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奇100
-
2 # 八磚學士
這其中存在一個很大的誤會。
我看有的朋友說,“而在中國,任何人說他能讀懂國語左傳,都沒什麼好稀奇的”——這其實對“任何人”的能力估計實在是過高了。
今天的文科大學生,不依賴古人的註疏,是幾乎無法讀懂《國語》《左傳》的。甚至,不少專業人士不依賴他人的現代漢語譯文,也是無法理解先秦著作的。很多人想當然地以為自己讀懂了,其實不然。
另外還有一個誤區,不少人把讀不懂古書的障礙,全部歸咎於繁體字。雖然對於沒有經歷過訓練的人,繁體字的確是讀古書的障礙之一,但這其實是最容易解決的障礙。而實際上,古籍中各類複雜的語言類障礙(比如通假字等)以及非語言類障礙(如天文地理禮制職官)的難度,要遠遠大於這個群體對繁體字所帶來的阻力的認識。
以前舉過一個例子,千萬不要認為你能認識簡化字,就能看懂藥品的說明書。那上面每個字你都認識,但你如果不是醫生或藥劑師,那些字組合到一起對你沒有絲毫意義。
當然,我們說漢字有一定傳承性,只是說基本詞彙的基本意義對語義還是有一定提示性。這好比你看到一份日文報紙,大意能猜個三四不離五,但是你無法精確理解文字含義——精確理解文言文的前提依然是長期訓練和藉助古人的註解。
當然,表音文字記錄的文字失效,是因為語音的變化。但人家藉助長期訓練和藉助古人的註解,也是可以讀懂古代的文字的。
結論:千萬不要那麼自信地認為普通華人能輕易讀懂先秦古書,千萬不要以為讀古人寫的書跟你看《延禧攻略》電視劇似的;你拿一本古書(比如《周易》)翻翻就明白了,那和中世紀的拉丁文手稿對你一樣困難。不服的來解釋一下這段話(這比《國語》《左傳》晚多了):
-
3 # 閒看秋風999
這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偽命題。
漢字過了幾百年甚至幾千年還沒有變化的,少之又少。不僅僅是字義的內涵與外延和今天不一樣 而且字形也都變得面目全非,不經過專業的學習和培訓,現在誰還認識甲骨文或者大篆小篆?
比如最簡單的一個“子”字,在古漢語中就有很多含義,有的現在人明白,有的可能就不明白,而且要藉助字典才能弄懂。
比如孔子的“子”,諸子百家的“子”,子醜寅卯的“子”,沒有一定的歷史常識就很難弄明白什麼區別。還有“太子”,還有“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子”。男子還是女子呢?
文字是文化的載體。時代不一樣了,文化背景不同了,文字的形和義都會發生一定的變化;或者說,變,是絕對的;不變,只是相對的。
再比如英語吧: 英文單詞parliament(議會)
-
4 # 山依斜陽
比較要同口徑同時代才有意義。
拿英國莎士比亞同時期來比較,當時的中國處於明朝末年清朝初期吧,那時候市面上流行的小說,拿到今天來閱讀,有問題嗎?初中文化程度閱讀沒有問題。
那麼同時代莎士比亞的小說戲劇,拿給今天的英華人閱讀,也是初中水平吧,他們有問題麼?他們問題很大,基本上不受過專門的訓練,普通人不能閱讀。
差距是如此明顯。
-
5 # 陌如世
我是不能讀出來幾千年前的漢字,哪個人認為他能讀出來,那他是吹牛逼!英語倒是沒有什麼變化。問這個問題是不是過度自我了?
-
6 # 山204131956
這是不太準確的。
漢字從幾千年前的甲骨文,到春秋戰國各國的篆書,到秦朝統一的秦篆,能看懂的是絕對少數。發展到隸書、楷書之後,字形已經比較固定了。這時候的閱讀障礙就是簡繁轉換和部分異體字。
另外就是字義的變化。幾千年的變化也不小。
-
7 # 一老沈一
第一,“我們能輕易讀懂幾千年前傳承下來的極大部分漢字”?還真別吹這個牛;第二,幾百年前的英文讀不懂,這自有其緣由。
整明白幾千年傳下來的漢字是個高階複雜的技術活兒。有人有這種感覺,好像翻開書一看,幾乎所有的漢字都認識。其實,這至少有如下原因:一是,你看的大約是現代的書籍,裡面的語言、情景、事物都熟悉和了解;二是,書裡使用的是簡化字;三是,即便有個別不認識的字,除了生僻的地名和人名,靠上下文連蒙帶猜,意思也能明白個七七八八;四是,凡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看西遊水滸三國和紅樓,好像問題也不大——出版社基本都改用簡化字了,加上不求甚解,僅看故事情節,因而覺得沒啥障礙。
但是,事情並不這麼簡單。 漢字裡“最常用字”有500個,使用頻率非常高;其次是包含這500字在內的“常用字”,有2500個;然後是“次常用字”,有1000個。絕大多數人,日常打交道的基本就是這3500個字。很多人,即使達不到百分之百認識這些字,能認識“極大部分”是完全可能的。
據說,國安裝置資訊公司字型檔,是現在收錄漢字最多的機構,收有91251個字;康熙字典收錄47035個;許慎的《說文解字》收10516個——就這三種,誰敢說裡面“極大部分”的字能輕易讀懂?大概沒誰敢吹這個牛。這還僅是從漢字數量上來說。
再從漢字幾千年來的“形音義”來說——
甲骨文,自1899年被王懿榮發現之後,至今共出土甲骨獸骨10萬餘片,蒐集4200多個甲骨文字。從上世紀以來,湧現了董作賓、郭沫若、於省吾、徐中舒、唐蘭、陳夢家、胡厚宣、饒宗頤、李學勤、裘錫圭等一批研究甲骨文的大家。目前,被釋讀的甲骨文有1490個。誰敢說能輕易讀懂甲骨文的“極大部分”?真正不靠字典而對甲骨文說出個一二三的,14億人裡連十萬分之一大概也沒有。
再說金文,下圖是西周早中期諸侯國遂國國君的青銅器“遂公盨”上的銘文,10行98個字 誰能認識幾個?即便認識,誰又能讀懂——“天命禹敷土,隨山浚川,乃差地設徵,降民監德,乃自作配鄉民,成父母。生我王作臣,厥沬唯德,民好明德,寡顧在天下。用厥邵紹好,益幹(? )懿德,康亡不懋。孝友,訏明經齊,好祀無 。心好德,婚媾亦唯協。天釐用考,神複用祓祿,永御於寧。遂公曰:民唯克用茲德,亡誨”。此盨成器約在周孝王或夷王年間,距今2900年左右。
請注意,上面,是現在的研究者後加的標點符號。古代漢語曾經長期沒有標點。因此,“句讀(dòu)”——準確斷句,成為專門學問。清代趙恬養寫的《增訂解人頤新集》裡,專門舉了一個例子“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據說,標點斷句不同,可以有七種不同的句式,含義自然也迥異。
往春秋戰國說,那個時候漢字不統一,各國之間的文字辨識困難。咱們不說字形,只說字義。《論語》說:“有朋自遠方來”,《辭海》的解釋是“朋友”。其實錯了,《論語集解》說:“同門曰朋,同志曰友”。孔老夫子的意思是說,有同學大老遠來了,老高興了。
秦代書同文以後,字形統一了,但字義仍與現在有眾多不同。寫於漢代的《史記》,裡面說到“迎日推策”。這個“迎”,是“逆”的意思,而不是歡迎或面向的含義。《漢書.高帝記》曰:“故秦苑囿園池,令民得田之。”這個“田”,是耕種的意思。而韓非子說:“焚林而田,偷取多獸,後必無獸。”裡面的“田”則是狩獵的含義。
來看魏晉時期。王羲之所寫《蘭亭序》非常有名,裡面說:“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不經學者指點,一般人可能不會懂得“彭”是長壽的意思。
唐宋時期依然如此。白居易的《琵琶行》曰:“幽咽泉流水下灘”,據郭在貽先生考證,“水下灘”是“冰下痑(tān)”的借字。宋代戲劇,說到少數民族首領,常用“狼主”這個稱呼。有人說,這是痛恨他們兇殘如狼。這個理解錯了,“狼主”和“郎主”通假,是主人的含義。
明清時期,離現在近了,但也別說都能看懂。《西廂記》裡唱到:“三停來是閨怨相思”,為什麼用“停”這個字?因為“古無舌上音”,今天讀zh、ch、sh、r等舌上音的字,都讀d、t、n等舌頭音——現代漢語稱作舌面和舌尖音。所以,“停”是“成”的借字,三停實為三成。總之,漢字博大精深,千萬別認識若干常用字,就一了百了了,真拿起一本稍微早遠一點的書,可能會傻眼的。 關於漢字的形音義研究,是一門大學問,屬於漢文字學,再具體一點屬於古漢字學,更具體一點屬於訓詁學,這是很多大學開了博士課程的。
幾百年前的英文讀不懂是因為其歷史不很長但變化很大。是不是幾百年前的英文就讀不懂呢?還真是。這和英文的歷史比較短有關。
1,5世紀前後有了英語——是英語,不是英文。英語屬於印歐語系,和歐洲及西亞的其他語言幾乎都有關聯。 公元5世紀-1150年,被認為是古英語時期,分四種方言,沒有文字。
2,1150-1500年,是英語的中古時期,此時有五種方言。這個時期裡,有了早期的英文。具體時間難以確定,但一般以作家喬叟的文學作品作為起始點,他1400年去世。在7-8世紀的時候,盎格魯.撒克遜人已經有了自己的英雄史詩《裴歐沃夫》,但是靠傳唱,並未經文字記載。公元1066年開始,英格蘭曾被法國諾曼底公爵武裝佔領。在他的統治期間,帶來了法語,後來又帶來了法語文字(其實也從拉丁文脫胎不久)。所以,英語中的詞彙,一半屬於古英語和斯堪的納維亞語,一半屬於法語和拉丁語。 英語文字,是在原來使用拉丁語文字,後來使用法語文字的基礎上萌生出來的。 3,1500-1660年,是英語的早期階段。莎士比亞基本處於這個階段,他對英語和英文的發展,都有重要貢獻。
4,1662-1775年,是王權復辟時期。這個時候,倫敦方言成為標準音,母音的改變,使整個英語的元音系統發生了變化。另外,此時倫敦皇家學會成立,德萊斯頓等強烈呼籲改革英語。
5,1775年,約翰遜兩卷本《英語詞典》問世,這是英語和英文的第一部詞典,“目的在使英語定型化”——就是說,這個時候的英語才基本定型。此時,英語語法家輩出,比較著名的是默裡,主張英語模仿拉丁語規範語法。
6,19、20世紀時期,是英文大發展時期。1857年,特倫齊指出了《英語詞典》的諸多不足;1864年,弗尼瓦爾籌建英語學會,先後由科爾裡奇、弗尼瓦爾、默裡任主編,編纂了《新英語大詞典》,1884年出版第一版,1933年,更名為《牛津英語大詞典》。
近代英語是分析型語言,這點和漢語相似。大部分歐洲近代語言,如德、法、俄、希臘等,都是綜合語或屈折語。英文基本以15世紀的英語語音為依據。後來,語音變化很大,但拼寫法雖有改革,但至今和讀音不一致。 現在,使用英語和英文的人口,大約佔世界人口的七分之一。
總結一下——漢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同源文字,從產生到現在,始終沒有中斷,因此,漢字本身承載了太多中華文化的內容。所以,別輕言漢字好認,好認不一定真懂。這是一門大學問,別讓它失傳才好。同時,儘管漢字了不起,也別妄自尊大,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過去輝煌不代表現在也能領先,還要靠不懈的辛勤付出。
英文,到現在大約不足一千年,1775年以後才逐漸規範,但是發展很快,開放性很強。從其歷史來說,看不懂300年以前的英文,就很正常了——那個時候還不規範。但是,這不該成為輕視英語英文的理由。謙虛的態度,什麼時候都應該有。
-
8 # 風鈴戀
古英語,學習了你也懂。古漢語,不學習,你也不懂。
-
9 # 自媒線上
有用嗎?
為什麼要讀懂幾百年前的英文?
好多外文你更讀不懂!
-
10 # 賴昌鋒
因漢字是象型大自然一些動物天地山水等代替成型一步步釋變而來,它有一種天然成規的象型字型感情文化。而英文純是一種符號簡潔代替,筆畫中及單字框架中沒一種象型,邏輯,哲理文化
-
11 # hanghuinine
只能說認識上面的字,離讀懂還差遠呢
-
12 # 可靠小感
這就是漢字牛B的地方,也是中國文明牛B之處。
-
13 # 高山流水59449323
其實沒懂!說什麼是什麼,誰知道
-
14 # JAVA是世上最好的語言
因為英文是表音文字呀。幾百年前的發音甚至東南西北的發音都有差異,所以按照發音拼寫出來的單詞也就不一樣。單詞本身和要表達的意向沒有半毛錢關係。而漢字是表意文字。說粗糙一點兒,就是照著馬的樣子畫表示馬字,照著太陽的樣子畫,表示日字。文字和其表示的意思有直接的關係。幾百年前的太陽和現在的太陽形狀一樣。自然文字就可以認出來。無論是早晨的太陽還是正午的太陽,東北的太陽和西南的太陽都是一樣的。所以,中國疆域廣袤,各地的方言大不一樣,但是書寫的文字一模一樣。說的比較粗糙,因為因為漢字也有發展,所以不能一概而論,但大致意思是這個意思。。
-
15 # 御坂10039號
沒那麼誇張,至少甲骨文金文這種幾千年前的文字我是看不懂
-
16 # 幽谷清風寒草廬淡茶香
一種語言的活力就是不斷的發展,漢字字形變化大,字意變化也大。能讀但不一定是那個意思。
-
17 # 安心閣主
根本就是胡說八道,現在有幾個人可以看懂文言文。先不用說繁體字,單存各種通假,通意。有幾個人看得懂。只能說你可能看的懂字是繁體字,其中的含義基本不瞭解。
回覆列表
中文字的內邏輯定義永遠不變,所以,用法翻新而意思不變。
英語詞的外邏輯定義一直在變,所以,意思在不停地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