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境界決定一切
-
2 # 中孚鑑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建文帝的叔叔,朱元璋建立大明後,封為燕王,建文帝登基為帝后,為了穩固皇權,就開始施行削藩,朱棣於是發動靖難之役,之後打敗建文帝,攻進京城,最後朱棣登基為帝,是為永樂大帝。
在靖難之役開始的時候,朱棣各方面的實力都不如建文帝,建文帝是處於優勢的,為什麼朱棣能反敗為勝呢?
朱元璋在太子朱標死後,皇太孫仁弱,擔心自己駕崩後,朱允文帝位不保,壓不住那些功臣名將,所以就大殺功臣,又封了很多朱家人為王,希望他們能在朝廷有難時,可以幫助朝廷。朱棣就封為燕王,同時燕王的勢力也越來越大。
朱允文登基後,施行削藩,因為朱棣的勢力比別的藩王勢力大,所以把燕王朱棣放在後面削藩。
後來朱棣就發動了靖難之役,在靖難之役開始的時候,朱棣的兵力要弱於建文帝,朱棣當時只有十萬兵馬,而建文帝有多於朱棣三倍兵力的兵力,同時又有全國的支援。
但是朱棣的能力很強,籌劃得當,同時朱棣又在朱元璋時期久經戰陣,所以朱棣是一個很厲害的將軍。而當時大明開國功臣名將基本被朱元璋誅殺殆盡,此時朱棣已經少有對手。
而建文帝卻指揮不當,錯失良機,以至於打了一些敗仗,因此朝廷很多將軍投降朱棣,也導致朝廷大軍士氣低落,軍心渙散。
之後李隆基又投降朱棣,直接讓朱棣攻進京城南京,建文帝也下落不明,最終靖難之役以朱棣勝出結束。
所以處於劣勢的朱棣最後能反敗為勝。
後來朱棣登基為帝,是為永樂大帝,做上皇帝后,就開始封賞有功之人,同時又打壓不順從他的官員。
永樂大帝登基後,就廢除很多建文帝時期的政令,又改革朝廷,設定內閣,同時又多次對蒙古用兵,穩固了邊塞地區,同時多次命鄭和下西洋,彰顯大明的國力。經過永樂大帝的治理,這段時間被稱為永樂盛世。
-
3 # 手機使用者14177847723
這就是朱允炆的功勞了,明著說了戰場上不準殺了朱棣。以至於將士都不敢,也不願意傷害朱棣,朱棣甚至可以大搖大擺的去敵方陣營前去觀察。其實朱允炆不想殺了朱棣?當然不是,這個朱允炆身上充滿了酸秀才的迂腐和虛偽。他頒佈這道命令其實無非就是一、當婊子立牌坊,試圖證明自己寬厚仁慈;二、一廂情願的希望有個忠心之人揣摩出他的心思,在戰場上殺掉朱棣,還替他背上這個黑鍋。朱允炆用酸秀才的迂腐和虛偽試圖欺騙軍將,軍將也不傻,你不是不讓殺朱棣,我還真就不傻,我就聽你說話,不背這鍋。所以朝廷軍隊大多出工不出力。朱允炆兵敗也就是必然的了。
-
4 # 西嶽頑石
我想,朱棣在起兵之時,恐怕連他自己都沒想到自己能贏,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這是一場孤注一擲,殺身成仁的驚天豪賭,開弓沒有回頭箭,朱棣抱了必死的決心。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朱棣竟然奇蹟般的逆天改命成功創造了歷史,打敗了自己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如願以償的登上了大明王朝的皇帝寶座。
在“靖難之役”中,朱棣面對十倍於自己的中央軍,經常身先士卒,一馬當先,好幾次險象環生,但每次都轉危為安,死裡逃生。為什麼,難道冥冥中老天爺都在幫他?非也,究其原因,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建文帝的婦人之仁朱棣是一個好皇帝,但不是一個好人。恰恰相反,朱允炆是一個好人,卻不是一個好皇帝,他書生意氣,婦人之仁,和朱棣都兵戎相見完全撕破臉皮了,還給眾軍下達了一道“勿傷吾叔”的命令。
這道命令無疑成了朱棣的護身符,相當於披上了一件堅不可摧的防彈外衣,以至於朱棣每次帶頭衝鋒陷陣,卻屢屢毫髮未損。這本是一場刺刀見紅,你死我活的較量,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朱允炆為自己的婦人之仁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看看他的好叔叔朱棣是怎麼做的,南京城破,皇宮失火,朱棣命人四處尋找朱允炆的蹤跡,結果只找到了已經燒焦的面目全非的屍體。朱棣懷疑朱允炆金蟬脫殼,用假屍體矇混過關,此後終其一生都在暗中尋找他的下落,活要見人,死要見屍,永絕後患。
據說鄭和七下西洋,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秘密任務,就是尋找朱允炆的下落。而對於不肯投降的方孝孺,朱棣竟然喪心病狂的誅了他十族,這叔侄倆的手段,高下立判,朱允炆焉能不敗?
第二、燕軍的軍事實力燕王朱棣本身就是一位軍事素質非常過硬的軍事家,早年兩次率師北征,曾招降蒙古乃兒不花,並曾生擒北元大將索林帖木兒,在軍中有很高的威望。所謂強將手下無弱兵,朱棣一生戎馬倥傯,非常重視軍事,他手下的兵猛如虎狼,往往以一敵十,兵不在多在於精。
更可怕的是,朱棣在“靖難之役”伊始便將寧王的朵顏三衛據為己有。朵顏三衛是一支精銳騎兵,戰鬥力達到了變態的地步,堪稱當時中原地區最能打的部隊。
第三、建文帝用人不當這個就不細說了,看看朱允炆用的那幾個人,方孝孺、黃子澄,齊泰、李景隆等等,一個比一個殘廢,都是一些空談誤國的書呆子和紙上談兵的豎子小兒,整個一廢物利用站。這些人和朱棣的姚廣孝相比,就像螢火之光堪比皓月之輝。
不過,朱元璋也難辭其咎,把開國功臣殺光了,導致朱允炆捉襟見肘,無人可用。再者,朱棣對朱元璋的《皇明祖訓》斷章取義,偷換概念,打出“清君側”的政治口號忽悠天下。這招收效頗豐,它等於告示天下,燕軍不是謀權篡位的叛軍,而是匡扶社稷的正義之師。
第四、間諜戰場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資訊戰往往是正面戰場的決定因素。“靖難之役”還沒打響,朱棣迫於中央削藩的壓力,早早就著手佈局,買通了宮中的不少太監。可以說,朱允炆的一舉一動,朱棣瞭如指掌,最後李景隆的突然反水,給了朱允炆致命一擊,至此大明社稷唾手可得。
-
5 # 歷史大學堂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藩王造反的事例可以說是不絕於史書。但造反者眾多,成功者甚少。這是因為在中央朝廷與地方藩王的戰爭中,朝廷所擁有的巨大號召力和朝廷所能呼叫的戰爭資源是造反藩王所不及的。因此,藩王在起兵反抗中央朝廷的戰爭中往往在道義和物質上處於劣勢地位,使得靠造反而成功登位的藩王很少。
但凡事都有特殊,在明朝,就發生了中央朝廷擁有巨大優勢,卻在鎮壓藩王造反的戰爭中屢屢處於劣勢,並最終被地方藩王所推翻的事例。這場戰爭就是在後世知名度很高的靖難之役。
靖難之役_圖
靖難之役始於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為了應對建文帝的削藩政策,打著“奉天靖難”的旗號,自北平起兵,歷時三年,終於攻克了京師南京,成為了明成祖永樂皇帝,而原本的建文帝也在宮中的一場大火中而不知所蹤。
面對燕王朱棣,身為天子,在戰爭中擁有巨大優勢的建文帝為什麼沒有削藩成功,反而落了個不知所終的下場呢?要想探究這個問題,首先便不得不提一下當時的歷史背景。
明太祖朱元璋自建立明朝後,每天矜矜業業,勤理朝政,使得新生的大明在他三十多年的統治下蒸蒸日上,並最終造就了洪武之治。因此,皇太孫朱允炆從他的祖父朱元璋手裡接過來的是一個強盛的大明,並非那容易被地方造反所推翻的腐化王朝。所以,建文朝廷所代表的明朝中央在對燕戰爭中的失敗,應歸根於建文帝和建文朝廷自身的不足之處。
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_圖
首先,是在削藩的政策上沒有宏觀方略,急於求成。
建文帝早在即位之前,就深感明太祖朱元璋所分封的二十多位藩王成為了尾大不掉之勢,對地方藩王開始有了警戒之心,而後來建文朝的重臣黃子澄對建文帝講了漢朝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的故事,給本就對藩王有警戒之心的建文帝樹立了削藩的信心。
於是建文帝剛即位沒多久,便立馬著手削藩。建文帝削藩的策略急躁冒進,又急於求成。當時的諸王之中,反形最為明顯的是燕王朱棣,並且燕王所掌握的勢力也是頗為強大。有些朝臣認識到削藩是個敏感問題,搞不好會造成國家動亂,於是給建文帝提供了一些穩妥,效果更好的手段。如戶部侍郎卓敬上書建文帝,主張將燕王從北平徙封南昌,使燕王遠離他勢力最為強大的老巢,利於朝廷進一步控制。前軍都督府的高魏也曾上書,主張效仿漢武帝時的推恩令,用和平的方式弱化各藩王,使其勢力越來越弱。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這兩點都是可行的。但建文帝卻沒有認識到削藩問題的嚴重性和敏感性,沒有分清主次,愚蠢的先把勢力並不強大,反形並不明顯的周、齊、湘等王廢除,美其名曰“翦燕手足”。那些被廢黜的藩王都落了個要麼被流放,要麼自殺的下場,使得燕王朱棣越來越堅定了反抗的決心。同時,先拿這些威脅小的藩王開刀,為朱棣接下來的反抗留出了寶貴地積蓄力量的時間。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 即建文帝_圖
其次,是建文帝在用人上的失當。
朱元璋在洪武朝大殺武將勳貴,給建文帝在戰爭中的武將任用上造成了先天的不足。更致命的是,朝廷內有謀劃之才的大臣也寥寥無幾。建文帝所重用的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人都是飽讀詩書之輩,也許在治國上他們尚且有些用處,但在戰爭中,他們多“本書生,戰事非其所長”。
建文帝沒有知人善任的能力,在靖難之役中,他重用被朱棣稱為“李九江,紈綺少年兒”的李景隆,將幾十萬大軍交到了李景隆的手上。李景隆貪生怕死,氣量狹小,使得南軍先後在鄭村霸之役、白溝河之役和濟南城下之大敗,六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戰敗後,如果建文帝嚴懲李景隆,重新鼓舞士氣,組織兵力再戰也未嘗不可,但他偏偏因李景隆是其表兄弟,“念其至親”而沒有殺他,使得很多朝中大臣和軍隊將卒憤憤不平。等到燕軍包圍南京之時,這位建文帝的“至親”,屢戰屢敗的大將軍李景隆卻開門迎敵,使得南京失守,建文帝的統治被推翻。
而在建文四年,力阻燕軍南下,在齊眉山大敗燕軍的魏國公徐輝祖卻因是朱棣的妻弟而遭到建文帝的猜忌,建文帝將其召回南京,使得好不容易有了轉機的局勢再度惡化了起來。徐輝祖被召回後,燕軍所向無敵,南軍潰不成軍,直至南京被攻破。而被建文帝所猜忌的魏國公徐輝祖卻在南京被圍時,仍組織抵抗。城破後,面對被朱棣的召見一言不發,因而被廢除爵位,圈禁至死。
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即明成祖_圖
最後,建文帝個人性格的柔弱也是他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史載,建文帝性格溫和,至孝仁厚,並且聰穎好學。這樣的性格作為守成之君尚可,但在與燕王的戰爭中就顯得“仁柔少斷”了。
在靖難之役中,朱棣多次衝鋒在前,也正因如此,他也數次身陷絕境,幾乎必死。但建文帝卻給南軍將領士卒們下詔,說“近爾將士與燕王對壘,無使負殺叔父之名”。正因此詔,使早就應成為南軍“刀下之鬼”的朱棣多次死裡逃生,甚至藉此為北軍充當前鋒和殿後,而南軍在作戰中則束手束腳,顧慮重重。
建文朝廷和建文帝一系列的錯誤,使得朱棣積蓄了力量,在獲得戰場勝利的同時還多次死裡逃生,並最終導致了朝廷被推翻,建文帝下落不明。因此,朱棣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建文帝和朝廷在削藩上急於求成,缺乏大略方針,用人失當以及建文帝自身柔弱的性格所致。
文:李光彩
-
6 # 慣與長夜
在靖難之役中,發生過無數次的戰役。燕王朱棣面對人數遠超自己的南軍,大多數時候為鼓舞士氣他都經常帶頭衝鋒陷陣,身先士卒。但這樣做,風險極大,戰死沙場的機率極高,可奇妙的是朱棣卻百戰不死,越打越勇,多次險象環生,都被奇蹟般地化解掉了。難道他真有神助?no!
主要是他的對手也就是他的侄子朱允炆的原因。
朱允炆是個好人,但卻不是個好皇帝,不但性格懦弱,而且不會用人。
朱允炆手下的三大心腹,黃子澄、齊泰,方孝孺。這三人可以說都是讀書讀傻了的典型代表,一上來就匆忙削藩不說,而且完全反著來做,放著實力強大的燕王、寧王不先削,反而先從弱小的周王、湘王等人下手,這不等於明著逼朱棣造反了?
建文帝和他手下的這些書呆子,雖然為人勇毅正直,但缺乏最基本的實踐意識和政治鬥爭的經驗,也沒有領導才能,他們對於問題的分析只糾結於先賢的那一套古板的倫理道德,根本不切合實際。
且看他是怎麼做的。朱棣都已經公然造反了,當朱允炆派軍隊去平叛時,還親自對各將領下旨,說:“一門以內,自逞兵威,實屬不祥。今爾等將士,與燕王對壘,亦須善體此意,毋使朕有殺叔父名。”到這時候還生怕殺了朱棣讓他背上殺叔的罪名,何其迂腐!
這,才是朱棣有恃無恐,得以一次次死裡逃生的原因。
回覆列表
朱棣的軍隊實力雖然整體低於朱允文,但是朱棣有很強的實戰經驗,算是個老將了,而且朱允文這一邊由於朱元璋的屠殺,功臣之後基本都沒了,而大家知道兵法一般都是家傳的,所以朝廷這邊沒有良將,必敗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