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誰戀一片影

    幾十年來,在中國公立學校裡面有著大量的代課老師,他們幹著和正式老師一樣的活兒卻拿著只有正式老師幾分之一的工資。

    學校通常都不會和他們籤勞務合同,更不會為他們繳納養老保險。

    很多工作了一輩子的民辦老師慢慢地年紀大了,代不了課了,或者校領導一句話不用再來了,他們就此失去了工作,也沒有了收入。

    他們就此退出了教育舞臺,卻沒有一丁點退休工資供他們老有所依……

    代課時薪水本就微薄,所以一輩子攢不下幾個錢,僅有的一個月不到一百塊錢的新農保很難維持生活。

    與此同時,由於部分失能民辦教師的不斷呼喊及地方政府的善意舉措,部分地方給代課一定年限的民辦教師享受了一定的退休待遇,雖然他們的退休工資並不高,大多為幾百到一千左右每月,通常還得自己補交財政一部分錢。但比起新農保的幾十元也有了質的飛躍,使他們的晚年不至於太難過。

    希望所有的民辦教師都能享受公辦教師的所有待遇,包括退休工資。同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同樣為國家的教育事業奉獻了自己的青春,他們理應受到舉國上下的善待!

  • 2 # 洗雪露

    民辦老師頗有點象城市裡的代課老師,按課取酬,也有醫保,養老保險等(除了住房公積金)。所以,我覺得應該如下:

    第一,政府按服務年限給民辦老師辦養老保險(至少按照中等等級)。

    第二,如果有可能,可以買一點商業養老保險,作為補充。

    第三,政府的工資應該能夠讓民辦老師的工資略高於當地的平均工資。

    第四,作為學校,儘量的保障民辦老師的權益,讓民辦教師在學校裡也能有尊嚴地工作。一般情況下,讓他們能夠每月有所盈餘。

    淺見。

  • 3 # 楊老帥

    【其實這個問題的表述是很準確的】。

    題主用了一個【現】字。這就為解答者省去了不必要的[分析]。所謂的現民辦老師,就是指在民辦(私立)學校中任教的老師。其實在民辦(私立)學校中任教的老師的養老問題,大多數都是在與校方簽署合同時就已協商敲定好了的,因為本人有幾位在私立學校任教的老師朋友,所以知道一些,他們所簽署的合同不盡相同,但有一點大同小異,那就是後顧之憂[養老問題]都基本協商解決,解決的方式及參保佔比份額都各不相同。當然,我所知道的,也就是我們地方的,其餘省市縣對此類事情如何具體處置,真的不得而知,就是我這幾位朋友的具體處理解決的辦法詳情,鑑於個人資訊也不便透露更多,敬請閱者見諒!

    本人想提醒加入民辦(私立)學校的老師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簽定合同時別忘了落實[養老保險]的事情,因為,民辦學校畢竟與公辦學校不同。

    [圖片源於網路,致謝]!

  • 4 # 星星之火138049321

    原民辦教師為教育事業奉獻了自己的青春,為中國農村普及九年制義務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黨和國家歷來十分重視和關心原民辦教師的,為此先後出臺了相關政策,92年41號文。97年32號文。2011年8號文。這些檔案都是國家四部委下發的。就是解決原民辦教師遺留的問題。希望當地政府依法,依規給這些老民師們納入養老保險,沒到退休年齡的民師每月發給生活補助費或納入低保,等到退休年齡按有關政策執行。總之,讓這些原民辦教師的老年生活有個依靠,讓這些民師們安度晚年。為老民師們的無私奉獻點贊,也希望早些能解決民師們的養老問題,期盼!!!

  • 5 # 暖心人社

    我們現在統一把民辦教師稱為代課老師。原因是他們沒有固定的編制和崗位,只是臨時性的。符合我們勞務派遣臨時性崗位政策要求。

    2011年,教育部、財政部、人社部和編辦一起下達了《關於妥善解決中小學代課教師問題的指導意見》,要求各部門必須為代課老師簽訂勞動合同交納養老保險,妥善解決養老問題。

    對於以前沒有解決的民辦教師。也要根據他們的工齡、教齡,妥善納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或者職工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待遇。

    前幾天我從網路上發現青海原民辦教師的補貼提高到了1600元。不過是根據當時的工齡和教齡掛鉤的。

    各個地區由於財政不一樣,可能給職工參加的保險都不一樣。絕大多數是參加了居民養老保險。

    雖然這種待遇比較低,但也是一種小小的安慰吧,為對於在講臺上奮鬥過的老師們也是一點點的報償。

    目前來看,各地老師的編制已經準備取消了,應該是採用老人老辦法的方式,逐步萎縮編制。新招用的教師全部採用聘任制方式。

    今年國家出臺了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要求確立教師作為國家公職人員的特殊地位,同時要求教師的工資不低於當地公務員的工資標準。

    這進一步凸顯了我們國家對教師的重視,當然由於我們對教師隊伍准入的管理,代課教師是不可能直接轉為正式教師的,必須按照逢進必考的方式。

    代課教師們透過在教學崗位上的實踐,也會對於考取編制佔有更大的優勢。

    希望我們的民辦教師老有所養,優秀的代課教師順利考取轉正。那我們為國家立德樹人的教育目的深入貫徹下去,以促使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強盛。

  • 6 # 旺旺微言

    上個世紀的老民辦教師已經在得到國家一定安排,轉為公辦退休了。中途離職的民辦教師也有一定經濟資助。

    至於在民辦學校的代課教師,已經得到高於公辦教師的工資。按規定,民辦學校要為他們交納養老保險。公辦學校臨時請的代課教師一般沒有養老保險,與居民一樣交城鎮養老保險。

  • 7 # 爭鑫奪淼1

    他們的青春年華無怨無悔地奉獻給了教育事業,臨老了理應給他們解決養老問題了。現在國家富強了,不要讓他們心寒!

  • 8 # 查悅社保APP

    90年代流行從體制內和事業單位下海,現在很多又想成為公務員,事業單位內的職工。因為他們都端著一個“鐵飯碗”,甚至現在連相親都會把“公務員和事業單位職工”當做徵婚條件,2014年前在體制內工作是不需要繳納社保的, 以前是實行雙軌制,所謂“退休養老金雙軌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質的人員採取不同的退休養老金制度。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雙軌制”的弊端越來越明顯,同等學歷,同等職稱,同等職務,同等技能,同等貢獻的人因退休時的單位性質不同,退休金也不同,企業比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比一般人高好幾倍!

    那現在呢,他們還需要繳納社保嗎?

    2015年1月14日,國務院釋出《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後,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醫療和養老保險進入了市場化,和一般的企業職工繳納的社保的制度是一致的! 養老保險都需要個人負擔8%,單位負擔12-20%。部分公務員是跟現在事業單位的人一樣,需要繳納社保,也有一部分人員還是由國家財政支付養老金,這也是一個逐步改變的歷史遺留問題!

    但是為啥公務員,事業單位和企業單位都繳納社保,他們還是比民營企業退休的人領的養老金多不少呢?

    2個原因:

    首先事業單位和企業單位的職工和民營企業繳費基數不一樣,很多民營企業都是按照最低基數給員工繳納社保,而事業單位是按照個人實際工資為繳費基數,那肯定繳納的就比企業單位的職工繳的多,比如北京公務員月薪20000,他一年社保繳費10萬左右,在民營企業按最低繳費,他一年才繳納1萬多!

    第2個原因,雖然事業單位的養老金市場化了,但是他們的養老金不光只有社保基金支付,還由單位的工資福利處,或者地方財政補貼一部分。等於普通打工的人退休後,只領取一分錢,事業機關的人領取好幾份!

  • 9 # 瓦良格

    編者按: 你說的意思是原民辦教師和現在的代課教師,二者不同。原民辦教師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教師隊伍,他們為祖國的教育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現在的代課教師是指在私立學校任教的老師,也是教育的半邊天。

    現在來說一說,理一理。

    一、原民辦教師

    1、為祖國的掃盲和普及義務教育做出了貢獻,曾經是中國教育的主力軍,撐起了教育的一片藍天。

    2、他們掙著低工資,任勞任怨,奉獻了自己的青春,揮灑著自己的汗水。

    3、80年代中期,透過進修考試、教齡加分等形式對早期的民辦教師開始轉正。截止90年代中期對1984年以前在崗在冊的民辦教師進行最後一期轉正,隨後,民辦教師被清退。

    二、遺留問題

    1、當時幹了好多年而不在冊的民辦教師沒有轉正,原因在上邊,註冊沒註冊,教師也不清楚,遺漏是誰的責任?

    2、不可否認,當時有一部分人主動下海另謀職業,但大部分都回家務農了,如今生活貧困的不在少數。

    三、養老問題

    1、隨著國家養老政策進入農村,民辦教師的問題又被重新提上日程(事實上是透過集體SF爭取的)。

    2、2003年開始,對原民辦教師進行報名、登記、調查、核實、上報。

    3、結果是:按教齡每人每月補貼10元(比如:你教齡20年,每月領200元),到60歲開始領取。

    四、現代課教師

    現在的代課教師,在私立學校的工資還是可以的,前幾年比公立學校要高許多,於是有公立學校教師跳槽到私立。現在工資也可以的。學校給繳“三險一金”,養老金也和其他人員一樣納入社會保障機制。

    苦了原民辦教師,雖然補貼一點錢,但仍然是杯水車薪,於生活無補,只是有點安慰,更多的是傷心和無奈。

    不管怎樣,我們要感謝他們,感謝他們為祖國教育事業做出了貢獻。

  • 10 # 東愛雨小公

    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中國就已經開始著手解決民辦教師的問題,對民辦教師隊伍進行全面整頓,當然這種整頓也是為了提高農村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在解決民辦教師過程中,主要是將合格的民辦教師轉為公辦教師,將不合格的民辦教師進行清退。在民辦教師進行全面整頓之後,很多地區的農村學校仍然缺乏教師,為了解決這種現狀,部分學校又將少數民辦教師聘請回學校,這次將其定義為臨時代課教師,當然他們大多也是簽訂了合同,經過教育行政部門的審批。

    筆者注意到題主提出的問題是現民辦教師如何解決養老問題?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兩方面進行理解。

    對於辭退之後,仍然在學校工作至今餓民辦教師,這部分民辦教師已經接近退休或者已經退休,他們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養老。他們現在都沒有編制,大多數也都沒有繳納養老保險。如果所在學校給於民辦教師購買了養老保險,那麼則以養老保險作為養老的重要支撐;如果沒有購買養老保險,只能領取當地給予的教齡補助。此外,民辦教師的身份仍然屬於農民,因此可以領取國家為農民老年人發放的老年金,雖然金額不多,但也算是一點養老補助。

    對於現在民辦學校的老師,他們的養老問題應該問民辦學校校方。現在民辦教育已經被允許參與到社會教育中去,社會上出現了不少民辦學校。在這類學校中,也會招聘教師,當然這部分教師的身份與公辦學校教師的身份是不同的,雖然同屬於人民教師的社會定位,但民辦學校的教師並沒有編制,他們的勞動關係也只是與校方成立,而且他們的工資福利待遇也是由學校資方提供。因此,在應聘民辦學校教師時,必須與學校簽訂勞動合同,並提出相應的保險待遇,如果沒有提出在合同中體現這些待遇,很可能就會面臨著養老難的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與年秋月兩情相悅,歷史上真的發生過嗎,如何看待他們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