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弘農小僧
-
2 # 火炎焱焱燚燚
“述而不作”首見於《論語·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盜比於我老彭。”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孔子說:“只敘述、只闡述而不創作,相信而且又喜好古代的文化,我私下把自己比作盛大的公卿。” 述而,述什麼呢?即是後面一句“好古”的“古”。意思就是敘述、闡述、記述古代留傳下來的文化。孔子對刪詩書,定禮樂,系易辭,著春秋等六經文化的整理,只是承續前人的思想,而自己沒有創造出另外的新思想。他的“信而好古”,是在研究前人的思想中得出的真信,不是迷信,是經過考證後的“信”。
孔子面對著春秋時期的混亂,他不得不刪詩書定禮樂系易辭著春秋,以期能喚醒人們的本質、內在的“仁”心,阻止私有慾望的膨脹,阻止私有制戰爭的頻繁發生,以維護尚存於形式的周王朝。孔子的“好古”,實際上就是重視歷史的經驗,而對歷史經驗有了借鑑,才能更好地向前看;有了故舊的經驗,才會有新的發揮與發展。換句話說,一個人有了相當的文化、知識,有了底蘊,才能將舊有的、過去了的經驗發揚光大。這樣的人才能為政,才能有所進步。若是一個沒有文化、沒有知識的人,沒有過去的經驗為底蘊的人,沒有以歷史為鑑的人,他也就不會創造出新的東西來。
-
3 # 鄰家六叔
真正偉大的聖人都不自己寫書,一般都是後人透過其思想,再其基礎上寫作,弘揚理論,並且《論語》不是文學創作,是人生和社會實踐的經驗,《論語》是孔子弟子們記錄,教學在平常,也說明了孔子教學是隨時隨地融入生活的……
-
4 # 龍學創始人劉樹成
孔子《論語.述而第七》篇一章中的“述而不作"的意思是:
在交換、票決的(七午馬)情急之時,突出“述”主題“而”“不”按“作”文程式敘述做作,以引起投幣投票者重視主題的意思,不是隻敘述不創作,不寫作的意思。否則,孔子為什麼還要寫《論語》等著作!
例如:
《紅樓夢》第七回為突出封建社會在婚姻交情、交換、票決(七午馬)上的不公,爬灰、養小叔子,看人下菜安排工作,不等價交換,按勞取酬的假惡醜主題,寫焦大罵賈家主子的“咱們紅刀子進去,白刀子出來”的話,就是按《論語.述而第七》篇中的“述而不作",不按作文語言“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敘述。
詳見拙著《破譯<論語>背後的龍學密碼》。
-
5 # 小貓去炸魚
這個問題問的十分有意思。請允許我從另外的幾個角度來解讀一下,不對之出,還請諒解。
為什麼孔子是述而不著,儒學僅以學問面世?
第一個問題,孔子述而不著,我想最大原因應該是時機不成熟。
1.在學問還沒有大成之前,誰敢下筆千言?歷史上能著書立傳的,無一不是寫了又寫,改了又改。而孔子如果提前寫下了一些話,而後又改了,那麼不就是打自己的臉麼?
2.他的一生大部分時間是在增長學識,遊歷說服,宣揚儒學。沒有時間安安靜靜的寫書啊。大家知道的,孔子也不是天生聖人,也是要學習的,也曾問道老子。然後為了發揚光大,也周遊列國。甚至也有一段時間,飯都吃不上。你說,這種情況下,換你,你能好好的寫書麼?
3.從人性的角度,寫下來,那就是“黑字白紙”,不可更改。可是說出去的話,還有可能圓回來。再加上,咱們現在看,很多古語都是衝突的,自然也就不難看出,在沒有形成自己的系統理論的時候,說要比寫容易多了啊。
4.最後一個角度是,儒學,並不僅僅是孔子一個人的學說,而是許多人在其思想上不斷完善的一門學說。因此,這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經過了一段漫長的時間,取其精華融合而成的。
好,咱們再來說儒學僅以學問面試這個問題。老實說,這個問題不是太準確。眾所周知,諸子百家中有很多是真正的“實幹家”,如墨家、農家、法家,這些都有具體的承載,如軍事生產器物,如律法等等。但是也有更多的就是學問,而儒家,就是以學問見長。
它的禮法制定也是在後來的基礎上完善的,不能說儒學僅僅是門學問,但它確確實實又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學問。以至於大到,天下所有讀書人都是讀孔老夫子的書,才能做官的。而讀書人高高在上,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再加上他們君子遠離庖廚,五指不沾陽春水等等不接地氣的做派,也就造成了儒學僅以學問面世這個印象,我想,這是最大的一個印象來源吧。
-
6 # 加繆不抽菸
孔子作為中國第一聖人,他和他的思想主張對於華人的影響直到現在依然十分深刻。而在古希臘同樣有位哲學家對於西方哲學的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就是蘇格拉底,他有一位著名的弟子叫柏拉圖,柏拉圖有位著名的弟子就是亞里士多德(直到亞里士多德,古希臘的哲學思想才從各個流派得到總結),三人被稱為“古希臘三賢”。
據記載,蘇格拉底最後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和腐蝕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處死刑。儘管蘇格拉底曾獲得逃亡的機會,但他仍選擇飲下毒堇汁而死,因為他認為逃亡只會進一步破壞雅典法律的權威,同時也是因為擔心他逃亡後雅典將再沒有好的導師可以教育人們了。但孔子說到“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就是在傳播思想的過程中,有戰亂的國家是不去的,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中國智慧和西方哲思的相異點。
蘇格拉底和孔子一樣沒有親手寫的著作,都是後人記錄下來的語錄。孔子主張述而不作,但蘇格拉底認為他主要是透過談話的方式啟迪人們的心靈,原因不同。並且孔子和蘇格拉底的言行方式也不相同,主要原因還是兩者的思想方式不盡相同,從這裡出發,便可以領略到中國“言教”式的對話和西方自由辯論式的對話兩種方式的不同,也可以看到中西方哲學的不同之處。
蘇格拉底在進行對話的時候,總是提出問題,引導對方說出答案,並且從不強迫對方相信自己判斷,在他與別人的對話中完全是沒有前提的,是自由的,可以說整個對話任憑它自己的走向,因為蘇格拉底相信語言有自己的標準,而這個標準會使得對話方向越來越清晰,其實這個語言的能力反應到人身上,就是人的理性,正因為人都有理性,所以才會理解,包容,答案才能統一,起碼能得到暫時的統一。
相反,孔子的言說多是具有權威性的,像是老師對學生說話,不容你的反駁,這一點也奠定了中國古代教育的基調。雖然孔子說自己不是“生而知之”,是“學而知之”,但在對話中以“學成者”的身份自居。就像現在的老師,凡是學生知道的,我都知道,凡是我不知道的,自然也是學生不必知道的。孔子對自己不知道的東西也是自知的,但他認為這些都是不必知道的,蘇格拉底卻主張“自知其不知”,就像他自己所說“我什麼都不知道”。
蘇格拉底的主張,導致他到處和人結仇,因為他認為人們都是無知的,人們都應該自認為“無知”,只有這樣才能進步。所以他到處和那些自以為懂得很多的人去談話,去揭露這些人對話中的矛盾,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無知和膚淺。這樣做看似是對知識的一種熱愛和追求,但在為人處世方面來看就很欠缺。孔子的方法卻正好相反,“不憤不啟,不徘不發”,即不到學生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學生想說而說不出口的時候不去啟發他。透過比較就容易發現為何蘇格拉底最後的下場悲慘,可以說不得好死,這也反映出華人追求的智慧與西方的智慧所不同的地方,中國的古代哲學雖然不像西方哲學那樣邏輯嚴謹,彷彿像“氣”一樣玄而又玄,但這其中的智慧卻在為人處世方面展現的淋漓盡致。
中國古代哲學講究變通,對於一個概念從不是直白的規定下來,就像《論語》中關於“仁”的對話就起碼有七次,但是每次對話談及“仁”時都沒有明確給出概念,只是透過舉出事例說明,往往只重結論不重過程,就像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吾以一道貫之”,但他是如何“學”,如何“思”卻不曾說明。而蘇格拉底沒談及一個問題,必先明確其中涉及的概念,否則一切關於這個概念的描述都無以生根,並且如果論證方法的邏輯不嚴謹,結論就是不成立的。
下面舉個例子,孔子的學生顏回一天碰到一個人來請教問題,問道“一年有幾季啊?”,顏回說到:“四個季節啊。”那個人說:“不對吧,應該是三個季節吧,不然我和你打賭,你輸了就給我磕三個頭,我輸了給你磕三個頭,怎麼樣?”,顏回很覺得這人肯定輸啊 ,就答應和他打賭。這時正好孔子從旁邊路過,顏回就去請孔子說出這個答案,孔子看了看這個人說:“一年有三個季節。”,顏回驚訝地看著老師,然後給那個人磕了三個頭,那個人大笑著離去。等那個人走後,顏回問孔子,“不是有四個季節嗎, 怎麼成三個了?”,孔子說:“你沒發現那個人渾身是綠色嗎?他是蟋蟀啊,蟋蟀只能度過春夏秋三個季節,秋天繁殖過後就死啦。你和他說什麼冬天呢?”這個故事無非是想說明有些道理不是誰都要明白的,但孔子的做法也表現出華人獨特的智慧,即“道理”。
我以為華人所說的“道理”這個詞是獨特的,是華人自己的。這個“道”和道家的“道”應該有相近的意思。如果換成蘇格拉底呢?他可能會不惜花費大功夫讓這個人知道有四個季節。就像華人講究的做人要“外圓內方”,西方人可能永遠也不懂。
但孔子的言傳方式的弊端也給後代產生了危害,就像我們現在泛濫成災的官樣文章,總是“我們要……”,其實大部分都是受到《論語》的影響,並且孔子總是站在道德制高點的言教方式對於華人的封建思想的形成也有很大影響。“中國傳統思維方式和言說方式從此便進入到一個自我迴圈、原地畫圈的框架之中,儘管內容上還有所發展和充實,形式上卻兩千年一仍舊制,幾乎無變化,直到“五四”新文化運動才有了鬆動。”
就像王小波所說,“在中國做知識分子,有一種在中國做知識分子,有一種傳統的模式,可能是孔孟,也可能是程朱傳下來的,那就是自己先去做個循規蹈矩的人,做出了模樣,做出了樂趣,再去管別人。……除了把世道和人心匡得正正的,還該乾點別的。由這樣的模式,自然會產生一種學堂式的氣氛,先是求學、受教,攢到了一定程度,就來教別人、管別人。如此一種學堂開辦數千年來,總是同一些知識在其中迴圈,並未產生一種面向未來、超越人類的文化——誰要罵我是民族虛無主義,就罵好了,反正我從小就不是好同學,只產生了一個極沉重的傳統,無數的聰明才智被白白消磨掉。倘若說到世道人心,我承認沒有比中國文化更好的傳統一一所以我們這裡就永遠只有世道人心,有不了別的。 ”
中國文化當然是博大精深的,但每一種文化都有它的優勢和劣勢,在現代社會中無論是“蘇格拉底”式的還是“孔子”式的言傳方式,我們要客觀辯證的分析其利害,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正如王小波所言,“……總之,說到知識分子的職責,我認為還有一種傳統可循:那就是面向未來,取得成就。古往今來的一切大智者無不是這樣做的。這兩種知識分子的形象可以這樣分界,前一種一世的修為,是要做個如來佛,讓別人永世跳不出他的手掌心;後一種是想在一生一世之中,只要能跳出別人的手掌心就滿意了。我想說的就是,希望大家都做後一種知識分子,因為不管是誰的手掌心,都太小了。 ”
-
7 # 心是謂中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堯舜禹湯,文武周孔,曾思孟荀,程朱陸王,心心相傳 一以貫之,不外乎此十六字。所以叫做“述而不作”。
回覆列表
孔子提倡學以致用,倡導知行合一,提倡“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強調“君子欲納於言而敏於行”。他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同時奉行“謀道不謀食”和“憂道不憂貧”的原則,擺脫名利,默默做學問,擺正心態,不求名利。提倡透過學習“修己”“立己”“達己”,奉行不為名利,隱身埋名,透過言傳身教修身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