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往文學
-
2 # 劉宅宅
不誇張地講,中國古代文章之漂亮,是登峰造極的。其粹美芬芳,足以讓人歎為觀止。
所謂“詩以言情,文以載道”,對於文學,過去的中國文人,一生的用功方向,“詩”以外就是“文”了。足足有數千年,幾乎所有一流的才智之士、飽學宿儒,都將他們蓋世無匹的才華、奇瑰無方的聰明,寄託在文章之上。朝吟暮詠,相伴而行,積蓄膏渟,欲闢新機。
在我們先人們的意識中,文章之事,從來都非小道。甚至可以說,在所有文明國家中,也只有咱華人,會提出文章乃經國大業這等意見,把作文提升到了與治國同等的高度。這種主張,是非暫且不論,但確實得說是很“文明”的觀念,至少讓東亞諸國心心念念至今。
可惜五四以來,偏激者往往視舊為朽,華美的古文,隨之被棄之如敝履,攥成一團一股腦兒扔進垃圾桶,無情到都無需分類。只是到了當下,思維有所糾偏,國故興復,雅道重啟,古典文章也日漸受到重視,各類古文新選本相繼推出。
但是,如此另一個問題也出來了:若要學好古文,坊間選本已經多到讓人眼花繚亂,吾輩如何擇取?
更何況,所謂“文言選文”,豈是眉毛鬍子一把抓的門面活,怎麼可以是“子曰詩云”、“之乎者也”湊在一本就算大功告成?既要搞得好,還能實用,而且還得能適應當下人,又何嘗容易?當初,魯迅大佬就曾有名言示下:
“選本所顯示的,往往並非作者的特色,倒是選者的眼光。眼光愈銳利,見識愈深廣,選本固然愈準確,但可惜的是大抵眼光如豆,抹殺了作者真相的居多,這才是一個‘文人浩劫’”。
確實,古文選集,若非邃於此道的斫輪高手,必不能辦。道理很明顯,倘若這些文集的編選者,本身的品味、見識、學養都不足,其編選思想、編選體例、選文理念等等,則必然存有偏差,所呈現出的本子,其實也是難孚人意的。這樣的結果,是我們買回來用功一番後,不但古文素養不見長,甚至學了一身腐臭味。
單就我所見,現今市面上那些古文選文,滿意的確實絕少。或泥沙俱下,或畸輕畸重,或濫竽充數,看似插書滿架,紙新墨濃,其實還浪費錢。省事點,直接買《古文觀止》、《昭明文選》、《古文辭類纂》、《駢體文鈔》、《經史百家雜鈔》吧,繁體豎排烏壓壓一片,碰面就是什麼“夫泰極剖判,造化權輿。體兼晝夜,理包清濁”,逼格固然夠了,可委實暈頭暈腦,能耐性讀完三五頁的,只怕也得是985高校的中文系博士生。這類選本,選文並非不好,核心弊端在遠離現代人,對多數讀者都不實用。
但是,就我有限的閱覽而言,較為合意的也絕非沒有,至少很適合我這等中小學級文化程度的。只是它們往往不夠“高大上”,連“中華書局”、“上海古籍”的標配出身都夠不上,在同類書中跟無業遊民似的尷尬。是以,書都出了好多年了,依然寂寂無聞到基本沒人提及,完全屬於冷門。
但我這外行,很偏好它們,每次讀來只覺得受用,感到有所進益。所以不揣冒昧,將它們推介給諸位看看,藉此也可請高明們檢驗一番。
1,《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選六百篇》,陳延嘉、王存信選編,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
我個人能理解這種想法,卻也覺得還是過分“精英主義”了。比如我這等的,純屬外行,不想裝逼,純粹只是想老老實實學點古文,踏踏實實多習些文章技法,太高階的實在不相適應。比如,現今那幾種《文選》,選文都還是一千多年前的人給選的,不止豎排繁體而已,還動輒辭賦,註解又繁雜,價格還高,常常是我視為畏途的。各種都買過,十多年下來,愣是沒看過幾頁。
而這本《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選六百篇》,對一般讀者而言,無疑是很好的替代讀物。簡體橫排,所選全為散文,選文精到,註釋切實,且有意在《昭明文選》之外,滄海拾珠增補遺漏,予人以切實的益處。
不怕笑話,當代人選編六朝以前的好文章,我所見還真以此本最佳。
2,施蟄存選編《晚明二十家小品》,上海書店1984年影印
六朝以前古文,動輒載道,畢竟過於僵硬。晚明文章,雖然不免圓滑,卻不得不看,以為除錯。
想當初,現代白話文運動肇始時,彼時那些大佬,周作人也好,林語堂也罷,都意在為白話文的合理性尋找“傳統資源”,另外也想為這新興文類“補充營養”,幾乎都不謀而合地盯上了晚明小品,大談特談。
所以民國時期,明清小品選本就極多。以1932年沈啟無的《近代散文抄》為開端,阿英的《晚明小品文庫》、劉大傑的《明人小品集》、王英的《晚明小品文總集選》等等,紛然問世,如草樹紛披,似煙霞散亂,已讓人下手為難。就我個人觀感,還是覺得得數施蟄存選輯的這部《晚明二十家小品》最妥帖。
施蟄存的眼光、學問,都無需懷疑的。其特殊點在於,他不僅舊學深湛,同時還是新派文人,可謂舊學新知兼收博取。是以,以他的才情、見識,去觀照去篩選那些晚明小品,很自然地能不負眾望,明眸善睞,靈心善感,更能洞燭幽微,選人不及,所以反倒能後來居上。
《晚明二十家小品》,同題選本,還有名作家阿英(錢杏邨)編選的。其實也還不錯,完全可以參照。只是,個人覺得相較下,選文還是略顯粗糙,也許這位革命作家彼時實在挺忙的吧。
3,《明清名家小品精華》,安徽文藝出版社,歐明俊主編。
該選本,共選明清115位名家的小品文560篇,厚厚一大本,達到1000頁左右,曾害我斷斷續續翻讀了兩三年還沒讀完。
這種文學選本,雖然看似平淡無奇,還是今人所選,可選文委實還是極為精到的,不好小覷。而且,它不只是停在選文上,同時也很重視“知人論世”觀念的疏浚,所以行文中,參照了當下許多史學研究成果,去論釋選文。
書中每篇作品,均含括原文、註釋、評析3大部分。原文都有可靠的版本依據,且多擇通行本中的善本;文中的難字、僻詞、僻典、地名、官名及典章制度等等,一一作注,省卻了讀者許多翻檢之勞;且評析文章,雖不求面面俱到,對作品思想、內容或藝術的特點,也還是作了既簡要又亟需的剖析。
我所見當代明清文選本,目前當以此部最好。
4,《百年文言》,陳永正、徐晉如主編,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年
這部書,專選剛剛過去20世紀,那些“偏統”文人們,“逆潮流而動”的古文精品。
編選者陳永正與徐晉如兩位先生,前者是當今文史名宿,以舊詩、書法、文章、古典文學研究享譽士林;後者徐氏則少壯學人,為人精銳猛烈,為學敢為人先,強強聯合,可以說是聯袂選出了過去百年最好的古文作品。
作者大抵皆一時名賢,所選文章富於故實。一本在手,可藉以窺見百年風氣轉移之一端,也可切實為古文寫作汲取之參考,又可以作一部百年小史參看,饒富多益,功在當代。
唯一還得吐槽的,是這部書真的偏貴了。554頁,竟然定價在158元,我幾次想買都沒買,只能看看電子版。
以上選本,可說基本囊括了先秦以來,到建國前的古文類好文章。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這其中,其實“唐宋文”一塊是缺出的。這裡面的原因,既是我本人不太喜唐宋文章故,也是因時下唐宋文選本,鄙意也著實難得其選,只好暫付闕如。好在近人高步瀛編選《唐宋文舉要》三冊,風評一直很好,網上也是鋪天蓋地,有興趣的朋友,完全可以購置一套。
還需要再說明的兩點:其一,當代人選本,即便再好,格於學養等因素,絕對還是難以與古代選本抗衡。所以學有餘力,還是當“溯洄從之”,回到本源為好。諸如真有能力者,以《昭明文選》、《駢體文鈔》、《古文辭類纂》等選本為楷式,絕對不會有錯。
其二,這只是代表我個人極其淺薄的偏好。一如窮鄉僻壤的女子,偶入城中,因為自卑,擔心被人譏為土氣,反倒更著意搔首弄姿,貽笑大方。這是實在話,請大家不要笑話我。
-
3 # 使用者8463660914524
當代的馮其庸先生的《歷代文選》比較好,近現代首推高步瀛先生的《歷代文舉要》,古人的《古文觀止》,其他的曾國藩《經史百家雜抄》姚鼐《古文詞類纂》,當然還有《四部精華》《四部集要》等等。
回覆列表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當代文學的時間劃分是1949年以來的中國文學,那麼也即是建國以後所編寫出版的古文選本,在此特別推薦幾本,時間人物不分先後。
一、《閒雅小品叢書》
這是華人大文學院的吳小林老師主編,並有苗懷民等先生的註釋,共有二十冊,平均每本20元左右,而且噹噹網近期滿一百減五十,更加划算。
小品文是散文的一種,是一種寓有抒情意味和諷刺性的短小文章。它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多種樣式,古代許多帶有強烈感情色彩、語言優美生動的序、跋、記傳、書信等等,都可以算作小品文。小品文尤其在明清時期更為興盛。
在這一套書裡,你可以感受到古人筆下諸多清趣,春韭秋菘,世間芳菲,琴瑟之樂,盡享世間情味。書評給予的肯定度也極高。
二、《大家小書 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範(精)》
這本書是北京大學葛曉音老師選譯的,被收入大家小書系列出版。
"文章之變,至八家齊出而極盛。"八大家對於古文有著一定的典範意義。唐宋八大家這一概念最早出現於唐宋派茅坤的《唐宋八大家文鈔》,但《文鈔》164卷讓許多人望洋興嘆,而葛曉音老師所選的則都是經典,可謂有幸嘗鼎一臠,一覽八家美文。
——對初學者來說,這本書所選文章的篇幅短小,覆蓋文章類別廣,詳細的注音、註解和流暢的白話譯文幫他們搬掉了學習古文的高門檻;對在古典文學領域已有一定積累的讀者而言,這本書的總論和各篇的題記是建立在曉音先生精深而卓越的研究成果之上的總結與概括,文字雖短但內容卻豐富和深刻,讀者只要細細體味和回顧,便可按圖索驥,循著中國文章演進的理路,站在這個古代散文的名山之上,登高覽勝。(北京出版社編輯 清石)
三、《中國歷史文選》
這是中國歷史學家、學者周予同主編,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這兩本書是歷史專業所學的書目之一,是為了在於透過各種典型歷史作品,培養學生閱讀並運用一般文言文史料的能力,也向學生介紹一點有關中國史料學和中國史學發展的常識。
本書選涵蓋面十分廣,從上古甲骨文到晚晴梁任公,各類文獻題材,作者及書籍皆有簡述,橫排繁體,註釋有時比正文更精彩,但遺憾的是受時代所限,仍存在有較多意識形態色彩。
四、《中國曆代文選 崇賢館藏書》
——"中國曆代文選"叢書,承接《文選》《古文觀止》編選思路,以散文為主,間有駢文辭賦,由楊慶存、傅璇琮領銜,當代一批專精於中國古典文學的大學教師和文化學者,遴選歷代傳誦名篇,輔以精注今譯和全新校勘。是繼《昭明文選》《古文觀止》後,獻給當代人的一部更全、更精、更新的古文新經典。一編在手縱覽歷代名人著述菁華。
大家編選,無論內容還是崇賢館的紙質都給人極其愉悅的體驗,每一朝代前都有大家序言,梳理文章的發展脈絡,讓人愛不釋手。
最後還是想說一句,選本固然是列舉名篇精華,但是如果想要有全面而深入的瞭解的話,還是建議能夠補一下全集,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