,睡眠的質量比較差,失眠的人越來越多。而失眠與熬夜/運動過少/久坐/飲食不均衡都有直接的關係。
除了上述所說的,還有一些因為肥胖導致的慢性疾病的人,如高血壓,如果長期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或者說經常熬夜,都會增加猝死的風險。而現在慢性疾病逐漸的年輕化,這也是引發猝死的因素之一。另外還有一種猝死的高發人群,運動過量的人群,運動過量的人群對於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肌肉骨骼系統等等,都會有一定的損傷,而有一些人為了想要更好的鍛鍊效果,每天過量運動,會導致突發性的疾病,尤其是不注意補水的人,還會導致電解質的紊亂,也會引發猝死,尤其是對於長期不運動的人,剛開始運動,一定要注意量,切不可太大,要給身體一個適應的過程。
-
4 # 杏花島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發現周圍的人不明原因的發生猝死的情況,由於其病情的危急及嚴重性,給人們的精神及心理上帶來了極大的恐慌,擔心類似的事件發生在自己或者是周圍的身邊人的身上。那麼都有哪些人容易發生猝死的情況呢?
首先本身有心臟病如冠心病、陳舊性的心肌梗死、惡性的心律失常等疾病的患者,由於某些原因如情緒激動、不合理的用藥等導致病情惡化,出現急性的心力衰竭等情況,如果救治不當,容易出現猝死的情況。
其次有動脈硬化及斑塊的患者,日常生活中沒有規律服用他汀類的藥物,導致動脈硬化的加重、斑塊脫落,容易出現堵塞現象的發生。如果血栓堵塞到了心腦等關鍵的部位,不能及時的治療,也會有發生猝死的風險。
再次老年體弱的患者如果因為細菌或者是其他病原體的感染,出現呼吸困難、窒息甚至休克的危機症狀,也可以發生猝死。
另外某些慢性疾病的患者,由於病情的加重,導致電解質紊亂,出現嚴重的酸中毒或者是鹼中毒的情況,如果不能及時的糾正,也會引起猝死現象的出現。
可能平時身體挺健康的,由於某些原因導致精神過度興奮、激動或者是悲傷,劇烈的體育運動或者是暴飲暴食導致食物中毒等,也會導致突然出現猝死的情況。
由此可見生活中處處是危險,所以我們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態,養成健康的生活及飲食習慣,才能更好的維護生命健康與安全,避免危險情況的情況。
-
5 # 心健康
一、猝死是咋回事?
按照世界衛生組組的定義,是指平素體健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而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即為猝死。從發病到死亡多長時間,大家還尚存爭議,到底多短的時間才能認定為猝死呢?有人認為從發病到死亡的時間在24小時之內的情況稱之為猝死。但也有人時間應該更短或者更長。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發病到死亡在6小時之內的為猝死,而猝死中還有一個心源性猝死,這個爭議較少,大家都認為心源性猝死,是指從發病到死亡在1小時內的死於心源性疾病的患者。所以,猝死的定義就告訴我們,猝死主要在於短時間內的猝不及防的死亡,稱之為猝死。
二、哪些人容易猝死?
首先,有猝死家族史的患者,容易發生猝死;其次,猝死最主要的原因是心源性猝死,所以,有器質性心臟病的患者,尤其是冠心病以及心律失常疾病的患者,容易發生猝死。第三,有吸菸、酗酒等不良生活習慣的患者容易發生猝死。第四,肥胖,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四高疾病的患者容易粗俗。第五,精神生活壓力較大,情緒障礙以及生活不規律的患者容易發生猝死。由此可見,猝死並不是無跡可尋,許多猝死並不是無緣無故的發生,只是我們平時沒有注意罷了!
三、猝死後該怎麼辦?
大多數的猝死不是發生在醫院內的,有資料顯示70%的猝死發生於院外,所以,對於發生於院外的猝死,我們需要怎麼辦呢?第一,及時呼叫專業醫務人員。第二儘早的進行心肺復甦,心肺復甦並不是醫護人員的專利,我們普通老百姓也應該掌握心肺復甦的流程,在醫生沒有到來之前,6分鐘內進行心肺復甦,其復甦成功率將大大提高。所以,醫生沒有來之前進行心肺復甦,是搶救成功的關鍵。第三,如有條件儘快行AED除顫治療,AED可自動識別惡性心律失常,如果有AED,會增加搶救成功的機率。
-
6 # 39健康網
猝死,是突然發生的死亡現象,是指平日看似健康,卻在意料之外的短時間內發生死亡的現象,我們稱之為猝死。時間短暫到一小時內,甚至於幾分鐘內,如果猝死發生在一小時內的,多為心源性猝死。你知道哪些人已被列入猝死的高危人群嗎?下面告訴你。
1、IT工程師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新聞:一名二十歲左右的IT工程師,平時無吸菸喝酒的不良嗜好,但工作環境長期處於疲勞的狀態,熬夜加班,導致身體透支,不料發生猝死。
當身體特別疲勞時,一定要休息,疲憊是身體的警報訊號,當它超負荷的時候,我們要調整工作的節奏,放鬆自已,調整到一個休息的狀態,不要拿生命換業績。
2、網路狂人
多為廣告設計師,整日面對電腦,久坐,電腦的輻射都成為他們形成猝死的原因。
3、醫護工作者
醫生的坐息時間也是相當不規律的,黑白兩班倒,各種突發狀況的應對,對於手術檯上的病患,不得有一絲一毫的閃失。而且長期處於精神緊張的用腦過度,也是猝死高危的人群。
4、網店店主
24小時線上服務,吃飯時間不規律,發快遞、處理客服問題、上架商品、店表裝修等等一系列的問題,有一些網店的男性店主,頭髮和鬍子都很長了也沒有時間整理,沒有正常的生物鐘和規律的作息時間,屬於高危猝死人群。
5、一線的工作人員
枯燥的工作環境,機械化的動作,健康受到了危害,這類人群易發病為高血壓。
6、學生
在猝死人群中,學生也是值得關注的一種人群,為了高考學生每天埋頭苦學,枯燥乏味的學習生活讓這些學生們壓力很大,沒有時間鍛鍊身體,每天學習到凌晨,也會出現猝死的情況。
7、明星群體
靚麗光鮮的明星群體,因為要保持身材,節食是家常便飯,拍戲演出到深夜,長期通宵,體力透支,和來自於經紀人的安排得滿滿的檔期,已經有不少年紀輕輕的明星因猝死而英年早逝。
以上只是舉出了一些典型的事例,還有很多高危的猝死的人群就不一一舉例了,可見生命多麼脆弱,健康是多麼的重要。
當你覺得身心特別疲憊的時候,放下你手中的工作,放空你的大腦,找一件自已喜歡的事情舒緩一下緊張的狀態,別再成為下一個高危猝死人群的“隊員”!
回覆列表
猝死:大多見於心源性猝死。指由於心臟原因引起的無法預料的自然死亡。患者過去有或無心臟病史,在急性症狀開始的1h內(亦有規定為24h)發生心臟驟停,導致腦血流的突然中斷,出現意識喪失,患者經及時救治可獲存活,否則將發生生物學死亡。
患有如下疾病的人群,要特別注意了
1、冠心病:在猝死的病因中,冠心病可以名列榜首,所以說,對於這類人群,就要看看自己是否有以下危險因素,如果有,那就趕緊改掉,如果是無法改掉的,那也不要慌,那就好好控制冠心病。危險因素如下:吸菸、過度勞累、情緒劇烈波動、暴飲暴食、過量飲用咖啡、劇烈排便、陳舊性心肌梗塞、高血壓、肥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內環境紊亂、家族中有患過心肌梗塞、心臟驟停的人。
2、心律失常。如果有以下嚴重的心律失常的人群,那就要注意了:
1)頻發室性早搏(動態心電圖室早>10個/h)或複雜室性早搏(多源或成對室早、短陣室速)、急性心肌梗死伴有室早
2)心臟驟停倖存者
3)QT間隙延長
4)病態竇房結綜合徵
5)房室傳導阻滯:莫氏II型的II度房室傳導阻滯、高度或III度房室傳導阻滯
3、肥厚型心肌病。這是發生在年輕人猝死中比較常見的病因,很多看似很正常的年輕人,卻突然猝死,可能是與此病有莫大的關係
4、擴張型心肌病。
5、Brugada綜合徵。在心臟正常的年輕人發生猝死時,這個疾病佔比比較大,診斷此疾病本身也比較困難,大家且行且珍惜。
現在很多地方,如馬拉松比賽,總會報道發生猝死的人數,如果不及時就診,生死就在一瞬間,所以如果自己有心臟病,那就要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能做的事情可以去做,不能做的事情就一定不要做,性命是自己的,如果自己不珍惜,那誰還會珍惜呢。對於無心臟疾病的人群,不要以為就可以高枕無憂,當然也不要杞人憂天,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就不用擔心這些有的沒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