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減水書生
-
2 # 江湖小曉生
劉邦取天下,十八路諸侯都能剿滅,因為他能幹對手不能幹。劉備擁有三分之一的實力,卻依舊不能奪取天下,因為他雖然能幹,可是對手也相當能幹。
項羽謀士棄而不用,劉邦身邊文武雙全。劉邦唯一的對手,其實只有項羽。而項羽這個人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無腦。他自己無腦也就算了,還不準有腦的范增發表意見,以至於身邊全都是帶兵打仗的武將,著名謀士一個都沒有,唯一的天才謀士范增棄而不用。反觀劉邦這邊,除了會打仗的將領比如樊噲、曹參、周勃、韓信之外,謀士也是層出不窮,比如張良、陳平、酈食其等等。
文武雙全一幫天才都聚攏在劉邦身邊,以此來對付項羽,那簡直就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了。而且劉邦這個人人緣好啊,不僅自己人幫他,就連項羽的叔叔項伯也主動幫助劉邦,項羽不失敗才怪。其他那些小諸侯簡直不值一提,他們都是戰爭暴發戶,只想著在自己的封地上安居樂業,沒打算爭奪天下,所以壓根就不是劉邦的對手。
劉備文臣武將不少,可曹操孫權文臣武將更多。三國裡出道最艱難的就是劉備,一沒有名聲地位,而沒有家世背景,他出來的時候只靠自己一張嘴,不斷說服他人加入他的團隊,這是非常了不起的。跟劉邦類似,他身邊確實也聚攏了一大幫文臣武將,文臣代表人物有諸葛亮、龐統、法正等,武將比如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這些。文武雙全之下,一步步奪取了三分之一的地盤,已經相當不容易了。
可是他的對手們卻更加厲害,曹操佔據了人口最多的中原地區,實力是劉備的四倍有餘。而且曹操手下的文臣武將也比劉備的多很多倍。劉備手下的頂級謀士徐庶到了曹操那兒根本就排不上名次,可見曹操那邊的人才到底有多少。孫權這邊也不簡單,文臣武將也比劉備的多的多。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在東吳也只能排到十幾名開外的位置。所以劉備的對手,比劉邦強大太多了,劉備不能一統天下也是情有可原的。
時代背景不同,劉邦時期不講究出身,劉備時期出身太重要了。劉邦所處的年代,是陳勝吳廣起義的時期,那個時候他說了一句著名的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話說出來以後,不少出身低微的農民便跟著他們一起反對暴秦。劉邦也是在這股浪潮當中忽然反應了過來,所以加入了起義軍。後來起義軍的聲勢越來越大,那些諸侯國的舊貴族們才開始進入角色當中。而當時農民起義軍領袖已經佔據高位,所以那個年代不看出身。
而劉備那個年代如果沒有出身,簡直太可怕了。劉備好不容易給自己搞了一個漢室後裔的身份,還不被大家所承認。袁紹四世三公所以能夠聚眾佔據河北,曹操爺爺是大宦官,而且是曹參的後人,所以曹操才能在家鄉一呼百應。劉備什麼都沒有,他只有一個自己嘴裡吹出來的漢室後裔,當時真正的漢室後裔至少也有幾萬人之多,壓根輪不到他這個拿不出族譜的人來起義。正是因為出身問題,所以劉備一直沒有發展的機會,等到有成就的時候,自己也老了,打不動了,再也沒機會一統天下了。
劉邦起義有楚懷王義帝這杆大旗罩著,劉備起義只能選擇東躲西藏。劉邦真的運氣好,當時有一個暴秦需要他們推翻,所以大家推舉楚懷王的後人熊心作為新任楚懷王,而所有起義軍都需要聽從義帝的號令。雖然義帝是個幌子,可是的確給劉邦發展勢力提供了不少便捷之處,讓他在前期發育的時候,完美地避開了他最強大的對手項羽,因為那個時候他們是戰友關係。所以項羽佔領咸陽以後,還能夠給劉邦一個漢中王的職位,其實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了,至少起點相當高了。
劉備就比較慘了,那個時候沒有一個明確的敵人,大家都在爭奪地盤,劉備只能被捲入各路早期諸侯的爭奪戰之中。先投靠公孫瓚幫著他爭奪冀州,隨後投奔徐州的陶謙,轉而又到了曹操帳下,再次出發的時候落入了袁紹軍中,不得已之下只能選擇南下荊州。這一路走來劉備嘗盡了人間心酸,也說明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他前期壓根就沒有機會積攢自己的力量。自然也就沒辦法跟劉邦相比了。
總結:劉邦的對手跟劉備的對手差距太大。劉邦運氣好啊,他一出道身邊就有不少老鄉跟著一起出來打天下,後來又招攬了那麼多謀士人才。而且運氣更好的是他有楚懷王罩著,一路上不斷壯大自己的實力。最終挑戰的對手項羽,又是一個聽不進話的武夫,他不一統天下才怪。
劉備運氣就沒那麼好了,他出身低微,沒有強大的家族背景給他撐腰。他也沒有人罩著,只能顛沛流離二十年,依舊一無所有。他手下的文臣武將,跟對手們比起來少太多了。
-
3 # 蜜汁歷史錄
正所謂勝不在己,而在於敵,劉備的敵人太強了。
劉備最主要的敵人是曹操,曹操的個人才能在三國中首屈一指,是高於劉備的。曹操從一個軍官混成最大的諸侯,這可都是靠真本事換來的,更為恐怖的是,他極善於用人,就用人方面曹操和劉邦一個級別。
而劉備從28歲投軍打黃巾,到50多歲還沒混到一塊地盤,打仗更是敗多勝少,常見他拋妻棄子,飛身上馬,不顧從者,奪路而逃,可見此人打仗是不行的,是不如曹操的。不過跑的快也是本事,所謂善敗者不亡,你不跑就打死你,曹操消滅了那麼多諸侯,就是沒能消滅劉備,說明劉備比其他諸侯強比曹操差。
就國力來說,曹操佔據北方九個州,而劉備只有兩個,而且當時最富庶的州在北方,基本上都在曹操手裡,實力相差太大,所以諸葛亮說此誠不可與爭鋒是對的,何況後期關羽還把荊州丟了,只剩一州。這是一打九啊。
在看劉邦的敵人項羽,項羽稱為霸王,力能扛鼎,可謂匹馬縱橫天下,無人能擋,就衝鋒陷陣來說,古今無敵,可這也是他的弱點,自己太強了就不會重用手下,看不上啊,所以韓信在他那裡只做一個站崗的,到了劉邦那裡,劉邦封他為元帥,劉邦知道自己不行,才能用人,所以文有張良,蕭何,陳平,武有韓信,樊噲,夏侯嬰,而項羽唯一的謀士范增還被他氣走,這用人水平不在一個檔次。
就國力來看,劉邦和項羽地盤差不多,項羽為西楚霸王,劉邦為漢中王,一對一,平手。
所以固然劉備厲害,但是曹操更厲害、那就贏不了,縱然項羽厲害,劉邦比他更厲害,所以劉邦能贏。
這和下象棋一個道理,你能不能贏取決於對手,這也是為什麼最後昏庸無能的司馬炎能夠一統三國,而劉備,孫權,曹操皆不能的原因,因為他的對手比他更差。
回覆列表
那也得看劉邦的天下跟劉備的天下,各是什麼形勢;還得看秦末諸侯跟漢末諸侯,各是什麼品類。
秦末掃蕩了貴族,漢末培植了軍閥始皇帝掃六合,掃蕩了六國貴族。秦末農民起義,成就了一眾平民英雄。
堪與劉邦匹敵的,也就只有一個楚霸王,其他都是銀樣鑞槍頭。
齊地田榮、趙地趙歇、魏地魏豹、韓地韓成,一眾六國貴族,都不是爭霸天下的主。當真是到了肉食者鄙的地步。別說劉邦能橫掃他們,就是彭越也能收拾他們。
所以,秦末天下是平民英雄的天下,劉邦、彭越、英布,甚至項羽,也算此類。
這當真是秦人失鹿,天下競逐之。
漢末天下則不同,漢亡於內部宦官和外戚之爭,外部亡於各地刺史州牧的軍閥割據。
哪塊地方,都是有主之地,而且這個主已經主公了好多年。
掃蕩這樣的天下,著實不容易。
劉備不行,曹操也不行,形勢使然也。
劉邦的對手也就楚霸王一個,劉備的對手可不止一個曹孟德除了項羽,劉邦想打誰就打誰。
而劉備呢?
著實沒那麼容易,除了要打曹操,還得打孫權。而且,這些人都不好打。
他們都是蓋世豪傑。
更要緊的是,各地士豪大家,也不是善類。
所謂劉備三分天下有其一。
那是因為孫權佔定了江東,正在鞏固江東;曹操佔定了中原,正在鞏固中原。
趁著曹孫兩家對幹,在夾縫中,劉備佔定得了川蜀一帶,否則根本沒他什麼事兒。
天下已經成了這種穩定的三角形勢,劉備想統一,難。同樣,曹操想統一、孫權想統一,也難。大家就在這囚徒困境著,熬時間、拼消耗。
當然,劉備的川蜀之地,拼不過他們,只能最早就被滅了。
而劉邦時期,則不同。一個還定三秦,再一個兵出函谷,劉邦就已經與楚霸王並列了。所以,他只要能幹掉項羽,天下就姓劉。
劉備以及劉備集團的能力,比之劉邦和劉邦集團差太多天下更復雜,對手更強大,這就是劉備面對的天下和對手。
而劉備以及劉備集團的能力,又遠不及劉邦及劉邦集團。
可以說,劉邦和劉備集團都是收攏了天下精英,但不可同日而語。
同樣是布衣起兵,劉邦的狠辣狡詐,以及隱忍妥協,都要強於劉邦。
除了跟項羽交手,劉邦跟天下諸侯火併,基本沒輸過,劉邦也是小戰神一枚。而劉備就沒有這種能力,就組織戰爭的能力而言,劉邦的武力值和統帥值要高出劉備一個等級。
而且劉備還意氣用事,有了夷陵兵敗,耗費了蜀國積攢大量精英和有生力量,已經無力再與吳魏較量了。
而核心集團而言,連諸葛亮都承認:高帝明並日月,謀臣淵深。
劉邦集團當真是精英薈萃,說打仗,統兵一方、獨立任事,韓信一個人就能帶著兵、橫掃列國。劉備手下可有韓信這樣的戰神,領兵的孔明跟領兵的韓信,哪個更強,看戰績就知道了。
劉備有五虎將,而劉邦有曹參、灌嬰這兩個就夠了,當真是給出攻略,怎麼打怎麼贏。
還有,內政層面劉邦有蕭何,而劉備又有誰能出眾一點兒呢?
還有,辯士集團,藉著天下亂局,劉邦想找多少幫手就找多少幫手。而三分天下的劉備,不要說沒有一個遊說集團,就是有,也沒用,因為三分天下已定,又能去遊說誰?
最關鍵的因素:那就是劉邦運氣太好而劉備運氣著實不行還定三秦,劉邦就是一個秦戰國,接下來就是效仿始皇帝,橫掃天下了。
這是項羽的戰略失誤,讓劉邦鑽了空子。
劉邦想勾連英布,九江王英布這個項羽的鐵桿盟友,當真就造反了。
劉邦想招攬彭越,彭越帶著上萬的精兵就外黃歸附了,而且馬上彭越擾楚。
劉邦想聯合齊國,酈食其就給他單車便下齊,還不算,韓信趁機把齊國給打下來了。
劉邦的運氣,簡直就能氣死人,也能氣死楚霸王。
而劉備呢?
運氣著實不好。
好不容易把陶謙的地盤給弄到手了,結果先是呂布後是曹操,生生給搶走了。
好不容易在劉表的荊州之地站穩了腳跟,還沒等施展權謀,曹操就來了。
好不容易把荊州切了一塊、把四川給佔定了,結果關羽失了荊州,四川也不穩定。
三分天下,剛要大展宏圖,就來了一個夷陵戰敗,接下類就是白帝託孤。
劉備很努力、很聰明,也很能捭闔天下、戰略諸侯,但運氣實在太差。他跟他的老祖宗劉邦,沒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