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該片於2017年8月31日在威尼斯電影節首映,2018年3月16日在中國上映。
9
回覆列表
  • 1 # 觀影少年小學林

    【色彩物語】

    《水形物語》的色彩搭配舒服又高階,以下多圖舉例

    (1) blue&yellow 童話故事的開頭極其神秘又浪漫,獨特的海底世界

    (2)green&yellow 這個場景下的燈光、道具都相當到位,調子當然也是整部影片的基調

    (3) mint[薄荷綠]&grey&black 筆者個人是薄荷綠狂魔,這場戲無論從演員配飾還是右下角過路小綠車還是演員手中的綠色托盤的小細節來說,都能看出導演和美術上的用心

    (4) yellow&orange 這場戲的配色也是相當舒服的,是本片不多見的暖色調

    【如踢踏舞一般精緻的節奏剪輯】

    本片的剪輯手法尤為高階,主客觀音樂的起落處理也都相當的有新意

    (1) Elisa在打掃時扣上抽紙箱的節奏點與客觀音樂某一小節的氣口剪輯在一起,同時起到了轉場與停止音樂的作用。

    (2) Elisa在實驗室向上級遞交放在紙袋裡兩根手指(重點在紙袋)下一個鏡頭剪在Elisa拿著麥片袋在家裡倒麥片(重點在麥片袋)

    諸如此類的剪輯點有很多,就不一一舉例了。

    (3) 影片最開始鋪Elisa人設時,介紹Elisa平凡機械但又幸福的日常生活時

    音樂配合演員動作的剪輯

    【令人驚喜的劇作】

    整個影片過後,給我最具驚喜感的片段當屬這個劇作處理——對於Elisa脖頸上的傷痕,在影片這個鏡頭之前我猜不到編劇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隨著影片的進行,編劇帶著我們一層層拆禮物,直到驚喜呈現的最後一刻“1:57:22”的出現——讓我驚喜到了後脊發涼的程度,重點在Elisa脖頸的設定……請各位進入電影院仔細品味一番(這裡就不劇透了)

    【蛋】

    “雞蛋”這個重要道具的存在,足以用它來借代《水形物語》這部影片,它不僅僅是貫穿影片的線索,同時它也代表著Elisa與“水王子”的情感線,同時也具有著一定性象徵

    【閃閃發光的片段】

    以下欣賞幾個筆者非常非常喜歡的《水形物語》中的細節

    (1) 這裡玻璃窗的水珠走向極具深意,為什麼水珠要帶著一個“可愛的小尾巴”,並且此情節是在Elisa與“水王子”情感線有重要發展之後出現的,所以水珠們形狀接近什麼東西、他們又代表了什麼……在影片主創的一個高階處理方式過後,化為觀眾們的會心一笑,心照不宣……

    (2) 短短几幀畫面就將吉爾斯的人物豐滿化了,他的心中所想、人物性格、處事風格單憑這短短几秒就已經點清、道明瞭。

    (3) Elisa順著扶手上行的系列動作在這個調子下顯得格外優美,畫裡畫外透著一股善良之光,尤其是這個動作,也就是筆者專門截出來的這一個畫格……一種芭蕾舞劇的特殊美感躍然螢幕之外,因為順著扶手的手勢特別類似芭蕾手位,又配合演員極高級的表演、神態……總感覺這一系列動作美得像舞劇中的動作設計。

    (4) 沒落巨星電視裡一曲《you’ll never know》本再平常不過,但就是這麼一個看似普通的情節,卻造就了這部影片裡又一個閃光點——啞女Elisa在臨別“水王子”之前表達內心的詠歎調,這裡的畫面由彩色轉為黑白,在黑白古典之中,我們走近Elisa複雜又熱火的內心世界,那是一個陷入愛戀的人內心的喃喃,男女主脫離殘缺與獸身,溫柔的靈魂交織在Elisa內心的表白之中,隨之又使得畫面轉回彩色,又一次將螢幕內外拉回現實……

    以上,就是他稱王的原因……

  • 2 # 鹹魚一條

    在影院看過,當然,放映的肯定是刪減過的。

    故事很詭異,一個奇幻故事,用的童話故事的框架,卻放在了一個政治鬥爭的背景中。

    各演員演技線上,特效也相當到位。

    不過我是不怎麼喜歡的,主是還是這個風格接受不了,還有就是有些橋斷實在是狗血。

  • 3 # 嫌仁

    看《水形物語》的時候,電影還遠遠沒有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獎。選擇看是因為喜歡導演吉爾莫德爾託羅,這個墨西哥的死胖子算得上才華橫溢。一直將他導演的《潘神的迷宮》作為最喜歡的電影之一,還推薦給很多大孩子的家長,告訴他們:這部電影不但吸引人,還可以教你的孩子曉善惡、知美醜。等我的孩子長大一點兒,我也會給他看。

    《水形物語》算是個什麼型別呢,肯定不是怪獸片(哈哈,像孩子的分類)、恐怖片,電影有愛情元素、奇幻元素,後者明顯是吉爾莫德爾託羅喜歡的風格(《地獄男爵》《潘神的迷宮》)。

    電影講述一個在實驗機構做清潔工作的聾啞女人,意外與一條人魚發生的愛情故事。全片結構並不複雜,有吉爾莫德爾託羅掌鏡,特效、視效、音效自然沒的說。影片視覺衝擊強烈,但故事略顯老套,有點兒類似於湯姆漢克斯版的《美人魚》,無非就是你和我救他,他和你救我,我和他救你,然後腐朽體制下的研究機構處處阻擾,以此營造矛盾衝突。最終,有情人和有情魚經歷重重困難,終成眷屬。

    影片雖值得一看,但獲得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確實讓人意外,而且獲得了13項提名。

    客觀講,同年被提名的電影確實不是很強,但好歹有諾蘭與其實力嚴重不符的《敦刻爾克》、斯皮爾博格的《華盛頓郵報》,和風格怪異的馬丁麥克唐納的《三塊廣告牌》,怎麼就把最佳影片頒給了《水形物語》呢。我想了很久,也沒有像樣的理由。總覺得整體上《三塊廣告牌》更出色。

    《水形物語》獲獎唯一讓人感到信服的是,總比去年的《月光男孩》要強。由此,也可以看出,進入新世紀的前11年,奧斯卡水準依舊(《角鬥士》《美麗心靈》《百萬美元寶貝》《衝撞》《老無所依》《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拆彈部隊》《國王的演講》等),近幾年來,則日漸勢弱,整體上“拿不出手”的感覺(《藝術家》《逃離德黑蘭》《為奴十二載》《鳥人》《聚焦》《月光男孩》等),什麼亂七八糟的,《聚焦》我都沒看完,第一次。

    好了,就說這麼多吧,有些朋友可能還沒看過,就不劇透了。電影可以一看。

    晚安朋友們。

  • 4 # 蠱惑75337117

    《水形物語》故事發生在1963年,時值冷戰期間,啞女艾麗莎(莎莉·霍金斯 Sally Hawkins 飾)在政府實驗室裡工作,是那裡的一名清潔女工。年幼時,一場大病奪走了艾麗莎的聲音,之後一直至今,她都在沉默之中過著形單影隻的生活,全部的朋友就只有畫家老頭(尼克·西塞 Nick S earcy 飾)和同事塞爾達(奧克塔維亞·斯賓瑟 Octavia Spencer 飾)。 一天,實驗室裡拉響了高度戒備的警報,一個神秘的裝滿了水的罐子被送了進來,艾麗莎震驚的發現,罐子裡關著一個半人半魚的怪異生物。在理查德(邁克爾·珊農 Michael Shannon 飾)的帶領下,科學家團隊想要在這怪物身上提煉出能夠製造生物武器的物質,可是在艾麗莎眼中,它不過是一個和自己一樣的孤獨的生命體。隨著時間的推移,艾爾莎和怪物之間竟然產生了感情。

    如果你想看的話可以來找我,我有資源

  • 5 # 阿古影評

    影片雖然講述著一則成人童話,但它的衝突都集中在了這幾位來自弱勢群體的人物和Strickland之間。這樣的設計,在給故事本身帶來衝突的同時,也凸顯了弱勢群體和右翼之間的衝突。自以為是上帝的Strickland有他自己的使命和抱負,然而每一位弱勢都在這個影片設定的敘事中經歷著各自的孤獨。啞女Elisa因為不能跟人交流而孤獨,她的好友Zoila在婚姻中遭遇孤獨,插畫師不但要面對生活的窘境,還因為他的性取向遭遇了羞辱,而最後被崩死在港口的間諜既要擔心美方發現自己的底細,又要擔心克格勃清理門戶。影片的這種設定,正是美國自川普上任以後的社會寫照。右翼有右翼的使命,而美國的弱勢卻經歷著各自的孤獨。

    聖經舊約、大力士參孫和軍官:

    不管是小說,電影,還是其他文藝作品,當一個情節不止一次在作品中重現的時候,它一定是有意為之,並且蘊藏著特殊含義。

    Strickland狂妄地告訴女清潔工自己就是上帝之後,提及了參遜這個聖經裡的人物。(我當時還差點以為自己聽見了Sumsang 的廣告植入!)劇情推向高潮之前,Strickland 衝到Zoila家中,花了很長一段時間,一字一句,告訴她聖經舊約裡大力士參孫的故事。

    聖經記載,參孫的妻子背叛了他,並且把他的秘密告訴了他的敵人。敵人知道他的秘密後,讓他失去了神力,並且把它抓到一個教堂裡。然而,參遜透過向上帝禱告,重獲神力,並利用他的力量摧毀了教堂,還讓3000多人跟他陪葬。(故事詳情可以在維基百科上查詢:Samson)

    參孫的故事被美國基督教文化大量引用,很多教徒甚至會因為參孫類似耶穌的重生之力而視他為耶穌本人。大部分基督教文化為主的文學作品也都讚頌參孫,視他為英雄。影片中,軍官的狂躁暴露出他對大力士的崇拜。然而電影看到最後,觀眾會發現,真正的英雄並不是把自己比作參孫的軍官,而是被軍官一直蔑視的一些小人物。真正的英雄是啞女Elisa,是黑人女清潔工Zoila,是那位被餐廳老闆羞辱的同性戀插畫師。是他們不懼強權,聯手救出了人魚,讓他重獲自由。

    軍官的故事線條跟著參孫的故事同步發展,同時結束。導演透過軍官的悲慘結局向參孫似是而非的英雄身份提出質疑,以此挑釁美國社會的右翼宗教。現實中象徵英雄的軍官,實際上並不是真正的英雄,那麼聖經裡的英雄還是英雄嗎?由此可見,我們眼中看到的現實,不一定是真相。

    電影的最後,在軍官被人魚割喉的前一秒,他看到人魚死而復生的那一刻,感嘆道:“You ARE a God!”(注意語氣,ARE是強調) 這一句感嘆,對於軍官的結局重重一擊,力道十足!僅此一句,軍官秉持已久的信仰在頃刻間坍塌。他自認為自己是一個無所不能的上帝,是參孫,然而他卻不得善終。

    導演與美國右翼的糾葛:

    作為美國共和黨派的中堅力量,基督教徒自美國社會成形以來便參與美國政治。歷史上,基督右翼反對杜魯門政府簽署的旨在消除種族歧視的《公平就業法》,聲稱它將強迫教會僱用無神論者;在艾滋病爆發的時候聲稱那便是上帝對同性戀的懲罰;在女權運動時期反對女性就業並提出《家庭保護法》;在經濟政策方面,右翼組織最具影響力的刊物之一《基督教經濟學》刊登了經濟學家佩西•格里夫斯撰寫的《經濟平等》一文並寫到:“資本主義的自由經濟所造成的不平等正是改善窮人生活的良方。”基督教右翼政治家認為,透過富人的剩餘財富救濟窮人便是強權!

    如今,以川普為首的美國右翼,以重建偉大美國為己任,並且制定了很多對弱勢群體不利政策。如今的美國右翼,早已將政治正確棄之腦後。川普在上任前揚言要建一座高牆擋住墨西哥人。作為墨西哥人的《水物》導演,作何感想?他對此會有何看法。筆者的一切猜想在看到以下文字的時候突然豁然開朗起來:

    “尤其是當墨西哥導演的作品在奧斯卡奪魁,而獲獎演說成了抨擊美國移民政策以及對拉丁裔種種種歧視的講壇時,事情就更有趣了。”

    託羅應該是一位懷揣情懷的導演。他關注弱勢,並強有力地抨擊美國社會。這一點,作為美國右翼,在推特上狂懟奧斯卡非常容易理解。而奧斯卡,在堅守道德淪喪的最後一道防線時,遭遇了右翼的狂轟濫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夜裡睡覺磨牙應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