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笑小小生

    俄羅斯人因其“永恆的問題”而聞名。“誰應該受到責備?”和“要做什麼?”是最為人所知的。另一個永恆的窘境似乎是,“西伯利亞的未來是什麼?我今天要回答的問題是蘇聯時代的西伯利亞為今天的俄羅斯發展的遺產——西伯利亞詛咒!

    為什麼俄羅斯不能將重心遷到西伯利亞呢?

    ◦首先,西伯利亞是俄羅斯的一部分。這意味著西伯利亞的發展必須被視為一個國家整體的問題,而不是單獨一塊地域問題。

    其次是開發成本 ,我們都知道開發西伯利亞的經濟成本和收益。西伯利亞的開發計劃對整個俄羅斯是否最有利?正常的開發原則是“儘可能的開發,開發成本較低的地域” ◦

    ◦西伯利亞的困境是,雖然西伯利亞擁有的自然財富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多,但它也具有無與倫比的寒冷和偏遠的缺點。西伯利亞的主要開發工作仍然是資源開採。 (這與技術無關。資源行業不一定是高科技。)西伯利亞在製造業方面沒有較強的優勢。西伯利亞的製造業和其他工業的份額相對較小。主要服務於當地的企業。大型製造工廠很難再西伯利亞存在。

    ◦過去,(主要是在蘇維埃時期)。今天的俄羅斯缺乏物質和人力資本,這些資本因地理位置而受到限制。現在最大困境是資源的缺乏,僅透過補貼,人為壓低鐵路和電費等來彌補劣勢是不夠的。 ◦

    ◦西伯利亞發展問題還必須考慮俄羅斯現在面臨的人口問題。俄羅斯未來20至30年間最嚴重的瓶頸是其勞動力萎縮。在這種情況下,制定旨在吸引更多人到西伯利亞的政策是沒有意義的。那裡的生產力低於其他地方,這會削弱國民經濟。在未來,西伯利亞必須採用與過去不同的方法開發。過去的做法是建立和支援大城市的大規模集中投資。現在,俄羅斯需要找到以儘可能少的人來開發資源的方法。所謂的加拿大方法 - 臨時駐紮工作組以便在開採時進行資源開發等等 - 而不是大力開發西伯利亞!

  • 2 # 大正看世界

    俄羅斯當然不可能將重心遷移到西伯利亞地區了。這主要由人口分佈結構所決定的。我們都知道俄羅斯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地跨歐亞兩大洲,佔有歐洲東部大部分地區和整個西伯利亞地區,國土面積1709萬平方公里,對比著它龐大的國土面積,人口卻不是太多,現在俄羅斯的總人口只有1.44億人。可以說人口密度非常小,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9個人。

    而且俄羅斯的人口分佈極度的不均勻,無論怎麼看,俄羅斯的重心都在歐洲領土部分。歐洲領土部分只佔俄羅斯領土的1/4,而人口卻佔總人口的3/4。而廣大的西伯利亞地區近1300萬平方公里,只佔俄羅斯的1/4的人口,總人口數不超過4000萬。

    如此的地廣人稀,是難以承受住俄羅斯的國家重心的遷移,除非讓俄羅斯人口從歐洲領土部分大規模的遷移到西伯利亞地區,但可能性不是太大,因為西伯利亞地區的基礎設施非常落後,根本無法承載更多的人口,俄羅斯也沒有那麼多錢來進行基礎建設,除非俄羅斯人幹願意到西伯利亞當野人。

    另外俄羅斯無論怎麼講,它的發源地也是歐洲。雖然西歐各國根本不承認俄羅斯是歐洲人,甚至汙衊俄羅斯是蒙古人的後代,但俄羅斯也有自己的驕傲,無論從哪方面來看,俄羅斯人是地道的歐洲人。無論是爭面子還是爭奪正統地位,俄羅斯人的重心都應該在歐洲領土部分,因為這裡就是俄羅斯人的根。如果俄羅斯連根都不要了,那俄羅斯離徹底衰落就不遠了。

    另外西伯利亞地區大部分的生存環境還真不如俄羅斯的歐洲領土部分。所以俄羅斯人是根本不可能捨近求遠,放棄自己的優越位置而去蠻荒的西伯利亞。除非是歐洲領土部分發生巨大的災難,沒辦法了,逃難到西伯利亞還是有可能的。正如中國北方發生少數民族入侵,導致中原最後失守,很多中原人逃到南方躲避災禍一樣。

  • 3 # 黑土邊疆

    搶來的土地

    俄羅斯本是歐洲國家,俄羅斯的國徽是雙頭鷹,重心一直在歐洲。

    西伯利亞是俄羅斯侵略擴張時期佔領的土地,對亞洲來講,俄羅斯就是殖民統治者。而且俄羅斯同中國、日本都有領土爭端,中國的外東北、江東六十四屯、唐努烏梁海,日本的北方四島,說是領土爭端實則是俄羅斯的非法侵佔,所以做賊的心虛,俄羅斯時刻提防周邊國家。

    俄羅斯在遠東沒有不凍港

    俄羅斯是以軍事和能源為主,西伯利亞及外東北地區的資源十分豐富,是個天然的聚寶盆。但對西伯利亞的開發建設,俄羅斯一直是小心謹慎,擔心中、日、韓的勢力滲透到該地區,俄羅斯人不講誠信,很野蠻,中俄雖然山水相連,有著幾千公里的邊境線,但中國的企業對去俄羅斯做生意熱情不高,從中美貿易額與中俄之間的貿易額就可以看出來了。而做為經濟大國的日本,一心想要收回北方四島,以此為基礎展開同俄羅斯談判,開發也好、投資也好,前提是收回北方四島,俄羅斯對此很是頭痛!沒有中國和日本的參與,西伯利亞和外東北地區很難真正得到發展。俄羅斯一直向南尋找不凍港,外東北的海參崴雖是天然良港,但每年冬季也有幾個月的冰凍期,而遠在歐洲的摩爾曼斯克卻是個不凍港,還有原屬德國的加里寧格勒,黑海北岸的港口等,所以俄羅斯的重心一定在歐洲。

    俄羅斯一直有著不安全感

    俄羅斯將西伯利亞和外蒙古都當做戰略縱深,防止來自東方的威脅,斯大林分裂外蒙古時就是這樣跟蔣經國講的,這完全是為侵略找藉口。毛主席時期,老帥們制定的戰略就是遠交近攻,加強同歐、美、日的關係,北邊防範和抵禦蘇俄的入侵。從歷史上來看,俄羅斯分裂了中國的外蒙古,侵佔了外東北,對東方充滿了野心,來自於北方的威脅一直存在,俄羅斯對中國的傷害比較深痛,庚子俄亂、黃俄羅斯計劃,這些曾經的歷史不應被忘卻!

  • 4 # 木春山談天下

    幾年前木叔有俄羅斯朋友來自圖瓦共和國,這裡100多年前叫唐努烏梁海,如今這裡的人種和蒙古類似,長得不像俄羅斯人。

    雖然她不算生長在西伯利亞腹地,但也算西伯利亞人,基本就是俄羅斯比較偏遠的地區了。

    當時木叔問這位朋友,怎麼看當地的發展,她就抱怨說和俄羅斯歐洲部分比起來,當地無論在基礎設施還是在發展程度上都比不了。比如她如果想去莫斯科的話,坐飛機要4個小時,有時候小飛機還要轉機。

    當時和他問道:難道當地人沒有想法,讓普京多重視西伯利亞等地嗎?

    她說當地一直有政黨呼籲這點,不過歷史原因讓俄羅斯不可能把西伯利亞作為發展重心。包括她的很多朋友,大學都是在外地讀書,之後也很少回來。

    連本地人都不願意回來,莫斯科的人怎麼能到這裡來?

    她還開玩笑說,紹伊古國防部長就是圖瓦人,他就在莫斯科。如果讓他回到圖瓦當地當官,估計他也不願意。

    (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

    這位朋友說出了一個俄羅斯不可能將重心遷到西伯利亞的事實,那就是歷史原因。

    俄羅斯之所以被普遍認為是歐洲國家,就因為他們的重心在烏拉爾山以西的歐洲部分。這裡是俄羅斯的發祥地,莫斯科大公國就在這裡。

    當年俄羅斯有高度文明的時候,西伯利亞的絕大部分地區還在茹毛飲血呢!

    另外,歷史上西伯利亞就和歐洲部分發展慢了好幾拍,如今的經濟實力和工業化發展差距更是如此。

    畢竟俄羅斯是一個工業國家,西伯利亞大部分地區都是農林業,這確實和俄羅斯發展不太搭調。

    所以俄羅斯可以投入資金髮展西伯利亞,但將其作為發展重心是不可能的,大量的政治、軍事、經濟利益都在西部,西伯利亞是比不了的。

  • 5 # 青芒隨筆

    1

    你說的熊爪是指俄羅斯的遠東地區嗎?如果是的話,那麼的確是沒希望,可以說絕望了。

    至於為何俄羅斯不可能把重心放到西伯利亞地區,其實你從地圖上面就很容易看出來啊。

    從維度以及氣候以及地形而言,地處東歐平原的莫斯科聖彼得堡以及靠近裡海以及黑海的俄羅斯南部區域主要是俄羅斯經濟主要命脈,這裡面很重要的一個就是溫度,因為溫暖的氣候因素是可以增加經濟活動的,要不然一年有十個月都是冬季,大家在家裡面,其他啥都不用幹了。東部的東歐平原無論從地形氣候上面都是俄羅斯傳統的核心地區,因為這個地方有廣袤的黑土資源,而且這裡面因為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這裡面的降雨以及溫度是遠遠好於西伯利亞地區的,而俄羅斯南方的聯邦區因為維度低以及受到地中海黑海水汽的影響,這也是俄羅斯經濟工業比較好的一塊。

    從經濟歷史發展而言,南部聯邦以及東歐平原因為靠近技術以及經濟先進的歐盟地區,俄羅斯可以發展跟歐盟國家的經濟交流以及其他文化交流,因為俄羅斯本身就是傳統的歐洲國家,因此把重心放到西伯利亞幾乎是不可能的。

    像遠東的西伯利亞基本上被沙俄以及蘇聯定義為原材料的供給地出海口以及流放地。因此從建設的歷史而言,這裡的軍事意義以及資源開採是比較重要,但絕對不是核心的重心地帶。這裡面因為西伯利亞所處的地形本來就沒有歐洲部分優越,另外就是遠東西伯利亞最好的地區現在都是靠近中國邊境,比如海森崴,把一個國家的核心地帶放到一個強大國家的邊界,這很容易出現風險。西伯利亞的冬季漫長且寒冷,並且這裡面有大量的凍土層並不適宜大規模的開發以及利用,特別是現在的全球暖化。

    當然蘇聯一個俄羅斯沒有試圖拯救過西伯利亞這塊地區嗎?其實蘇聯的時候一直在做,比如建立西伯利亞國家科學城,但是現在俄羅斯獨立之後,也因為俄羅斯之後的經濟困境,導致大量的年輕人以及富人移民海外,而西伯利亞的人基本往俄羅斯東部地區移動,所以西伯利亞大部分的鄉村基本都是荒廢的。可以說西伯利亞的困境就跟西伯利亞大學城的困境一樣,這裡聚集了大量俄羅斯國家的研究所以及高校,但是從建築以及薪水上面,這個地區的荒廢基本無法挽回。

    從市場經濟角度,俄羅斯現在把重心遷往西伯利亞基本上是不可能,並且因為俄羅斯被美國以及歐盟制裁後,俄羅斯的經濟就更加下滑,這個幾乎就更不可能。

  • 6 # 歷史向前走

    題主可能低估了西伯利亞惡劣的自然環境,或者高估了人類(俄羅斯)的國土改造能力。

    歷史上的俄羅斯(沙俄、前蘇聯)曾多次致力於開發西伯利亞,均以失敗告終。

    西伯利亞地處寒帶、亞寒帶,緯度較高,氣溫較低,生存條件非常惡劣,特別是北部地區,凍土廣佈,常年冰雪覆蓋,根本不適合人類生存,只有馴鹿和田鼠等動物出沒。即使南部較為溫暖的地區,由於光照和熱量不足,大部分地區不適合農業種植,只能進行漁獵和遊牧。

    西伯利亞的極度寒冷和廣袤的凍土(夏季就是沼澤)讓開發建設幾乎難以進行。

    只有極少的條件相對好一些的地區有較多的人口定居,對當地進行了一定程度的開發。只有少數的哥薩克和流民為了生活移居到那裡。

    儘管俄羅斯歷史上多次鼓勵和強制向西伯利亞移民,但西伯利亞太遼闊了,環境又惡劣。也只能找一些條件較好的地區進行開發,比如西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這些地方相對溫暖一些,土地也相對肥沃,雖然比不了波羅的海沿岸和烏克蘭大平原,但起碼比西伯利亞其他地區好一些,還有一定的開發價值,開發難度也較低。

    在強力的推動下,在西伯利亞出現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定居點和廠礦,這些定居點稀疏的分佈在西伯利亞大鐵路沿線或者一些農墾區或者礦區。

    不過,因為強制政策建成的稍大一點的城市,因為生活條件過於惡劣,在很短的時間就成為了空城~

  • 7 # 希望星晨58298869

    西伯利亞位於北亞地區,是一片廣闊地帶,面積約為1322萬平方公里 ,比國土面積排名世界第二的加拿大(998萬平方公里)還多出320多萬平方公里。西伯利亞名稱來自於西伯利亞韃靼語,意為“沉睡之地”——以西伯利亞誕生後的際遇 ,真有點名副其實。早前,西伯利亞韃靼人在此建立了西伯利亞汗國,後來被莫斯科大公國佔領。直到現在,廣袤的西伯利亞仍然屬於俄羅斯的國土。

    西伯利亞擁有豐富的煤炭、鐵礦石、油汽等自然資源,是一塊富饒的土地,讓其他國家羨慕嫉妒恨。但是,這樣地域遼闊、資源豐富的“風水寶地”在沙俄和蘇聯的統治下已經經歷了數百年的風雨了,卻一直沒有得到有效地開發 與利用。西伯利亞現在仍然空曠、死寂、荒涼,絕大部分地區依然保持著原生態的地理風貌。確實可惜。為何說俄羅斯不可能將重心遷到西伯利亞?

    其實,在沙俄時代,俄羅斯人就有想過要開發廣袤的西伯利亞。只是開發難度太大,當時沒有現代化的機械裝置,單憑人力開發存在諸多難題。而歐洲通往西伯利亞的交通也非常不便利,尤其是西伯利亞地處寒帶、亞寒帶、緯度高,常年平均氣溫低,氣候惡劣。西伯利亞北部地區,日照時間非常短,常年廣佈凍土,大部分時間土地都被冰雪覆蓋,毫無生氣。西伯利亞南部光照和熱量也嚴重不足,並不適合農植物種植,當地稀少的居民多以漁獵和遊牧為生,生活清苦程度可想而知。歷史 上,哥薩克族曾經移居到極少的氣候相對較好一些的地區,對當地進行了有限 的開發。但是,歐洲的俄羅斯人根本不願意到這個苦寒之地來生活。沙俄政府也徒呼奈何,縱使知道西伯利亞地下有無窮的寶藏,也只能望之興嘆了。

    俄國政府曾經出臺過政策,鼓勵和強制歐洲的俄羅斯人向西伯利亞移民,但是西伯利亞落後、環境惡劣的現狀擺在那裡,所以,移民政策並不能行之有效。俄國政府只能運用有限的人力物力,找一些適合人類居住的地區予以開發,這樣,在西伯利亞出現了很多稀疏的定居點和零星的廠礦——多分佈在西伯利亞交通幹道的沿線地方或者一些農墾區。開疆拓土的沙俄時代,俄華人能做到這一步已經相當不容易了,畢竟,俄羅斯人在歷史上,主要把精力放在歐洲,放在向南尋找溫暖的出海口上,精力與錢財都不允許俄國政府對西伯利亞進行大規模地開發 。

    蘇聯是社會主義國家,有制度的優越性,容易形成全國合力,也便於利用自己的制度優勢和強大的工業來開發西伯利亞——這在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小說中可見一斑 。但是,雖然蘇聯在西伯利亞的開發方面投入了一定的精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相對於無垠遼闊的西伯利亞來說,仍然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

    蘇聯有224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而只有2.86億人口。兩廂對比,蘇聯需要更多的人口,而不是更多的土地。面對世界第一的國土,勞動力短缺的問題一直是蘇聯政府的當務之急,蘇聯根本沒有多餘的人力去開發西伯利亞了。蘇聯垂青西伯利亞豐富的自然資源,期望開發這些寶藏出口換取自己所需要的輕工業生活用品。但是,由於西伯利亞基礎設施尚不完善,氣候惡劣依然如故,資源開發成本非常高,蘇聯人也只能淺嘗輒止,見好就收。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流失了5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和1億多人口,經過葉利欽的休克療法,俄羅斯的國力一落千丈,根本不能與前蘇聯同日而語。窮得快沒有飯吃的俄羅斯人只能靠出口資源與軍事武器過日子,但是,軍武出口容易受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干涉,錢並不好賺。能源產業就成為了俄羅斯的最後的救命稻草,因而 ,俄羅斯人又想起了西伯利亞。但是,俄羅斯由於自己的經濟捉襟見肘,要應對北約東擴,要應對周邊國家的騷亂,實際上並沒有足夠的成本來開發西伯利亞了。這就是俄羅斯不可能將重心遷到西伯利亞的原因。

  • 8 # 大秦泰西廷尉府

    俄羅斯是永遠都不可能把自己的重心放在西伯利亞,但同時西伯利亞也是最重要的大後方。其實不論是西方國家,歐洲國家還是俄羅斯自己都從未把自己當成是亞洲國家。在俄羅斯的領土構成部分當中,在歐洲部分領土佔據了其總人口的75%以上,並且主要的軍事部門,行政部門統治階級都在這裡。

    俄羅斯作為曾經的公國,90%以上的歷史也都發生在這裡,更不可能動搖的是,俄羅斯是東正教的大本營,雖然這並不是原生態的,但是俄羅斯絕對不可能放棄這種信仰方面的優勢。俄羅斯依然是東正教的國家,它一定永遠是歐洲國家,而亞洲永遠是征服之地。

    這一點不僅是俄羅斯,世界各國都與認可,其中也包括我們。俄羅斯的一系列政策,都是以歐洲部分為主要的,亞洲部分則主要是以維護邊境安全,甚至曾經還想要獲得不凍港。並不惜向東亞各國吞併,屠殺當地人口。

    西伯利亞對於俄羅斯確實也很重要,一方面我們耳熟能詳的就是西伯利亞的地理位置比較關鍵,是整個歐亞大陸的頂端,可以居高而下的去俯視周邊所有國家。在歐亞大陸上,俄羅斯佔據這一種地理優勢。這種地理優勢甚至也包括對於水資源的延伸及各種自然資源的延伸,不要小看西伯利亞大陸,都是闊葉林地帶。自身的自然資源,礦產資源,還有樹木資源都很豐富,這也成為俄羅斯再怎麼弱也可以透過資源輸出而獲得經濟效益。

    尤其是東亞國家,對於曾經作為自己國土上的資源需求量十分碩大,俄羅斯也抓住了這一脈門,高價輸出,我們也只能被迫接受。另一方面西伯利亞也對俄羅斯非常重要,那就是掌握地理高位,其在亞洲地區的利益。

    所以俄羅斯在俘虜了當初日本的關東軍以後,強迫關東軍在幾個月之內修建西伯利亞鐵路。這是俄羅斯想要做但是一直沒有國力去做的事情,而日本的這些俘虜無疑成為了最佳的助手。而當這一條鐵路修建成以後,俄羅斯也就是當時的蘇聯,正式確立了其在亞洲地區的穩固統治亞洲的國土正式納入俄羅斯體系。

    同時,西伯利亞地區也是俄羅斯絕佳的試驗場,無論是核武器還是各種導彈,西伯利亞地區也都是絕佳的場地,更重要的是,西伯利亞作為俄羅斯的大後方,很多秘密武器也都在西伯利亞部署。可能有人會說,俄國的主要競爭對手都在歐洲方向,那麼西伯利亞地區作為大後方,為何還會部署這麼多的秘密武器呢?

    其實俄羅斯從來都不傻,一方面知道南方的強國一步一步地蠶食自己的勢力範圍。另一方面,西伯利亞越過北冰洋,便是美國的阿拉斯加以及加拿大。這種戰略地理位置是俄羅斯不可能放棄西伯利亞的關鍵原因。隨著全球變暖,在北極地區的航線以及戰略影響力也日益凸顯出來。雖然俄羅斯和美國以及歐洲之間的糾紛看起來焦灼,但是對於這幾家共同瓜分北冰洋的利益是趨同的。

    尤其是下大力度阻止向日本和中國這樣的國家,其力量進入北冰洋。這一點美國是相對保守的,而俄羅斯則最為積極,因為俄羅斯佔據了北冰洋1/3的邊境。其他作為一個觀察員,到那裡去開設科考站,都要費盡周折。可以說,俄羅斯現在表面上看起來很虛弱,但是從來都不可能在自己的核心利益層面讓步,所以西伯利亞是牽制美國,防範中國的戰略要地,但是俄羅斯的主要經營方向依然是歐洲。

  • 9 # 辰硯

    主要是氣候嚴寒,那地能住人中國古代早就佔了,還能輪到俄羅斯?

    當初清朝發源於外東北,有兩個選擇,一個往西伯利亞打,一個南下明朝打。顯而易見,清朝選擇南下。

    本人冬天去過一次黑龍江,不捂嚴實簡直不能出屋。

    如今中國東北人口也一直在流失,俄羅斯西伯利亞的情況只會更嚴重。

    俄羅斯人口集中於東歐平原,有1.3億,東歐平原面積只佔俄羅斯四分之一,卻集中了俄羅斯十大城市中的七個。

  • 10 # 司馬達蒙

    遷到西伯利亞?這是蠢得不能再蠢的餿主意。一是放棄歐洲的核心區域,當年斯大林為什麼堅持,莫斯科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因為蘇聯沒有太多的後退空間,往東只是理論上存在,真退了,蘇聯可能就不在了。二,西伯利亞能養活多少人?西伯利亞真適合的話,早發展起來了。三遷到西伯利亞,直接在大國或強國勢力縱橫的東亞和中美日韓競爭麼,有俄羅斯在歐洲碾壓其他國家舒服嗎?

  • 11 # 剎那F清英18863423

    西伯利亞叫西伯利亞大荒原,你覺得這種地方能住人嗎,連地理知識都不瞭解一點就來問問題會讓人笑話,你這種問題跟皇帝問乞丐為什麼不吃肉一個樣

  • 12 # 韓俊採縱橫

    一個國家重心的所在地與文化,經濟,政治都有密切聯絡,從這三個角度來說,俄羅斯的重心都不可能是西伯利亞。

    1.文化

    俄羅斯的祖先是東斯拉夫人,東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個國家是基輔羅斯,這說明俄羅斯人的文化起源就是以東歐那一帶為中心的。後來,基督教的一支,也就是東正教,從拜占庭帝國傳入基輔羅斯,東斯拉夫人開始信基督,東正教文化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形成了後來的俄羅斯文化。由此可見,俄羅斯文化的根就是在歐洲,無論是東正教文化還是斯拉夫文化都是歐洲文化。一個國家的重心必然會在它的文化起源地附近。就像是中國文化起源於中原,重心不可能遷到新疆一樣。俄羅斯人或是西方人也認為俄羅斯是歐洲國家而不是亞洲國家,很大程度上就是宗教文化的原因。

    2.經濟

    俄羅斯的經濟重心也一直在歐洲。俄羅斯和歐盟以及前蘇聯國家一直有複雜的貿易關係,方便又快捷。而在西伯利亞,自然環境這麼惡劣,同時人口也少,如果俄羅斯的經濟重心在西伯利亞,和誰做貿易呢?同時開發也是一個問題,西伯利亞全是凍土,根本很難有效開發。如果要開發,必須有大量人口,西伯利亞人煙稀少,沒有人的話,開發就無從談起,也就無法形成經濟重心。俄羅斯可以開發西伯利亞大量的自然資源,但是要想形成經濟重心,那基本上是天方夜譚。

    3.政治

    俄羅斯的政治重心一直在歐洲,之前是聖彼得堡,現在是莫斯科。從沙俄時代開始,俄羅斯就一直深度參與歐洲的政治和軍事事務,比如對拿破崙作戰,再比如一戰之類的的。俄羅斯如果要把重心遷到西伯利亞的話,那就是說要以亞洲事務為主了。從基輔羅斯建立到現在,其實俄華人就從來沒有認為亞洲事務比歐洲事務更重要。只要俄羅斯一天深度參與歐洲政治事務,就一天不會將重心遷到西伯利亞。

    文化,經濟,政治,三者都不會使俄羅斯的重心變成西伯利亞,那麼答案顯而易見了。

    以上

  • 13 # 趙建明Zhao

    歐洲地區是俄羅斯的歷史、政治、經濟、文化、人口中心。西北利亞雖然地域廣闊,還有海生葳這樣的港口城市,但天寒地凍,大多處於凍土地帶,生存環境惡劣,不適和人居住。

  • 14 # 果樹旁的阿杜

    "西伯利亞"意為"寧靜之地",名稱源自蒙古語"西波爾"(泥土、泥濘的地方)。西伯利亞條件極為惡劣,短暫的夏天就是一片泥濘的地方,大部分時間都是嚴寒的冬天,不適合人類居住,也不適合工農業生產,只有軍事意義和地緣政治意義!

    如今的俄羅斯經濟實力遠不如前,遠東在被廢棄、西伯利亞已經被廢棄,剩餘人口正在向俄羅斯歐洲部分回遷!

    1、開發西伯利亞,本來就是蘇聯強力主導的,大部分居民要麼是當年的共青團,要麼是被流放的犯人、要麼是被鼓動的平民以及被政治移民的少數民族。他們來到這裡大部分是不自願的,而是被裹挾的。

    當一片片人造城市,經不住歲月的檢驗衰敗後,那些居民懷戀以前的家鄉,那裡條件更好,自然選擇迴流。

    2、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刺激計劃不夠強力,吸引力不足。

    俄華人要打斷這一歷史程序,高調實施遠東復興開發計劃。

    由政府主導,強行安置海外迴流俄羅斯人;

    強迫安插車臣難民;

    強制收購廢棄的工廠;

    為搞活市場,促進消費和就業,甚至強制銷售拉達汽車…

    這些手段不符合市場規律,也不符合人心,憑啥富裕的地區不讓我去?憑什麼我要在鳥不拉屎的地方忍飢受凍?

    3、如今的俄羅斯年輕人受西方影響極大,失去了開拓精神,更圖安逸。

    在沙俄時代,毛熊人以開疆拓土為榮,不斷的開拓,竟然創造了幅員萬里的大帝國。

    但是現在毛熊人已經失去了這些進取精神,連孩子都不願意多生,有的時候趨勢是沒有辦法逆轉的,即使再出個普京,也頂多延緩衰敗的時間,而不能改變趨勢。

    西伯利亞沒有年輕人願意待著了,留下的都是老人。沒有人的地方怎麼會有活力?像麵包店一天只賣出去倆個麵包,當地經濟怎麼發展?

    4、西伯利亞距離俄羅斯核心地區太遠了。

    城市有吸虹效應,城市越發達,人口越多,而且城市會越來越大、人口會越來越多,因為聚集在一起,更重服務、交通、運輸的成本更低,而西伯利亞發展經濟的成本極高,得要長期的不計成本投入,以俄羅斯的現狀是拿不出來的。

    除非有一天:

    第一,運輸方式出現重大變化,比如有核能動力,減少運輸成本;

    第二,取暖成本急劇下降,否則別的地方一年都能工作,而寒帶只能工作半年,發展怎麼能比的過?

    第三,全球暖化。只有這樣,才能讓一些環境惡劣的地方有相對比較優勢。但是這種很明顯是不理智的,失去的會更多。

    總結:

    所有的發達地區幾乎都在溫帶,熱帶的都很少,至於寒帶的,除了極少數資源小國可以發達外,都是很難發展起來的。

    蘇聯時期的西伯利亞開發,終究是人與天鬥,不符合自然規律和經濟發展規律的,隨著高壓解除,人口大量回流,無法阻擋!

    俄羅斯遠東地區和西伯利亞地區,除了氣候其他物產,資源,風景都是絕佳的,可惜太冷太荒涼了,生活成本太高太高了,人太少只能默默流淚了。俄羅斯確實垂垂老矣,恐怕無力開發了,除非發生技術突進!

  • 15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2021年8月俄羅斯地理學會會長兼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提議將首都遷往西伯利亞。紹伊古提出要在西伯利亞地區建設5個百萬人口的衛星城:每個城市都要有明確的產業分工,從而組成一個大型的“科學-工業經濟中心”。根據俄羅斯SuperJob招聘網站公佈的最新調查資料顯示:超過20%的受訪者支援將首都從莫斯科遷至西伯利亞的某個城市,然而也有30%左右的受訪者對此表達了反對意見。

    俄羅斯廣袤的國土有四分之三左右都分佈在亞洲,歐洲部分只佔俄羅斯國土面積的四分之一左右。這麼看來俄羅斯似乎應該是一個亞洲國家啊,然而事情卻並沒這麼簡單:俄羅斯四分之三的人口都生活在歐洲部分的領土上,經濟中心和主要的工業基地也位於歐洲,首都莫斯科以及聖彼得堡等主要大城市也普遍集中分佈在歐洲。俄羅斯的歷史起源於東歐平原上的莫斯科大公國。

    13世紀蒙古西征時期莫斯科大公國成為了蒙古金帳汗國統治下的一個附庸小國。莫斯科大公國透過為蒙古可汗徵收貢賦和征討不聽號令的公國而取悅於蒙古金帳汗廷。莫斯科大公國趁機利用蒙古人的威勢趁機削平群雄,從而得以逐漸完成了羅斯諸公國的統一。1378年夏莫斯科大公德米特里·伊凡諾維奇率領羅斯諸公國在沃扎河和金帳汗國大打出手,戰後莫斯科大公國從蒙古人的統治下贏得了獨立。

    然而在1383年金帳汗國的脫脫迷失再次入侵莫斯科。1480年日漸強大起來的莫斯科大公國徹底擺脫了蒙古的統治。到16世紀初莫斯科大公國已兼併了特維爾、普斯科夫和里亞贊等羅斯公國,又從立陶宛人手中收復了斯摩稜斯克。至此一個北起白海、南至奧卡河、東臨烏拉爾山、西達第聶伯河的統一的俄羅斯國家宣告誕生,然而這僅僅只是俄羅斯民族擴張史的開始。

    俄羅斯在今天的世界地圖上是佔地球陸地表面積六分之一左右的龐然大物。俄羅斯廣袤的國土在地形上呈現出高度的一致性:俄羅斯的國土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視為是一大塊平坦的平原區。即使是通常意義上被視為俄羅斯歐洲部分和亞洲部分界線的烏拉爾山也只是一道最高點不足2000米的山脈。要知道中國西嶽華山的最高峰也高達2154.9米,也就是說作為歐亞分界線的烏拉爾山還沒中國的華山高。

    即使在春秋戰國時代華山也沒能成為阻擋諸侯列國兼併擴張的天塹,那麼烏拉爾山在高度上顯然並不能構成阻擋俄羅斯人擴張的地理屏障。況且烏拉爾山逶迤南下到北緯51度左右就不再延伸了,因此留下了一塊伸展到裡海的寬闊平坦的缺口。這意味著俄羅斯人的擴張在地理上並不存在難以逾越的天然地理阻礙,同時這也意味著別人要進攻俄羅斯同樣不存在難以逾越的天然地理阻礙。

    俄羅斯的國土幾乎就是一塊無險可守的大平原。在俄羅斯歷史的早期階段由於自身尚不強大,所以這種地理結構上的缺陷就導致俄羅斯始終缺乏安全感。既然缺乏天然的地理屏障作為防禦外敵入侵的依託,那麼俄羅斯就試圖透過不斷擴張領土延長自己可迴旋的戰略縱深。這時俄羅斯的自然地理結構就顯示出了獨特的兩面性:一方面無險可守的大平原的確方便外敵入侵,但另一方面這種地形也便利了俄羅斯人的擴張。

    俄羅斯的領土擴張不僅存在地形上的便利,而且還存在氣候和自然環境方面的便利。中國古代王朝為什麼始終沒越過漠北向西伯利亞地區擴張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原農耕民族很難適應當地嚴寒的氣候。相比之下如今俄羅斯的歐洲部分領土與西伯利亞實際上都屬於同樣的大陸性氣候:夏季短暫炎熱、冬季漫長酷寒。因此俄羅斯人在向東擴張的過程中不會感覺有氣候上的不適應。

    俄羅斯的歐洲部分不僅與西伯利亞在地形上、氣候上高度相似,而且土壤型別、植被型別也高度相似。當俄羅斯人向東方的西伯利亞地區擴張時他們完全可以在自己所熟悉的環境中一直向東推進到太平洋。俄羅斯在擺脫蒙古金帳汗國統治之初其實是同時面對向東方和向西方的兩個擴張方向的,然而相比之下俄國在東方的擴張推進速度遠比在西方要順利得多。

    歷史上波蘭、瑞典都曾是俄國向西擴張的強勁對手。當時的歐洲第一大國可不是俄羅斯,而是國土面積達到100萬平方公里的波蘭立陶宛聯邦。那時的波蘭可是拳打俄羅斯、腳踩德意志,號稱平獨鎮露大波波。那時的瑞典也是佔據著如今的芬蘭和波羅的海地區的歐洲一大列強。從1558年起俄國為獲得波羅的海出海口就與波蘭、瑞典、丹麥等國反覆爭奪,然而直到1721年大北方戰爭結束後俄國才實現這一夙願。

    俄國用了163年才實現為獲得波羅的海出海口這一夙願,同一時期俄國向東推進的速度可比這快多了。沙俄在向東方擴張的早期階段所面臨的主要對手是由蒙古金帳汗國分化出來的喀山汗國、阿斯特拉罕國、西伯利亞汗國這幾個遊牧汗國。然而這幾個遊牧汗國內部都相當鬆散:西伯利亞汗國600萬平方公里的疆域看著挺大,可實際上卻只有不到20萬人口。

    西伯利亞汗國事實上只有可汗所在的都城過渡到了城邦國家文明階段,而其他名義上同樣歸屬西伯利亞汗國的地區其實仍處於原始的氏族部落文明階段。當地分散居住的漁獵部落在組織力動員力上遠遠不及俄國,加之俄國從歐洲引入的火繩槍等先進裝備進一步放大了雙方的差距。1552年沙俄攻佔了喀山汗國,4年後又吞併了阿斯特拉罕國,1598年沙皇俄國征服了失必兒汗國。

    失必兒汗國被征服後俄華人已越過作為亞歐分界線的烏拉爾山進入到西西伯利亞平原。這時的西伯利亞並沒形成統一的國家,而是分佈著大大小小的原始部族。俄華人用火繩槍征服了這些西伯利亞的原始部族。截至1637年俄華人已推進到鄂霍次克海一帶。俄羅斯的歷史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就是一部自西向東擴張的歷史,然而這也給俄羅斯造成了一種意想不到的困惑。

    俄羅斯究竟是一個東方國家還是西方國家這個問題連俄羅斯人自己說不清楚。早在19世紀俄國著名思想家赫爾岑就把俄國究竟是走西方式道路還是東方式道路稱為俄國曆史發展的斯芬克斯之謎。俄羅斯的國徽上繪製的是一隻雙頭鷹,寓示著俄羅斯地跨東西方兩大洲的地理格局。實際上正是這種地跨東西的獨特地緣區位塑造了俄羅斯人獨特的民族精神。

    事實上你很難說俄羅斯是一個東方國家,因為其種族、宗教、歷史、文化中的東方基因都是極其微小的;可你也很難說俄羅斯就是一個純粹的西方國家。出自斯拉夫族系、信奉東正教的俄羅斯與西方國家在種族、語言、宗教、文化上都顯得格格不入。曾被蒙古人統治的經歷以及俄羅斯持續向東擴張的歷史都使其在西方國家眼中被打上了深刻的東方烙印。

    三百多年前俄羅斯的彼得大帝曾一度實行過全方位的西化改革,然而俄羅斯獨特的地緣區位和人文歷史使其在歐洲一直保持著獨立獨行的狀態,以致於迄今為止仍有不少西方國家將俄羅斯視為具有蒙古血統的“白色韃靼”,更何況彼此之間還存在著現實利益層面的糾葛。北約和歐盟的東擴不斷蠶食著俄羅斯在東歐的傳統戰略空間,如今西方國家的勢力已逼近到俄羅斯的家門口。

    既然俄羅斯在西部面向歐洲的領土受到西方國家的封鎖圍堵,那麼俄羅斯為什麼不嘗試大力開發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呢?事實上紹伊古的遷都提議正是這樣一種心態的真實寫照。紹伊古認為幅員遼闊的俄羅斯東西跨度極大,而首都莫斯科所在的位置過於偏西,所以不利於統籌全域性。遷都西伯利亞後大量人口、產業隨之東移將大大縮短了東部與西部交流的距離,也能就地取材利用西伯利亞豐富的資源發展經濟。

    紹伊古的遷都提議除了經濟層面的考量之外也有國防安全上的考慮:莫斯科距離波蘭邊境線不足1000公里,戰鬥轟炸機無需空中加油或轉場就能往返一次,所以莫斯科事實上已處於北約的戰術打擊範圍之內。另外烏克蘭表現出越來越親近西方的傾向,因此黑海地區已實際成為交戰區,而莫斯科則已陷入兩面受敵的局面。如果遷都西伯利亞將大大緩解俄羅斯面臨的國防壓力。

    廣袤的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最大的特點就是:人廣人稀、資源豐富。這塊地廣人稀的土地之下蘊藏著佔俄羅斯全國已探明的各種礦物資源總量的80%以上的寶貴資源!在這其中煤炭和淡水資源超過全俄總量的1/3,其他礦產資源如石油、金礦、銀礦、銅礦、鐵礦、鉑礦的總價值超過25萬億美元。事實上單單是這一地區廣袤的土地就為俄羅斯提供了遼闊的戰略縱深。

    遠東地區最東端的楚科奇半島與美國的阿拉斯加只有一海之隔,兩地直線距離不到40公里,而楚科奇半島上卻又無數導彈瞄向美國,這自然是對作為俄羅斯戰略對手的美國一個極大的牽制。位於遠東地區南部的海參崴作為俄羅斯在遠東地區最大的港口年吞吐量約1000萬噸,與此同時這裡也是俄羅斯海軍第二大艦隊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所在地。由此可見遠東地區在經濟上、軍事上都對俄羅斯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

    近年來與俄羅斯遠東地區緊鄰的中、日、韓三國目前的經濟發展勢頭都相對良好。尤其是中國已與俄羅斯達成了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非常友好的戰略伙伴。俄羅斯遷都西伯利亞有利於加強與中國的經濟聯絡,對振興本國經濟有重大利好。如果俄羅斯在遠東擁有一個經濟中心,那麼就可以透過向東亞各國賣油氣大賺一筆,又可以較為便利地從東亞各國購入工業原材料。

    那麼屆時就能以遠東經濟中心帶動全俄經濟發展,也打破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歐洲方向的戰略圍堵。由此可見遷都東部地區是俄羅斯緩解戰略壓力最直接、成本最低的方案。然而俄羅斯高層也有一種擔心:遷都不是國內政策問題,而是國際地緣政治問題。遷都東部意味著俄羅斯放棄了在歐洲發展、放棄了世界級大國地位,這對俄羅斯乃至對國際政治地緣的負面影響都是難以估量的。

    從彼得大帝起三百多年來俄羅斯的奮鬥目標一直是融入西方主流體系。儘管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始終將俄羅斯排擠在西方主流體系之外,可俄羅斯自己在屢屢受挫之後也始終沒放棄過“脫亞入歐”的夢想。無論是在蘇聯時代還是現在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的博弈重點始終是在歐洲。如今要反其道“脫歐入亞”意味著對俄羅斯之前奮鬥了三百多年的目標進行否定。

    在一部分俄羅斯人心目中這就是一種逃避現實的懦夫行為:歷史上俄羅斯儘管被西方國家孤立遏制,但從未放棄過融入歐洲主流體系的目標。即使屢屢受挫之後俄羅斯仍主動發起戰略反擊。如今卻要為躲避西方國家的戰略威脅而遷都到亞洲。這令一些俄羅斯人無法邁過心理情感的那道坎。當然也有一些俄羅斯人並不認為這是逃避,而是為了休養生息積攢實力捍衛俄羅斯的大國尊嚴。

    除了這種地緣戰略、心理情感方面的因素之外俄羅斯要遷都西伯利亞也面臨諸多現實問題。中國東北地區和鄰近的俄羅斯遠東地區在南方人眼中都屬於寒冷地帶,然而俄羅斯遠東地區比起中國東北要加一個“更”字。北冰洋沿岸、東西伯利亞地勢較高地區和楚克奇半島地區都屬於寒帶苔原氣候:冬季漫長而嚴寒,夏季短促而溫和,加之降水較少使植物難以生長。

    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夏季平均氣溫在10℃左右,冬季在零下二三十度都是稀鬆平常。早在1954年到1958年期間時任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的經濟政策下政府就投入了67億盧布並動員了數十萬志願者到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開墾了4000萬公頃的土地。然而儘管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地域遼闊、土地肥沃,可在惡劣的氣候條件下墾荒所實現的糧食增產不僅極為有限,更糟的是導致了當地本就脆弱的生態環境的惡化。

    到60年代初隨著墾荒區風沙侵蝕的日益嚴重使幾十萬公頃新開墾的土地遭到了破壞。如今與俄羅斯遠東地區一江之隔的中國東北早已由昔日的北大荒變成了北大倉。相比之下面積4倍於中國東北的俄羅斯遠東地區所開墾的耕地卻遠遠不及中國東北多。除了自然環境的惡劣之外人口稀少也是制約俄羅斯遠東地區耕地開發的主要因素。傳統的勞動密集型農業需要大量的人,而機械作業的全自動農業則需要大量資金。

    這兩項條件恰恰都是俄羅斯遠東地區所不具備的。俄羅斯的遠東地區實際上就相當於闖關東之前的中國東北地區:由於人力資源實在是有限,所以自然會存在大量沒人去開墾的荒地。由於長期吸引不到優質的資本與勞動力,所以開發建設也就始終無從談起。如今東北地區已是中國一大主要的商品糧基地,然而緊挨著中國東北的俄羅斯遠東地區大部分割槽域都是森林和凍土帶。

    目前為止俄羅斯遠東地區已開發的耕地面積遠不及中國東北。事實證明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儘管地域面積廣大、土地肥沃,但當地的氣候條件其實是不利於發展工農業生產的。如果當地的自然條件不適宜發展工農業生產,那麼利用當地豐富的油氣資源做轉口貿易能否把遠東打造成為俄羅斯一個新的經濟中心呢?事實上俄羅斯早就在考慮這個問題了。

    2015年9月3日—5日俄羅斯在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市舉行了第一屆東方經濟論壇。俄羅斯舉辦該論壇就是為了擴大俄羅斯遠東地區開放程度,從而吸引外國資本注入以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在此之後俄羅斯又在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陸續舉辦了第二屆至第五屆東方經濟論壇。事實上俄羅斯早就感受到了東亞經濟的崛起,同時俄羅斯本身也想搭乘東亞經濟騰飛的便車。

    2011年俄羅斯創辦了“遠東和貝加爾地區發展基金”,次年又成立了遠東發展部並在符拉迪沃斯託克舉辦了APEC峰會。隨著烏克蘭危機以及西方制裁的形勢愈演愈烈進一步助長了俄羅斯這種戰略東移的傾向。普京在2015年的首屆東方經濟論壇講話中將遠東表述為俄羅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中心之一。由此不難看出以普京為核心的俄羅斯決策層其實很想以振興遠東經濟的方式打破俄羅斯被西方國家孤立排擠的狀態。

    然而真要發展遠東、建設遠東對俄羅斯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俄羅斯儘管是一個地跨歐亞的大國,然而俄羅斯的人口和經濟帶畢竟主要分佈在歐洲,位於遠東地區的符拉迪沃斯託克距離俄羅斯的核心地帶實在過於偏遠,所以對俄羅斯國家整體經濟的幫助有限。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也需要衡量花大力氣去建設一個遠離本國戰略中心的地區是否值得這樣一個問題。

    儘管長期以來俄羅斯始終被西方國家排擠,然而在俄羅斯的民族意識中仍把自己視為是一個歐洲國家。其實俄羅斯對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的掌控是相對比較薄弱的。俄羅斯歐洲部分和遠東的聯絡幾乎完全依靠沙俄時代修建的長度9300公里的西伯利亞鐵路這唯一的大動脈聯絡,二戰時蘇聯就極為擔心日本趁蘇德戰爭之機出兵切斷西伯利亞鐵路,從而導致自己的歐洲領土與遠東地區首尾不能相顧。

    如今西伯利亞鐵路仍被視為是俄羅斯維持自己在遠東的力量存在的重要生命線。鐵路運輸在俄羅斯這個國土面積廣袤的國家一直髮揮著維繫各地區聯絡的重要作用。目前俄羅斯1/4的鐵路路段已實現電氣化。俄羅斯電氣化鐵路的總長度目前位居全球首位。然而俄羅斯密集的鐵路網路幾乎都集中在歐洲部分的領土上:這些鐵路不僅承擔著俄羅斯國內主要的運輸業務,而且還承擔著俄羅斯與歐洲及周邊國家的陸上運輸任務。

    相比之下遠東地區的鐵路運輸能力就要比歐洲部分落後得多——除了西伯利亞鐵路這條唯一的大動脈之外遠東地區幾乎再沒其他任何與外界聯絡的通道。氣候嚴寒、環境惡劣的遠東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人跡罕至之地。俄羅斯的歷史起源於東歐平原的莫斯科大公國,儘管透過自西向東的擴張征服了整個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但這些地區的開發時間都相對較晚。

    俄羅斯的工農業佈局整體上是傾向於歐洲部分的,因此迄今為止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的開發程度仍是相對較低的。佔俄羅斯國土面積四分之三的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只分布著俄羅斯四分之一左右的人口。稀疏的人口密度和漫長的東西跨度使俄羅斯始終無法擺脫基礎建設和物流運輸的惡夢。在上下游配套過程中的天量運費足以把俄羅斯一切依賴自由競爭的工商業扼殺到賠本破產。

    迄今為止遠離首都莫斯科的遠東地區仍是俄羅斯經濟發展中的”凹陷地區“。現在的俄羅斯就像是一個窮小子打腫臉充胖子住了500平的豪華別墅,可結果天天為物業費、採暖費、家政費這些成本糟心。窮小子住豪宅發現裝修的錢都不夠,只好找了幾間採光通風好的屋子草草收拾一下,剩下的屋子只好大門一鎖,堆點雜物或乾脆就不管了,然而卻需要為此開支大筆的維護費用。

    事實上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就類似於雜物間。這裡一直都是俄羅斯國土開發建設中的薄弱環節。住豪宅的窮小子覺得物業費太貴可以出租、可以轉讓,然而對一個國家而言:“出租”意味著引進移民,“轉讓”意味著割讓國土。後者顯然是萬萬不可取的——儘管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開發程度有限,但換個角度思考也恰恰說明這一地區的開發潛力還相當巨大。

    正如普京所言”俄羅斯國土雖大,卻沒一寸是多餘的“。既然”轉讓“之舉不可行,那麼”出租“(引入移民)可行嗎?事實上俄羅斯對此一直都是相當糾結的。目前俄羅斯遠東地區的開發建設其實在相當程度是有賴於在當地生活或經商的華人、日本人、南韓人,然而另一方面俄羅斯對這種狀況也始終心懷疑慮:遠東地區不僅地廣人稀,實際上當地有限的人口還存在持續流失現象。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遠東地區由於缺少國家的系統性扶持導致發展緩慢。從1911年到2011年俄羅斯遠東地區的人口已減少了大約22%。在2013年之前俄羅斯的八大聯邦管區中只有中央聯邦區、南方聯邦區和北高加索區3個區的人口略有增長,而其餘5個區的人口均呈下降趨勢。人口稀少的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恰恰正是人口下降現象嚴重的區域。1991年到2011年期間俄羅斯遠東地區的人口大約減少了22%。

    如今位於俄羅斯東北部的苔原地帶的人口密度甚至降到連每平方公里1個人都達不到。當俄羅斯遠東地區的人口持續下降時來自東亞中、日、韓三國的農民和商人開始湧入這一地區。十多年前普京就曾告誡遠東地區的俄羅斯政府官員:”如果在不久的將來再不採取實際措施發展遠東,那麼再過幾十年後遠東的俄羅斯人口也許將只會說中國話、日本話和南韓話了“。由此可見遠東地區的發展已成為困擾俄羅斯的一大難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足球巨星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