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正經的軍棍

    實力決定一切

    很多時候,國際上的爭端靠的是實力,而不是仁義禮智信。國聯也好,聯合國也罷,他的影響力大小,看的就是成員國的實力如何。

    一戰結束後,1920年國際聯盟成立,最多的時候,國聯有58個成員國,這個規模其實是很小的。1946年國聯就解散了,取代他的是聯合國。

    國際聯盟的常任理事國是誰?英國、法國、義大利、日本。一戰結束後,英法的國際地位下降,對於德國,已經沒有什麼優勢可言了。國聯有影響力的時候,也僅限於他的巔峰期。

    當德國逐漸強大,英法難以掌控,這個時候,對世界有影響力的就變成了德國,而不是英法代表的國聯。德國的任何過格行為,英法只能是能躲就躲,根本不敢惹德國。

    ▲這張照片,看出誰才是最有實力的了麼

    ▲這都什麼人啊

    再看日本義大利,這兩個走法西斯路線,九一八之後,日本居然退出了國聯。事實上,當二戰火苗開始,德國和英法互相看不順眼的時候,國聯就已經不存在了。至於影響力?那根本就是沒有的事,那個時候,國聯就是個空架子。

    再看聯合國,他有200個左右的成員國,規模遠遠大於國際聯盟。而且安理會五常是中美英俄法,每個都是各個地區的老大級別的國家。尤其是美國,美國兩次戰爭發家致富,實力沒的說。美國沒有加入國聯,那會兒美國奉行的是孤立主義,對國際事物,不感興趣,只知道悶聲發財。

    現在的聯合國,五常都是有的是手段,自身影響力就很大,五常影響力大,聯合國的影響力就大。再加上成員國多,影響力大也是必然。

    國際問題,只有一個辦法解決,就是實力,實力決定一切,實力決定影響力。沒有實力,一切都白扯。弱國無外交,很多都只是一個犧牲品。小國不敢得罪大國,這就是影響力。

  • 2 # 冷眼觀察室

    國際聯盟歸根到底是國際局勢的體現,當世界處於一個不穩定期時,任何的國際組織都缺乏影響力。

    類似國際聯盟的組織有很多,比如阿拉伯聯盟,非洲聯盟及東南亞聯盟,其影響力都偏低,其本質原因是成員國沒缺乏一個穩定的秩序。在阿盟中,伊拉克和埃及曾經長期爭奪聯盟內的主導權,沙特等產油國和美國眉來眼去,很難形成一股合力,阿盟影響力自然偏低。

    而成立於1920年的國際聯盟,也是同樣的問題。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形成的國際組織,所面臨的國際形式是極其不穩定的。

    在歐洲,由於英華人一貫的大陸制衡政策,反對法國提議的對戰敗國進行徹底肢解,導致德國雖然揹負鉅額戰爭賠款,軍隊被嚴格限制。但是德國的軍事潛力並未得到徹底清算,德國的軍官團依舊保持了高超的軍事水平,只需要一個契機,即可恢復德意志帝國的實力,給歐洲大陸帶來不穩定性。法國元帥福煕認為一戰後對德國的懲罰不過是20年的停戰。

    在亞洲,效仿英國的日本,對中國各派軍閥分化瓦解,支援一派打擊另一派。在石原莞爾等少壯派軍官得勢後,又開始執行大陸政策,提出滿蒙特殊論,意圖分裂中國。而此時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運動已有北伐統一中國的意向,和日本的戰略發生極大的衝突,雙方一戰在所難免。

    日本對中國大陸的染指,影響到美國對華戰略。美國的門戶開放策略,其本質訴求是將中國變為列強的公共殖民地,不允許任何一個國家獨吞。故在對華戰略上,日美產生不可調和的矛盾。

    所以國際聯盟建立之初就先天不足,在國際形勢矛盾重重的時代,每個成員國都有核心訴求,在當時整體偏向戰爭解決問題的年代,僅靠一個國際聯盟是無法解決和平問題的。

    在1929年全球性的大危機後,德日意紛紛用對外擴張來緩解國內矛盾。1933年,德國和日本退出國聯,1937年義大利退出。1939年,蘇聯被開除國聯。加上美國因為國內孤立主義外交未加入,國聯的常任理事國只剩下英法兩國,國際聯盟成為二人轉,已經不能稱之為國聯了。

    美國未加入,使國聯影響力劇減。當時的美國已經是世界頭號強國,其海軍力量已經冠絕全球,貿易往來遍佈世界各國。在九一八事件後,國聯透過李頓調查報告,判定日本的行為是侵略,裁定對日本進行經濟制裁和貿易封鎖。

    但是當時日本的主要貿易國是美國,不受國聯限制,日本仍可以從美國進口大量的鋼材石油等戰略物資直至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可以說77事變後,日本很大程度是拿著美國的鋼材製造侵華武器。

    國際聯盟的組織架構也存在著極大的問題。國聯行政院的決議,除非是特別規定外,需要成員國一致決定透過。雖然體現了國家不論大小強弱一律平等的原則,但是在當時弱肉強食的國際社會,強國很難透過國聯來維護自己利益,會傾向於拋開國聯單幹。

    而聯合國的成立時機,是趕上世界局勢穩定的時代。二戰結束後,德國遭到嚴格的戰爭清算,整個國家被分割成東西兩部分,在美蘇的嚴格控制下,喪失了再度發動戰爭的能力。加之兩次大戰出現的慘重傷亡,德華人也不再輕言戰爭。

    同時由於冷戰,歐洲分為華約和北約兩大陣營,雙方都有龐大的核武庫,可以確保摧毀對方,在這恐怖的平衡之下,雙方都不敢輕言戰爭,保證了歐洲的和平。

    在亞洲,日本被美國嚴密控制,在和平憲法的制約下,日本也喪失了大部分的軍事實力。同時統一的中國在地緣實力上在東亞有碾壓般的優勢,日本人就算有心也不一定有膽再次介入東亞大陸事務,總體上保證了東亞的和平。

    所以導致國聯失去影響力的兩大戰爭源地,歐洲和東亞在二戰後都失去了戰爭爆發的根源,進入了相對和平狀態,各方勢力都不會以戰爭形式來改變局勢,只能透過談判來對各國利益進行劃分和確認,才使聯合國的影響力顯現出來。

    但是聯合國的影響力,歸根到底是二戰後美蘇爭霸的世界格局所致。在蘇聯解體後,美國沒有超級大國的制約,在國際上多次出現拋開聯合國的事件,典型的如2003年爆發的美國攻打伊拉克之戰。隨著目前國際局勢的變化,美國的頻頻退群行動,聯合國的影響力有逐漸下降的趨勢,會導致全球格局進入洗牌階段。

    當然聯合國比國聯影響力大的另一個原因在於大國一致原則,即聯合國重大決議必須五個常任理事國一致透過才成立,任何一個常任國反對就無效。這種決策方式最大程度保證了大國權益,也使聯合國的決議不會遭到強力反對。大國也就樂於保留聯合國的席位,小國自然也會加入聯合國,從而使聯合國成為最廣泛的國際組織。

  • 3 # 聯通訊不過移動

    聯合國是由五常掌控的。95%的核武器掌握在五常手裡。

    五常軍事上聯合起來可以吊打全世界其他所有(軍費開支&武器出口佔據絕對優勢)。

    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領域對外輸出太大,是世界上其他所有國家研究的物件,能沒有影響力嗎?

  • 4 # 寰球視野新觀

    國際聯盟(國聯)的作用和影響力之所以沒有後來的聯合國更高,關鍵在於兩點,一是作為國聯主導的英法實力不足,很快被德國,美國超過,尤其是英法兩國無力沒有能力壓制德國;第二,英法兩國沒有擔當,在有足夠能力的情況下,沒有壓制德國日本。

    國聯內部爭權奪利嚴重,尤其是英法兩個嚴重排斥其他國家,即使是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勝利做出重大貢獻,並且是國聯的發起國的美國也被孤立,最終沒有加入國聯,國聯的常任理事國為英國,法國,日本和義大利。

    一戰結束之後,英國和法國開始對德國進行壓榨,根據《凡爾賽條約》,德國損失了13.5%的領土,12.5%的人口,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包括德屬東非、德屬西南非、喀麥隆、多哥以及德屬新幾內亞),16%的煤產地及半數的鋼鐵工業。此外還有大量的經濟賠償,戰爭結束後的德國幾乎被洗劫一空。

    1918年一戰結束,但是到了1939年二戰之前,德國的實力已經全面超越英法兩國,工業生產能力第一名是美國,其次是蘇聯,第三名是德國,這就意味著英法已經很難抑制德國以及日本,義大利的挑戰。

    其次,國聯四個常任理事國當中,義大利和日本都是軸心國,而英法兩國毫無擔當,既然英法是戰勝國,就應該維持國際秩序,但是義大利進攻衣索比亞,國聯不管,德國出兵萊茵蘭,英法預設,德國想要吞併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區,英法甚至站在希特勒一邊,作為波蘭盟友,英法坐看波蘭滅亡,甚至想要禍水東引,讓德國入侵蘇聯。

    挑起二戰的是德國,但是英法的縱容也是重要原因,英國被轟炸,法國亡國,完全是咎由自取。

    二戰結束之後成立的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是美國,蘇聯,中國,英國,法國,是在二戰中做出巨大貢獻的五個國家,也是世界上實力最強大的國家,剩餘國家沒有能力挑戰國際秩序。

    此外,為了徹底避免一戰二戰這種大規模戰爭,戰勝國還對戰敗國分割槽佔領,比如德國被美國,蘇聯,英國和法國佔領,日本被美國佔領,徹底消除戰爭的可能。

    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已經加入聯合國,目前有193個成員國,所以影響力也更大,另外,聯合國內的一票否決權決定了任何國家都不能獨斷專行。

  • 5 # 李建秋的世界

    國際組織本質上是各國利益的博弈場,因此國際組織的建立必須考慮到現實因素。

    不能指望一個國家能夠放棄自己的國家利益搞什麼人類大同---不可能就是不可能。

    國際聯盟

    第一屆國際聯盟會議

    國際聯盟的問題非常簡單:沒有真正的強國支援。

    國際聯盟本身還是美國總統威爾遜總統理想化的產物,但是當國際聯盟建立的時候,參議院不予批准,結果美國根本無法參加。

    國際聯盟自己沒有武裝,是需要大國執行決議或者進行經濟制裁的,而一旦壓根大國都不支援,不管是武裝干預還是經濟制裁都是做不到的。

    最典型的就是九一八以後,中國對國際聯盟提交議案,國際聯盟派遣李頓調查團來東北,國聯以40票對1票通過了李頓報告的內容,否定滿洲國的合法地位,要求日本交還滿洲國,這唯一的一個反對票還是日本人投的,結果日本直接在1933年3月27日退出國聯。

    本身國際聯盟應該對日本進行經濟制裁,但是實際上當時日本一直在和美國交易,國際聯盟根本沒辦法。

    這就是為什麼後來美國一經濟制裁日本,日本就要發動珍珠港事件的原因。

    聯合國

    聯合國最大的進步之處在於:對於現實和理想進行了妥協。

    五大常任理事國制度看似不合理,但是巧妙的照顧到了各大國的利益。

    實際常任理事國制度本質上是對現實的一個妥協,因為一旦聯合國做出了對某個大國不利的決議,實際上也很難執行。

    在聯合國的歷史上,大多數制裁決議,與其說是聯合國的決議,不如說的是美國的意志,幾乎每次美國都拿聯合國信譽背書,而一旦無法背書,美國立即甩開聯合國單獨幹,典型的就是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

    但是不管如何,聯合國還大致維繫了一個穩定的局面,聯合國無法平息所有的戰爭,但是可以把各大國拉到一個平臺上來,讓各大國來討價還價,聯合國不用去管小戰爭,但是對於 預防世界大戰還是非常有好處的。

    最典型的就是敘利亞戰爭,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和俄羅斯駐聯合國大使互相吵架。吵架本身其實就是交流的一種體現,只要在交流,至少預防了戰爭繼續擴大的可能。

    只要各大國之間不會發生戰爭,其他地方即便是有小戰爭,也很快能被各大國擺平, 我想這才是聯合國最大的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冰凍虎皮雞爪怎麼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