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夏目歷史君

    根據有關史料記載,明代早在太祖當政時就已經專門設定了管理兵器的軍器局。明朝的軍刀樣式繁多,比如摩挲刀、滾刀、馬刀等,其中大多數都是在承襲宋代軍刀的基礎上改造而成,小部分是引進或仿製日本刀。

    事實上宋代以後,日本刀的鍛鍊水平就已經超過了中國刀。這一點可以從歐陽修《日本刀歌》的“寶刀近出日本國”一句得到驗證。

    日本刀承繼了唐大刀的優點,刀身修長,刀刃輕薄且鋒利無比,使喚起來非常方便,無論是在尺寸上還是刀制上都特別方便近身格殺。相比之下,明早期的軍刀不僅刀身偏短,且刀體較重,非常不利於近身格殺。

    戚繼光在與倭寇的交戰中就發現了明刀的弱點。另外倭寇的打法也種類繁多,明軍在不熟悉倭寇戰鬥歷史的情況下很容易吃虧。所以戚繼光就決定借鑑日本刀的優點來改良明刀。

    明中期後,明軍開始大規模推廣這種經過改良的日本式刀,故我們能在電視劇中看到明軍士兵也配有日本式的長刀。

    當然大規模推廣只靠日本進口是行不通的,大部分還是得靠明廷自己生產製造。 《紀效新書》中就有對造刀的相關記載,“造刀所用的鐵料必須多煉多打磨,好鋼一定要用在刀刃上,刀刃追求的是鋒利,所以也要多打磨。最重要的是對刀尖的分辨,經驗豐富的刀匠知道用利器試砍刀芒,如果刀芒有肩,就不是好鐵。另外手柄要短一些,刀體形狀要彎一些”。

    戚繼光無疑深諳日本刀的鍛造之法,而由於這種經過改良的明刀最早也是由戚繼光提出,所以其也被統稱為“戚家刀”。

    那麼大名鼎鼎的“戚家刀”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一、戚家刀的概念與整體風格

    戚家刀在舊有明刀的基礎上,將刀刃的弧度加大,刀刃的寬度也縮小,經過這樣打磨的刀刃就形成了“V”形開鋒,更具切割力。

    這樣的刀刃設計與日本刀的特點很相似,所以在刀刃上戚家刀充分借鑑了日本刀的優點。另外一個比較大的變化在刀尖上,戚家刀的刀尖非但沒有變得更尖銳,相反還變成了弧形,這點有點像漢代的鐵刀。而日本刀的刀尖卻非常鋒利,他們將其稱之為切線,故在刀尖上戚家刀與日本刀差異比較大。

    戚家刀刀制上的特點還體現在刀背上,其將舊明刀刀背的兩個側面削薄,這樣刀背上就出現了一條棟線,如此不僅能減輕刀刃的重量(節省制刀原料),還可以增強刀刃的鋒利度。

    另外這樣設計的原理還在於明兵與倭寇的刀法不一樣,明兵還是比較擅長傳統的大開大合式的砍與削。

    二、手柄造型

    戚家刀的刀裝在材質上主要有鐵和銅兩種,而手柄造型主要有方形、四瓣瓜型、柄頭下彎茄形等三種。下面筆者就以這三種造型展開論述,以求能幫助讀者看到戚家刀手柄造型整體的設計風格。

    (1)方形:方形裝具是最為常見的一種,它的特點是刀把上有個橢圓形的刀擋,就在小折沿的地方,而在面向刀刃的部分又有一個沿口,沿口的形狀以垂直為主。

    方形刀柄的虎口被稱為緣口,緣口上有兩個面,分別是長方形和梯形,刀尾有個長方體的零件,被稱為刀首。刀莖靠近尾部的地方一般會穿孔繫繩,既有裝飾美化作用,又能透過手繩將刀緊緊控制住,使其在使用過程中不容易脫手。

    (2)四瓣瓜型:四瓣瓜擋又被稱為木瓜擋,也屬於比較多久的一種刀擋。木瓜擋也分為立沿和平擋兩種。立沿出現的時間比較晚,大概是明代晚期,雖然它是立起來的,但是高度不大,只有5毫米左右。平擋的特點就是中間比較厚,邊緣比較薄。平擋一般都是鐵裝,但也有一些平擋會在邊緣滾邊甚至是雕刻圖案,這種平擋一般只有早期才能看到,比較金貴。

    (3)柄頭下彎茄形:這樣的形制比較特殊,它的刀首也不像方形和木瓜形那樣是橢圓形的,而是弧形的。弧形鐵片包裹手柄的後半部分,這樣整體上看起來刀柄就像是一個下卷的雲頭。

    其他部分,像緣口和刀莖都和方形刀柄的樣式差不多。刀擋與木瓜擋一樣,都是鐵裝的,只是它一般會增加一些紋飾,主要有紋銀、米字格等幾種。

    三、刀刃鍛造

    刀刃鍛造技術發展到明代,已經逐步臻於成熟了。這個時期的中國刀在繼承傳統鍛造技術的基礎上,不斷引進日本和西亞的煉刀技術。戚家刀的鍛造主要有兩種型別,區別就是有無花紋。

    花紋效果明顯的一種其花紋形式多樣,其中傳統的中國圖案居多,這樣的戚家刀多產自山西、河北兩省。無花紋效果的型別其刀體鋼質青白。從現存可查的戚家刀來看,採用日本鍛造方式的還是比較少。因為採用日本鍛造方式煉出來的刀,雖然其效能比較優良,但是鍛造方法複雜,且成本較高,不適合批次生產製造。

    戚家刀學習日本刀的風格後,整體上有一個比較大的變化。戚家刀的刀姿距手柄一尺以上開始成弧線,中國話稱之為“反”。

    由於每個地方、每個刀匠的煉製方法不同,所以“反”也有大小之分。因為中國士兵在戰鬥中更習慣更擅長劈砍,故戚家刀的“反”其弧度特別大,就像是在一個大圓弧上截取了一段,而日本人則比較擅長刺擊,所以日本刀靠刀刃一段就顯得比較直。

    當然戚家刀也有平造,平造的特點就是它的刀刃沒有鎬線,但它也不是和日本刀一樣直,它還保留了一點鎬線,這體現了戚家刀在學習日本刀的同時,也保留了自己的鍛造風格。

    另外,明刀也不像日本刀那麼注重刀體的打磨精細,它更側重刀整體的使用價值,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更追求價效比。 經過改良後的戚家刀跟隨戚家軍南征北戰多年,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戚家刀成就了戚家軍的赫赫威名,而戚家軍也使戚家刀名揚四海。

  • 2 # 換個視角看歷史

    首先,戚家刀的這個稱呼並不準確。所謂的戚家刀的說法大多是來源於戚繼光與倭寇作戰時使用的長刀。在戚繼光的《紀效新書》中記載:長刀自倭犯中國始有之。明代茅元儀所著《武備志》中記載:長刀,倭奴所制,甚利於步,姑所未備。此外還有很多明代關於倭寇的文字記載中都有提及長刀這一概念,而從未出現戚家刀這一稱謂。正確的說法就是:戚繼光根據倭寇使用的刀改良後,裝備於明軍的一種兵器,叫做長刀。可能有些人會覺得戚繼光這麼厲害的人物,他發明的刀怎麼能叫的這麼不響亮呢,所以改了個名字吧。關鍵人家本人都沒敢這麼叫。

    其次,長刀的特點最主要的在於使用方法,因為同樣是從倭寇處學習而來,主要目的是為了剋制倭刀。在《紀效新書》中也有記載:倭喜躍,一迸足則丈餘,刀長五尺,則丈五尺矣。我兵短器難接,長器不捷,遭之身多兩斷。可見倭寇從兵器到戰法,都讓明軍很難抵抗。因此戚繼光學習了倭寇的刀法,將其編入軍陣序列,透過多兵種的配合,最大程度發揮了長刀的優勢,彌補了明軍與倭寇作戰中的劣勢。

  • 3 # 陳偉284199516

    本身戚家刀這個稱謂應該說是來源於民間的叫法,民間基於對戚繼光抗倭功績的紀念而形成的俗稱!當然在明代抗倭戰爭中戚繼光對戰刀的改良也真的是下了一番功夫。今天的古代刀具收藏者普遍對這種所謂的戚家刀有一個比較正式規範的叫法就是仿倭刀,從字面容易理解就是仿造日本刀式樣的中國刀。估計從明代早期開始日本就有向中國出口刀具的貿易,因為日本刀的總體質量那時候就已經全面超過中國,特別是在明代中期的對倭戰鬥中中國本土的刀具更是無法與倭刀抗衡,這樣一來以戚繼光為代表的抗倭將領對中國的戰刀進行了較大的改良,以倭刀為藍本以中國的鍛造技術為基礎而仿製出的刀具就是今天俗稱的戚家刀。這些仿倭刀一直延續製造致清代初期,實際上現存的所謂戚家刀中相當一部分不是明代製造的而是清代的作品!

  • 4 # 龍泉武藝堂

    我們經常見到的武士刀是這樣的

    歷史上的戚家刀的這樣的

    但從刀型來說,是不是有點像?

    可能提起戚家刀,大部分人都會想到明朝抗倭名將戚繼光,而在歷史記載中,戚家刀就是戚繼光根據倭刀改進製作而成的。

    而當時所謂的倭寇,是由日本一些戰敗的將領、武士、浪人組合而成的,由於當時的日本正處於南北分裂、群雄割據的戰國時期,各方諸侯武士相互征戰廝殺,戰敗的一方就流亡海上,所以就形成了當時所稱的“倭寇”。

    戚家刀

    所謂戚家刀,狹義上是指戚繼光軍隊裡面所用的刀,廣義上是指自戚繼光以後明清(明中-清中)時期生產的這類類似戚繼光改良後的刀姿的刀。

    形制特點

    在明朝倭寇作亂這樣特殊的歷史背景下,戚家刀一改往日的風格,主要體現在刀刃的製作方式和形制,開始帶有明顯的日本風格,刀刃弧度加大,刀刃的寬度縮小,刀尖不是尖銳的形制,而是帶有一個小小的弧度,極其類似早期的漢環手鐵刀,刀刃中間起一條鎬線,刀背也有一條棟線,整體姿態很接近日本刀,同時刀尖又和日本刀有所不同,日本刀的刀尖更加尖銳和鋒利,稱為切先。

    而明式戚家刀則在刀尖保留和刀身基本相同的厚度,刀背有采用削棟(刀背兩個側面去薄),減輕刀刃整體重量但是不減少刀刃的強度,這樣的功效主要還是因為戰鬥技法的不同,日刀更加註重刺擊,而中國刀注重砍削。

    除此之外,戚家刀的刀姿從手柄上一尺開始成弧線,我們稱之為反,有些戚家刀比較直,反比較小,有些反比較大,應該是不同區域的匠人在製作過程中把握尺度不同有關。

    而戚家刀的反和倭刀的反不同,戚家刀的的弧線完全是一個大的圓弧上擷取的一段,這樣的刀姿在砍和削的過程中會發揮最大的殺傷功效,日本刀靠刀尖一段比較直,是因為日本刀技法中需要刺擊的需要。

    戚家刀和倭寇武士刀的最大區別是:刀莖的不同,長度和寬厚都有所不同。刀與柄的固定方式不同,日本刀是靠目釘橫穿目釘孔,戚家刀多是尾鉚,這類刀在一定程度上借鑑了倭刀的弧度樣式,柄一般是直的或者前下彎,而不類似倭刀的後彎式,這是符合華人的習慣的。

    鍛造方法:

    從文獻上看來,明刀中有"滾刀"和"倭滾刀"、"大樣摩挲刀",這三種刀都帶有很強烈的日本風格,那麼這個"倭"說明是"倭滾刀"是仿製或者說外形極其接近日本刀的明刀,刀姿接近日本刀,手柄也是類似倭刀的直柄刀。

    戚家刀鍛造總體分成兩大型別,一種是花紋效果明顯的型別,一種是鍛造細密無花紋型別,兩種都是採用刀刃夾鋼的方式來處理刃口,刀刃長度從680-780毫米不等。

    這樣兩大類都是符合戚繼光提出的"鐵要多煉、刃用純鋼"要求,用百鍊鋼做刀身,純鋼做刀刃,做到整體剛柔並濟。從現有的儲存的戚家刀來看,幾乎沒有採用日本鍛造方式的,日本鍛造最大的特點使用軟鐵做刀芯,外包刃鋼,鍛造方法複雜,效能很好,但是成本過高。由於元朝將宋代包鋼刀技術壟斷,所以明朝一直使用刃口夾鋼的鐵鋼刀方式來簡單處理剛柔兼顧的目標。

    根據日本倭刀改進製作而成的戚家刀,在戚家軍手中發揮了重大作用,也是在戚繼光的帶領下,戚家軍最終將倭寇趕出中原,在之後的幾次戰役中,也都戰無不勝,打造出一代神軍隊。

    我想,這跟戚家軍的嚴明的紀律也是有關係的,據說,但凡出征時有擾民行為的一律斬首示眾,所以戚家軍無論在哪裡作戰都能夠獲得當地百姓的支援。

    更重要的是戚繼光的治軍思想極為先進,以東亞最先進的武器裝備部隊,後膛的神威將軍炮、佛郎機炮、大口徑的加農炮發熕,還有鳥銃、倭刀、鐵甲,戚家軍的裝備絕對是東亞第一、世界前列。要知道三十年之後的日本最強悍的薩摩兵團,全軍有兩萬只火槍,卻只有兩門輕炮,全日本到了江戶時代才開始有大型的火炮出現。而戚家軍作為一支地方軍隊,其火器的先程序度甚至直逼京都神機營。

  • 5 # 人類的光榮與夢想

    環首刀

    唐刀採用漢刀百鍊鋼技術並採用包鋼技術使唐刀內硬外軟擁有極好的韌性,外觀上唐刀去掉漢刀的扁環、加長刀身、延長刀柄、這樣可以雙手持刀唐刀比漢刀有了極大的進步,

    唐橫刀

    唐橫刀

    中日白江口之戰中唐軍把日軍殺的大敗,日本虛心學習唐朝一切,唐刀傳入日本當時日本已經得到漢刀的技術日本隨即學習唐刀的鍛造之法,並加以改進形成現在的日本刀,

    日本刀

    日本刀

    日本刀

    唐刀到唐朝以後技術逐漸失傳。明朝中期倭寇開始禍亂東南沿海,戚繼光抗倭在和倭寇作戰中發現明軍的刀碰到日本刀往往折成2段,戚繼光強烈感覺到明軍武器上的差距,這時明朝從日本進口了1萬多把武士刀,戚繼光從中得到2000多把戚繼光潛心研究日本刀吸收和借鑑日本刀,中國丟失的包鋼技術也重新從日本刀上得到,戚繼光最終創造了戚家刀,

    戚家刀

    戚家刀

    這種刀很細長有一定弧度手柄有明顯的向下弧形,可以單手雙手持刀,刀的長度比日本刀長一寸,可以劈、砍、刺、帶、日本刀只能劈砍,戚家刀是專為剋制日本刀而產生的。

  • 6 # 高盛號

    戚家刀與日本刀的區別有很多,擇要談幾點。

    戚家刀的產生,肯定與日本刀有關聯。戚繼光親自參加平倭戰爭,對日本刀的威力,是有深刻認識的,應該說戚家刀肯定吸取了日本刀製造和裝備使用的經驗,與中國已有的長刀相結合,取長補短,形成的既有區別,又有聯絡的特有的刀具製作和訓練使用方法。

    不同點主要有:

    一、裝備的用途不同。日本刀在戰場上不是主戰裝備,是日本兵除長矛以外的副武器。而戚家刀是弓弩的遠端射擊部隊的格鬥兵器,主要用於弓弩手的肉搏作戰。

    二、日本刀法較短且彎曲,以劈砍為主,它的作戰對像是同樣持刀的對手,包括刀法也是以剋制敵方刀法為主要訓練內容。戚家刀長直類槍,既強調劈砍,也強調刺擊,在使用方法上更類似槍,《紀校新書》中記載的刀法,都是以對手的長槍為作戰物件,而且很多人不注意的一點是,戚家刀手必配鏢囊,以飛鏢(刀)來克服刀不能及遠的不利因素,利用飛鏢擾亂敵人,乘機衝上前砍殺。這更證明了戚家刀是為了幫助弓弩手剋制手持長兵的敵人,用以戰場殺敵的特點。

    歸納一下:戚家刀與日本刀,既有區別,又有聯絡。戚繼光作為身經百戰的將領,他精心設計的,當是戰場上用以殺敵制勝的絕技,質樸實用,絕對不搞花裡胡哨的東西。

  • 7 # 糊塗觀世音大自在尊者

    戚家刀是根據中國需求製作,倭刀是根據倭人需求,倭寇中的浪人是職業武士,專業武術家。

    戚家軍的普通士兵是團練,民兵,連職業軍人都不算,所以靠的不是武技,是服從命令,集體協同作戰。

    戚家刀的技法大約等同於:抗戰大刀,簡單實用,不需要大量訓練,速成。

    配合作戰,所向無敵。

    但是散兵單打獨鬥,單兵技術完全不如浪人,浪人大約相當於現在的僱傭兵,職業軍人靠賣命吃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奢侈品原單包能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