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標準美國
-
2 # 英武
簡單回答:
1.美伊曾經的關係很鐵,但是從巴列維出走開始,標誌著一代“王朝”的沒落。而1979年發生的伊朗扣留人質事件,成為美國與伊朗分道揚鑣的標誌性事件!
當年(1979年)11月4日,在霍梅尼支援下,伊朗學生佔領美國駐伊朗大使館並扣留了52名使館人員,要求美國印度流亡美國的巴列維國王;另一批學生在5日佔領了英國駐伊朗大使館,之後直至午夜才撤出。
按照霍梅尼的的看法,當時在美國流亡的巴列維國王、英國的巴赫蒂亞爾就是伊朗的賣國賊,必須交出來!之後,伊朗政府還廢除了1959年同美國簽署的協議,已經1921年同蘇聯簽署友好條約等。
後來,美國在當年4月25日做好嘗試營救被扣留美國駐伊朗外交官,但遭遇失敗!後經阿爾及利亞斡旋,1981年,美伊雙方做出讓步,伊朗釋放了全部人質,美伊之間關係進入冰凍期!
2.美國根本沒有真心幫伊朗,而僅僅是當做美國提款機,還能夠為美國國內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成為美國的依附!這也是當年發生人質問題的真正原因。其實,伊朗在上世紀二戰之前,就成為英國和蘇聯爭奪的焦點,就跟現在的敘利亞一樣,因為運送盟軍的援助物質必須經過伊朗。
二戰之後,伊朗豐富的石油資源讓盟國有了更多想法,當年伊朗與蘇聯、英國發生出衝突的時候,美國都是“默默”站在伊朗陣營,畢竟當時美國還沒有壯大起來。
但是1953年伊朗政變成功後,美國獲得了機會,並且在巴列維統治的後10年,美國在伊朗獲得更多實際利益:出手軍工貿易(賣武器),而美國真實想法並不是希望伊朗能夠透過購買自己的武器得到軍事實力的提高,而是成為美國的依附,成為美國的提款機,並能夠保持巴列維長期統治,為美國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還有源源不斷的軍售訂單!而對於伊朗走向現代化民主社會,其實美國是十分警惕的,也是不樂意的。所以,對於巴列維侵犯人員的行徑基本上採取漠視態度,而當年的伊朗跟現在的沙特一樣,將大把大把石油美元用來購買美國武器上面,忽視了對伊朗本國經濟建設的投資和裝置更新,導致伊朗成為現在的沙特!3.之後的事情大家都已經清楚了,不再多說。
就在前幾天,另一個更當年伊朗一樣的國家——沙特,直接給美國4000億美元,連現在美國在地中海、紅海和波斯灣這次出動三支軍艦和一艘航母,據說也是沙特買單!
而沙特除了各種裝備,基本上就剩下“老爺兵”,沒有任何戰鬥力可言。而沙特現在的建設,僅僅依靠能源,依靠石油美元,一旦遭遇大事兒,將會陷入極大被動。
而反觀伊朗,各種工業裝置齊全,在中東來說也是比較“行業標準齊全、工業系統完整”的國家,而這個齊全與完備,也是美國現在不會在輕易說出“動武”的原因之一。
至於美國所謂的準備撕毀伊核協議,即使不廢除,也要修改伊核協議,美國的目的很明確:將伊朗保留的導彈這一塊給去掉!
因此,伊核協議將會成為未來最大除了敘利亞之外,最大的關注點。
-
3 # 執斧談史說事
伊朗在1979年伊斯蘭革命前是一個高度世俗化的國家,也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鐵桿盟友和忠心小弟,美國連當時非常先進的F14雄貓戰鬥機和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都願意給伊朗。可是伊朗的巴列維王朝被伊斯蘭革命推翻後美國和伊朗關係急轉直下,因為伊朗核問題雙方一度要兵戎相見,這其中最只要的原因是雙方利益背道而馳。
一、倒向美國懷抱的小巴列維
伊朗在近現代和中國一樣面臨被列強瓜分亡國的危險,當時英國和沙俄在伊朗各自瓜分了自己的勢力範圍。後來不堪愷加王朝賣國行徑的巴列維發動政變建立了巴列維王朝。在二戰期間由於其親納粹德國政策又被英國和蘇聯出兵趕下臺,他的兒子繼位為伊朗國王並且在美蘇博弈過程中最終倒向了美國,由此成為了美國控制中東和遏制蘇聯的鐵桿盟友。一直企圖打通印度洋的俄華人
二、美華人的忠心小弟
投靠美國後小巴列維透過大肆出賣石油等國家利益成功獲得了美國的青睞,加上高度世俗化和西化的生活方式也獲得了美國的認同,因此這時候的伊朗在美國眼裡成為僅次於英國和以色列等國的親密盟友。所以美國那時候連F14這樣先進的戰鬥機都可以買給伊朗,而當時先進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伊朗也訂購了4艘,但是最後因為伊斯蘭革命爆發沒有交付轉給給了美國海軍,又在退役後賣給臺灣變成基德艦。可變後掠翼的F14雄貓戰鬥機
三、急轉直下的美伊關係
巴列維王朝統治者和美華人利用伊朗豐富的資源大發橫財,白色革命雖然發現了經濟可是卻加劇了貧富差距和社會矛盾,終於導致了伊斯蘭革命的爆發推翻了巴列維王朝。流亡在外的霍梅尼回國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朗現政權。新政權建立採取了一系列損害利益和不符合美國價值觀的政策,加上因懷疑美國中情局意圖顛覆伊朗現政權伊朗人衝進美國大使館扣壓了美國外交人員和平民作為人質,美伊雙方徹底鬧翻臉開始了長期的敵對行動。
四、伊朗核危機後的春天
美伊交惡後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伊朗進行了包括凍結資產和斷絕貿易往來等一系列嚴厲的制裁措施,此外還挑唆薩達姆對伊朗發動戰爭引起長達八年的兩伊戰爭,後來薩達姆也被美國給坑死了。同時美國也在不停的抓住時機找伊朗的麻煩,比如企圖利用伊朗核問題對伊朗加大制裁,而伊朗在國際社會要求和國內經濟困難雙重壓力下也終於放棄了其核計劃。因此美國進一步制裁伊朗的企圖落空,國際社會逐漸解除了對伊朗的制裁,因此伊朗經濟發展贏來了春天。企圖推翻伊核協議的特朗普
五、美伊關係未來還存在變數
伊核危機解決後美國和伊朗關係雖然有所改善但是依然不容樂觀,伊朗政府指責美國沒有兌現其解除制裁的承諾,而特朗普政府則認為對伊核問題解決協議太寬鬆企圖廢除該協議。因此伊朗核問題還不能算完美的解決,未來還有重新爆發的可能,因此美伊雙方關係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看不到進一步改善的希望。
-
4 # 香堂風子
美國和伊朗在1979年以前是盟友關係,可是美國一直在壓制伊朗的發展。使伊朗國內出現了反美情緒,最終演變成伊斯蘭革命,新上臺的伊朗政府從此走上了反美的道路。
1.中東地區盛產石油,而石油是每個國家工業發展必備的資源,因此美國一定要控制中東地區。二戰結束後美國與伊朗成為了非常好的盟友,美國甚至把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F-14戰鬥機賣給了伊朗。不過美國是玩戰略平衡的高手,美國知道中東地區土豪國家眾多。它們有了錢就會購買大量的先進武器,在中東地區稱王稱霸。如果中東地區出現了一個大國,那麼有可能導致強龍壓不過地頭蛇的情況,會對美國控制中東地區產生挑戰。因此美國未雨綢繆,一旦發覺有哪個中東國家勢力做強做大,美國就會遏制這個中東國家的發展。
2.而當時的伊朗是中東地區最強大的什葉派國家,伊朗希望在中東稱王稱霸,這顯然成為了美國的一個“潛在威脅”。1970年代的伊朗擁有168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有6000萬人口,伊朗有豐富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還是美國幾十年的盟友。因此伊朗的實力與日俱增,已經初顯中東地區的王者風範。美國認為必須對伊朗進行制約,不然伊朗強大後就會挑戰美國在中東地區的霸主地位。此時美國開始扶植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拉克,讓這兩個國家對伊朗形成制衡之勢,來維持中東地區的戰略平衡。
3.美國傾盡全力扶植伊拉克和沙烏地阿拉伯,嚴重損害了伊朗的利益,動搖了伊朗與美國盟友的基礎。而當時伊朗北部是強大的蘇聯,伊朗也希望與蘇聯改善關係。因此在伊朗國內出現了廢除“美伊同盟”的呼聲。伊朗的政治人物和人民都希望伊朗能夠擺脫美國的控制,放開手腳與沙特、伊拉克進行對抗,使伊朗成為中東地區的霸主。伊朗還想與蘇聯緩和關係,開啟戰略生存空間。這樣就導致伊朗國內爆發了伊斯蘭革命,推翻了伊朗親美的巴列維王朝。伊朗新政府上臺後奉行反美政策,美國為了制約伊朗在中東地區的發展,就支援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對伊朗發動了兩伊戰爭。兩伊戰爭打了八年,使伊朗的國力出現了嚴重的衰退,這加深了伊朗對美國的仇恨,這就是美國和伊朗兩國恩怨的由來。
-
5 # 超然視野
伊朗在巴列維王朝時期是美國重要的盟友,是美國抵抗蘇聯勢力南下的重要戰略支撐,當時美國和伊朗有多親密,看看如今的伊朗戰鬥機就清楚了,伊朗是除了美國之外唯一一個裝備F14熊貓戰鬥機的國家。
要知道F14熊貓戰鬥機在當時是極為先進的,其機身為鈦合金,能夠抵禦一般的輕武器的掃射和破片殺傷,可變後掠翼可以在超音速和亞音速之間轉換,也是當時美國航母的標配。
然而伊斯蘭革命後,巴列維王朝覆滅,巴列維本人流亡歐洲,隨後爆發了伊朗大學生劫持美國大使館人質事件,美國和伊朗關係迅速惡化,美國開始夥同自己的盟友長期的對伊朗進行經濟制裁和武器禁運,隨後受宗教和美國的忽悠的薩達姆就開始了對伊朗的邊界糾紛,隨之演變成長達十年的兩伊戰爭。
進入上世紀末,伊朗開始發展核技術,並有研發核武器的想法,美國則自此為藉口糾集多國開始對伊朗更嚴重的經濟制裁一直延續至今。
-
6 # 浮游上青天
謝謝邀請,在我看來伊朗和美國為啥分道揚鑣,其實這是雙方在利益上出現衝突罷了,有句話說的對,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不管是基於國家,還是個人都是如此。 舉個近些年來很明顯的例子,土耳其和美國,土耳其曾也是美國的盟友,但自從美國發動政變以來,土耳其就跟俄羅斯越走越近,這是為什麼呢?土耳其曾和歐美關係那麼好,還一直謀求加入北約,後來雖然加入了,但美國幹嘛還發動政變呢?這還不是利益作遂嗎? 分道揚鑣不是簡單衝動就可以決定的,這是整個國家和對方發生利益衝突才會如此,兩國根本謀求的不同,伊朗謀求的是當阿拉伯世界的老大,而美國謀求的是掌控中東,可以為自己的利益服務,兩國的目的從根本上就存在衝突,所以分道揚鑣是遲早的事。
回覆列表
美國與伊朗的甜蜜期
在巴列王朝時期,伊朗與美國一段甜蜜期,但在1979年伊斯蘭革命後,美伊矛盾激化,在伊朗人質事件後伊朗與美國分道揚鑣。
伊朗由於境內蘊含豐富的是有和重要的戰略地位,美國透過大量軍事援助和提供經濟幫助,支援巴列王朝,在這是伊朗成為美國的重要盟友,這也是伊朗與美國甜蜜期的開始。
(伊朗重要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資源)
甜蜜期美國幾年,伊朗新上任的總統穆罕默德·摩薩上臺,透過一系列改革其中一項就是將所有外國控制的石油收為國有,這項改革惹惱英美兩國,於是美國中央情報局推翻了摩薩德政府,重新讓巴列維國王重新上臺,這引起了伊朗人們的不滿。
後來伊朗爆發大規模反對國王的群眾運動,遭到了國王的鎮壓,最終引發了伊斯蘭革命,親美的巴列維王朝被推翻,宗教領袖霍梅尼上任,伊朗成為了政教合一的國家,霍梅尼走上了反美道路,伊朗與美國甜蜜期結束。
(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
美國與伊朗斷交伊朗流亡的巴列維國王前往美國治病,這項舉動引起了美國的不滿,認為美國在於伊朗作對,伊朗要求美國巴列維國王,並佔領美國大使館,扣留美國使館人員,這之後美國與伊朗斷交,被稱為“人質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