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唐推書
-
2 # 燈花物語
康熙晚年,政治鬆弛,國庫空虛,積弊甚多。雍正繼位後,清理虧空,懲治貪官,同時實行養廉銀製度,提高官員收入水平。設立軍機處,提高行政執行效率。實行經濟改革,推行攤丁入畝。他在位只有短短的十三年時間,卻給大清朝留下了豐厚的遺產,有制度的,有文化的,有精神的,當然,也有經濟上的。在經濟方面,雍正接手康熙時,國庫餘銀800萬兩,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乾隆接手雍正時,國庫餘銀高達6000萬兩。 然而,等到嘉慶接手時,國庫基本空虛,這是為何呢?
乾隆太貪玩。他在位期間,曾經六下江南,每次下江南都很鋪張,要花費約近兩千萬兩白銀,六次下江南,估計花費不低於一億兩白銀。乾隆附庸風雅,喜歡收藏古玩,花錢自然也少不了。他痴迷陶器,專門在江西景德鎮設立了“督陶官”,研發了層出不窮的奇巧陶器,也夯了不少銀子。他還撥付了鉅額資金修建圓明園。這玩來玩去的,國庫哪能受得了?
乾隆喜歡面子工程。以過壽為例,乾隆是有名的孝子,對崇慶皇太后是百依百順,從乾隆六年開始,一直到乾隆三十六年,先後為皇太后操辦了五十、六十、七十、八十大壽,即所謂的“萬壽慶典”,一次比一次奢華,浪費驚人。以七十大壽慶典為例,單在工程方面就花費驚人:專門撥白銀100多萬兩,將西直門到西華門一帶的街道鋪面統一修葺。紫禁城內外的壽安宮、萬壽寺、正覺寺等也全面整修。在萬壽寺旁邊效仿江南修了一條蘇州街。這乾隆皇帝堪稱面子工程的高手啊。乾隆孝順皇太后,對自己也不吝嗇,他過70歲大壽、80歲大壽時,奢靡浪費比皇太后過壽時有過之而無不及。
乾隆閉關鎖國。他在位執政60年間,西方世界發生了三件大事:英國工業革命、美國獨立、法國大革命。英華人已經提出了太陽系起源和演化假說,發明了珍妮紡紗機,還送給大清一臺天文望遠鏡;美華人簽署了《獨立宣言》,發明了抽水馬桶;俄羅斯伊麗莎白女皇頒詔建立了莫斯科大學。乾隆大擺千叟宴的時候,英華人瓦特改良了蒸汽機。西方的經濟、科技迅猛發展,大清國卻在頑固的吃老本,沉浸在“天朝上國”的浮華夢中不願意醒來,社會經濟發展停滯不前,底層國民多數面黃股瘦,民生之艱難,讓人心痛。
有人說和珅貪腐,挖空了清朝的國庫,我以為不然,和珅再貪,那銀子也沒跑國外去,最終還是回到了朝廷的腰包裡。皇帝的奢靡和無為,才是導致國力衰敗的根本原因。乾隆的兒子嘉慶帝很節儉,沒辦法,他命不好,攤上了一個愛花錢的老爹,差點把家業花光了。嘉慶之後的道光更是可憐,龍袍壞了也不捨得換。可見大清的國力,自乾隆開始,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
3 # 且愛且珍惜
乾隆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在位60年,當了三年太上皇,其國力達到了鼎盛時期,尤其在平定西川,鞏固邊防做出了突出貢獻!對內繼續推行雍正時期的新政,大力發展農業,乾隆時期中國的人口達到了最高點,並且編制了《四庫全書》,其晚年因為自身的驕奢淫逸,官吏貪汙腐敗成風,民不聊生,爆發了白蓮教起義,清朝開始走向了衰敗之路,那麼為什麼雍正去世後給乾隆留下了6000萬兩白銀,而嘉慶繼位後國庫空空如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今天我們就討論這一問題!
首先,雍正皇帝是一位比較有作為的皇帝,比較務實,乾隆喜歡虛華之世,兩者截然不同!雍正繼位之初接受了康熙晚年的爛攤子,在國內進行大力的改革,並且特別關心百姓的疾苦,雍正最討厭反感官吏腐敗,所以在雍正一朝官吏相對比較收斂,能夠很好的服務人民,對貪汙分子進行嚴厲的打擊,人稱抄家皇帝,雍正對待自己也比較簡樸,他信佛所以一般都是素食,對於當時的雍正只想如何把國家治理好,如何讓老百姓得到實惠,乾隆繼位之初勵精圖治,發展經濟,把清朝治理的井井有條,對官場上的奢華腐敗之風也是比較厭惡的,並且懲治了很多的貪汙犯,但是到了晚年自身過於膨脹,開始追求享受,大興土木,修建園林,六次下江南,消耗巨大,可以說是用盡全國之力來滿足自己的私慾,最後留給嘉慶的只是虛度的繁華!這就是雍正和乾隆的區別!
其次,大興文字獄涉及人員眾多,對經濟有一定的影響,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其對人民思想的禁錮也是比較嚴厲的,尤其在乾隆時期文字獄是比較盛行的,因為一本書,一句話或許就會人頭落地,人人自危,這就變向的消耗了國力,消耗了經濟,在軍事上,打仗實際上打的是財力,在乾隆時期平定大小金川,剿滅回族叛亂等,有很多的戰爭都是可以避免的,為了體現天朝的皇威,對少數民族實行高壓政策,有壓迫就會有反抗,其結局是勞民傷財!得不償失!
再次,清朝到了乾隆晚期,國內人口迅猛的發展,土地兼併非常的嚴重等社會顯現已經凸顯,在重用一些貪官,可想而知其結果,和珅在乾隆中後期,身兼多種要職,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光嘉慶抄沒和珅的家產,就相當於清朝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綜合,國庫當然沒錢了,都跑到個人腰包了,和珅只是其中一位,國家有那麼多官吏,人人如此國家不亡才怪呢!貪官汙吏的盛行是造成國庫空虛的主要原因!
最後,乾隆雖然在歷史上比雍正有名氣,但是他沒有其父務實,留給嘉慶的是國庫空虛的爛攤子,從嘉慶以後清朝就走向了衰敗,其乾隆的責任是很大的,他在位60年,雖然有雍正留下的豐厚的財富,但個人追求享受,鋪張浪費,大興土木,屢次發動戰爭,官吏貪汙腐化之風等許多原因,使國庫早已空虛,還好給嘉慶留下一個和珅,但是不管怎麼說乾隆沒有給嘉慶留下什麼,留給嘉慶的只有逐漸走向衰弱的大清王朝!
-
4 # 曾凡勇
乾隆皇帝即位之初的國庫財產都是雍正皇帝留下來的,雍正皇帝可以算得上古代最勤勞的帝王,解決了康熙晚年吏治腐敗問題,推行攤丁入畝政策,是的財政收入大增,國庫才充盈起來。乾隆皇帝隨說有一些功績,但六下江南,耗費了大量的國庫存款,再加上官員腐敗橫行,天下第一貪和珅就是在他的那個朝代搞垮了國庫,導致國庫後期空虛。最後留一個爛攤子給了嘉慶皇帝,所以說清朝真正衰落開始是源於乾隆皇帝的。
-
5 # 寂寂無人
雍正是歷史上有名的勞模皇帝,死後留下6000萬兩白銀的資料並不準確,6000萬隻是雍正七年的資料,雍正最終留給乾隆的國庫存銀的數額是3453萬兩。這個資料來自於歷史檔案館所藏軍機處上諭檔中乾隆四十年的奏摺《軍機大臣遵旨查明康雍乾年間戶部銀庫存銀數目奏片》,雍正一朝白銀最多的年份在雍正八年為白銀6218萬兩,隨後對西北連續用兵,到傳給乾隆皇帝時只有3400萬兩,乾隆駕崩時留給嘉慶皇帝5600多萬兩,說國庫空空如也不符合歷史事實。
乾隆皇帝花了多少錢?乾隆皇帝作為大清王朝的最高統治者,曾六下江南,每次都是浩浩蕩蕩、前呼後擁,身邊皇親貴胄加上文武重臣以及隨行護衛官兵計兩三千人,外加一千多艘精美遊船,光伺候打雜拉縴的民夫就有數萬之多。船隻和馬匹,看上去猶如一條長龍,遮天蔽日。皇帝駕到,地方官員為了讓皇帝吃好、喝好、玩好無不使出渾身解數,單是乾隆沿途休息起居的行宮都提前修了三十幾座。
根據資料顯示,乾隆皇帝六下江南,累計花費了2000餘萬兩銀子。2000餘萬兩白銀是一個什麼概念呢?我們知道1840年中國與英國打了第一次鴉片戰爭,這次鴉片戰爭裡中國的軍費開支大體為1000—2000萬兩銀子,也就是說用乾隆皇帝六下江南相當於打了一次鴉片戰爭。
但是,轉折來了,這2000餘萬兩並不全是國庫支出,而是直接向民間和商人攤派,說白了就是吃大戶、湊份子,比如沿途道路橋樑修葺、刷漆美化、居住的行宮、吃飯等等他是不會支付的,這些錢大都來自商人的捐款,比如乾隆九年,兩淮鹽商程可正情願捐 16萬兩;乾隆二十二年,鹽商黃德源孝敬皇帝100萬兩,僅乾隆九年到乾隆五十七年之間,鹽商共有 15次“孝敬”,總額高達 526餘萬兩白銀,每次捐款均額為 35萬餘兩。作為回報乾隆會在心情好時對鹽商的稅收做減免,比如在第五次南巡免除了兩淮鹽商未交稅銀120萬兩,淮南商人200萬兩,第六次南巡免除稅收160萬兩等等,他一方面讓商人捐款,一方面又用免稅做獎勵,這是公然地貪汙啊?相當於自己國庫花100兩而享受了價值1000兩的服務,其中的900兩就被乾隆貪汙了。
乾隆皇帝不僅僅在南巡時花錢,對西部用兵也是花錢如流水,乾隆十二、三年用兵金川,到乾隆十四年三月止,所需軍費達775萬兩,乾隆十九年出兵西陲,到二十五年,需要的銀子高達2310萬兩。乾隆三十一年出兵緬甸,到三十四年,所需軍費高達910萬兩。有人統計稱,乾隆統治時期,各項戰爭總共花費達1億2000萬兩以上。
但即便如此,到乾隆駕崩嘉慶繼位時尚有5600多萬兩,說國庫空空如也不符合歷史事實,那麼嘉慶皇帝把錢花哪裡了?嘉慶皇帝繼位時並不算太窮,甚至和乾隆繼位時相比還多了一些,有這麼多錢為什麼嘉慶還在喊窮呢?
原因是就在這一年嘉慶元年(1797年),川楚白蓮教起義爆發,軍費開支暴增,國庫存銀隨即開始雪崩式下滑,到嘉慶二年(1797年)就下滑到了2800萬兩,到第三年又只有1900多萬兩了。嘉慶四年“和珅跌倒”也只是讓國庫存銀回升到2200多萬兩,有人說和珅跌倒不是有8億兩白銀嗎?
這種說法最早出自清末徐珂編著的《清稗類鈔》書中說:“和珅在乾隆朝柄政凡二十年,高宗崩,仁宗賜自盡,籍沒家產,至八百兆有奇。”按中國傳統計數方式,一兆就是一百萬,八百兆就是八億。以乾隆朝平均一年4000多萬兩白銀的收入來計算,相當於清朝二十年的財政收入。這個說法為後世人們津津樂道,認定為史實。然而,這個說法實際上漏洞是很大的,如果抄了一個和珅就搞來了八億兩,嘉慶帝哪兒還會看著國庫存銀一路下滑而束手無策呢?
事情還沒完,到嘉慶六年(1801年)國庫存銀下滑到了1600多萬兩的谷底。此後隨著白蓮教起義逐步平息,國庫存銀才開始緩慢回升,嘉慶皇帝平定白蓮教前後九年時間,共花費軍費兩億兩白銀。雖然嘉慶十分節儉,晚年讓國庫累積到了3300萬兩,但是嘉慶時期,因為吏治腐敗,官民矛盾突出已讓這個國度已經慢慢走向衰亡。
-
6 # 求碩寄宿考研
乾隆小哥哥是怎麼樣的人相信大家在很多電視劇啊,野史 啊看過很多,結合正史總結一下其實他就是玩家,一個有素質的玩家,玩的同時沒忘本。
乾隆 雍正 康熙被稱作康乾盛世,這是三代,其實功勞大都在康熙的偉才,雍正的勤勉下鑄就的,就乾隆的政績而言,他只是沒忘本,做了該做的,沒作,僅此而已。乾隆在世的時候標榜康熙,康熙做什麼他做什麼,康熙下江南是為朝廷的難題奔走,乾隆下江南做了什麼?雖說大多是戲說,是傳說,但,無風不起浪。
除了玩,乾隆還是個風流的傢伙,後宮自不必說,不是後宮的他看上的也不少,在乾隆平定叛亂之時,不像他爹和他爺爺想著怎麼節儉,因為國庫不允許,百姓還沒從戰亂中醒過神來也不允許,但乾隆就不一樣了,有他爹他爺爺留下的錢,闊氣,一揮手,打!
乾隆平生不論是正史還是野史,沒出現過儉這種現象,也就說他沒倡導過“儉”,也是因為祖上留下的底子厚,乾隆興奢,從吃穿用,到欣賞都是。從乾隆年間出土的文物即可看出,乾隆年間燒紙的獨一無二的瓷器,12種彩繪集於一個花瓶,這種需要的工藝現在的燒製手段也未必做到那樣極致,浪費多少人力物力和銀子?可見乾隆的奢侈。
再觀乾隆年間的朝堂正事“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盛世之下才是衰敗的開始,究其源頭就是當政者的影射。所以,乾隆晚年國庫空虛啊,朝政開摔啊,都是有原因的。
回覆列表
乾隆早年登基的時候,確實是勵精圖治,當時的川貴等地土地進行了整改,人口不斷增多,可是到了乾隆後期,整個清朝卻有了不一樣的變化。
乾隆打著效仿康熙查訪民情的幌子下江南遊玩,每次都在萬人以上,所到之處極盡奢侈糜費,百姓的財富經歷巨大的浩劫。下江南花費高達二千多萬兩白銀,是康熙下江南所用的百倍之多,數量差不多佔當時清朝稅收的一半,基本上稅收一半都供他玩了。江蘇學政尹會和紀曉嵐曾勸諫過乾隆不要再如此奢侈,反被乾隆痛罵訓斥,所以後來再沒官員敢隨便勸說了。
不僅如此,乾隆還大量興造皇家園林,以供其避暑打獵遊玩所用。擴建靜明園,靜宜園(香山行宮),皇宮內苑,玉泉山靜明園,還建造了造清漪園(頤和園前身)。不僅如此還將蒐羅全國的奇珍異寶,古字名畫藏在紫禁城建福宮和圓明園中。所有花費更是數不勝數,幾乎把康熙雍正兩朝的積蓄全部揮霍一空。
乾隆晚年各地百姓日漸貧苦,各地人民反抗鬥爭在不斷興起。甘肅蘇四十三和臺灣林爽文領導的人民起義最為人熟知。也為嘉慶年間白蓮教天理教大起義埋下伏筆。雖說清朝是從嘉慶年間才開始衰落的,但實則起源卻是在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