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知
-
2 # 澹奕
自然按照宗教信仰不同來劃分。首先,“印度”與古希臘一樣都是地域文化概念,向來都不是一個完整統一的國家,直到英國入侵之後逐漸形成了一個整體。
二戰以後英國元氣大傷無力在維持龐大的殖民體系,被迫讓印度獨立,同時進行了“印巴分治”,對龐大的南亞次大陸進行分而治之。
說起印巴分治就不能不說一個人,那就是英屬印度最後一任總督蒙巴頓。蒙巴頓是英國貴族,維多利亞女王的後裔,按輩分來說他也是如今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舅舅。
對於英屬印度的獨立問題,英國與印度本土都產生了各種矛盾,英國最初提出的“印度聯邦方案”被否決,最終採取了蒙巴頓的方案。
經過各種波折確定了最終的方案——將英屬印度主體,按照宗教信仰不同分成印度與巴基斯坦兩個國家,而巴基斯坦分成東西兩部分。英屬印度則成立現代印度聯邦,而餘下部分也就是所謂的土邦印度,包括562個印度土邦王國,可以自行決定加入印度或者巴基斯坦。
而大部分的土邦王國都加入了印度,印度以印度教信仰為主,巴基斯坦以伊斯蘭教信仰為主。
然而“印巴分治”留下了大量的問題,比如難民遷移過程中造成了大量傷亡與財產損失,還有讓南亞動盪至今的“克什米爾問題”,因為印巴分治,孟加拉、旁遮普等地區都被分割。
-
3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從1858年到1947年英國在南亞地區建立了囊括今天的印度、孟加拉國、巴基斯坦、緬甸的英屬印度殖民地。19世紀70年代英國工業產值在全世界的佔比被新興的美、德兩國相繼超過。1914年英國又被捲入第一次世界大戰,到1918年一戰結束時英國已損失了1/3的國民財富和300萬青壯年勞動力,與此同時還欠下美國大量債務。為償還這些債務英國開始徵收苛捐雜稅和濫發紙幣。這一時期各英屬殖民地都掀起了獨立運動的高潮: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等白人自治領要求英國政府給予更多的自治許可權,印度則在聖雄甘地領導下展開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二戰中英國的殖民體系遭到進一步打擊:馬來亞、新加坡、緬甸等地都被日軍佔領,而英國忙於應對歐洲大陸上納粹德國的威脅,所以只好給予印度更多自治許可權以免印度倒向日本,從而使自己整個遠東殖民體系陷入崩潰。然而給予權利是很容易的,再想收回可就沒那麼容易了——二戰結束後印度再次掀起獨立運動的高潮。
事實上二戰後英國面對不僅僅只有印度的獨立浪潮,而是整個殖民體系的瓦解——幾乎所有英屬殖民地都爆發了不同程度的獨立運動,這使英國疲於奔命。儘管英國是二戰戰勝國,但英國國內經濟卻保守戰火的摧殘,以致於全國所有商品不得不實行嚴格的配給制度,直到1945年11月當一艘從巴西駛來的貨輪為英華人送來了在戰爭年代久違的香蕉,一時間英國上下竟歡呼一片。時光進入1947年內外交困的英國不得不認真思考關於印度獨立的問題了,印度曾被稱為“大英帝國CROWN上的寶石”,如今要放棄在感情上、戰略上、利益上都是心有不甘的,然而不甘又能如何呢?大英帝國的輝煌已是過去時,如果再要強留印度不僅不能為英國帶來多少好處,反而會被拖入一場消耗國力的持久戰之中。無可奈何的英國只有選擇預設印度的獨立,不過這並不代表英國會在印度的獨立程序中扮演一個無所事事的旁觀者角色。
事實上不只是在印度,英國在面對戰後殖民體系的整體坍塌過程中一直都積極介入殖民地的獨立程序,極力在殖民地安插親英的政治勢力並與其締結對英國有利的政治經濟條約,以實現即使在這些殖民地獨立後仍能保證英國在當地的部分利益存在。只不過英國在印度推行的政策比較特殊,這是因為印度實在太過龐大,英國擔心獨立後的印度會對自己構成威脅,同時一個弱小的印度也更利於英國維持在南亞的利益存在。正是基於這樣的考量英國才在1947年6月提出了《蒙巴頓方案》:將英屬印度根據宗教信仰劃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獨立國家。然而在印巴分治的實際過程仍出現了爭議,這主要是因為英國殖民時期所採取的分化瓦解以印治印策略造成——在英國殖民者到來之前的印度更多的是一個地理文化概念,而不是一個統一的政治實體,在印度境記憶體在著諸多半獨立的土邦。英國殖民當局出於分化瓦解印度人的目的而允許各土邦在服從英國殖民當局的前提下保持半獨立地位。根據《蒙巴頓方案》的規定:各土邦有權自願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
在實際的印巴分治過程中《蒙巴頓方案》方案在海得拉巴、朱納加德、克什米爾三個土邦遭遇了尷尬:海得拉巴和朱納加德都被印度領土所包圍,居民也以印度教徒為主,偏偏卻是由信奉伊斯蘭教的土邦王公統治;克什米爾則恰恰相反——同印度和巴基斯坦領土都接壤的克什米爾以伊斯蘭人口居多,卻由印度教王公統治。這樣一來就使這三個土邦的歸屬問題出現爭議,印度依仗著自己在地理上的優勢搶先下手佔領了海得拉巴和朱納加德,對此鞭長莫及的巴基斯坦選擇了預設這一既成事實。但在克什米爾問題上巴基斯坦就不願讓步了——畢竟克什米爾相比對巴基斯坦而言鞭長莫及的海得拉巴和朱納加德直接和巴基斯坦接壤,又是以伊斯蘭教人口為主的地區,在心理上較為容易接受巴基斯坦,於是巴基斯坦派兵進入克什米爾,克什米爾土邦王哈里·辛逃往印度,印度隨即也出兵克什米爾,由此引發了第一次印巴戰爭。戰後印度得以控制克什米爾近四分之三的地域,而巴基斯坦控制了克什米爾四分之一的地域,第二次印巴戰爭後巴基斯坦又奪取了印控克什米爾約500平方千米的土地,至今印度和巴基斯坦仍就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存在爭議。
-
4 # 漁樵講史
蒙巴頓此人就是印度次大陸上的攪屎棍,只攪了半年,就讓印巴兩國打打停停鬥了七十年,以至於總共45任英國駐印度總督,只有他這個當了半年的總督名氣最大,也對後世影響最深。
英屬印度在1947年8月,印度獨立之前,印度其實從來都不是一個國家,整個印度次大陸上零零散散分成無數個大大小小的土邦國。宗教信仰也是五花八門,印度教、伊斯蘭教、錫克教等都有很多信徒,這就為後來的南亞地區穩定買下了禍根。
從十七世紀初期,英國開始謀求染指印度開始,直到1773年,英國任命第一任印度總督沃倫·黑斯廷斯(1773年–1785年),這一百多年是英國徹底佔領殖民印度的一百多年,同時也是征服整個印度次大陸,將無數土邦國捏合在一起的一百多年。
英華人殖民印度的一大特點就是並不直接統治印度百姓,而是扶持部落首領、當地土著貴族等,主要目的也是為了傾銷商品、獲取農業、礦產等資源。
蒙巴頓方案到了蒙巴頓1947年3月抵達新德里,出任印度總督時,正值全球各洲殖民地紛紛謀求獨立,印度也爆發了轟動世界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英國已經無法再保住這顆女王王冠上最耀眼的明珠。
當時偏左翼的英國工黨內閣採取了多項準備工作,一方面推進印度的憲政改革,將更多的權力分散到印度人手中,另一方面宣佈英國將不再參與決定印度獨立與否,只負責維護印度社會秩序。
蒙巴頓為了扶持一個親英國的印度新政府,積極參與其中,在印度國大黨同意分治的前提下,根據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區域分佈,制訂了印巴分治方案,即《蒙巴頓方案》。
《蒙巴頓方案》中有很重要的第一條,就是印度各地554個土邦可自行決定是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選擇獨立。
分治之後決定印巴分治後,蒙巴頓對各土邦國進行了大量勸說工作,勸其加入印度(國大黨只允許6個土邦加入巴基斯坦),而不要選擇獨立。經過勸說,絕大多數土邦與印度簽署了合併協議,只有朱納加德、海德拉巴和克什米爾三個土邦沒有答應簽字。
克什米爾土邦位於印度、巴基斯坦邊界,是印度教徒和伊斯蘭教徒混居之地,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宣佈此處是自己的領土,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蒙巴頓也沒辦法,那就只能打了。
之後,僅在克什米爾地區,印巴獨立後的七十年間就爆發了三場戰爭:1947年第一次印巴戰爭、1965年第二次印巴戰爭,以及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還有一次是1999年在印控克什米爾的卡吉爾地區爆發的卡吉爾邊境衝突(也被部分人士稱為第四次克什米爾戰爭)。
其實不僅是克什米爾,西部的旁遮普地區和東部的孟加拉地區也是各教混雜之地。根據《蒙巴頓方案》,分別被從中間劃了一條線,一半歸印度,一半歸巴基斯坦。於是,分治方案一出,在這兩個地區,居住在印度教徒地區的伊斯蘭教徒逃亡伊斯蘭教徒地區,與之相反,伊斯蘭教地區的印度教徒和錫克教徒逃往印度教徒地區,其中不少都是強制遷移因而淪為難民。
在短時間內的大規模人口流動引發了大混亂,特別是在旁遮普地區,兩教徒之間發生了難以計數的衝突和暴動、屠殺以及報復。據最保守的估計,也有至少50萬人在衝突中喪生,一千兩百萬人無家可歸。
另一方面,這些逃往印度的印度教徒和錫克教徒,以及逃往巴基斯坦的伊斯蘭教徒,走的時候幾乎都是拋家舍業,成了難民。他們後來大多集中居住在德里、孟買、加爾各答、卡拉奇、拉合爾、達卡等兩國的大都市,也因此產生了規模龐大的貧民窟,成為該國一直頭疼的社會不穩定因素。
1948年1月30日,印度聖雄甘地因面對印巴兩國衝突,希望以絕食來感化他們,呼籲團結,被一名狂熱的印度民族主義者刺殺身亡。
蒙巴頓人生結局這些慘劇,追根溯源,都是因為《蒙巴頓方案》。不過也正是因為此方案產生的無數惡果,使得印度一直都被牽扯在次大陸,無暇他顧,更別提他一直妄想的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席位了,註定只能是夢幻泡影。
蒙巴頓在印度次大陸上一頓亂攪,把甘地也順便攪死後,1948年6月就拍拍屁股回國任職了。1979年8月27日,蒙巴頓在愛爾蘭馬勒莫海邊度假時,被愛爾蘭共和軍刺客炸死,終年79歲。愛爾蘭人評價這次刺殺“恰恰是蒙巴頓一生都在對他人做的事。”
英屬印度在1947年獨立,根據最後一任總督蒙巴頓的方案,按照宗教劃分領土,那麼印度與巴基斯坦是如何劃分的,他們之間的恩怨是如何形成的?
回覆列表
18世紀,印度是英國海外最大一塊殖民地。當時的印度地理範圍包括現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為統治這塊殖民地,英國殖民者在印度實行“分而治之”的政策。印度人民為擺脫殖民統治,多次舉行起義。為緩和印度人民的反英情緒,英國殖民當局策劃組織了印度國大黨和穆斯林聯盟。但這兩個組織成立後,反而不斷強化了自己的民族主義立場。二戰爆發後,印度總督休利恩戈宣佈印度為交戰國,引起印人的普遍不滿。1940年,穆斯林聯盟提出要在印度西北部和東部穆斯林人口占多數的地區建立一個穆斯林“獨立國家”——巴基斯坦,國大黨也提出印度獨立和建立一個臨時國民政府的主張。迫於美國壓力和印度形勢,英國政府被迫開始考慮印度改革問題。二戰結束後,國內經濟危機、希臘的武裝反抗及印度水兵起義等因素使英國無暇東顧,不得不考慮向印度轉移政權。1947年,新任印度總督蒙巴頓在與印度各政黨和教派領袖會晤後,提出了“印度獨立方案”(蒙巴頓方案),即英屬印度根據居民及其宗教信仰,分成兩個部分,即印度教徒的印度斯坦國家和伊斯蘭教徒的巴基斯坦國家,兩國分別建立自治政府,並都將獲得自治領地位。巴基斯坦由東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兩部分構成,各土邦在“政權移交”後享有獨立地位,並享有加入印、巴任何一個自治領的決定權,或保持同英國的舊關係。蒙巴頓方案得到了國大黨、穆斯林聯盟和錫克族領袖的贊同。1947年7月16日,蒙巴頓方案得到英國議會審議透過。8月15日,以尼赫魯為總理、蒙巴頓為總督的印度和以真納為總督、利·阿里·汗為總理的巴基斯坦宣佈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