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志勇雙全的那種
15
回覆列表
  • 1 # 太師

    1、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省合肥市舒縣)人 。東漢末年名將,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

    身體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周瑜少與孫策交好,21歲追隨孫策奔赴戰場平定江東。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任,周瑜將兵赴喪,以中護軍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

    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軍與劉備聯合,於赤壁之戰中大敗曹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於巴丘,年僅36歲。

    在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實奇才也”,孫權稱讚周瑜有“王佐之資",范成大譽之為“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宋徽宗時,追尊其為平虜伯,位列唐武廟六十四將、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2、魯肅(172年-217年),字子敬,漢族,臨淮郡東城縣(今安徽定遠)人,中國東漢末年傑出戰略家、外交家。

    出生於一士族家庭;幼年喪父,由祖母撫養長大。他體貌魁偉,性格豪爽,喜讀書、好騎射。東漢末年,他眼見朝廷昏庸,官吏腐敗,社會動盪,常召集鄉里青少年練兵習武。他還仗義疏財,深得鄉人敬慕。

    當時,周瑜為居巢長,因缺糧向魯肅求助,魯肅將一倉三千斛糧食慷慨贈給周瑜。從此,二人結為好友,共謀大事。

    建安五年(200年),魯肅率領部屬投奔孫權,為其提出鼎足江東的戰略規劃,因此得到孫權的賞識。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大軍南下。孫權部下多主降,而魯肅與周瑜力排眾議,堅決主戰。結果,孫、劉聯軍大敗曹軍於赤壁,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格局。

    赤壁大戰後,魯肅被任命為贊軍校尉。周瑜逝世後,孫權採納周瑜生前建議,令魯肅代周瑜職務領兵四千人,因魯肅治軍有方,軍隊很快發展到萬餘人。

    孫權根據當時政治軍事形勢需要,又任命魯肅為漢昌太守,授偏將軍;魯肅隨從孫權破皖城後,被授為橫江將軍,守陸口。此後魯肅為索取荊州而邀荊州守將關羽相見,然而卻無功而返。

    3、呂蒙(179年—220年),字子明,東漢末年名將,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呂家崗)。

    少年時依附姊夫鄧當,隨孫策為將。以膽氣稱,累封別部司馬。孫權統事後,漸受重用,從破黃祖作先登,封橫野中郎將。從圍曹仁於南郡,破朱光於皖城,累功拜廬江太守。

    後進佔荊南三郡,計擒郝普,在逍遙津之戰中掩護孫權逃生,並於濡須數御魏軍,以功除左護軍、虎威將軍。魯肅去世後,代守陸口,設計襲取荊州,擊敗蜀漢名將關羽,使東吳國土面積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勳殊隆。不久後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二歲。

    4、黃蓋(生卒年不詳),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人。東漢末年名將,歷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任。早年為郡吏,後追隨孫堅走南闖北。孫權即位,諸山越不賓,黃蓋活躍在鎮撫山越的一線,前後九縣,所在悉平,遷丹楊都尉。

    黃蓋為人嚴肅,善於訓練士卒,每每征討,他的部隊皆勇猛善戰。

    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戰時,黃蓋前往曹營詐降,並趁機以火攻大破曹操的軍隊,是赤壁之戰主要功臣之一,以功拜武鋒中郎將,他也因為此事蹟而被後人廣為傳頌,小說《三國演義》在刻畫黃蓋這一人物時描寫了“苦肉計”的故事。

    不久武陵蠻夷反,攻打城邑,黃蓋以五百人,放其半入,攔腰截擊,大破諸賊。春去夏來,寇亂盡平。後又平討長沙益陽縣山賊,加偏將軍。官至偏將軍、武陵太守。有一子黃柄。

    5、程普(?—215年),字德謀,右北平土垠(今河北豐潤東)人。東漢末年名將,歷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代。他曾跟隨孫堅討伐過黃巾、董卓,斬華雄、破呂布,又助孫策平定江東。

    孫策死後,他與張昭等人共同輔佐孫權,並討伐江東境內的山賊,功勳卓著。赤壁之戰與周瑜分任左右都督打敗曹操,之後大破曹仁於南郡。程普在東吳諸將中年歲最長,被人們尊稱為“程公”,為江表虎臣。

  • 2 # 譜寫歷史長歌

    東吳名將

    1.周瑜

    周瑜字公瑾,廬江郡舒縣人也。

    年輕時候非常帥氣,和孫權之兄孫策同年,與其交好,兩人聯手平定江東。孫策對周瑜賞賜之厚,無人能與之相比。

    時皖城喬公兩個女兒國色天香,孫策納大喬,周瑜納小喬。

    周瑜駐軍在荊州揚州交界的重鎮巴丘,直到建安五年孫策被人刺殺,周瑜率軍回師吳郡奔喪,自此留在吳郡與張昭共同盡心輔佐孫權。

    八年後的建安十三年,曹操發動赤壁之戰,企圖一舉吞併江東地區。

    周瑜率領三萬吳軍以火攻大破曹軍二十多萬,接著又擊破曹仁攻取南郡。

    當然演義上講諸葛亮借東風,草船借箭,那是扯淡,諸葛亮僅僅作為聯吳使者出使江東。

    周瑜回到駐地江陵,途徑巴丘突然病重而死,僅僅三十六歲,孫權親自素服舉哀。

    2.魯肅

    魯肅字子敬,臨淮郡東城縣人也。

    早年便與周瑜交好,建安五年,魯肅帶領部眾投奔剛剛接手江東的孫權。

    赤壁之戰前夕,江東文武大多主張投降,唯有周瑜魯肅堅持主戰。戰後,魯肅極力促成孫劉聯盟,把打下的荊州借給劉備。

    周瑜病重之時,推薦魯肅接替自己,孫權深以為然。“魯肅智略足任,乞以代瑜。”

    劉備平定益州,孫權請劉備歸還荊州中東邊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劉備當然捨不得,咬在嘴裡的肉還能吐掉嗎?孫權大怒,以呂蒙攻取三郡,於是雙方劍拔弩張,劉備親自率兵五萬自成都趕來荊州重鎮公安,又派遣關羽率軍三萬試圖奪回三郡,魯肅以一萬人屯守益陽與關羽對峙。

    魯肅顧全大局,單獨與關羽相會,各駐兵馬百步上,但請將軍單刀俱會。雙方各持己見,沒有結果。

    此時,北方的曹操討伐漢中張魯,漢中是益州的北大門。益州告急,劉備不得已而講和,將江夏、長沙、桂陽三郡割給東吳,雙方以湘水為界。

    不久,魯肅病逝,享年四十六歲。孫權為之舉哀,又親臨葬禮,遠在成都的諸葛亮聞訊亦為發哀。

    3.呂蒙

    呂蒙字子明,汝南郡富陂縣人也。

    十五六歲時就跟隨孫策討伐山越,被孫策挖掘,擔任別部司馬,又被孫權重用。

    征討黃祖時,呂蒙身先士卒攻殺都督陳就,荊州軍全線崩潰,此戰一舉消滅江東宿敵黃祖,奪取江夏郡。孫權認為“事之克,由陳就先獲也。”給予呂蒙重賞,以為橫野中郎將,賜錢千萬。

    呂蒙跟隨周瑜參加赤壁之戰,南郡之戰,收取劉備荊州南部三郡,魯肅起初輕視呂蒙,一番交談後不僅嘆道“呂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於此也。”

    合肥戰役孫權退軍時張遼突然騎兵殺出,呂蒙等人拼死保護孫權,又在濡須口抵禦曹操十萬大軍,之後呂蒙代替魯肅為都督。趁著關羽北伐,呂蒙設計襲取荊州,斬殺關羽。

    收取荊州後,呂蒙病故於公安。“時權哀痛甚,為之降損。”

    4.陸遜

    陸遜字伯言,吳郡吳縣人也。

    陸家是江東大族,陸遜年少而孤,被從祖父廬江太守陸康扶養。袁術派遣孫策攻打廬江兩年才攻破,城陷後陸康不久病逝,在此之前,陸康把陸遜和其他家族子弟送往吳郡老家。

    陸遜和呂蒙一樣堅持襲取荊州 ,荊州戰役斬獲招納關羽軍數萬人,接替呂蒙為都督。

    夷陵之戰,陸遜以火攻大破求勝心切的劉備,蜀軍慘敗。陸遜長年守衛荊州,石亭之戰中重創曹休十萬魏軍,魏軍器械糧草損失殆盡。在丞相顧雍死後,陸遜又擔任丞相一職,荊州牧、右都護兼武昌留守等職仍舊。

    陸遜晚年捲入太子孫和同魯王孫霸兩宮之爭, 被孫權多次遣使責備,抑鬱而死。

  • 3 # 毛毛搞笑工廠

    1、“短命二郎”孫堅

    孫堅是一個有勇有謀的人,性格耿直,非常具有正義感,這一點在討伐董卓的過程中可以看出來。 但是孫堅的缺點在於貪心太大,私藏玉璽,最後死在了上面。

    2、“小霸王”孫策

    孫堅長子,孫權長兄。東漢末年割據江東一帶的軍閥,漢末群雄之一,三國時期孫吳的奠基者之一。《三國演義》中綽號“小霸王”。為繼承父親孫堅的遺業而屈事袁術,後脫離袁術,統一江東。在一次狩獵中為刺客所傷,不久後身亡,年僅二十六歲。其弟孫權接掌孫策勢力,並於稱帝后,追諡孫策為長沙桓王。

    3、“紫髯伯”孫權

    說實話,不管是《演義》中的孫權,還是歷史上的孫權,都沒有其父“江東猛虎”孫堅的勇敢剛毅,沒有其兄“小霸王”孫策的蓋世銳氣,沒有一代奸雄曹操橫掃北方、詩蓋寰宇的震撼氣魄、沒有亂世梟雄劉備艱難創業、布衣起家的傳奇經歷。可能唯一使他顯得卓爾不群的就是那“碧眼紫髯”的另類相貌。其實,若仔細透視這個歷史人物,就可發現,作為“二十四年興大業,龍盤虎踞在江東”的一代亂世君王,孫權是一個擁有非凡政治才華的大英雄!

    4、“笑面虎”周瑜

    在《三國演義》中,周瑜以其經典名言"既生瑜何生亮"為演義黨所不齒。原因很簡單,因為其沒有正確的心態。面對一個才能和智謀都高過自己的人他不是去討教,而是選擇了嫉妒和想方設法的與之爭鬥甚至陷害,這種要不得的心態終究使自己心願難遂下英年早逝。這是三國演義為了凸顯出諸葛亮高大形象所虛構的一句話,歷史上的周瑜心胸寬廣深受孫權及文武百官乃至後世英雄的敬重與懷念。

    5、“雙槍將”太史慈

    東漢末年江東軍團武將,官至建昌都尉。弓馬熟練,箭法精良。原為劉繇部下,後被孫策收降,於赤壁之戰前病逝,死時才四十一歲。 身長:七尺七寸(約合現今1.78米)

    6、“雙鞭”黃蓋

    黃蓋姓黃名蓋字公覆,是孫堅手下的猛將,孫堅死後,黃蓋輔助孫堅長子孫策,後隨策弟孫權,輔助東吳三代帝王,可謂元老,但黃蓋從不居功自傲,赤壁之戰,苦肉計騙曹操,雖然年老,作戰卻很厲害,綜合評價,85分

    7、“混江龍”甘寧

    建安十三年(208年),甘寧率部投奔孫權,開始建功立業。先後隨孫權破黃祖據楚關,隨周瑜攻曹仁取夷陵,隨魯肅鎮益陽拒關羽,守西陵、擒朱光,率百餘人夜襲曹營,戰功赫赫。孫權曾說:“孟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相敵也。”他為人仗義疏財,深得士卒擁戴,被陳壽盛讚為“江表之虎臣”。

    8、“拼命三郎”周泰

    我個人認為周泰最傑出的戰役是在赤壁之戰時候!話說周瑜把水軍主力分為五路、第二路水軍統領就是周泰!!此戰中他表現也極為英勇直搗曹操中軍水寨、最先破寨的好像就是他…… 比起單純的武勇、他的帶兵能力也不可小視啊!

    9、“神運算元”陸遜

    陸遜雖置身行伍,卻還有一套治國安民的謀略。他任海昌屯田都尉時,政績明顯,深受百姓擁戴。他從當地土地貧瘠且連年乾旱的實際出發,一方面開倉賑濟貧民,一方面“勸課農桑,鼓勵生產”,“百姓蒙賴”,稱他為“神君”。他還曾上書孫權,對國家的嚴法苛刑提出批評,指出:“峻法嚴刑,非常王之隆業,有罰無恕,非懷遠之弘規。”(《三國志.吳書.陸遜傳》)他建議孫權要像西漢劉邦那樣輕刑便民,用黃老之法治理國家,要儘量少動干戈,務以養本保民為要,只有與民休息輕徭薄賦才能富國強兵,統一天下。這些主張說明陸遜並非“一介武夫”,而是一個文武兼備的政治家、軍事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手股民怎樣跟著別人炒股可以做到持續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