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萬先生的信箱
-
2 # 大洋網
“老漂族”易生心病 仔女莫忘陪伴開解
老人異鄉帶孫壓力大易焦慮抑鬱 專家建議多關注父母心理健康
脫離了原來熟悉的生活環境來到子女生活的城市,從氣候、飲食到聽不懂的語言,“老漂族”面對著一個個新的挑戰。
為幫子女照顧孩子,不少老人離鄉來到子女紮根的城市,成了“老漂族”。然而,離開熟悉的生活環境,操持家務、養育孫子的“老漂族”,身心也承受著不小的壓力。專家提醒,老年人抑鬱症常常表現為身體不適,建議家人多抽出時間陪父母聊聊天。
近日,65歲的黃阿婆因胸悶、心慌來到廣醫三院就診,住進了該院的心血管內科病房。醫生給她做了各種檢查,沒發現身體有什麼明顯病變。家人說,阿婆向來身體健康,沒有基礎病,但最近幾個月經常唉聲嘆氣,帶她出門也不想去。
阿婆到底得了什麼病?廣醫三院為此舉行了多學科會診,請來精神醫學科專家為阿婆做心理測評,結果發現她已經有中度抑鬱、中度焦慮。
該院精神醫學科醫生崔英在詢問中瞭解到,阿婆是武漢人,8個月前,兒媳婦生了二胎,她到廣州來幫忙帶孫子。休了半年產假後,兒媳婦上班了,阿婆也更忙了。雖然她身體一向不錯,但自從晚上要陪寶寶睡覺後她便睡不好,逐漸出現胸悶、心慌,總擔心寶寶哪裡有閃失。有時因帶孫子被媳婦埋怨幾句,她便整晚睡不著,怕影響兒子跟兒媳的感情,她只得將心中的困惑憋在心裡。慢慢地,她除了覺得很累,更感到不開心,做什麼事都打不起精神。說到傷心處,阿婆竟然像個孩子一樣哭了起來。
其實,像阿婆這樣的情況並非個例,廣醫三院精神醫學科主任醫師周伯榮每週接診有7~8例,今年以來大約接診了一兩百例。他發現,不少為了照顧孫子背井離鄉來到子女紮根的大城市生活的“老漂族”,心理問題容易被忽視。
“‘老漂族’這個詞非常形象的反映了老人的生活狀態。” 周伯榮說,不少老年人隨著子女漂泊到大城市,脫離了原來熟悉的生活環境,努力適應著新的生活環境,從氣候、飲食到聽不懂的語言,面對著一個個新的挑戰,身邊卻沒有可傾訴的親友。子女上班後,不少“老漂族”獨自在家,孤獨地守著寶寶。寶寶沒什麼閃失、不生病還好,寶寶一生病,老人會自責,如果子女不理解還加以責備,老人委屈無處可傾訴,抑鬱、焦慮、失眠就會紛至沓來。
子女應抽時間多溝通 老人“心結”要及時開解
“已在城市紮根的中青年有自己的朋友、同事,遇到不順心有訴說的去處、緩衝的平臺。但‘老漂族’就不一樣了。”周伯榮說,部分“老漂族”到了陌生的城市,會出現“文化休克”。即因隔離了熟悉的文化生活環境,產生焦慮、抑鬱。一些前來向他諮詢的“老漂族”反映,到廣州聽不懂粵語,去市場買菜檔主說話“像吵架”,生活購物都有點“怯”。
“我建議他們學粵語,他們逐漸會聽會講一點,逛市場的感覺就不一樣了。”周伯榮建議子女多鼓勵“老漂族”父母主動融入新的生活環境。另外,帶孩子的事老人只是幫忙,主要還是子女自己的責任,作為子女再忙也要多承擔一些責任,並抽出時間跟老人多溝通,聽他們講講心裡話,有“心結”及時開解。老人帶孫雖然享天倫之樂,但也很累,哪怕回不了家也要透過電話聊聊天,表達對父母的關心,多給他們一些理解和安慰。
軀體常莫名疼痛 老人抑鬱多以不舒服為“預警”
老年人因身體機能退化及各種喪失性事件(喪失伴侶、喪失子女的關心、喪失經濟能力),成為抑鬱的高發人群。研究表明老年人抑鬱的發病率是1%~5%。
“年輕人抑鬱、心情不好,會想哭、情緒低落,而老年人經歷過不少事,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抑鬱多以身體不舒服作為‘預警’。”崔英指出,老年人的抑鬱、焦慮與年輕人的不同,往往沒有明顯的情緒低落、興趣下降、樂趣喪失,而多是透過軀體疼痛表現出來。
周伯榮解釋說,抑鬱、焦慮的老年人,軀體疼痛的表現形式複雜多變,可累及多個身體系統:在神經系統可表現為頭痛、頭暈;呼吸系統可表現為呼吸不暢;心血管系統可表現為胸悶、心慌,嚴重者會有瀕死感;消化系統可表現為胃痛、胃脹、腹瀉、便秘;泌尿系統表現為尿頻尿急。這些症狀會有波動,往往在各項檢查中很難查出問題。老人家總說不舒服,但一檢查又沒什麼器質性病變,而心理的問題卻往往被忽視。
崔英還提醒說,老年人抑鬱焦慮會增加心腦血管病的發病風險,並間接影響到寶寶的身心發育。有研究表明,有抑鬱、焦慮情緒的老年人會把負面情緒傳遞給寶寶。
“如果家裡老人因帶孩子出現情緒問題,子女要多諒解。”她建議週末給老人放放假,有空帶老人多出去走走,並適當給父母一些帶孩子的費用,讓老人無後顧之憂。如發現老人莫名軀體疼痛,要及時帶他們看心理門診,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抗抑鬱、促眠,一般透過一段時間的干預可明顯好轉。
-
3 # 兮兮說事兒
隨著三十多年中國城市化的發展,城市與鄉村之間的差距日益增大。城市如同張著血盆大口的怪獸一樣,不斷吞噬著周邊的人口與資源。
日本城市化的昨天似乎是中國的今天想起多年前看過日本NHK播放的“沸騰都市”系列紀錄片,其中一集叫《怪獸東京》,這裡面詳細記錄了日本確立以東京為中心的首都圈之後,東京人口的暴漲,企業的湧入,城市建設的迅猛發展等。
從這部紀錄片中,我似乎看到了今天中國城市的樣貌。
城市可以為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提供優渥的生活環境,帶來最便利的消費體驗。但是,由磚石、混凝土構成的城市,它無法解決外來人口精神層面的孤獨問題,更無法解決年輕男男女女結婚生子之後,孩子的照顧問題。
於是,大批“老漂族”隨著子女進入城市,照顧孫子、孫女,幫子女買菜做飯,家庭瑣事通通交給了父母來打理。有些子女甚至覺得,將父母從縣城農村帶到城市,過上美好的生活,是自己孝順的體現。很多人忽略了,父母在城市所遭遇的精神危機。
父母雖然也已“個體化” 但是與我們的個體化程度不同著名社會學學者閻雲翔在《中國社會的個體化》一書中曾提出,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興起,體制與個人之見的關係日漸鬆動,個人自由度增加,農村的青年逐漸擺脫了家庭與親屬組織的社會控制。
閻雲翔這本書所調查的樣本,恰恰是隨著改革開放而成長起來的一代人,大部分已經成為了在城市打拼的青年父母,也就是這些“老漂族”。
閻雲翔
但是,很多子女卻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父母其實是處在過渡期的一批人,借用魯迅的一個詞語,是價值的“中間物”。他們生長在沒有電視、手機不普及的時代,成長在網路出現的時候,他們的精神根底裡,還存在著智慧化時代之前影子。
不要把父母看成“同類人”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父母一帶的人,幾乎沒有如同現在的子女一樣,可以抱著手機、電腦,看影片,玩遊戲幾天不出門,吃飯全靠外賣。他們還是喜歡隔三差五的出門會會朋友,晚上出去跳跳廣場舞,外出到市場買菜等。
在他們看來,智慧裝置是生活的點綴,而不是生活的全部。因此,當他們來到城市之中,面對著周遭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人,他們自然會出現精神上的孤獨。
因此,我覺得,作為子女,一定不要把自己的父母看成“一類人”,將自己的生活價值強加在自己的父母身上,還是試圖理解父母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樂趣。在父母為你看孩子、買菜做飯之餘,為父母在城市中找到一些適合他們的生活樂趣。
回覆列表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此前釋出的資料顯示,中國現有隨遷老人近1800萬,佔全國2.47億流動人口的7.2%,其中專程來照顧晚輩的比例高達43%。
這些被連根拔起的老人“空降”在陌生的城市裡,既要適應環境,與兒女的小家庭產生各種磨合,同時又兼顧著高強度的養育工作。
更令人不安的是,由於出現社交行為阻礙和融入困難,很多“老漂族”可能產生精神抑鬱等心理疾病。在老年群體患抑鬱症的人群中,尤以隨遷老人居多。
有的老人甚至將在外地給兒女帶孩子當作”有期徒刑”,”刑滿”(孩子上學)就能回家了。
1. 社群隱形人2年前,馬阿姨千里迢迢從東北老家來到北京市朝陽區南太平莊社群給兒子帶孫女兒。
而孩子們下班回家以後,要麼看電視、玩手機、逗孩子,要麼還在忙工作,讓馬阿姨覺得自己好像是個“隱形人”。
2. 含辛弄孫去年一則《山東一老人幫女兒三年連帶兩娃,暴瘦十多斤患上抑鬱症》的新聞裡,主人公李阿姨原本擁有充實愉快的退休生活,白天在老年大學上課,晚上去跳廣場舞,週末就和老朋友約著出去旅遊,但5年前大學畢業留在武漢成家立業的女兒生了大外孫,李阿姨不得不去幫女兒帶孩子。
大外孫上幼兒園後,女兒又生了小外孫,小外孫3個月時,女兒上班了。
李阿姨一個人既要管娃,又要忙家務,每天很累很疲憊。而最讓李阿姨感到憋屈的是,常常因為育兒問題跟女婿起爭執。
由於常年得不到休息,內心情緒又得不到釋放,老人最終患上了中度抑鬱症。
3. 帶孩子聯盟單阿姨在小區裡找到了“組織”,她和其他幾位“老北漂”組建了“帶孩子聯盟”,平時一起買菜,一起帶孩子,一起嘮家常。
“有什麼不開心的事,和姐妹們說說,也就緩解了。”
但不是所有的“老北漂”都像這個聯盟裡的人這麼幸運。
人們常說,老有四寶:老窩、老伴、老友、老底。
這對於很多“老漂族”來說,卻是每每魂牽夢繞之時才能短暫擁有的假想幸福。
我們總是批判那些明明可以自力更生卻廢在家裡靠父母供養的年輕人,說他們是“蛀蟲”、是“啃老族”,可是,孩子們對父母時間與精力的盤剝難道不是另一種形式的啃老嗎?
千金散盡能還復來,時間精力失去了就永遠失去了。
以前網上有個帖子,問的是:如果能會到你媽生你那一年,你會對她說什麼?
有個回覆超虐心:請不要生下我,我不想成為你的牽絆,我希望你還可以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自從有了孩子,父母們永遠都在擔驚受怕,永遠沒法灑脫過活,永遠有割捨不下的事情。
他們放棄自己的愛好,戰勝自己的軟弱,掩飾自己的脆弱,明明不是超人卻永遠為我們遮風擋雨。
臨老了,卻還要因為各種原因委曲求全,憋屈度日,於心何忍?
願每位父母,晚年都能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