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是一名大二學生,愛好攝影。每次拍完照回來用筆記本修片都很費力,因為筆記本顯示器的色差太嚴重。
2
回覆列表
  • 1 # 網際飛俠

    攝影師需要什麼樣的顯示器?哪些引數應該是攝影師最需要注意的?

    先說一下結論:

    1.符合標準的色域

    2.符合標準的2.2伽馬曲線

    3.△E應該是儘量小的

    4.螢幕任何區域的顯示效果都是一致

    5.支援硬體校色

    本文來自Datacolor 德塔顏色,我這裡授權和大家分享。

    |準備篇 |

    我們先做一個小小的測試。

    這裡明確的告訴大家,色塊A和色塊B是完全一模一樣的,你信不信?

    要是怎麼看都不一樣,往下面看。

    現在是一樣的了吧。當我們用色塊遮住對比、陰影、圓柱體這些干擾元素後,這時候就會顯出A和B本來的樣子。這是因為大量的干擾元素會讓大腦的計算過載,沒有辦法準確的判斷色塊真正的顏色。

    這個測試的目的是為了告訴各位讀者,用眼睛判斷一款顯示器的好壞是極其不科學和嚴謹。一款優秀的顯示器,對於顏色的還原是第一要素,但是卻無法用眼睛來判斷,必須藉助專業的儀器。

    |知識篇|

    在這一章,我會從最基本的開始,用五個引數來告訴大家一款優秀的攝影師顯示器應該具備哪些條件

    No.1 色域

    色譜系中你能看到的顏色

    顯示器的色域指的是在可見光光譜中,這臺顯示器可以顯示的色譜系。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很多各種各樣的標準色域,比如每一臺電腦都會遵守的sRGB,設計師最常用的ADOBE RGB,印刷使用的CMYK四色標準,以及針對高品質後期流程制定的Prophoto RGB。這些色域各自都有大小和標準,那麼我們的顯示器什麼樣的色域是最好的呢?

    在顯示器的宣傳之中經常會看到廣色域的形容,那麼廣色域是指代的哪些色域呢?

    一般來說,預設為只要顯示器的色域超過了標準的sRGB容積就會被稱之為廣色域顯示器。

    那麼是不是越廣越好呢?

    現在來看我自己製作的一個模擬,兩臺顯示器的色域分別用藍線和灰線表示。那麼兩臺顯示器哪一臺更好呢?我會告訴大家是ADOBE RGB 99%那一臺。

    為什麼顯示器色域不是越廣越好呢?因為大家的顯示器和修圖都是按照標準色域來的,過多的色域不僅沒有辦法參與顯示,還會讓標準的色彩發生偏移而偏色。很多顯示器偏色就是因為螢幕面板本身的色域並不是和標準色域重合導致的。

    舉個例子,當我們將一個窄色域的圖片強制顯示在廣色域的顯示器上會有什麼結果。

    在計算機中描述顏色,並不會使用翠綠、淺綠、薄荷綠這樣的方式,每一個顏色在它的色域內都有一個座標,分別使用R:G:B三個點來描述,這三個點分別對應了三原色在這個顏色內的混合比例。

    也就是說無論是哪個色域,在8bit的情況下最綠的那個點在計算機裡面的描述都是(G:255 R:0 B:0)。這時候我們參考上圖,在ADOBE RGB和sRGB兩個不同的色域內G:255實際上是色譜上的兩個點,可以看到sRGB的G:255這個點要比ADOBE RGB的顏色淡很多。

    這就是廣色域不經過任何轉換傳直接顯示就會變淡的原因,因為幾乎所有的瀏覽器和軟體都是以sRGB為設計標準的。當你上傳一張廣色域的圖,瀏覽器並不會將顏色對映到sRGB內,而是強制的將廣色域內的某個座標對應到sRGB色域內的同樣座標。

    結論:一臺優秀的攝影師顯示器應該是符合標準色域的顯示器

    No.2 伽馬(Gamma)

    色彩的過渡

    上圖是很多伽馬曲線的示例,伽馬曲線影響了顏色在螢幕上的過渡和明暗對比。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伽馬是對不同亮度的增減,以符合人眼對於平滑過渡的理解。

    計算機常用的標準伽馬曲線是2.2,也就是稍微壓暗一些中間調的亮度,這麼做是為什麼呢?

    我們先看一下這張圖,不知道有多少人認為左邊的更平滑一些。但實際上絕對的平滑過渡是右邊的圖。

    伽馬實際上利用了人類對於中間調敏感的視覺規律,壓暗了一部分中間調,讓大部分人看到的是一個柔和的過渡。這就是為什麼伽馬曲線不是一條直線,而是一條曲線的原因。

    那麼一臺優秀的顯示器的伽馬曲線應該是什麼樣呢?

    理論上RGB三原色的伽馬曲線應該完全重合並且符合2.2的標準。上圖的兩臺顯示器,左邊的就是一臺不是很好的顯示器。可以看到RGB三條曲線都出現了隨機的偏移,而且三條曲線在不同明度下的偏移都不同。也就是說這臺顯示器有可能在暗部發藍,但是亮部發黃。

    這就是為什麼手工調整顯示器的RGB三原色幾乎沒有辦法將顯示器調整為標準的狀態,因為顯示器的偏色是在不同明度完全隨機的,根本不是統一偏色。

    結論:一臺優秀的攝影師顯示器的伽馬曲線應該是符合標準2.2曲線的

    NO.3 色準(△E)

    顯示的顏色與顯示卡輸出顏色的差異

    色準,顧名思義就是色彩的準確度,學術一點說就是當顯示卡輸出一個顏色的座標值,在顯示器上顯示出的這個顏色座標值和輸出座標值之間的偏差量。色準一般使用△E來表示,△E數值越大,說明顏色的偏差越大,反之,△E數值越小,說明螢幕的色差越低。

    那麼就會有一個問題,顯示器的△E是不是一直不會改變呢?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顯示器隨著使用也在不斷地老化,顯示器使用的溫度和溼度的改變都會影響到△E的數值。所以,再好的顯示器都需要定期進行色彩管理,而越是優秀的修圖顯示器對色彩管理的支援也會越好,這會在後面的章節進行說明。

    這一章的內容應該是大部分讀者最容易理解的一個章節,但是色準會隨著下一章均勻度的影像變得更加複雜。

    這一章我們先說結論:一臺優秀的修圖顯示器他的△E應該是儘量小的,要求是△E小於2

    NO.4 色彩均勻度

    在照片的不同地方顯示顏色的一致性

    色彩均勻度相信每個讀者都能理解這個引數的含義,但是具體的表現效果卻往往不像大家想的那麼簡單。在一塊麵板和背光的配合過程中,以及伽馬和色準的影響下,色彩的均勻度遠遠沒有一般人想象的只是畫面的亮暗不同。

    為了模擬色彩均勻度比較差的情況,我使用了一張黑白的照片進行模擬。由於螢幕的背光均勻度影響,再加上色準和伽馬的影響。大部分的不均勻都是隨機產生的,有可能整塊螢幕上的偏色是分不同區域是完全不同的。

    這就是頂級的顯示器面板為什麼昂貴的原因,頂級的面板會盡可能的做到整個螢幕的色彩顯示基本一致,讓顏色儘量的均勻,不偏色。

    使用頂級的面板可以讓顏色的不均勻降低很多,那麼背光的不均勻怎麼解決呢?

    我們先來了解下為什麼顯示器的背光會不均勻,每一臺顯示器都可以理解為是一個大燈泡前面放置著濾色片,當需要顯示黃色的時候就換上黃色的濾色片,顯示藍色的時候換上藍色的濾光片。這裡的大燈泡就是背光,濾光片就是液晶面板。大多數顯示器受限於體積,背光並不是佈置在顯示器的背後,而是左右兩側或者上下兩側,在透過柔光片儘量的將背光發出的光線進行散射和柔光。上面的模擬圖模擬出背光佈置在兩側的情況,可以看出從物理原理上來說,做出絕對均勻的光線非常困難。這也就是為什麼專業的修圖顯示器都非常的笨重,就是為了給柔光的元件留下空間。

    那有沒有辦法可以從根本上解決顯示器背光不均勻呢?

    答案是有的,那就是直下式的背光。

    直下式背光將螢幕兩側的燈帶換成了背後的LED陣列,這樣子就不存在柔光元件對光線的折射,整個背光就會變得非常的均勻。

    而且採用直下式背光的顯示器可以做出更精確的背光環境。

    我們說結論:優秀的修圖顯示器應該是螢幕任何區域的顯示效果都是一致的。

    NO.5 對色彩管理支援的程度

    修正裝置使用老化產生的顏色偏差&最佳化團隊協作的效率

    色彩管理是每一位攝影師、設計師、調色師都繞不過去的話題,而一款顯示器對色彩管理的支援程度,也決定了這款顯示器是否是一款優秀的顯示器。

    回顧前幾章的內容,各位讀者應該會發現無論是色域、伽馬、亮度,都不是越高越好,而是越符合標準越好。這樣當整個大型團隊進行專案時,團隊所有人都在統一標準下進行工作,效率就會提高很多。

    這時候就要引出另外一個概念:

    硬體校色

    硬體校色指的是顯示器透過校色儀,直接改變螢幕本身及驅動電路的特性,這隻有極少數的顯示器可以做到。因為硬體校色是直接改變螢幕本身的特性,所以可以極大提高整個創作團隊的效率。

    而且,專業的顯示器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匹配不同的色域。例如上圖,我自己使用的專業顯示器的色域遠超過了ADOBE RGB的色域,這時候透過紅蜘蛛五代的取色,顯示器可以將自己的色域從硬體上匹配到ADOBE RGB,雖然色域有所收縮,但是卻不會產生偏色。更重要的是這臺顯示器接駁任何一臺電腦都可以獲得準確的色彩。不會像軟體校色那樣一臺顯示器必須同一臺主機使用。

    硬體校色是整個顯示器行業現階段的最頂尖的技術,並非一兩句話可以解釋清楚,在這裡只能淺嘗輒止。

    這一章的結論:預算足夠的情況下儘量購買支援硬體校色的顯示器

    NO.6 結論

    我們用五章的內容,從五個引數講解了對於攝影師、設計師來說顯示器最重要的引數,這裡我們將結論整理羅列,方便大家選購顯示器時參考。

    五項引數廠商製造起來由易到難,對於大多數消費者前三項滿足的顯示器就可以作為修圖使用了,最後兩項則是大型商業工作室和發燒友需要酌情考慮的。

    那麼,一臺符合攝影是標準的顯示器應該是

    1.符合標準的色域

    2.符合標準的2.2伽馬曲線

    3.△E應該是儘量小的

    4.螢幕任何區域的顯示效果都是一致

    5.支援硬體校色

    好了,如果符合這些條件,那說明這臺顯示器一定是符合攝影師和設計師的。那麼我們怎麼判斷這些引數在我自己購買的顯示器上的表現呢?

    下面,一起使用紅蜘蛛的測試工具,來判斷你的顯示器吧。

    |動手篇|

    在紅蜘蛛的軟體介面,可以找到顯示器分析這個選項,透過這裡面的工具,我們就可以從方方面面去測試我們購買的顯示器的優秀與否,是否符合我們修圖的要求。

    在顯示器分析下面有六個測試選項,相信每一位通讀了上一篇章的讀者都可以使用這些工具判斷自己的顯示器,在這裡我對應每一個工具,對應到上一章節的知識內

    色域→色域

    色調響應→伽馬曲線

    螢幕均勻性→色彩均勻度

    色彩精確度→色準(△E)

    另外白點和亮度對比度現階段的顯示器都做的非常不錯,一般都是可以滿足需求的。而硬體校準和顯示器本身的支援程度有關,紅蜘蛛的軟體並沒有辦法進行判斷。

    |尾巴|

    行文至此,相信讀者都可以從紅蜘蛛提供的工具自行判斷一個顯示器的好壞,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選擇一臺攝影師需要的顯示器,對色彩的把握和詮釋,是非常重要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442》評選出當今足壇十大門將,馬競門神奧布拉克居首,皇馬門將納瓦斯無緣該榜單,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