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916807372217

    首先指出你的理解是不正確的。

    在一個單元句中,第二個動詞以什麼形式出現決定於該動詞與第一個動詞是什麼關係。簡單介紹如下:

    1. 並列謂語動詞,即一個主語支配兩個以上的謂語動詞。

    We sang and danced around the campfire.

    2. 以不定式出現

    a) 用作名詞性成分

    賓語:I like to go swimming on Sundays.

    主語:It took him long to get there.

    表語:His job is to plant fruit trees.

    賓補:Let me go. He asked me to pass the book to him.

    b) 用作狀語:

    結果:He is old enough to complete the job by himself,意思是“年齡足夠大,以至於可以獨立完成工作”。

    c) 其他(略)

    3. 以分詞形式出現

    a)狀語(時間狀語、原因狀語、方式狀語、伴隨狀語)

    b)定語 (前置定語、後置定語)

    c)表語:用來說明主語的特徵(現在分詞)或狀態(過去分詞)

    4. 以動名詞形式出現

    a)主語:表示一種抽象的行為

    b)賓語:情況比較複雜,這裡不易一時說清楚。

    c)表語:同主語

    先給你大概做一點介紹,建議你一步一步地將其搞清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年之計在於春什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