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的親侄、大將軍李錦有後代,李自成沒有子女。
走進太平村----尋訪李自成後裔(轉)
2004年,富縣太平村李志強從深圳返鄉續修家譜時,意外發現了一本《李錦家譜》,經過多方考證與研究,家譜中一世祖李錦為李自成的親侄、大將軍李過。由此,一段關於太平村人是李自成後裔的傳說得到了印證,太平村李氏族人的命運從此與闖王一脈相承。今年是李自成誕辰400週年,太平村李自成紀念館也正在積極籌建之中。8月18日,懷著景仰和無限好奇,記者來到富縣寺仙鄉太平村,這個傳說中的闖王后裔居住地。這裡山川秀美,綠樹成蔭,整個村莊一街兩巷的佈局,依稀保留著類似北京四合院式的建築風格。
美麗的村莊,神秘的故事
坐落於延安地區南部的富縣(原名鄜州)太平村,是古秦直道通往榆林的主要道路,俗稱通山口子。這裡地勢隱蔽,原先的村子是一個獨立的塬面,呈鍋底形,站在三面均看不到村子所在。它背靠子午嶺大山,周圍森林茂密,唯一通往外界的出路就是南邊的崾險土橋子。村子裡酷似北京天安門的大戲樓(已在文革中被拆掉),村東頭桃樹園溝咀處“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土城堡,南北各踞一株的龍鳳古槐,李氏族人謹小慎微的舉止、獨特的信奉以及奇怪的敬神方式……都讓這個被方圓百里稱為“小北京”的村莊披上了神秘的外衣。
李志強說,以前太平村人行事十分謹慎,一般不輕易外出,即使走親戚也不願暴露自己的行蹤。他們總是踏著晨曦出門,披著暮色回村。說不清為什麼,數百年來都成了一種習慣。記者在採訪中也看到,現在村裡雖然修了寬闊的公路,交通相對便利,但除了上學與外出打工的以外,經常外出的人寥寥無幾,人們還是喜歡呆在村子裡,幾乎與世無爭。
像所有傳統的華人一樣,太平村的人信神,他們信的神叫顯身爺。但這個顯身爺與所有其它地方所供奉的神都不相同,是太平李氏族人獨有的信奉。太平村人對顯身爺相當虔誠,親切地稱其為“爺爺”。李氏族人每年都要給“爺爺”穿一次新衣,新衣由村裡婦女們親手縫製,帽子是風雪帽,衣服是風雪衣。每當村裡遇到疑難大事或慶典時,村裡人就會給顯身爺穿上新衣,用轎子抬著在村裡周遊。每年年初的祭拜儀式都特別隆重,年飯也必須是先送到廟裡敬了“爺爺”之後,自家才能動筷子,每家每戶都是如此。初一要給“爺爺”拜年,除夕還要為其守夜,近似於中國傳統的祭拜祖先。除此之外,每逢農曆四月十五給顯身爺過生日這一天,村子裡殺豬宰羊,正午12點燃放鞭炮,家家戶戶攜帶酒菜、供品到廟裡祭拜,這是祖輩傳下來的,一直延續至今。
太平村人的敬神方式也與別處不同。他們的神一般不在廟裡供奉,都是被藏在村民家裡,廟裡只留下一個神位和一頂精巧的空轎子。到了年初的祭拜大禮和給顯身爺過生日或是穿衣時才被請回廟裡,完了之後還要被村民抱回家裡藏起。祭拜的方式也很奇怪,在場的中老年人口裡不停地念叨著“爺爺,我來給你敬香,我來給你送紙錢,你老人家收下”、“我們來看你了”,還不時地發出嘆息“唉、唉!爺爺是個落難的人啊”。整個過程氣氛凝重悲涼,儼然是參加一個至親族人的喪事葬禮。
太平村原來還有一座十分壯觀的顯神廟,雍容大氣,酷似宮廷建築,可惜在文革中被毀掉了。那麼“顯身爺”究竟是誰呢?據李志強介紹,在他年少時也曾好奇地問過這個問題,當時村裡有人說那是伍子胥,但從神像懷抱符鐧及有關顯身爺還有一尊娘娘像的傳說來看,如此說法可信度並不大。後來重修家譜證實了族人與李自成的關係以後,他自己才發現,顯身爺的裝束與李自成竟驚人的相似;村裡人對顯神的敬拜及拜年、守夜的習慣也似乎是在對待一個祖先親人;而且神是不坐轎子的,顯身爺坐轎說明他是一個人。種種跡象表明,顯神爺是李自成的說法也不無可能。
村裡村外都是寶
太平村是一個古樸的村莊,數百年來由於偏僻與保守,這裡的人們至今還過著比較清貧的生活。走進村莊,那種簡單與樸實撲面而來,然而就是在這簡單與樸實的背後隱藏了許多讓人意想不到的驚奇。
相傳陝西地帶一钁頭挖下去都是秦磚漢瓦,這是在說陝西文物多,也是一種誇張的說法。然而此話用在太平村,卻一點也不過分。太平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寶貝”,或是雕龍畫鳳的古式傢俱,或是祖輩傳下來的古幣、飾品和玉器,也有偶然從地下挖出的兵器和器皿,好多都是宮廷用物。其中有一種酷似矛尖子的兵器,被當地人稱為“皇上衛”。而且在太平村至今還存留了不少永昌錢幣,村民李錄全家裡就收藏有6枚,均是祖上流傳下來的。村民李小軍曾在地下挖出一枚雕刻有龍圖案的戒指和很多古幣,其中有十幾枚都是永昌錢幣,後來都賣掉了,家裡至今還留存著那枚雕刻著龍頭的戒指。眾所周知,永昌錢幣是李自成在西安稱王建立大順農民政權之後鑄造使用的一種貨幣。李自成兵敗後,私藏永昌錢幣也成了殺頭的死罪,一般普通百姓不敢收藏,只有李自成的家人或其崇拜者才會冒這樣的險。
來到太平村,村裡人向記者提的最多除了顯神爺,再就是那兩幅供案桌簾上繪有四爪龍的神軸。神軸也叫陰軸,是在沒有祠堂的情況下,用布繪製靈位名字和三世先人的畫像,供後生子孫祭拜。太平村李氏家族的神軸分大軸小軸,大軸上繪有李自成及其後世六代人的畫像,但此神軸已在文革中連同數幅小軸一起被燒燬,現僅存五世李成果和三世李飛兩幅小軸,製作年份大約在光緒十四年,儲存較為完整。兩幅神軸的中心供桌簾面上均繪有龍騰圖案,形象生動逼真,足分四趾。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尤其是清朝,一般平民家族是不敢隨意描龍畫鳳的,皇帝、王侯才有這個專利。龍的圖案也很有講究,五爪龍代表皇帝,四爪龍是王侯。而在太平村關於龍的傳說和遺留還真的不少:南邊村口歷經數百年雖其樹心已朽、但枝葉依然茂密的龍槐,雕刻有龍頭的古木傢俱,還有李小軍家珍藏的龍頭戒指,特別是李氏神軸上緣何出現四爪龍的圖案?理清了太平李姓與李自成的關係,這個疑問也就自然講得通了。
緬懷先祖,造福後人
證實了自己的家族確係李自成的直系後裔,太平村的人們前所未有地興奮。一個小姑娘高興地告訴記者:“小時候在課文裡面學過李自成的故事,現在突然告訴我說,我們就是李自成的後人,我覺得簡直都不敢相信。”雖然數百年來先輩們一直口傳為李自成的後代,但始終沒有確切的證據證實過,深居簡出的太平村人對此也不甚在意。重修家譜的意外發現、族人李志強的奔波考證、各有關專家的研究及最終的令人歡欣的結論,這一切開始讓他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存空間。
隱蔽,曾給兵敗隱居的祖先帶來安寧和休養生息,也讓這個家族從此蒙上了神秘的面紗。這裡留下了太多關於李自成的遺蹟和傳說。而如今歷經數百年時過境遷,後世子孫已繁衍至第十九代,太平村也因撲朔迷離而顯得格外閉塞保守。太平村到底有多少文物?究竟哪些文物與李自成有關?這大概沒有人能說得清楚。唯一知道的是,文物販子的頻頻光顧,無知者的肆意破壞都正讓這些珍貴的記憶一點點地流失。太平村人說,作為闖王的後世子孫,我們有義務把祖先的隱居地以及遺留在這裡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起來,並推廣給景仰他的世人。一則是對先祖的緬懷,二則也是造福於後生子孫。於是,他們一改往日的簡居與低調,也開始在村莊建設和太平村李自成文化的保護與開發上動起了腦筋。
為了擴大影響,2005年,太平村舉辦了首屆李自成文化節。許多李自成研究專家及各媒體聞訊爭相前往探尋報道。太平村從此與李自成一起進入人們的視野,成了世人驚歎的話題。一直在深圳工作的李志強(李自成第十五代孫)為此千里迢迢回到家鄉,先後投資十幾萬續修了《李自成家譜》,自費建立了李自成文化網站,考證並收集有關李自成的文物遺蹟資料,制定了《富縣太平村旅遊區發展規劃》等,帶領村裡的李氏族人一起投身宣傳先祖文化、造福後世子孫的事業之中。
今年4月,第十屆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上,由李志強自費設計的《李自成後裔隱居地--太平旅遊風景區》招商手冊吸引了眾人的目光。適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起步階段,太平村的建設與開發規劃也成了各級領導部門關注的焦點。此後,該專案還被省經濟發展中心推薦為時代先鋒及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示範,目前已在延安招商網正式對外招商。
截至發稿時,李志強還帶著家族的囑託與希望在北京、湖南、湖北等地為李自成紀念館籌建的事情奔波。
米脂縣政協文史委的李紀元介紹說:
“李繼遷寨所屬的殿市鄉,原來曾經被當地人叫過帝王鄉,指出了李繼遷和李自成兩個帝王,
李繼遷村:
在米脂縣殿市鄉發現有個村落,名叫李繼遷村,當地人也叫做李家站,村裡的人代代口口相傳,是李繼遷的後人,李繼遷與李自成都出生在這裡。
李自成直系後代:
在自己的名片背面赫然印出了這樣的字樣:“李自成是西夏王李元昊之後,是党項民族拓跋氏,至今,‘闖王’後裔仍保持原有民族特性、相貌和習俗,這對研究西夏及党項民族有著極其重要的考證作用”。
《李自成》的作者姚雪垠:
李自成和李繼遷有著很深的源淵。對於這一點,長篇歷史小說《李自成》的作者姚雪垠曾經考察過,他在描寫李自成進京時曾這樣寫道:“他(李自成)甚至想到他日後的勳業應該同唐太宗媲美。相隔七百年,他又建立了四海統一的李氏皇朝,比他祖先所建的西夏國要強大得多,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著名作家丁玲:
丁玲家珍藏的龍鳳雙耳玉扁壺、童子馭魚玉雕及玉琮、玉耳杯等數件宮廷器物。丁玲的幾位叔伯兄弟講:“他們是李自成的後人”。丁玲生前也曾說過:。我不是和姚雪垠爭一個革命的祖宗,事實就是如此嘛! 她成了第一個到延安的文人,也成了最典型的延安文人。1939年,身置陝北的丁玲對斯諾夫人說:“來這兒以前,我總是睡不著,可是現在睡得很香甜,也變胖了。”莎菲的浪漫氣息已成枯死在書頁間的昨日黃花,當地人說,是她在這裡找到了党項人的感覺,有了寫作上的突破。
李自成的親侄、大將軍李錦有後代,李自成沒有子女。
走進太平村----尋訪李自成後裔(轉)
2004年,富縣太平村李志強從深圳返鄉續修家譜時,意外發現了一本《李錦家譜》,經過多方考證與研究,家譜中一世祖李錦為李自成的親侄、大將軍李過。由此,一段關於太平村人是李自成後裔的傳說得到了印證,太平村李氏族人的命運從此與闖王一脈相承。今年是李自成誕辰400週年,太平村李自成紀念館也正在積極籌建之中。8月18日,懷著景仰和無限好奇,記者來到富縣寺仙鄉太平村,這個傳說中的闖王后裔居住地。這裡山川秀美,綠樹成蔭,整個村莊一街兩巷的佈局,依稀保留著類似北京四合院式的建築風格。
美麗的村莊,神秘的故事
坐落於延安地區南部的富縣(原名鄜州)太平村,是古秦直道通往榆林的主要道路,俗稱通山口子。這裡地勢隱蔽,原先的村子是一個獨立的塬面,呈鍋底形,站在三面均看不到村子所在。它背靠子午嶺大山,周圍森林茂密,唯一通往外界的出路就是南邊的崾險土橋子。村子裡酷似北京天安門的大戲樓(已在文革中被拆掉),村東頭桃樹園溝咀處“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土城堡,南北各踞一株的龍鳳古槐,李氏族人謹小慎微的舉止、獨特的信奉以及奇怪的敬神方式……都讓這個被方圓百里稱為“小北京”的村莊披上了神秘的外衣。
李志強說,以前太平村人行事十分謹慎,一般不輕易外出,即使走親戚也不願暴露自己的行蹤。他們總是踏著晨曦出門,披著暮色回村。說不清為什麼,數百年來都成了一種習慣。記者在採訪中也看到,現在村裡雖然修了寬闊的公路,交通相對便利,但除了上學與外出打工的以外,經常外出的人寥寥無幾,人們還是喜歡呆在村子裡,幾乎與世無爭。
像所有傳統的華人一樣,太平村的人信神,他們信的神叫顯身爺。但這個顯身爺與所有其它地方所供奉的神都不相同,是太平李氏族人獨有的信奉。太平村人對顯身爺相當虔誠,親切地稱其為“爺爺”。李氏族人每年都要給“爺爺”穿一次新衣,新衣由村裡婦女們親手縫製,帽子是風雪帽,衣服是風雪衣。每當村裡遇到疑難大事或慶典時,村裡人就會給顯身爺穿上新衣,用轎子抬著在村裡周遊。每年年初的祭拜儀式都特別隆重,年飯也必須是先送到廟裡敬了“爺爺”之後,自家才能動筷子,每家每戶都是如此。初一要給“爺爺”拜年,除夕還要為其守夜,近似於中國傳統的祭拜祖先。除此之外,每逢農曆四月十五給顯身爺過生日這一天,村子裡殺豬宰羊,正午12點燃放鞭炮,家家戶戶攜帶酒菜、供品到廟裡祭拜,這是祖輩傳下來的,一直延續至今。
太平村人的敬神方式也與別處不同。他們的神一般不在廟裡供奉,都是被藏在村民家裡,廟裡只留下一個神位和一頂精巧的空轎子。到了年初的祭拜大禮和給顯身爺過生日或是穿衣時才被請回廟裡,完了之後還要被村民抱回家裡藏起。祭拜的方式也很奇怪,在場的中老年人口裡不停地念叨著“爺爺,我來給你敬香,我來給你送紙錢,你老人家收下”、“我們來看你了”,還不時地發出嘆息“唉、唉!爺爺是個落難的人啊”。整個過程氣氛凝重悲涼,儼然是參加一個至親族人的喪事葬禮。
太平村原來還有一座十分壯觀的顯神廟,雍容大氣,酷似宮廷建築,可惜在文革中被毀掉了。那麼“顯身爺”究竟是誰呢?據李志強介紹,在他年少時也曾好奇地問過這個問題,當時村裡有人說那是伍子胥,但從神像懷抱符鐧及有關顯身爺還有一尊娘娘像的傳說來看,如此說法可信度並不大。後來重修家譜證實了族人與李自成的關係以後,他自己才發現,顯身爺的裝束與李自成竟驚人的相似;村裡人對顯神的敬拜及拜年、守夜的習慣也似乎是在對待一個祖先親人;而且神是不坐轎子的,顯身爺坐轎說明他是一個人。種種跡象表明,顯神爺是李自成的說法也不無可能。
村裡村外都是寶
太平村是一個古樸的村莊,數百年來由於偏僻與保守,這裡的人們至今還過著比較清貧的生活。走進村莊,那種簡單與樸實撲面而來,然而就是在這簡單與樸實的背後隱藏了許多讓人意想不到的驚奇。
相傳陝西地帶一钁頭挖下去都是秦磚漢瓦,這是在說陝西文物多,也是一種誇張的說法。然而此話用在太平村,卻一點也不過分。太平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寶貝”,或是雕龍畫鳳的古式傢俱,或是祖輩傳下來的古幣、飾品和玉器,也有偶然從地下挖出的兵器和器皿,好多都是宮廷用物。其中有一種酷似矛尖子的兵器,被當地人稱為“皇上衛”。而且在太平村至今還存留了不少永昌錢幣,村民李錄全家裡就收藏有6枚,均是祖上流傳下來的。村民李小軍曾在地下挖出一枚雕刻有龍圖案的戒指和很多古幣,其中有十幾枚都是永昌錢幣,後來都賣掉了,家裡至今還留存著那枚雕刻著龍頭的戒指。眾所周知,永昌錢幣是李自成在西安稱王建立大順農民政權之後鑄造使用的一種貨幣。李自成兵敗後,私藏永昌錢幣也成了殺頭的死罪,一般普通百姓不敢收藏,只有李自成的家人或其崇拜者才會冒這樣的險。
來到太平村,村裡人向記者提的最多除了顯神爺,再就是那兩幅供案桌簾上繪有四爪龍的神軸。神軸也叫陰軸,是在沒有祠堂的情況下,用布繪製靈位名字和三世先人的畫像,供後生子孫祭拜。太平村李氏家族的神軸分大軸小軸,大軸上繪有李自成及其後世六代人的畫像,但此神軸已在文革中連同數幅小軸一起被燒燬,現僅存五世李成果和三世李飛兩幅小軸,製作年份大約在光緒十四年,儲存較為完整。兩幅神軸的中心供桌簾面上均繪有龍騰圖案,形象生動逼真,足分四趾。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尤其是清朝,一般平民家族是不敢隨意描龍畫鳳的,皇帝、王侯才有這個專利。龍的圖案也很有講究,五爪龍代表皇帝,四爪龍是王侯。而在太平村關於龍的傳說和遺留還真的不少:南邊村口歷經數百年雖其樹心已朽、但枝葉依然茂密的龍槐,雕刻有龍頭的古木傢俱,還有李小軍家珍藏的龍頭戒指,特別是李氏神軸上緣何出現四爪龍的圖案?理清了太平李姓與李自成的關係,這個疑問也就自然講得通了。
緬懷先祖,造福後人
證實了自己的家族確係李自成的直系後裔,太平村的人們前所未有地興奮。一個小姑娘高興地告訴記者:“小時候在課文裡面學過李自成的故事,現在突然告訴我說,我們就是李自成的後人,我覺得簡直都不敢相信。”雖然數百年來先輩們一直口傳為李自成的後代,但始終沒有確切的證據證實過,深居簡出的太平村人對此也不甚在意。重修家譜的意外發現、族人李志強的奔波考證、各有關專家的研究及最終的令人歡欣的結論,這一切開始讓他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存空間。
隱蔽,曾給兵敗隱居的祖先帶來安寧和休養生息,也讓這個家族從此蒙上了神秘的面紗。這裡留下了太多關於李自成的遺蹟和傳說。而如今歷經數百年時過境遷,後世子孫已繁衍至第十九代,太平村也因撲朔迷離而顯得格外閉塞保守。太平村到底有多少文物?究竟哪些文物與李自成有關?這大概沒有人能說得清楚。唯一知道的是,文物販子的頻頻光顧,無知者的肆意破壞都正讓這些珍貴的記憶一點點地流失。太平村人說,作為闖王的後世子孫,我們有義務把祖先的隱居地以及遺留在這裡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起來,並推廣給景仰他的世人。一則是對先祖的緬懷,二則也是造福於後生子孫。於是,他們一改往日的簡居與低調,也開始在村莊建設和太平村李自成文化的保護與開發上動起了腦筋。
為了擴大影響,2005年,太平村舉辦了首屆李自成文化節。許多李自成研究專家及各媒體聞訊爭相前往探尋報道。太平村從此與李自成一起進入人們的視野,成了世人驚歎的話題。一直在深圳工作的李志強(李自成第十五代孫)為此千里迢迢回到家鄉,先後投資十幾萬續修了《李自成家譜》,自費建立了李自成文化網站,考證並收集有關李自成的文物遺蹟資料,制定了《富縣太平村旅遊區發展規劃》等,帶領村裡的李氏族人一起投身宣傳先祖文化、造福後世子孫的事業之中。
今年4月,第十屆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上,由李志強自費設計的《李自成後裔隱居地--太平旅遊風景區》招商手冊吸引了眾人的目光。適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起步階段,太平村的建設與開發規劃也成了各級領導部門關注的焦點。此後,該專案還被省經濟發展中心推薦為時代先鋒及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示範,目前已在延安招商網正式對外招商。
截至發稿時,李志強還帶著家族的囑託與希望在北京、湖南、湖北等地為李自成紀念館籌建的事情奔波。
米脂縣政協文史委的李紀元介紹說:
“李繼遷寨所屬的殿市鄉,原來曾經被當地人叫過帝王鄉,指出了李繼遷和李自成兩個帝王,
李繼遷村:
在米脂縣殿市鄉發現有個村落,名叫李繼遷村,當地人也叫做李家站,村裡的人代代口口相傳,是李繼遷的後人,李繼遷與李自成都出生在這裡。
李自成直系後代:
在自己的名片背面赫然印出了這樣的字樣:“李自成是西夏王李元昊之後,是党項民族拓跋氏,至今,‘闖王’後裔仍保持原有民族特性、相貌和習俗,這對研究西夏及党項民族有著極其重要的考證作用”。
《李自成》的作者姚雪垠:
李自成和李繼遷有著很深的源淵。對於這一點,長篇歷史小說《李自成》的作者姚雪垠曾經考察過,他在描寫李自成進京時曾這樣寫道:“他(李自成)甚至想到他日後的勳業應該同唐太宗媲美。相隔七百年,他又建立了四海統一的李氏皇朝,比他祖先所建的西夏國要強大得多,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著名作家丁玲:
丁玲家珍藏的龍鳳雙耳玉扁壺、童子馭魚玉雕及玉琮、玉耳杯等數件宮廷器物。丁玲的幾位叔伯兄弟講:“他們是李自成的後人”。丁玲生前也曾說過:。我不是和姚雪垠爭一個革命的祖宗,事實就是如此嘛! 她成了第一個到延安的文人,也成了最典型的延安文人。1939年,身置陝北的丁玲對斯諾夫人說:“來這兒以前,我總是睡不著,可是現在睡得很香甜,也變胖了。”莎菲的浪漫氣息已成枯死在書頁間的昨日黃花,當地人說,是她在這裡找到了党項人的感覺,有了寫作上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