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異域龍者

    幽死。集權路上沒有情分,只有利益,當利益衝突時,必然起紛爭,打倒他,消滅他的勢力,殺死他,毀滅他的靈魂,死人是最安全的

  • 2 # 鳶飛九天2018

    被皇太極幽禁而死。

    努爾哈赤帶領建州女真在白山黑水之間崛起之後,很快統一了女真三部,並在東北地區建立了後金政權。既然已經立國,自然面臨著繼承人的問題。在努爾哈赤最為看好的長子褚英、次子代善令他失望之後,努爾哈赤在他人生的最後幾年裡,建立起了一個頗具軍事民主意味的“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制”。

    這個也被稱為“八王主政”的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制,主要意思是:後金政權由八個和碩貝勒共同掌握,八個和碩貝勒甚至有推舉和罷黜新汗的權力。因此,實際上,這八個和碩貝勒,也就所謂的八王,是後金的真正掌權者。

    而這八個和碩貝勒中,尤其以有“四大貝勒”之稱的四人兵力最強、資歷最深、實力最大。這四大貝勒的分別為:擔任正紅旗旗主的大貝勒代善,擔任鑲藍旗旗主的二貝勒阿敏,擔任正藍旗旗主的三貝勒莽古爾泰,和擔任正白旗旗主、後又被推舉為新汗的四貝勒皇太極。同時,統領其他四旗、也被稱為小貝勒的旗主,分別為為阿濟格、豪格、多爾袞、多鐸。

    後金曾經議政的十王亭

    八個手握大權貝勒,代善、莽古爾泰、皇太極、阿濟格、多爾袞、多鐸六個人是努爾哈赤的親生兒子,豪格則是新汗皇太極的長子,同時也是努爾哈赤的孫子。只有鑲藍旗旗主、二貝勒阿敏是八旗旗主中唯一一個“外人”。

    阿敏只是努爾哈赤的侄子,與努爾哈赤的關係,比皇太極他們遠很多。在後金這個有濃重奴隸制作風在軍事集團中,掌握大權卻又是“外人”的身份,也註定了阿敏不可能有多好的結局。

    阿敏是努爾哈赤的侄子,他是努爾哈赤的同母弟弟舒爾哈齊的兒子。舒爾哈齊在努爾哈赤崛起之前,一直是努爾哈赤最親密的兄弟。努爾哈赤少年時代,由於10歲喪母,繼母對他十分刻薄,分家之後努爾哈赤的生活十分艱難,而此時唯一跟著他的,只有他的同母弟舒爾哈齊。

    努爾哈赤以13副鎧甲起兵之後,舒爾哈齊一馬當先,為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立下了汗馬功勞。因為卓越的功勳,舒爾哈齊成為努爾哈赤集團的當仁不讓的二號人物。但與此同時,隨著政權的穩固,由於功勳卓著,在集團內部掌握大權的舒爾哈齊,也成為努爾哈赤大權獨攬的最大威脅。因此,努爾哈赤想盡辦法消除舒爾哈齊的羽翼,除了忠誠於若爾哈齊的部將,連舒爾哈齊的兩個兒子,他本人也最終被努爾哈赤幽禁至死。

    在努爾哈赤除掉舒爾哈齊之時,作為舒爾哈齊的第2個兒子,阿敏本來也在努爾哈赤的清除之列,但由於眾人的勸阻,努爾哈赤最終打消了這個打算。對於阿敏本人而言,父親、長兄、三弟都被努爾哈赤殺死或幽禁,自然仇恨不共戴天。

    但是,阿敏並沒有足夠的勢力和能力能夠幾百擊敗乃至消滅努爾哈赤,為父兄報仇。因此,阿敏選擇了“惹不起、躲得起”的策略。成為四大貝勒之一,並在皇太極登基之後,阿敏就曾找皇太極說出他想出任外番的想法。

    然而,阿敏可能並沒有想到,正是他的這個想法,使得皇太極有了殺機。因為,皇太極的抱負是建立一箇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而不是如父親努爾哈赤一般,只建立一個部落軍事聯盟就滿足。阿敏想“分開他過”的想法,恰恰觸及到了皇太極的逆鱗。

    皇太極繼位的天聰元年,阿敏受命率領八旗大軍出征北韓,阿敏不負眾望,迅速擊敗了腐朽的李氏政權。李氏北韓被迫臣服之後,按說應該儘快班師回國,但是,阿敏卻並沒有同意,反而想留在北韓。雖然由於眾人的反對,阿敏的想法並未成功,但是,這也引起了皇太極的忌憚。

    與此同時,天聰三年,奉命留守永平、遵化、灤州、遷安四城的阿敏,面對明軍的進攻,阿敏認為這四座城池孤懸於外、無險可守,同時,他的兵力過少。因此,阿敏並沒有聽從皇太極堅守城池的命令,反而在屠城之後撤了出去。

    雖然阿敏棄守四城的選擇,在軍事角度上並不能算錯誤,但是,這顯然給了皇太極很好的藉口。皇太極以丟失城池、拒不聽命為由,一連列出了阿敏16條罪狀。

    對於後金政權的諸多大將而言,阿敏只是努爾哈赤的侄子,本來就與他們的血緣關係相對較遠。阿敏為人簡單粗暴,殘忍好殺,即使在女真上層的人緣也很差,再加上權威俞重的皇太極的態度,面對皇太極對於阿敏開出的16條罪狀,眾人紛紛落井下石。

    皇太極給阿敏的處罰方式是處以極刑,也就是死刑。不過,既然已經消除了四大貝勒之一阿敏的兵權。為了防止其他貝勒兔死狐悲,皇太極做出一副悲天憫人的姿態,又下令寬免了阿敏的死罪,改死罪為長期幽禁。

    從此,曾經的四大貝勒之一阿敏徹底離開了後金的政治舞臺。死罪以免、活罪難逃的阿敏,從此始終處於幽禁的狀態。一直到皇太極,改國號為清後的清崇德5年,經歷了10年幽禁之久的阿敏,悄無聲息地死在了獄中。

  • 3 # 愛歷史的小少年

    眾所周知,滿清初期實行的是四大貝勒共同理政的格局。這樣對帝王的君權產生了嚴重的威脅,那麼皇太極是如何解決的呢?

    首先,他做了汗王后情況變得異常複雜,特別是在皇太極與代善、阿敏、莽古爾泰四大貝勒的關係上。按照八大貝勒共理國政的制度。皇太極登上汗位之後,與其他和碩貝勒之間並沒有君臣之別。在理論上講他們的身份是平起平坐,平等共處的。在舉行朝會各種機會和重大典禮時,四大貝勒並肩而坐共同接受大家的朝拜。在元旦大典時皇太極還要眾多兄弟子侄們向代善、阿敏、莽古爾泰三人行拜賀大禮。有證據顯示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在這種制度原則下,大體上維持了一種均衡的態勢。不過隨著形勢的發展,皇太極威權日重,最後平衡終於被打破。鏈條首先是在二貝勒阿敏身上打斷的,事情發生在皇太極繼位為汗後的第四個年頭。阿敏是皇太極的堂哥,努爾哈赤將弟弟舒爾哈齊殺死後,讓阿敏繼承了父親舒爾哈齊留下的大部分遺產。因此阿敏死心塌地的追隨努爾哈赤東征西討,所立下的戰功頗多,一直是努爾哈赤最重要的戰將之一。大約屬於那種兇猛不怕死很能打仗,卻也十分粗野橫暴一流人物。在推舉皇太極為汗的問題上,他表現得很痛快,誰知皇太極剛剛繼位不久。這位阿敏就要求皇太極同意他出居外藩,就是打算自成一國的意思,皇太極斷然拒絕,由此皇太極對阿敏心生不滿。

    天聰三年,皇太極親征大明,攻克永平、灤州、遷安、遵化四城,命阿敏前往鎮守。不久,明軍再次攻回,清軍連番失利,阿敏驚慌失措,棄城而逃。逃跑前,他下令將城中漢族降官降民全部屠殺,財產洗掠一空。阿敏平日飛揚跋扈,不尊上位,皇太極早就對他不爽了。這次他犯了這樣的大錯,皇太極立馬抓住時機將他圈禁,最後得了個和他父親一樣的結局。

  • 4 # 雍親王府

    阿敏在“四大貝勒”中是非常特殊的存在,因為他並不是努爾哈赤的兒子,而是努爾哈赤的弟弟舒爾哈齊的兒子。

    後金天命元年(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正式建立後金政權,同時設定了“四大貝勒”,即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並“命四大貝勒按月分直,國中一切機務,俱令直月貝勒掌理”。“四大貝勒”的排序僅僅是按照年齡為參考,並沒有地位上的高低貴賤。

    而在這“四大貝勒”之中,代善、莽古爾泰和皇太極都是努爾哈赤的兒子,只有阿敏是努爾哈赤的弟弟、舒爾哈齊的兒子,也就是努爾哈赤的侄子。

    曾經的舒爾哈齊被譽為是僅次於努爾哈赤的建州女真“二號人物”,自努爾哈赤起兵開始,就與努爾哈赤“同戰鬥、共患難”,二人同受朝賀,可以用“一字並肩”來形容。但是隨著建州女真不斷髮展壯大,兄弟二人的觀念也發生了變化,舒爾哈齊開始與努爾哈赤產生了分歧,並且變得日益膨脹,隱隱有了重新投靠大明王朝的跡象。

    於是努爾哈赤先發制人,殺掉了舒爾哈齊的兩個兒子阿爾通阿、扎薩克圖,隨後又將舒爾哈齊囚禁起來。最終在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舒爾哈齊在囚禁中死去。

    原本努爾哈赤也準備將阿敏處死,但是代善、皇太極等人拼命為阿敏求情,最終讓努爾哈赤放過了阿敏,而在舒爾哈齊被囚禁後,阿敏繼承了舒爾哈齊的部眾與財產,成為了鑲藍旗的旗主貝勒,最終也位列“四大貝勒”之列。

    阿敏與皇太極有過一段“蜜月期”,但是馬上兩人的關係急劇惡化。

    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爾哈赤去世,隨即開始了激烈的後金汗位爭奪。

    由於阿敏是舒爾哈齊的兒子,天生的沒有繼位資格,而阿敏坐擁鑲藍旗33個牛錄,也成為了左右局勢的關鍵因素。最終,阿敏同代善家族與莽古爾泰一起,支援皇太極登基為後金大汗。

    而登基後的皇太極,繼續沿用了“四大貝勒”共治制度,“南面共坐、同受朝拜”。但是皇太極並不滿足於當前的政治局勢,他需要不斷打擊其他三位貝勒的實力以達成一人專政的目的。

    阿敏成為了皇太極首要打擊的目標,而阿敏也在這個時候“非常自覺的”將罪狀一一呈上了。

    首先是在天聰元年(1627年),剛剛登基後金大汗的皇太極安排阿敏帶兵攻打北韓,逼迫北韓簽訂了《江都之盟》。但是此時的阿敏企圖封王自立,割據北韓,最終被他的弟弟濟爾哈朗等人勸下,但是阿敏隨即縱兵搶奪三日,然後揚長而去。此番搶奪使得皇太極就此拉攏北韓的計劃破產,北韓繼續同明朝站在了同一戰線上。

    其次便是阿敏棄永平四城,不戰而退。天聰五年(1631年),阿敏負責駐守永平四城,但是面對孫承宗等人的率兵攻擊,阿敏拒不救援在先,而後又不戰自退,拱手將前一年皇太極辛苦打下的永平四城拱手相讓,更是在棄城前下令屠城,徹底激化了遼東地區的滿漢矛盾。皇太極對此是大為憤怒,同時也引得了其他眾位王工貴族的一致反對。

    最終,阿敏被皇太極下令拿下,皇太極隨即以十六大罪狀囚禁了阿敏。

    阿敏被囚禁了十年之後,最終於清崇德五年(1640年)去世,他的弟弟濟爾哈朗繼承了他的一切。

    阿敏人生的最後十年是在監獄中度過的。自天聰五年(1631年)被皇太極下令囚禁,最終在崇德五年(1640年)去世。

    阿敏被囚禁後,其全部財產全部由他的弟弟、舒爾哈齊的第六子濟爾哈朗繼承,同時歸屬於濟爾哈朗的,還有阿敏統領的、在八旗中實力排名第二的鑲藍旗。而濟爾哈朗也在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改元稱帝后,被冊封為和碩鄭親王,在百官之中排名僅次於代善,名列第二位。

    再後來,由於濟爾哈朗在清算多爾袞集團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濟爾哈朗更是權勢顯赫一時,順治皇帝將阿敏和濟爾哈朗的父親,也就是被努爾哈赤處死的舒爾哈齊進行了平反,並且追封為莊親王。

    而阿敏則自始至終,都被釘在了大清王朝歷史的恥辱柱上。

  • 5 # 老照片

    愛新覺羅·阿敏是清太祖努爾哈赤之弟舒爾哈齊的次子,其父因謀叛之罪,囚禁而死。阿敏有幸免於一死,跟隨努爾哈赤四處征伐。1616年,努爾哈赤稱汗,封阿敏為和碩貝勒,參與國政。在四大和碩貝勒中,阿敏位居第二,地位僅次於代善。

    皇太極登基稱汗後,阿敏很快就和皇太極反目成仇。究其原因,首先是阿敏對父親的死一直耿耿於懷,努爾哈赤在世時畏懼其威嚴而不敢表示,等到堂弟皇太極即位後則顧忌減少。另一方面,阿敏自恃戰功卓著,地位甚高,於是妄自尊大、專橫跋扈,引發眾多怨恨。天聰三年(1630年)三月,阿敏駐守永平城,接連敗於明軍攻擊,最終棄城逃跑。

    阿敏大敗而歸引起舉國譴責,皇太極乘機除掉了阿敏,本來是打算將其處斬,但是皇太極下令免死,將其囚禁。10年後死於獄中,終年55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醋需要什麼商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