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龍角亢
-
2 # 陳悅漫步海邊
這個題目有點奇怪,歷史上宋丞相文天祥被元軍俘虜後,在大都囚禁了三年,曾經向元世祖忽必烈提出過一個要求,但這並不是什麼投降條件。
這件事見於《宋史》。
文天祥,字宋瑞,江西吉州人(今江西吉安),出生於公元1236年。南宋末年起兵抗元,後兵敗被俘,根據《宋史》記載,文天祥被俘後,元朝曾多方勸降,文天祥不為所動,在押解北上途中曾寫有著名的明志詩《過伶仃洋》。羈押到元大都後,元世祖忽必烈曾勸降文天祥,而文天祥則提出了要求“天祥受宋恩,為宰相,安事二姓?願賜之一死足矣。”即只求一死,以盡忠宋室。
最終元世祖下令將文天祥處死,在1283年報國。臨刑前,文天祥曾向南方遙拜,以示對宋王朝的忠心。“謂吏卒曰:吾事畢矣。南鄉拜而死。”
也正因為這種寧死不屈的骨氣,文天祥受到後世景仰。
-
3 # 鄧海春
論及文人風骨,必談文天祥,他可謂是古代知識分子中的一個標杆人物。南宋末年文天祥被元軍俘虜長達三年,期間多次被威逼利誘勸其投降,甚至被忽必烈許以宰相之位來勸降,但文天祥寧死不屈。文天祥雖然最終以死明志,可是他卻曾提出過極易被滿足的條件,只待忽必烈答應,就可以投降,但為何最終還是被殺?
在元軍初入中原時忽必烈求賢若渴,他曾多次尋求才能卓絕之官。王積翁向忽必烈力薦文天祥,表示整個南宋都無人出其右。忽必烈大為震撼,便派他去勸降文天祥。此時的文天祥雖然被元軍錦衣玉食地供奉,但他卻經常靜坐一夜,身體已經是強弩之末。
面對王積翁的勸說,文天祥回覆,國破家亡只能以死報國,不可以將自己的抱負置之度外。除非有寬赦,讓他可以做江湖道士迴歸故里,脫離俗世,才能給元作為顧問。王積翁等前朝舊臣極力勸說忽必烈答應此事,但曾在勸降時被文天祥訓斥過的留夢炎卻堅決不同意,加之有人以他之前起兵抗元一事作為藉口,忽必烈最終沒有答應。
其實忽必烈本人還是十分惜才的,文天祥最後一心求死,忽必烈答應後還於心不忍,想再下詔阻攔,可惜文天祥已死。既然忽必烈如此看重文天祥,文天祥又好不容易有機會可以讓他為己用,他為何卻閉口不應呢?只是為了大臣的幾句話嗎?
首先文天祥此人生而正直,為元所用的可能性極低。文天祥自小就對歐陽修等以“忠”為諡號的大臣羨慕不已,立志躋身其中。後來入朝為官,當時賈似道把握朝政,橫行霸道。宋度宗在去祭祀時,恰逢雨天,胡貴妃的父親就建議皇帝回宮。此舉卻讓賈似道心懷不滿,他藉口告老還鄉來要挾皇帝。皇帝無奈,只能讓胡貴妃削髮為尼,賈似道這才讓步。
文天祥聽聞此事便寫制誥諷刺賈似道,被賈似道懷恨在心,多次找人彈劾打壓他。但文天祥仍然堅持自我,效忠於君,無愧於民。後來元軍入侵,長江上游已經告急,也是文天祥率兵勤王。被俘後能堅持三年不屈服,可見文天祥之風骨。這樣的人不懼各種危險,也不被利益誘惑,不可能投敵叛國。忽必烈明白,即使釋放文天祥,他也不太可能為自己所用。
那就帶來了下面的問題,文天祥被釋放後,很有可能再度抗元。一個德高望重之人,他的號召力是驚人的。更何況在所謂的“異族入侵”的時候,一旦文天祥起兵必是民心所向。起初宋朝命各路兵馬勤王時,就是文天祥號召各路英雄豪傑,短時間內便聚集了萬人之多。他散盡家財作為軍備之用,凡是與親友論及國家大事,便泣不成聲。
就算是投降元軍的人,都不得不佩服文天祥的忠義,不忍心與他針鋒相對。這種能讓內部凝聚,讓敵人佩服的人,一旦放回就是元朝的隱患。忽必烈雖然惜才,卻不願意自掘墳墓,只能感嘆道不同,不相為謀。
綜上所述,文天祥的投降條件看似是降,其實還是隱含對故國的深刻眷戀。只可惜這樣一位英雄人物生不逢時,不過也是這等亂世,才有機會成就這等英雄,他稱得上是幾千年華人堅持風骨的一個縮影。
-
4 # 喜歡歷史的搬磚工
以史為鑑,我是中國古代史專篇。
我個人還是認為可能如果同意文天祥的條件,那麼就有可能縱虎歸山,而且再加上當時朝堂還有很多其他人想要文天祥死,縱忽必烈有惜才之心,可是最後還是不得不殺,以求天下太平。
人物簡介文天祥1236年6月6日出生,早些年見文天祥原名叫文雲孫,字宋瑞,後改為覆善,但是又改回來了,當他選中貢士後,就改名文天祥,據說,他在孩童的時候,看見學宮中所祭祀的鄉先生歐陽修、胡銓等人的畫像,溢號都為“忠”,所以他當時就感到非常高興,就說:“如果不能成為他們中的一個,就不是真正的男子漢。”他在二十歲就成為了進士,當時是宋理宗在為,在1256年,文天祥便考取了狀元,在宋代那個時候,文學相當發達,能考取狀元,足以見得文天祥的水平之高。開慶初年,元朝軍隊開始攻打宋朝,在鹹淳十年,由於長江上游告急,宋廷詔天下兵馬勤王,文天祥當時任贛江知州,他此時就號召聚集了數十萬的兵眾,之後一直在江西與元朝抗衡,直到1278年,在嶺南,被元軍千戶王惟義抓住。
從容殉國文天祥被抓住後,由於當時忽必烈正在收集南宋有才能的官員,因此王積翁就推薦了文天祥,說”南宋沒有一個能趕得上文天祥的“,當時勸降文天祥用來很久,知道最後文天祥說:“國家亡了,我只能以死報國,倘若能應為寬赦,我以道士的身份迴歸鄉里,他日以世俗之外的身份作為顧問,還可以,假如立馬就給了高官,不僅亡國大夫不可以此求身存,而且還把自己的生平報復給拋棄了。”這就是在《宋史》中所講,文天祥投降的條件,不過當時劉夢炎沒有同意,害怕他他去江南號召人們抗元,把他們一起釋放的十個人置於何地。結果文天祥在燕京呆了三年,始終沒有屈服,忽必烈也想放了他,可是有人就以文天祥起兵江南西路的事為藉口,沒被釋放,結果在1283年1月9日,英勇殉國,給後人留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是我們漢人的名族英雄,在國家生死存亡之際敢於反抗,不論敵人多麼強大,而且即使被俘,依然忠心於國家,不判國,這樣一位名族英雄,應當永遠被我們所銘記所學習。
-
5 # 小小楚狂人
如果文天祥,能被高官厚祿所誘惑,投降元朝,或許忽必烈會留著它,可,文官不惜財,這就難辦了,這種人只會忠於自己的國家,因為高官厚祿金錢美女,都打不動不了這種人的心,所以這種人投靠自己,除非他另有企圖,要不然那是不會投靠自己的,更不會為自己所用,所以留也是白留,反道給自己留下後患,所以忽必烈必須要殺文天祥,因為只有他在,抗元義士就不會停止,所以為了大元朝,不殺也得殺,一個國家強盛的標誌,就是文官不愛財,武將不怕死,則國之興也
-
6 # 歲七夸父
我是七哥
我之前回答過這個問題,文天祥被元軍俘虜之後,一直被忽必烈關押。
忽必烈聽聞文天祥才能出眾,不忍殺他,想將他收入麾下。於是,便派遣王積翁勸降文天祥。(忽必烈 劇照)
文天祥與王積翁本是南宋朝臣,面對王積翁,直言自己的立場:
我作為南宋臣子,誓死衛國,保留愛國節操;投降元朝,馬上就獲得元廷的高官,這完全有違自己的民族氣節。
如果忽必烈仁慈,願意放了自己,我不接受元廷的高官,只願意做一介道士,以閒散高人的身份,指導下朝廷的事情。如果這樣也不行,就直接殺了自己吧。
這是文天祥的大概意思。(王積翁 劇照)
作為同僚的王積翁,很佩服文天祥的才幹與氣節,也是他向忽必烈推薦的文天祥。所以,王積翁決定聯合南宋的朝臣,聯名上書給忽必烈,請求放了文天祥。
但同時南宋同僚的留夢炎,十分反對王積翁的建議,認為,文天祥出獄之後,必定反叛元朝,到時候,恐怕自己這些曾經保薦文天祥的臣子,遲早要掉腦袋啊。
最終,在留夢炎的阻撓下,大家不敢向忽必烈保薦文天祥。(留夢炎被後人所唾棄,後世浙江科舉考試,凡是姓留的考生,都要先寫自己非留夢炎後人,才能考試)
隨後,忽必烈與眾人商議,覺得文天祥作為南宋臣子中的楷模,殺了可惜,留他一命,也能懷柔南宋臣民,最終商議,釋放文天祥。
但剛商議完,江南地區就開始接二連三的起義,而且都是打著文天祥的旗號,什麼解救文天祥出獄的口號都有,在加上元朝丞相阿合馬刺殺一事,也有人懷疑與文天祥有所牽連。
這些事情的發生,讓忽必烈敲定主意,斬殺文天祥,以絕後患。
-
7 # 歷史公元文天祥文丞相,啥時候要投降啦?
文天祥被俘以後,忽必烈想以丞相之位誘降文天祥,結果被斷然拒絕。
文天祥想要以身殉國,為何被俘?文天祥作為狀元出身的南宋丞相,確實是一心抗元,是名副其實的民族英雄。
就是因為一心抗元,文天祥宦海沉浮多年,妻子兒女先後棄世而去,好不容易成為南宋丞相,又因為橫掃亞歐大陸的蒙古帝國確實軍威太盛,又有南方漢人相助,南宋已經迴天乏力。
雖然兵敗在即,但是文天祥已經做好了以身殉國的準備,被元朝將領抓住以後,文天祥一心求死立即吞食大量的“龍腦”自殺,但是卻沒有成功,淪為元朝的俘虜。
元朝是怎樣勸降文天祥的?文天祥被俘以後堅決不跪“漢奸”,對於勸降置之不理。為了招降文天祥,元朝特意在“崖山海戰”時,讓文天祥在元朝戰艦上觀戰。
崖山海戰極其慘烈,與文天祥並稱“宋末三傑”的陸秀夫,放棄出海苟延殘喘的機會,揹著宋少帝以身殉國,還有多達10萬南宋軍民投海殉難,誓死不為元臣。
也就是在元朝的戰艦上,親眼目睹著一切的文天祥寫下了著名的《過零丁洋》,“崖山之後無中華”象徵著漢族政權的消亡。
所謂的文天祥投降條件是怎麼一回事?南宋滅亡以後,文天祥受到了巨大的打擊,絕食整整八天卻沒有死,勉強活了下來。
忽必烈在爭奪汗位、入侵中原的過程中,認識到了“漢奸”“儒臣”的作用,求賢若渴,一心招降文天祥,親自以丞相之職招降文天祥,卻被文天祥堅決拒絕。
多次招降不果,忽必烈卻又對文天祥心生敬佩,不忍加害與他。
後來投降元朝的宋臣因為敬佩文天祥的氣節,再加上文天祥已經構不成威脅,想要將文天祥放出來,安心做一個道士,得到了忽必烈的同意。
但是此時正好有義軍以文天祥的名義刺殺了元朝左丞相阿合馬,又有與文天祥同為南宋狀元、丞相的留夢炎向忽必烈進讒言,“天祥出,復號召江南,置吾十人於何地!”
孔子說成仁,孟子說取義。最終文天祥以身許國,面向南方而死。
回覆列表
樓主好,你的這個問題我可以回答你啊,當然不知道是不是你覺得合適的答案。文天祥是向忽必烈提出一個條件而且忽必烈也答應啦啊。條件就他就義的時候要面南而刑,還要求身穿宋朝的官服就義。這個要求忽必烈答應啦文天祥,所以在北京菜市口行刑的時候文天祥是穿官服朝南方就義的啊。不信的話建議樓主可以查查資料。謝謝樓主和平臺!
其實忽必烈也不想殺文天祥的啊,但是當時的大環境是蒙古人希望文天祥活,漢人希望文天祥死。區於雙方的政治需要,就連當時的宋朝皇帝也勸文天祥投降元朝。於當時的民族氣節文天祥拒絕啦所以他只能夠選擇死就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