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真知灼見,首先來自多思善疑。
6
回覆列表
  • 1 # 認知框架

    首先思考也有適用的範圍。凡事都非得經自己思考一下,推敲一下,確實也是無趣。何不想啥說啥,甚至快意。

    該需要思考的時候就得嚴肅思考

    比如涉及到重要場合【確定一個方向、做一個影響範圍較大的決策、確定一個產品需求,工作轉型】這些都是需要自己嚴肅的去思考,需要自己多番推敲。這時還是理性一點。需要思考人生的時候還是好好思考。

    不該需要思考的時候,就感性一點

    比如回到家裡、跟朋友聊天、喝酒、出去玩,大抵這些事情,感性一點好。畢境思考是一件無趣的事,也是一件挺累人的事情。

    大腦99%的資源都是用來自動化思考的,1%是用來有意識思考的

    因此大可不必擔心思考過度,倒是要擔心連這1%的思考的能力也沒有相應的發揮出來。做人也只能是99%感性,加上那關鍵時刻1%的理性。感性細節控制理性全域性,因此人都可以成為一個感性的人,但很難成為一個理性的人。由人自身就直接決定了,再什麼努力,還是會落入感性範圍。

    理性往往是一種錯節。在你自以為理性的時候,還是在感性。

    結論1:該寫詩的時候就不需要思考

    泥土汙漿出草木,

    青翠連野環村莊。

    田溝橫渠縱相連,

    陌上長成紅黃綠。

    屋簷小鳥試喉嚨,

    一曲鄉間詠歎調。

    家長裡短情澤深,

    浮一大白醉逍遙。

    這是感性的人生!

    結論2:該思考的時候就不要寫詩

    該需要思考的時候就得嚴肅思考

  • 2 # 父母學點心理學

    思慮過多,是用理智化在防禦,好讓自己隔絕於感受之外。變成大白話是,總與真實的感覺隔了一層紙,似乎是另一個人在審視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自己在過自己的人生,喜怒哀樂都如同隔靴搔癢,確實大失人生的樂趣。

    但如果不思慮,就如同蘇格拉底說的,不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

    從心理認知的角度給出點建議是,快樂幸福的時刻,千萬別停下來分析、思考,而應如行雲流水一般沉浸其中就好。

    這世界上最有力量的是愛和信任,而這兩者都是行雲流水般的感受,並不靠思索分析得來。

    遇到磨難挫折困惑時,則一定要停下來思考。此時理智化的防禦是把自己拉出固化思維的好方法。這意味著人沒有白白受苦,多維度的思維會把一個人所承受過的痛楚,轉化為智慧。

    如何分辨這兩者,請相信身體的感受,它既真實又靈敏,永遠不會用合理化糊弄我們。

  • 3 # 愛寫作的菜鳥

    一個人的痛苦就是想的太多做的太少。有了好的想法就去行動。如果總是前怕狼,後怕虎。這樣肯定會很痛苦。遇到問題就解決問題,解決不了,就學會轉移,這樣好多事就解決了。

  • 4 #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婦

    王宏梅,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中級職業指導師。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專家講師團講師、公益人。熟識精神分析、家庭治療、敘事療法。擅長領域:夫妻關係、親子關係、人際溝通。

    首先要搞清楚你思慮的是什麼?有沒有可能放下這些思慮?這些思慮帶給你的是什麼?

    人的思慮可能來自現實:比如,馬上就要畢業找不到工作怎麼辦?工作不如意又找不到更好的怎麼辦?收入少怎麼辦?買不起房怎麼辦?買了房的又焦慮房貸怎麼辦?到了結婚的年齡還沒有男女朋友怎麼辦?孩子上學怎麼辦?等等。

    也有可能來自未來:如果得了不治之症怎麼辦?我生病了會不會死?萬一我遭遇不幸死了怎麼辦?等等。

    正常情況下的思慮是必然的,思慮能讓我們對自己的生活更有準備,更有把握。

    然而過多的思慮卻會影響到一個人的生活: 過多思慮會讓人心神不寧、做什麼事很難專心,很難活在當下,不僅會失去做人的樂趣,而且嚴重的還會寢食難安、引起身心疾病。

    如何不讓自己思慮過多?活在當下? 答案只有一個:行動起來。用行動來代替思慮。

    對於來自現實的思慮:看看現在能做些什麼?比如遇到就業問題的,那就看如何才能找到工作?你在就業的道理上遇到了哪些問題?是你的能力不夠還是缺乏就業的知識:比如如何寫簡歷能打動HR?如何面試能過關?如果能力不夠就找機會去鍛鍊自己、提高能力,如果缺乏知識可以參加一些培訓班來助你過關。工作不如意、收入少也是一樣的,看看如何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更好的工作需要哪些能力?你如何能提高這些能力?

    對於未來的思慮,做好眼下能做的,比如積極鍛鍊身體,讓自己遠離疾病、保持健康,另一方面可以安排規劃未來,減少不確定性。

    想到了就去做,你會發現,一方面,當行動起來時,你已經沒有時間思慮;另一方面,行動帶來的成就感也可以降低你的焦慮,強化了你的行動力,你會越來越專注在行動上。

  • 5 # 心理諮詢師四四

    擅長思考證明這個人對自己的生活是有所感悟的,並非壞事,但過度思慮就可能導致人鑽牛角尖,容易偏激。一些抑鬱的,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思慮過多,擔心一些機率很低的危險,或者憂心很多本來就很普通的問題。

    思考是一個人的能力,如果你今天遇到了一個乞丐,你思考為什麼社會會有這種人群的存在,思考該如何幫助他們,這是正常且健康的。但如果一個乞丐讓你從思考乞丐為什麼存在,發展到對這個社會失望,那可能就是思慮過度了。如何避免讓思考不要過度,不失去我們生活的樂趣呢?

    1 分清輕重緩急,人的一生需要完成的事情非常多,你每天的工作和學習也非常多,事情都需要完成,但是你可以決定完成的輕重緩急和先後順序。把對於你重要的事情放到前面來做,完成最讓你焦慮的那件事,解決最讓你不安的問題,給的思考安排順序,從最重要的開始。因為解決讓自己焦慮的事情,會讓你獲得滿足感和愉悅感,有效減輕你的焦慮。

    2 學會休息,思考是很耗費腦力的事情,你要學會在思考之餘休息,學習為什麼安排每節課上45分鐘就要休息10分鐘?因為人的精力和注意力是有限的,在一定的時間內你可以高效的思考,但持續時間久了,就很容易感覺疲憊,疲憊也是讓你失去快樂的原因之一。所以,學著給自己放假,讓大腦休息。

    3 難得糊塗,有很多事情是沒有辦法完全透徹的解釋清楚的,很多道理也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被人理解。所以如果遇到實在讓自己的過不去,無法理解的事情,就學著放下它,學會糊塗,事情總會解決的,難得糊塗最難的放下自己的執念。

  • 6 # 國學漢字文化

    思考不是壞事,正因為人類的思考才有了這多姿多彩的物質世界。用一句很通俗的話來說,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敢做首先就是敢想。

    思考是智慧的引子,只要你思考的是正面、Sunny、積極、樂觀的東西,你的所思所想就為成為智慧,成為哲理,成為經典。但如果你思考的都是負面、消極、陰暗、悲觀的東西,那麼它會給你帶來無盡的煩惱和身心的雙重摺磨。

    所以把握思考就是把握方向,如果你思考能為社會,為人類創造價值,相信你的人生只會其樂無窮!

  • 7 # 暖心理

    一個人吃肉吃太多了,會長胖,太影響美貌和健康了。如果吃肉吃少了,又會覺得很虧,祖先們好不容易進化到食物鏈的頂端不是為了吃草的。那要怎麼把握好吃肉呢?當然是去實踐啊!最近每天都吃肉,長胖了,那就減量,改成一週兩次,果然瘦回來了,那再嘗試加量,改成一週三次,看看會不會胖。如果會,那說明真的只能一週吃兩次了,這是極限了。如果不會就繼續加量,直到加到一個不會長胖的,最多的吃肉次數。

    同理,思考也是如此。如果真的很喜歡思考,感情就像上面那個食肉主義者對肉的喜歡一樣深沉。那麼,可以用“試誤”的方法去實踐,每一次對錯誤的淺嘗輒止都是邁向正確的微小一步。最近思考很多,搞得朋友聊天都跟不上節奏了,對於朋友們嘴裡的網路新詞、熱點事件,各種梗都一臉愣逼,那就減少思考次數、縮短思考時間、調整思考範圍,沒事多重新整理聞、看綜藝、約下午茶。減少思考後,還是很out,很無趣?那就繼續減更多的時間。

  • 8 # 鵜鶘心理陳小康

    思考和顧慮,是我們對客觀環境的一種評估過程,能夠有效指導我們去解決現實中的問題,提高我們的應對技能。但是,正如題主所言,思慮過多,就會陷入麻煩。現實的不確定性永遠存在,這些不確定性會引發人們天然的焦慮,然而某些層面的不確定性是無法透過思考本身來化解的,所以,題主與其問怎樣把握思考,不如問問怎樣去行動。

    思考無法做到永遠理性,對於現實的不確定性,思考是無解的,越是思考,就越是會帶出憂慮的部分,焦慮開始出現。焦慮又再次放大了不確定性和將來的威脅,迫使人進一步思慮,久而久之,陷入惡性的迴圈。所謂思慮,就是某些想法一直盤旋在我們的腦海中,這些想法沒有轉化為行動,進入現實世界,得到檢驗它們的有效性。越是不轉化為行動,進入現實,就會產生更多的疑惑和焦慮,盤旋在腦海中,讓我們陷入這種思緒的漩渦,壓垮自己的心理狀態。

    這裡所說的一種技巧,在心理學中就被稱為現實檢驗。現實檢驗讓我們能夠對外界進行更為客觀的評估,並區分哪些具有現實可行性,哪些只是來源於自己內心世界的投射。失去現實檢驗的能力,會容易讓我們產生自欺欺人或者歪曲現實的防禦機制,更為嚴重的,會讓我們對現實產生否認,幻想和壓抑。這些狀態會進一步削弱自我的功能和執行力。

    所以,保持自我的功能,部分地思考,部分地行動,並從行動中得到適宜的反饋來修正和調整自己的思考,才是最具有靈活性的應對方式。單方面地沉浸在思考中,就會憂慮煩惱,甚至焦慮抑鬱,或者單方面地只知道行動,就會衝動魯莽,目光短視。兩者結合,互相補充,才是上策。

  • 9 # 鵜鶘心理

    思考是我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有利於自己去反思和總結自己的生活經驗,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促進自己的心理成熟。要想把握好思考,我想關鍵是把握好三個方面的關係,一是“思” 與“學”; 二是“思” 與“行”; 三是“思” 與“慮”。當我們把這三者能夠有機統一協調在一起,也許能夠讓自己能夠快樂地享受思考帶來的樂趣了。

    從“思” 與“學”的關係來看,古人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指的是一味讀書而不思考,就會因為不能深刻理解書本的意義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書本的知識,甚至會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進行實實在在地學習和鑽研,則終究是沙上建塔,一無所得。告誡我們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切實有用的知識,否則就會收效甚微。“思”是對過去的總結和對未來的規劃,“學”是提高“思”的動力和抓手。

    從“思” 與“行” 的關係來看,“思” 是“行”的綱領指導,“行”是“思”的執行和檢視。在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會看到有些人是思想派,有些人是行動派。對於“思想派”,有些時候可能就帶有一種調侃的味道了。這是比較好聽地稱呼那種只說不做的人。當然“思” 與“行”之間是相輔相成的。套用古人那句話叫行而不思則莽,思而不行則空了。

    從“思” 與“慮” 的關係來看,我個人認為這就與自我防禦關係有關。“慮”是一種情緒體驗,“思” 與“慮”好像有種互為因果關係。有時想得越多可能擔心越多,同時顧慮越多又反過來促進想得越多,這樣我們有時就陷入這種惡性迴圈,讓自己痛苦不堪了。因為在這種模式裡,我們缺乏“行”的檢驗,缺乏“學”的提升。當然,華人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也就是在告訴我們,“慮”是一種安危意識,是“學”“ 思”“ 行”一體化的重要推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特朗普的政績究竟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