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今年以來高溫乾旱持續不斷,全球小麥主產國頻爆歉收,近期國際小麥市場出現一波暴漲行情。國際穀物理事會、美國農業部最新報告顯示,2018/19年度全球小麥產量預估為5年來最低水平,同時消費量將創新高,全球小麥庫存大幅下降。
4
回覆列表
  • 1 # 宗元三農堂

    國際糧價上漲,夏糧減產玉米缺口增大,你怎麼看?對於今年糧食價格普遍的低迷,只是近期出現了糧價上漲的現象,而且也只是小幅度的上漲,這個原因不能歸結為今年夏糧減產、玉米減產,主要是現在糧食消費量逐年增加,簡單的分析一下原因:一、今年全球出現了乾旱的天氣,小麥大面積的減產,這已經成為定局,也是近幾年來創造了小麥減產量最大的一年,這促進了小麥價格的上漲。二、目前養殖行業的興起,致使糧食消費量出現了大幅度上升。特別是小麥玉米的消費量,出現了大幅度的上升,但由於近期乾旱嚴重,小麥玉米也出現了大面積的減產。這也使得秋後玉米的價格會有上升的空間。三、國際糧價的上漲,主要是由於一些涉農企業,或者是商販促使著的糧價的上漲,或者是抬高了糧價的上漲。對於農民的糧食價格收購問題,畢竟沒有出現大幅度的上漲,農民沒有得到好處。四、目前北半球已經是秋高氣爽,像麵粉消費逐漸增多,養殖業的飼料消費量,這才是造成目前國際糧價上漲的主要原因。總之,目前糧價上漲是全球性的,其中有全球出現了大面積的長期的乾旱天氣的原因,但主要原因是目前糧食消費量大幅度的增長,對於夏糧減產、玉米缺口增大的問題,不是造成目前糧食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比如說中國臨儲玉米量還有近1.2億噸需要拍賣,這會衝擊玉米的價格上漲,或者是補足玉米的缺口。

  • 2 # 糧油市場報

    本年度中國玉米產量和去年相比有所下降已經是一個事實,而這造成的直接影響就是中國新產玉米供給量整體不及去年,供需缺口較去年有進一步的提升。

    雖然這看起來是中國玉米產量減少,糧食歉收並不是一個好結果,但是因禍得福,這對於本年度中國玉米價格的上漲來說是一件好事。

    因此此舉將為中國低迷許久的玉米市場帶來比較大的改觀,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玉米價格較去年相比有一定的增長,甚至有很大的可能達到近三年的最好水平。

    2018年,中國玉米產量減少,玉米價格上漲。

    對於中國廣大農民來說,今年是一個難以忘懷的年份,因為在這一年,中國的兩大糧食作物,小麥和玉米接連遭遇了一定的氣象災害,對其產量造成了明顯的影響。

    業內普遍認為,2018年中國小麥減產幅度達到了百分之二十以上,而今年中國玉米減產幅度整體或許不及小麥那麼誇張,但是部分地區玉米減產幅度也在百分之三十以上,少數玉米地塊遭遇非常嚴重的災害,甚至出現了絕收……

    供需關係改善,玉米價格整體高於往年。

    糧食一旦減產,就意味著新季糧源供給量的減少,這對於中國本年度玉米市場整體供需來說肯定產生比較大的影響,甚至對本年度中國的臨儲玉米輪換以及玉米庫存量都造成一定的影響。

    所以,2018年全國玉米減產造成的市場供應量不及往年那麼充足是一個必然,雖然中國有足夠的臨儲玉米庫存來作為補充,但是購銷市場因為供需偏緊而產生的緊張心理勢必加重高價採購的心理。

    2018年,中國玉米產量下滑是一個事實,價格上漲也是必然。

  • 3 # 農通社

    首先,國內主糧安全無憂! 但也不要掉以輕心。 華人的飯碗事關國之重器。在中國,保口糧絕對安全一直是糧食安全戰略底線。就小麥、稻穀和玉米這三大主糧而言,近些年中國一直堅持自我供給。由於進口規模較小,內外市場聯動效應有限,國際糧價波動難以波及國內主糧市場。目前三大主糧自給率均在95%以上,華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口糧安全性不受影響。

    其次玉米缺口或成定局。隨著玉米深加工產能的擴張和養殖業的發展,三大主糧中玉米今年料將出現產不足需。從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國家糧油資訊中心8月份最新預測來看,今年玉米缺口在2000萬噸-4000萬噸之間。目前玉米生產形勢不容樂觀,因受前期乾旱、後期暴雨等不良天氣,多地面臨減產。不過目前玉米庫存還有1.1億斤,加之今年部分品質低下的小麥、水稻進入飼料或乙醇領域消化,此會緩解玉米部分缺口壓力。

    國際糧價存在不確定性。國際穀物理事會、美國農業部最新報告顯示,2018/19年度全球小麥產量預估為5年來最低水平,同時消費量將創新高,全球小麥庫存大幅下降。目前小麥飆升20%以上,未來國際需求和天氣炒作仍會加劇,或推升國際糧價進一步走高。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由於人多地少、土地資源有限,中國三大主糧之外的其他農作物不同程度存在短缺現象,特別是大豆對外依賴度高,一單國際上有什麼風吹草動,容易陷入被動。還有今年部分小麥水稻種植戶收益降低,種糧積極性有所下滑。糧食安全事關全域性,時刻不能掉以輕心。

  • 4 # 三農廣訊

    國際糧價上漲,夏糧減產玉米缺口增大,你怎麼看?

    最近一段時間,國際糧食價格一路走高,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資料顯示,CBOT小麥1809期貨合約7月份持續上漲,創下了593美分/蒲式耳,累計上漲11.32%。國際穀物理事會發布最新資料顯示,2018/19年全球小麥產量資料下調1600萬噸,至7.21億噸,為近5年低點。與此同時,中國夏糧也出現一定減產,筆者認為對國內的小麥、玉米價格將會產生積極影響。一、國際糧價上漲利好國內糧食行情。大家知道中國加入世貿組織(WTO)之後,農產品生產標準、價格等逐漸與國際接軌,因此價格受到國際糧價的關聯性也在提升,所以說目前國際糧價上漲,對國內糧價也會產生一定積極影響。

    二、玉米缺口增大將聯動整體糧價。由於2018年玉米麵積減少49.5萬公頃,再加上部分省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旱災、蟲災、洪澇等災害,玉米減產預期比較明顯,有訊息稱,預計產量2.11億噸,減少2.9%;同時東北地區玉米加工企業新增、擴建等原因,消耗量將有一定增長;下半年生豬、禽、蛋等價格上漲,刺激養殖業發展,對玉米的需求也有所增加。綜合供需情況,有機構預測,2018/19年度玉米缺口達到2000萬噸以上,這將拉動國內玉米、小麥、大豆等相關品種糧食價格上行。

  • 5 # 科學興農

    從目前中國的糧食生產狀況看,今年中國夏糧+秋糧減產的可能性非常高,從有關部門的統計資訊看,今年夏糧減產2.2%,而國際糧食也有所下滑至近五年的新低,對於中國的糧食進口也會產生較大影響,而秋糧受到今年持續性的大範圍乾旱,減產也可以預計,至此,人們所關注的焦點應該是:在今年糧食可能減產的背景下,中國人民的飯碗是否還有保障?

    主糧地位穩固

    作為華人的三大主糧:水稻、小麥、玉米來說自給率超過95%,並且每年中國這幾樣都還有庫存結餘,雖然今年中國玉米預期減產幅度較大,相關部門預計今年玉米缺口2000-4000萬噸,但是中國目前玉米庫存依舊高企,這點缺口還不至於對中國的糧食安全構成實質性威脅。

    而近些年來說,雖然中國每年糧食進口幅度都在增加,但是對於三大主糧我們實施配額制度,保證三大主糧的自給能力,而實際上來說進口量較大的是大豆,以2017年來說大豆進口量高達9553萬噸。而三大主糧的自給地位並未動搖,自然無論國際糧價如何波動,在三大主糧地位穩固的前提下,都足以保證中國局面糧食供應充足。

    中國糧食自給率高

    上面已經有所介紹,目前來說中國的糧食進口歐基本上為大豆,2017年大豆進口達9553萬噸,然而全國糧食總進口量才1.3億噸。單單大豆就佔到了進口總量的73%,而像小麥、水稻、玉米地進口量基本在400萬噸上下的數量級別。糧食自給率超過95%,而即便是糧食綜合自給率也超過82%的水平。並且針對這些糧食的進口,中國還實施了配額制度,一方面確保中國的主糧地位,保持穩定性;其次避免國外低糧價對中國的主糧造成衝擊。

    像其中的小麥進口部分基本上用途為製作麵包糕點,而大米進口部分的用途則主要是為了滿足中國對於優質大米的需求。由此也可以看出,目前來說,中國人民對於糧食的需求矛盾為質量同需求之間的矛盾,而非供需之間的矛盾。

    而中國近些年,也正是由於每年糧食結餘不斷增加,庫存量不斷提高的背景下,才有充足的底氣敢於喊出來“去庫存”這樣的提法,而質量同需求之間的矛盾又支撐我們有著充足的底氣敢於最佳化中國種植結構,調整種植佈局,更好的滿足國內糧食生產。

    綜上來說,目前中國的糧食供給在風雲變幻的國際市場中依舊可以泰然處之,而華人也沒必要為今年的糧食預期減產所憂心,而今的中國是日益強大的中國,對於抗風險、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也遠遠強於六七十年代,對於老一輩來說那是一個對於糧食、溫飽充滿恐懼的年代,然而在如今糧食日益豐富,庫存越加豐滿的當下,只要安心做好生產工作,沒有過不去的坎兒。

  • 6 # 鍾情三農

    今年不僅中國的玉米供需缺口加大,小麥的供需缺口同樣是遠高於往年的水平!而這背後,主要還是氣象災害,多場大規模天災的影響讓中國的小麥和玉米先後減產。那麼,這將對中國的糧食產業發展帶來什麼影響呢?筆者以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中國的小麥和玉米價格將會有所走高。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物以稀為貴。在中國糧食安全戰略時刻不能放鬆要求下,中國糧食需求量一年高過一年,必須要產出或者供應出足夠多量的糧食,才可以滿足華人日子增長和精進的糧食需求。

    但是,在今年中國新產玉米和小麥供給量又大不如往年的情況下,往年比較供給超量的兩大糧食作物在今年彷彿都成了稀罕物。

    所以,在今年中國小麥和玉米供給量萎縮,但是需求量不減反增的情況下,它們的價格有所回暖也是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變現。

    農民整體收益或較往年有所降低。

    誠然,筆者上文中說過,今年中國小麥和玉米兩大主糧受供需關係的變化,價格會較去年有所提升,但這種喜悅並非所有的農民都可以享受的到,因為減產或者品質下降讓很多農民在今年這個災年裡並不會獲得一個令自己滿意的收益。

    就拿六月份開始的夏糧收購來說,很多農民小麥減產幅度在百分之30左右甚至更多,但是他們手裡的小麥價格卻沒有這樣大幅度的提升。

    簡單來說,減產幅度大,漲價幅度小,兩者對比,簡直是杯水車薪,農民收益怎麼可能在災年間有所保證?

    馬上秋糧收購也要正式開始了,想必今年中國很多地區的玉米產量減少幅度也將大於其後期價格上漲幅度,這也就意味著,即便是玉米漲價了,有些農民種植玉米或許還沒有去年賺錢……

    2018年,真是一個災年。

  • 7 # 卓275808563

    沒看法

    反正種了不保豐收不能保本

    肥也貴

    我少用肥不管理少收少收點吧

    賠也賠不多少

    錢漲不漲的20多年的價麻木了

  • 8 # 尼爾斯

    鐵礦石最大買家卻沒定價權,恐怕糧食進口要步鐵礦石後塵,更恐怖的是怕聯合起來不賣給你,到那時砸房還田都來不及了

  • 9 # 老張39997

    提高種糧農民的收入,讓田有人自覺去種,體現農民勞動成果價值,不要靠老美提供濂價農產品,促進國內自給自足,拉動國內經濟大迴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蓮子怎麼發芽養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