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傅一聲
-
2 # 羅曼陀i
首先,滴滴順車司機只是一個職業,他們要做的事情就是把你準時送到準確的目的地,除此之外為你做的事情,都是無償幫忙的。而對於別人無償幫忙的事要表示感謝,這恐怕是小學生都懂的的道理吧?
舉個例子,假如你的領導在生活上幫了你的忙你知不知道感謝?你朋友幫了忙你需不需要感謝?難道到了司機這兒,車主額外幫你忙你就不需要感謝嗎?就因為別人是司機?是做服務的?人家司機雖然做的是服務型的工作,但並不代表司機人格和身份就比你低一等,也不代表幫你的忙就是應該的。你只是個普通的乘客,人家也不是你的僕人。
其次,這件事反映出我們很多人在生活中缺少一顆理解別人包容別人的心。要知道,司機生活也很不容易,每天為了生計起早貪黑,車主幫了你的忙,難道我們連一聲感謝都說不出嗎?很多人享受著服務行業人員帶來的服務,還要挑三揀四,這正說明這種人內心的冷漠和空洞,對他人漠不關心。
如果每個人面對幫助都這樣,那還有誰願意去幫助別人?你難道希望自己的父母生病倒在街頭沒人敢扶?
正像最近一位火爆網路的畢業致辭說的那樣:“請一定要大膽扶起摔倒的老人,以暖心之舉驅逐冰冷麻木,也不要輕易給遲到幾分鐘的外賣小哥差評,人生著實不易,寬容他人也是在照亮自己。”
-
3 # 薛潔潔呦
通常我選擇順風車出行時,都會早早的約好,到方便的地方去等,這樣做的目的是既方便車主,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出行效率。我覺得這是都該遵循的原則。像題主提到的問題之前我自己也經歷過,當時的情形同樣也是東西有點多,和車主說明情況後,那位大哥很熱心的幫我搬了幾趟,耽誤了不少時間,而我出於感謝,買了兩罐紅牛給司機大哥。全程都很愉快,車主大哥沒覺得不爽,而我也一直心存感激,道謝也就是自然而然,這其實就是建立在相互理解,誠意溝通的結果。
至於像提到的外賣小哥拒絕給使用者倒垃圾,事後卻招致使用者差評這事兒,在本質上和司機幫忙有許多相似之處。外賣小哥,本身的職責是送外賣,這是服務的本職工作。倒垃圾這事兒,如果做了,那算是增加了服務的附加價值。不做,也在情理之中,這點和服務本身並沒有什麼實質性關係,如此給予的差評,肯定是不對的,這是主觀意識上的錯位。
歸根結底,服務行業需要的是相互理解,身處這個社會就是服務他人,被他人服務的過程,本質上沒有太大區別,如果都能多為對方想想,都能夠多一點點去除主觀意識的理解,才會構建和諧。
-
4 # 士有青卒
這個問題,剛好有親身的經歷,可以來說說。
這幾天北京雨水不斷,前天實在沒有辦法了,就叫了外賣,收到時看著外賣小哥是個憨厚的年輕小夥,穿著件兒雨衣也像是被淋成了落湯雞,心裡還真的有點兒過意不去,一個勁地跟他說辛苦了,謝謝!也讓他雨天騎行一定注意安全!沒想到等外賣小哥下樓後,收到這樣一條簡訊:感謝理解。
小哥的回覆雖然有點直白、簡單粗暴,不像我們平時工作溝通那樣甜甜蜜蜜的,但真覺得挺溫暖。
我還記得多年以前外賣剛興起的時候,恰逢那年元旦雪很大,我們做策劃時,特別提到希望大家能在節目裡呼籲一下,風雪天氣,大家如果訂了外賣,千萬彆著急別催促,這樣的天氣下,外賣小哥們再風馳電掣地疾行,後果不堪設想。節目中,主持人說得很動情,身邊的人也很受觸動,反響很好。
其實呀,在高樓林立的城市中,對於異鄉打拼的朋友來說,一句簡單的關懷,就已足夠溫暖。
至於題主說的這個順風車,我也有體會過。去年好不容易搖到號買了車後,心生好奇,當了幾次順風車車主。在家和單位之間,接送下鄰居、朋友,遇到聊得來的,擁堵的上下班高峰也變得有意思起來。或許運氣很好吧,遇到的乘客大多文明、有理、有素養,看到同行的人對自己的好評,心情也很不錯。
不管是外賣小哥還是順風車車主,雖然從事的是服務行業,但他們並不低人一等,他們提供服務,獲得相應的報酬,不“欠”任何人。合理的要求無條件滿足,無理的要求就該“無情”的拒絕。個人認為,一些順風車車主做著“不賺錢”的服務,是有一定素質的,面對乘客提出的要求,出於本心,有時真的難以拒絕,當他們付出勞動之後,想得到的無非一個“謝謝”,是很正常的。
-
5 # 泛心理精選
近年來,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使很多青壯年勞動人口對職業的選擇越來越寬,外賣小哥、滴滴司機等成為常見職業,也為都市生活提供了較多便利。
隨著網際網路的進一步發展,越來越多的司機加入網約車的行業,成為全職司機,甚至收入比普通白領高上不少。在以前,外賣配送都是商家請人,效率慢不說,成本還高,但自從外賣平臺出現以後,商家的配送可以外包,投入更多的精力在餐品上,於是催生了另一職業外賣小哥。
從消費者角度而言,享受了方便,享受了更人性化的服務,一切看似很完美。但是,很多消費者卻真把自己當上帝,開始吹毛求疵。前段時間,某顧客要求外賣小哥倒垃圾被拒,然後給了外賣小哥差評,也有讓順風車司機幫忙搬東西,乘客沒有一句“謝謝”引發車主發帖,網友對這兩件事也是各有觀點。
我認為,外賣行業、司機行業也跟其他行業一樣,存在良莠不齊,不好好服務的確實有,但是大多數都是兢兢業業、養家餬口的普通人,像你和我一樣。
再說,服務本來也不是那麼容易做好的。第一,它沒有一個特別明確的標準,不是說達到一個特定的、公認的指標就行,這個不是那麼容易去判斷的。第二,使用者需求也各不一樣,就像一盤菜有的人覺得好吃有人覺得不好吃,是一個道理。如果遇上一些百般刁難的使用者,大多數服務行業的人員也只是忍氣吞聲。所以決定了想要做好它,確實不容易。它需要我們不僅僅要有對工作的滿腔熱忱,更要整個社會、行業內的互相理解。
試問,你的老闆讓你工作之外,去他家打掃衛生,你什麼心情?幫助別人拎箱子上樓梯,對方冷漠地走開了,你什麼心情?將心比心,外賣小哥、司機師傅跟我們一樣,希望被這世界溫柔以待,禮貌對待服務人員,人人有責。
-
6 # 璇璣玉珩
滴滴司機有壞人,正如新中國也有監獄一樣。
因此,滴滴乘客也有刁難之人便不足為難了!
乘客和司機之間互相尊重是普遍現象,不和諧的因素少。
正如關起的人比沒關的人多,可能沒關的就有問題了!
-
7 # bigbig111
人們的共情能力越來越差,或者說缺少同理心。
維基百科上的定義是:同理心(英語:empathy),或稱做換位思考、神入或共情。
是指站在對方立場設身處地思考的一種方式。也就是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並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
它主要體現在情緒自控、換位思考、傾聽能力以及表達尊重等與情商相關的方面。
外賣小哥慘遭毒打昨天網上有個影片。
一位送餐小哥比預定時間提前幾分鐘到達目的地。可是顧客關機,無法聯絡到。
小哥原地等待幾分鐘後,仍然沒見到顧客。因為還有餐要送,小哥給顧客傳送簡訊說明情況後離開,繼續送餐。
十幾分鍾後,顧客打來電話質問為何仍未送到。小哥耐心解釋原由,並表示只能把手頭幾單送完後才能給顧客送餐了。
顧客很生氣,「算了,不要了。」小哥之後試圖聯絡顧客協商,他願意賠償顧客損失,仍聯絡不上。
第二天,取餐的飯館聯絡小哥,說顧客在等他過去。小哥立刻趕到,結果等待他的是一頓毒打。
影片是旁觀者拍攝的。可以看到,小哥躺在地上雙手抱頭,三明男子圍著小哥打。他們主要擊打小哥頭部,甚至還拾起旁邊的禁停標誌牌狠命砸小哥。
三名打人男子都已被刑拘。所幸小哥受傷不重。
從這件事裡就可以看出,打人者絲毫沒有同理心,沒有收到餐那就是別人的問題。
他們無法站在他人角度理解問題,一味地將這種問題看做是別人對自己的挑釁。遇到挑釁,那麼最好的迴應方式就是打回去。
禮貌哪去了說回到題目裡這位司機和乘客。
乘客也沒有試圖現在司機的角度去理解。自己出了車錢,司機就要提供相應服務。至於這錢值不值得司機提供相應的服務,乘客不願思考。
另外,還有一個現象不知大家是否有相同感受,那就是人與人之間似乎非常吝惜「禮貌」。
尊老愛幼。給老人讓座,老人非但不會感謝,也許還會埋怨讓座讓慢了。
日南韓家年齡小的人和年長的人說話,除了要畢恭畢敬,語言上還要說「敬語」,以示尊重。在年長人面前,說話、舉止都要注意,不可以沒有禮貌。
共情能力提高一點,禮貌用語多一些,大家心裡都更舒服,環境更和諧。那樣多好。
-
8 # Passingfleetingsurre
認真看完,對大家有幫助。 1講的通俗易懂一點,《幫助》是一種無償的正能量的精神。如果帶著目的性。《這個就不是幫助而是降低你的價值》。換句話說《要提升你的價值》《該幫忙的就幫忙》,《該做事的做事》。《有好處》,《自然》會落到你頭上。就這麼簡單。 2 幫別人,《倒個垃圾》,《搬東西》。這個算個什麼事情麼。《緣分就在一瞬間》。《你這一回,幫她倒個垃圾,主人家一高興這個小夥子有法。萬一她女兒把你看上了呢》。 3 你這一回,《幫他搬東西》。《別人回去一說司機可以啊》。《他還主動幫我搬東西》。一商討。《我們屋頭的閨女也大了》。把你兒子看上了呢。
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一位滴滴順風車車主,在無條件幫助乘客搬運重物行李之後,乘客沒有一句“謝謝”,車主本人發帖喊話乘客,只想讓對方說聲謝謝。此事也讓我想起了,一外賣哥拒絕幫顧客丟垃圾但是之後卻被差評。
順風車司機是真紳士還是太計較?外賣小哥有義務幫消費者倒垃圾嗎?服務行業到底有多不容易,你怎麼看?
回覆列表
不管是順風車司機一事,還是外賣小哥拒絕幫助倒垃圾,其實一點都不過分,更沒有任何對錯之分,都是合情合理中的應有之義。順風車司機、外賣小哥均屬服務行業,但實際上,沒有哪個行業哪個企業有明確規定,做順風車司機、外賣小哥要服務到什麼程度才算好。對他們而言,順風車司機最重要的職責就是把乘客安全、快速送到目的地,外賣小哥的最重要職責就是第一時間將用餐送到顧客。至於其它瑣碎事,有一句俗話叫“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用在這無疑是最合適的。
記得《世說新語》裡有則故事,說的是趙母嫁女,趙母告訴女兒,千萬不要主動做好事,主動做好事會讓人嫉妒,從而會讓人認為你做好事是應該的。這樣的故事對我們來說依然有所啟發,若他們(順風車司機、外賣小哥等服務行業從業者)幫助了你,不要只是當做理所當然,表達一聲感謝是我們為人處世的禮貌之舉;若他們拒絕,我們更沒有任何理由去苛責他們。
我遇到的很多順風車司機,大多都為人善良、樸實,兢兢業業接單、賺錢養家餬口,記得有一次下起瓢潑大雨,司機還主動給我遞了傘,我從未認為這是他們應該做的。除了表達感謝之餘,我們可能更多能做的就是給他們一個五星好評,讓他們對生活多一些憧憬。
少一點責備,多一份溫暖,互相理解,尤其是那些服務行業的人,給那些奔波在馬路上的人多一份理解和愛意,勇敢扶起摔倒在地的老人,給那些呵護和幫助我們的人回以同樣的愛意。做一個願意認為這世界依然有溫暖的人,做一個善良的人。
最後,我還想補充的是,其實服務行業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為他人服務。比如,司機師傅在拉乘客的時候,可能是在為你服務,但是當這位師傅去餐館吃飯的時候,就有可能是你為他服務。這樣想,我們應該就能明白互相理解的重要性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