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折衝萬里
-
2 # 靈魂有趣
瞭解戰爭經過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渤海國以及戰爭背景。
渤海國渤海國建立於698年,滅亡於926年。國土面積相當於現在的3個湖南省,6個浙江省,是和唐朝東北地區接壤的一個大國。
戰爭背景開元(唐玄宗李隆基的年號)七年(719年),渤海國第二代國王大武藝即位。此人野心勃勃,一直積極對外擴張。
此時的唐朝在東北設有安東都護府,但政策是以羈縻為主。羈縻政策是什麼?是承認當地土著貴族,封以王侯,納入朝廷管理的一種政策。實際上都只是表面臣服唐朝,但是唐朝並沒有多少約束力。再加上渤海國和唐朝關係始終不和諧,所以兩國的戰爭隱患始終存在。
而另外又發生了一件事:大武藝和弟弟大門藝的王位權力之爭以大門藝失敗告終,大門藝逃入唐朝,唐朝選擇庇護大門藝。
這讓大武藝更加憤怒!於是開始準備和唐朝開戰!
727年,大武藝派人聯絡日本,一邊企圖說服日本共同對抗唐朝,另一邊也和契丹結了盟。
732年,一切準備就緒,大武藝於水陸並進,進攻唐朝。
戰爭經過渤海軍水路由張文休率軍直取登州,殺死了刺史韋俊;陸路則由大武藝親率大軍至馬都山一帶,大肆劫掠並屠殺百姓。
在此,爆發了”馬都山之戰“
《資治通鑑》記載:“閏月,癸酉,幽州道副總管郭英傑與契丹戰于都山,敗死。時節度薛楚玉遣英傑將精騎一萬及降奚擊契丹,屯於榆關之外。可突幹引突厥之眾來合戰,奚持兩端,散走保險;唐兵不利,英傑戰死。餘眾六千餘人猶力戰不已,虜以英傑首示之,竟不降,盡為虜所殺。楚玉,訥之弟也。”
從上面這句話可是看出幾點:
1.唐朝幽州道副總管郭英傑與契丹在都山對戰,戰敗身亡。
2.節度使薛楚玉派郭英傑帶領一萬名精銳騎兵以及投降的奚族軍隊進攻契丹,駐紮在榆關之外。
3.可突幹帶領突厥軍隊配合契丹作戰,奚人搖擺不定,分兵憑險自守,唐軍戰敗,郭英傑陣亡。
4.剩下的六千餘名唐軍仍在奮戰,敵人將郭英傑的頭顱掛了出來,唐軍仍然不投降,最後全部戰死。
由上可知,馬都山之戰唐軍戰敗,全軍覆沒。馬都山戰役是渤海、契丹、突厥三方的四萬軍隊聯合攻擊唐朝一萬軍隊,渤海國只是輔助,而契丹人才是主力。
馬都山戰後不久,唐朝烏承玼、蓋福順等將領重新組織軍隊,再加上新羅、黑水靺鞨、室韋亦發兵助唐,戰爭局勢漸漸對渤海國不利。期間,大武藝曾派人行刺大門藝,但是失敗了。不久後,腹背受敵的渤海國終於撤軍,大武藝派使節赴唐請罪,唐玄宗予以赦免。大武藝後來送還了唐朝俘虜,唐朝進行了賞賜,唐渤關係恢復。
渤海國撤軍後,契丹和突厥也相繼撤退。至此,戰爭結束。
戰後:戰後的唐朝調整在東北的政策,不斷加強東北地區軍力。而渤海國則把擴張方向指向北方,向北開拓,對唐則恭順、稱臣。
回覆列表
唐朝與渤海國交往的良好開局並沒持續多久,雙方關係便迅速惡化。以至,唐朝竟與治下的忽汗州(渤海國)兵戎相見。究其原因,還是唐代的羈縻制度,存在明顯弊端。即:地方羈縻州府享有很高的自治權,一旦地方羈縻州的勢力過大,就容易出現尾大不掉的情況。輕者,對朝廷陽奉陰違,甚者,與朝廷公然對抗。而這也是鬆懈的羈縻統治,無法彌補的制度缺陷。
當唐朝迎來開元盛世,進入到全盛期時,渤海國也在迅速崛起,成為雄踞一方的“海東盛國”。顯然,渤海國力的增強,激起了渤海第二任君主,大武藝的勃勃雄心。不同於自幼在唐朝營州長大的父親大祚榮,作為逃離營州後的第二代粟末靺鞨,大武藝對唐朝的感情較為生疏,沒有那麼強烈的親善和尊崇。繼位後,大武藝不再奉唐朝為正朔,擅自建元仁安。但為了保持同唐朝的經貿往來,渤海國在與唐朝交往時,仍然使用唐朝的開元年號。同時,大武藝在位期間,對內積極強化自身統治,初建渤海軍制,積蓄國力。對外,不斷開疆拓土,周邊部族無不畏服。對此,《新唐書·靺鞨傳》明確記載,“斥大土宇,東北諸夷畏臣之”。
大武藝種種不敬之舉,讓唐朝大為不滿。為遏制渤海國向北擴張,開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唐朝在渤海國北方的黑水靺鞨,設立黑水都督府。更以當地最大部落為黑水府,仍以其首領為都督,賜姓李氏,名獻誠,授雲麾將軍兼黑水經略使。唐朝則派駐長史,就其部落監領之。史載,黑水都督府轄地“南距渤海,北、東際於海,西抵室韋,南北袤二千里,東西千里”。即今黑龍江中下游南北,烏蘇里江以東至海,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闊區域,都被納入唐朝版圖。黑水都督府的建立,不啻給急於北進的渤海國當頭一棒,也使得雙方矛盾迅速激化。野心勃勃的大武藝不肯就此屈服,為爭奪北方黑水靺鞨,大武藝派遣母弟大門藝和母舅任雅領兵攻打已屬唐朝的黑水靺鞨。同時,這也意味著,渤海國要與唐朝刀兵相見了。
大武藝輕啟戰端,引發了渤海國內親唐勢力的嚴重不滿。大武藝弟弟,曾於唐朝做過質子的大門藝,苦心勸諫道,“黑水請唐家官吏,即欲擊之,是背唐也。唐華人眾兵強,萬倍於我,一朝結怨,但自取滅亡。昔高麗全盛之時,強兵三十餘萬,抗敵唐家,不事賓伏,唐兵一臨,掃地俱盡。今日渤海之眾,數倍少於高麗,乃欲違背唐家,事必不可”。然而,此時的大武藝,早就被稱雄爭霸的美夢,迷住了心竅,哪肯聽勸。大武藝盛怒之下,不僅派將替換大門藝,還欲將其召還殺掉。無奈之下,大門藝棄軍逃歸唐朝。不依不饒的大武藝遣使唐朝,請唐玄宗殺死大門藝,唐玄宗當然要保大門藝。但當時,唐朝正與周邊的吐蕃、突厥、契丹、奚等政權激戰正酣。唐玄宗並不願此時同渤海國鬧翻,便找個藉口,敷衍過去了。
見所求無果,開元二十年(公元732年)九月,一意孤行的大武藝,命渤海軍隊水陸併發,進犯唐朝。據《渤海國記》記載,水路由張文休率海盜,進犯登州,殺死唐朝刺史韋俊。陸路為主力,由大武藝親率,進至馬都山(今河北東部)一帶,襲擾唐邊。唐玄宗命令右領軍將軍葛福順,帶領軍隊前去救援登州,擊走了渤海水軍。同時,又命唐將烏承玼,迎戰陸路進犯的大武藝。烏承玼與其族兄烏承恩久經沙場,皆為戰功卓著的驍將,號稱“轅門二龍”。尤其,在對兩番的戰爭中,二人屢次擊敗桀驁不馴的契丹、奚兩族。當大武藝領軍,由陸路來犯時,烏承玼吃準了渤海敝履小國,實力不濟,若不能做到因糧於敵,以戰養戰,斷難長期維續戰事。故而,面對急於求戰的渤海軍,烏承玼並不急於與其交鋒。而是,在堅壁清野的同時,指揮唐軍“窒要路塹以大石亙四百里”。烏承玼的拖延戰術非常奏效,直接打中了渤海軍的要害。求戰不得,又難以維繼的大武藝,因“師不得進”,只好撤軍乃還。
渤海國不過邊鄙小邦,還是唐朝治下的忽汗州,竟敢如此猖狂悖逆。正值開元盛世的唐朝,咽不下這口惡氣。被激怒的唐玄宗,先將渤海國入侍為質子的王弟大朗雅,貶逐“南鄙”。而後,下令出兵討逆。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正月,唐玄宗派遣大門藝前往幽州調集軍隊,討伐大武藝。又令新羅起兵直逼渤海國南境,黑水靺鞨、室韋也以五千騎兵為唐軍助戰。平心而論,唐玄宗在統治前期,勵精圖治、任賢用能。其麾下雲集著一批賢臣良將,此時的唐軍異常驍勇精悍。若唐軍真與渤海軍對陣,渤海國恐怕是凶多吉少。不想,恰逢天下大雪,雪深一丈有餘,使得山路阻塞。唐朝的討逆剛剛開始,就因過半士兵凍傷、凍死,無功而返。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隋文帝曾遣三十萬大軍進攻高句麗。因逢雨季,道路泥濘,糧草供應不上,以至隋軍缺乏糧草,又遭遇疫病。尚未交戰,隋軍已死十之八九。不想這一幕,竟又在征討渤海國的唐軍身上重演。但筆者認為,唐軍的損失有限,起碼無礙於全域性,可仍讓唐玄宗憤恨不已。話說,大武藝無功而返後,同樣咽不下惡氣,又派人至洛陽行刺大門藝,但未能得逞。所派刺客盡被唐朝捕獲,唐玄宗為洩憤,下令將刺客全部處死。
於是乎,唐朝與渤海國唯一一次武裝衝突,就這樣突兀地結束了。雙方劍拔弩張,你來我往,可除了渤海國對登州的騷擾外,誰都沒打成。有意思的是,《渤海國記》對渤海國此戰的損失,言語避諱。而素以客觀、全面著稱,即使較大的敗仗也不諱言,俱如實記載的唐代文獻,對己方損失的記述,也很簡略。只一句,“屬山阻寒凍,雪深丈餘,兵士死者過半,無功而還”。筆者認為,這是因為此次衝突,歷時很短、規模很小,雙方的損失都很有限,對時局的影響也很輕微。尤其,對唐朝而言,此次衝突,根本無法與唐朝同突厥、吐蕃、契丹的大戰、惡戰,相提並論。或者說,唐朝壓根就沒把這次衝突,看得有多重。所以,唐朝的文獻記載,才會如此簡略。同時,我們也可推斷,此次衝突,渤海國的損失也應不大。否則,唐朝方面一定會大書特書,己方的斬獲戰果。但比較而言,唐朝的損失,應要多一些。
別看此次與唐朝交鋒,渤海國未曾吃虧,那不過是僥倖而已。就在唐渤衝突期間,唐朝憑藉雄厚的國力,在其他方向上,取得一系列輝煌勝利。一下子,就把氣焰囂張的大武藝鎮住了!先是,曾經的北方強國後東突厥汗國,國勢日益衰落。為緩和內外局勢,後突厥毗伽可汗主動向唐朝求和,謙遜地表示“請父事天子”,並在唐蕃衝突中,識相地站到了唐朝一邊。毗伽可汗竭力想平穩內部局勢,卻還是於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死於突厥內訌。毗伽可汗死後,後東突厥汗國加速瓦解。其次,西部強國吐蕃,也不敵唐朝的凌厲攻勢。開元年間,吐蕃先後在武街、松洲、九曲、青海湖、瓜州、渴波谷、祁連城,數度慘敗於唐朝。尤其,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唐朝名將信安王李暐攻取石堡城(即第一次石堡城之戰),把吐蕃打得喪魂落魄。吐蕃被迫於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向唐朝祈和,情願放棄曾經堅持的對等國禮,同唐朝簽訂了較為屈辱的赤嶺之盟。再有,就在大武藝舉兵犯唐的同一年,即開元二十年(公元732年)三月,唐幽州長史趙含章被困白山,唐將烏承玼出兵解救。此戰,烏承玼一舉擊敗契丹、奚兩番聯軍。信安王李暐率唐軍主力及時趕到後,李暐抓住有利戰機,乘勝奮勇追擊,大破契丹、奚諸部,俘斬甚眾。契丹叛首可突於率殘部遠逃,其餘眾流竄山谷,奚酋李詩瑣高率五千餘帳投降。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調任幽州的唐朝名將張守珪平定契丹,契丹首領可突於被部下李過折所殺,傳首東都,契丹叛亂暫告一段。
眼見後東突厥、吐蕃這兩大強國,還有強悍的契丹、奚兩番,先後落敗於唐朝。曾經頭腦發熱、雄心不已的大武藝終於冷靜下來。至於原因有二:其一、在與唐朝的衝突中,渤海國在軍事上確實沒吃虧。但雙方的衝突,導致了渤海國與唐朝的朝貢貿易中斷。雖然,渤海國也能與新羅、日本貿易。可對唐朝貢貿易的收益卻是最豐厚得,同時,也是渤海國重要的經濟來源。即便,渤海國能在軍事上小勝,相比於失去的朝貢收益,那也是得不償失。其二、大武藝也意識到,唐朝的強大,不是渤海國所能挑戰得。該見好就收了,否則,待唐朝騰出手來,渤海國的下場,絕會不比被打殘的契丹好多少!且不說,唐朝先前給予的優惠條件會泡湯。只怕,渤海國和渤海王也要被廢黜。權衡利弊後,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大武藝派使臣大誠慶赴唐,向唐玄宗俯伏謝罪。當時,唐朝正集聚全力,攻打北方的後突厥和西方的吐蕃,也不願因渤海國而分散精力。故而,唐玄宗寬宏地頒下敕書,予以赦免。作為迴應,大武藝撤兵,並送還唐朝俘虜。唐朝亦對其進行賞賜,唐渤之間的隸屬關係得以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