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年的小龍蝦養殖的成本投入來看,蝦苗的成本佔據了全年養殖小龍蝦總投入的60%左右,如此高的成本佔比,導致很多沒有經驗的新養蝦戶出現養殖虧損,而虧損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放苗死亡率高。
蝦苗放養總結起來就是細節決定成敗,養殖是一個需要精細管理的工作,在放苗方面尤為明顯,某些細節把握好了,會讓我們少交很多學費。下面我們就放養蝦苗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細節問題,和大家做一個探討,希望對養殖戶朋友們有幫助。
冬春季養小龍蝦
第四篇:如何放養蝦苗,成活率最高
以湖北目前的小龍蝦養殖技術來看,蝦苗放養主要包含三個階段,一是放養秋苗,俗稱“放種蝦”;二是春苗,俗稱“春季蝦苗”;三是夏季補苗。下面就各階段的注意事項與大家一一探討。
一、放種蝦
一
每年9-11月份,很多養殖戶習慣補一批大規格的龍蝦做種蝦,主要是為了讓其自然繁殖產出蝦苗,以降低來年養蝦的種苗投入。秋季選擇種蝦有一些事情需要引起養殖戶朋友的注意:
1、放種時間:
建議第一批種蝦選擇在6月份種水稻之後進行,選擇規格1-4錢的龍蝦(俗稱“統貨”)做種,這批種蝦只要在9-10月加水及時,孵出的蝦苗很早,基本上在9-11月份看到的小蝦苗都是這批種蝦孵出來的;9-10月份放的抱卵蝦,其蝦卵孵化時間很晚,基本上都是在來年4月以後出苗,故種蝦放養太遲的,請謹慎處理放養量。
2、放種蝦的量:
6-7月份放種蝦,建議按照圍溝面積計算,放60斤/畝的密度,每畝放養種蝦20斤左右即可;9-10月放種蝦建議不超過20斤/畝。但是值得注意的是,9月份是轉秋分大節氣的時候,氣候不是很穩定,種蝦的存活率不是很高。另外如果遇到冬季氣溫過低導致水面經常結冰等現象,孵化出的幼蝦存活率也不高。
二、放蝦苗
二
從開春過後,每年的3、4月份,也就是目前這個時節,是養殖戶放蝦苗的主要季節。值得注意的是3、4月份的第一季蝦,大部分養殖戶都能賺錢,因為這個時期龍蝦養殖幾乎沒有病害,並且這個時期龍蝦生長速度又非常快,只有管理到位,放1斤苗賣出3-4斤成蝦很容易做到。但是也有虧損的,主要原因是放蝦苗死亡率過高。如何提高蝦苗放苗存活率呢?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蝦塘處理
蝦苗下塘前需要對蝦塘做提前處理,主要是換水、解毒等工作,避免蝦苗蝦塘後中毒死亡。
(1)換水:主要針對稻蝦養殖,因為水溫回升後稻梗腐爛加快,造成水色發黑、發紅、發臭,直接放蝦會造成蝦苗中毒死亡,故需要將水換至正常水色。建議換1-2遍水,換水後在平臺區域改底(如海聯科底倍康,8畝/袋,平臺區域幹撒改底),分解稻梗;
(2)解毒:如果蝦塘之前種過棉花或果樹等,或用過較多農藥,建議放苗前先對水體解毒(如使用海聯科3201,4000立方水體/瓶,兌水全池潑灑),以避免蝦苗下塘後中毒死亡。
2、苗種下塘前需過水
(1)減少應激反應:蝦苗運輸是不帶水的,而氣溫和水溫具有一定的溫差,這個溫差在早春是非常大的,而過大的溫差,對龍蝦是致命的。如果把運過來的蝦苗直接倒入塘中,會造成龍蝦強烈的應激反應,而造成龍蝦大量死亡(原理如同人在春季洗冷水澡,如果直接入水,會引起抽筋、打擺子等,造成感冒);
(2)不帶水運輸造成蝦苗鰓部脫水粘結在一起,導致龍蝦入水後不能透過鰓過濾水中的氧氣而窒息死亡;
(3)具體操作:蝦苗下塘前需要過水溫,也就是用框將蝦苗抬入溝邊,浸入水中5-10秒,然後提起瀝乾,再浸入水中5-10秒,如此反覆做5-10遍,再放入平臺區域的水草附近,將框傾斜放置,讓蝦苗自己游出躲入水草中即可。
3、苗種選擇
春苗一般選擇80-120尾/斤的青殼蝦作為蝦苗,具有尾數多、脫殼快、生長快等優點,一般第一季蝦(3、4月份)選擇這類蝦苗,只要管理到位、投餵合理,可以在25-40天左右上市賣成蝦,一般放一斤苗可以賣出3-4斤成蝦。
4、苗種補齊後需要消毒
水產苗種消毒一般是選擇1%左右的食鹽水浸泡一定時間(一般是30分鐘左右)來進行消毒殺菌,避免病菌帶入蝦塘引發病害,不過在龍蝦養殖中,食鹽水濃度和消毒時間均不好掌握。故現在採取的方式是在一批苗種補齊後,全池使用聚維酮碘(如海聯科聚維酮碘用量為3畝*米/瓶)消毒。
三、夏季補苗
三
夏季補苗主要是指5、6月份期間補放蝦苗。因為水溫高、氣候反覆、疾病高發等因素,死亡率非常高(平均存活率不到5成),導致大部分養殖戶放苗失敗,從而虧損。現將荊州海大技術部總結的一些注意要點與大家做一個交流。
1、夏季補苗不成功最大的原因氣溫過高,且水溫不穩定,應激反應過劇烈導致死亡率很高。5-6月份由於氣候變化過快,導致水溫經常性的劇烈變化。這主要對於經常處在脫殼期的蝦苗來說是非常致命的,一旦水溫變化幅度超過5度以上,則會造成脫殼的龍蝦應激死亡,(嚴重的死亡率達到9成以上)故這個階段看到的死蝦多數是頭殼鬆動的。建議夏季補苗精養龍蝦的養殖戶,一定要做好抗應激的準備,蝦苗下田要過水溫,之後連續三天,每天使用一遍海聯科應激靈(4畝/瓶)全池潑灑抗應激,如此操作,夏季補苗可做到7成以上成活率;
2、夏季補苗不成功另一個原因是水草缺失。因為吃不敗在這個階段已經大量死亡,而多數養殖戶採取使用水花生、水葫蘆來作為補充水草,這對養熱水蝦幫助不大。故建議在5、6月份先不急於補苗,將平臺區域水排幹,曬半個月至一個月至開裂,之後返水10公分左右,按照8-10米行距,2-3米株距,補種輪葉黑藻(俗稱“燈籠泡子“),扎圍網避免龍蝦進入將草吃掉,一個月後拆網放苗,注意及時投料以保護水草;
3、可以選擇種植水稻秧苗或空心菜(間隔8米種植一行,每行2米寬)、吃不敗(水排幹後,吃不敗沉於平臺底面,暴曬半個月,返水10公分,扎網圍起來,吃不敗會重新發芽生長,一月後拆網放苗)等均可;
**上述方法適合全年精養不種水稻的養殖戶採用。
為什麼青苔那麼猖狂,我們該怎麼辦
文 | 圖 動保事業部 汪帆 、施德亮
在我們大量走訪龍蝦和螃蟹客戶過程中,聽到養殖戶朋友講的最多的就是每年開春後青苔(如圖1)長勢迅速,怎麼搞都搞不定,最終導致水質惡化,龍蝦產量低下,因此青苔問題是小龍蝦養殖中比較頭疼的問題。這也是為什麼今年年初只要有養殖戶聽到哪裡有殺青苔的藥物都要去買過來殺一下,足以證明青苔是小龍蝦養殖中一個避免不了的話題,那麼到底青苔問題如何進行防控呢,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目前市場上治療青苔有哪幾種方法。
圖1. 市場到處可見的青苔
一、常見青苔防控方法及優劣勢分析
表1. 常見青苔治理方法及優劣勢
市場上的養殖戶很少會全部人工撈取青苔,這個辦法基本被棄用,目前主要分為兩種:
(1)化學藥物殺害:
青苔長起來就使用化學藥物(如一些青苔淨等產品)控制,但是此類藥物對蝦苗有無影響、對水草是否具有破壞性目前都沒有固定的說法。2017年年初曾經有個廠家就因為殺青苔藥物導致水草全部死亡而被養殖戶舉報而停產。
(2)施肥控青苔:
最常用的就是糞肥和複合肥。養殖戶想透過區域性高濃度的糞肥“燒死”青苔,但往往這種處理方法成功率低,易加速青苔的爆發,而且開春後容易導致龍蝦發病(糞肥夾帶許多病原菌)。
上述兩種方法是市場上最常見的。在青苔大量爆發時候養殖戶往往首選第一種方案,而第二種方法的思路也是對的:透過控制水的肥度來抑制青苔的生長。但是在肥的種類上選擇以及下肥的時機是不恰當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蝦稻田的養殖戶明明下肥了,但青苔卻越長越多;明明方法是對的,為什麼結果卻是反的。下面我們從蝦稻池塘特徵及氣候問題進行分析。
二、為什麼蝦稻池塘冬季越肥水青苔越多
2.1 蝦稻池塘的曬塘給我們帶來什麼
蝦稻模式10月收稻後開始曬塘,受天氣影響,曬塘從1個月到1個半月不等。曬塘的好處就是利用光照殺菌、提高氧化還原電位,但是曬塘的劣勢在於氧化掉土壤表層的有機質,使土壤礦化,造成土壤底肥不夠;與此同時環溝的水位較淺,容易滋生青苔。
曬塘結束後,隨著水位的提升,開始長青苔,養殖戶看到青苔長出來了,就使勁往池塘中補肥,各種無機肥、有機肥、複合肥都開始往裡堆,但是肥力直接被底質和青苔吸收,從而助長青苔的瘋長。那麼我們究竟要不要曬塘呢?答案當然是需要曬塘,不過曬塘後如何處理就顯得尤為關鍵。
(1)曬塘過程中,我們要注意環溝,及時向環溝補肥,避免環溝長青苔;
(2)曬塘後加水,我們要立刻注意向池塘中補菌(芽孢桿菌最佳),將底層土壤的有機質分解、釋放營養物質;促進稻梗的腐爛,給池塘提供營養;改善土壤條件,使土壤快速形成膠體(粘化),達到離子平衡,不再吸收水中的營養元素。
(3)補菌後,要及時補充肥,無機肥和複合肥都是容易迅速被吸收利用的,但是肥效持續不足,因而最佳選擇還是有機肥適當搭配無機肥一起使用,既能保證藻類的生長又能保證肥效的永續性。
2.2 蝦稻池塘中的稻梗會給我們帶來什麼
很多養殖戶喜歡將稻梗留在池塘中,是因為稻梗腐爛可以用來肥水,但這並不代表稻梗越多越好。稻梗過多的池塘往往會生成紅黑水,形成這種水的主要原因是稻梗腐爛後浮游動物(圖2)大量繁殖,造成浮游植物數量銳減,酸鹼度降低,溶解氧下降而產生的紅水。因此浮游動物的大量繁殖,而蝦苗又攝食強度不夠(特別是對老化或是大型的浮游動物蝦苗難以攝食),勢必會影響藻類的生長(浮游動物攝食藻類),造成肥水困難,因此稻梗不宜留過長、過多,同時注意定期使用菌類產品(如海聯科3101)分解稻梗,而不是發酵形成大量浮游動物。
圖2. 稻草邊大量浮游動物
2.3 每年冬天氣候變化給我們帶來什麼
圖3 2012~2017年11月份天氣情況
圖3顯示近五年立冬前後的溫度變化情況,立冬時間的大概時間就在11月7號前後;結合11月7號前後的溫度情況不難看出,立冬前後的溫度波動較為明顯,甚至波動範圍在短時間內會有10℃左右的溫差,並且立冬過後,溫度明顯呈下降趨勢。同時,此階段的天氣特點是連續的陰雨天。
立冬前後的連續降雨和強降溫,會造成藻類大量死亡,從而影響水質變化、透明度升高,藻類後期繁殖困難,從而給青苔的萌發帶來了有利條件,因此立冬前後就是青苔爆發的關鍵節點。
因而,要預防青苔,肥水工作必須提前,在10月底就要著重觀察天氣變化,提前做好肥水、穩水措施,做好青苔預防工作。這也就是為什麼海大公司提倡冬季提前肥水,就要在變天前提前把水質肥起來,後期定期補肥即可抑制青苔生長。很多客戶肥下的越多,青苔越多,主要原因就是時機把握不對,下肥時候已經有很多青苔在池塘生長了,下肥反而促進了青苔的生長。
綜上所述,蝦稻池塘冬季面臨的基肥不足,浮游動物大量繁殖以及氣候影響了肥水效果,因此需要根據池塘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冬季肥水方案。
從近年的小龍蝦養殖的成本投入來看,蝦苗的成本佔據了全年養殖小龍蝦總投入的60%左右,如此高的成本佔比,導致很多沒有經驗的新養蝦戶出現養殖虧損,而虧損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放苗死亡率高。
蝦苗放養總結起來就是細節決定成敗,養殖是一個需要精細管理的工作,在放苗方面尤為明顯,某些細節把握好了,會讓我們少交很多學費。下面我們就放養蝦苗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細節問題,和大家做一個探討,希望對養殖戶朋友們有幫助。
冬春季養小龍蝦
第四篇:如何放養蝦苗,成活率最高
以湖北目前的小龍蝦養殖技術來看,蝦苗放養主要包含三個階段,一是放養秋苗,俗稱“放種蝦”;二是春苗,俗稱“春季蝦苗”;三是夏季補苗。下面就各階段的注意事項與大家一一探討。
一、放種蝦
一
每年9-11月份,很多養殖戶習慣補一批大規格的龍蝦做種蝦,主要是為了讓其自然繁殖產出蝦苗,以降低來年養蝦的種苗投入。秋季選擇種蝦有一些事情需要引起養殖戶朋友的注意:
1、放種時間:
建議第一批種蝦選擇在6月份種水稻之後進行,選擇規格1-4錢的龍蝦(俗稱“統貨”)做種,這批種蝦只要在9-10月加水及時,孵出的蝦苗很早,基本上在9-11月份看到的小蝦苗都是這批種蝦孵出來的;9-10月份放的抱卵蝦,其蝦卵孵化時間很晚,基本上都是在來年4月以後出苗,故種蝦放養太遲的,請謹慎處理放養量。
2、放種蝦的量:
6-7月份放種蝦,建議按照圍溝面積計算,放60斤/畝的密度,每畝放養種蝦20斤左右即可;9-10月放種蝦建議不超過20斤/畝。但是值得注意的是,9月份是轉秋分大節氣的時候,氣候不是很穩定,種蝦的存活率不是很高。另外如果遇到冬季氣溫過低導致水面經常結冰等現象,孵化出的幼蝦存活率也不高。
二、放蝦苗
二
從開春過後,每年的3、4月份,也就是目前這個時節,是養殖戶放蝦苗的主要季節。值得注意的是3、4月份的第一季蝦,大部分養殖戶都能賺錢,因為這個時期龍蝦養殖幾乎沒有病害,並且這個時期龍蝦生長速度又非常快,只有管理到位,放1斤苗賣出3-4斤成蝦很容易做到。但是也有虧損的,主要原因是放蝦苗死亡率過高。如何提高蝦苗放苗存活率呢?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蝦塘處理
蝦苗下塘前需要對蝦塘做提前處理,主要是換水、解毒等工作,避免蝦苗蝦塘後中毒死亡。
(1)換水:主要針對稻蝦養殖,因為水溫回升後稻梗腐爛加快,造成水色發黑、發紅、發臭,直接放蝦會造成蝦苗中毒死亡,故需要將水換至正常水色。建議換1-2遍水,換水後在平臺區域改底(如海聯科底倍康,8畝/袋,平臺區域幹撒改底),分解稻梗;
(2)解毒:如果蝦塘之前種過棉花或果樹等,或用過較多農藥,建議放苗前先對水體解毒(如使用海聯科3201,4000立方水體/瓶,兌水全池潑灑),以避免蝦苗下塘後中毒死亡。
2、苗種下塘前需過水
(1)減少應激反應:蝦苗運輸是不帶水的,而氣溫和水溫具有一定的溫差,這個溫差在早春是非常大的,而過大的溫差,對龍蝦是致命的。如果把運過來的蝦苗直接倒入塘中,會造成龍蝦強烈的應激反應,而造成龍蝦大量死亡(原理如同人在春季洗冷水澡,如果直接入水,會引起抽筋、打擺子等,造成感冒);
(2)不帶水運輸造成蝦苗鰓部脫水粘結在一起,導致龍蝦入水後不能透過鰓過濾水中的氧氣而窒息死亡;
(3)具體操作:蝦苗下塘前需要過水溫,也就是用框將蝦苗抬入溝邊,浸入水中5-10秒,然後提起瀝乾,再浸入水中5-10秒,如此反覆做5-10遍,再放入平臺區域的水草附近,將框傾斜放置,讓蝦苗自己游出躲入水草中即可。
3、苗種選擇
春苗一般選擇80-120尾/斤的青殼蝦作為蝦苗,具有尾數多、脫殼快、生長快等優點,一般第一季蝦(3、4月份)選擇這類蝦苗,只要管理到位、投餵合理,可以在25-40天左右上市賣成蝦,一般放一斤苗可以賣出3-4斤成蝦。
4、苗種補齊後需要消毒
水產苗種消毒一般是選擇1%左右的食鹽水浸泡一定時間(一般是30分鐘左右)來進行消毒殺菌,避免病菌帶入蝦塘引發病害,不過在龍蝦養殖中,食鹽水濃度和消毒時間均不好掌握。故現在採取的方式是在一批苗種補齊後,全池使用聚維酮碘(如海聯科聚維酮碘用量為3畝*米/瓶)消毒。
三、夏季補苗
三
夏季補苗主要是指5、6月份期間補放蝦苗。因為水溫高、氣候反覆、疾病高發等因素,死亡率非常高(平均存活率不到5成),導致大部分養殖戶放苗失敗,從而虧損。現將荊州海大技術部總結的一些注意要點與大家做一個交流。
1、夏季補苗不成功最大的原因氣溫過高,且水溫不穩定,應激反應過劇烈導致死亡率很高。5-6月份由於氣候變化過快,導致水溫經常性的劇烈變化。這主要對於經常處在脫殼期的蝦苗來說是非常致命的,一旦水溫變化幅度超過5度以上,則會造成脫殼的龍蝦應激死亡,(嚴重的死亡率達到9成以上)故這個階段看到的死蝦多數是頭殼鬆動的。建議夏季補苗精養龍蝦的養殖戶,一定要做好抗應激的準備,蝦苗下田要過水溫,之後連續三天,每天使用一遍海聯科應激靈(4畝/瓶)全池潑灑抗應激,如此操作,夏季補苗可做到7成以上成活率;
2、夏季補苗不成功另一個原因是水草缺失。因為吃不敗在這個階段已經大量死亡,而多數養殖戶採取使用水花生、水葫蘆來作為補充水草,這對養熱水蝦幫助不大。故建議在5、6月份先不急於補苗,將平臺區域水排幹,曬半個月至一個月至開裂,之後返水10公分左右,按照8-10米行距,2-3米株距,補種輪葉黑藻(俗稱“燈籠泡子“),扎圍網避免龍蝦進入將草吃掉,一個月後拆網放苗,注意及時投料以保護水草;
3、可以選擇種植水稻秧苗或空心菜(間隔8米種植一行,每行2米寬)、吃不敗(水排幹後,吃不敗沉於平臺底面,暴曬半個月,返水10公分,扎網圍起來,吃不敗會重新發芽生長,一月後拆網放苗)等均可;
**上述方法適合全年精養不種水稻的養殖戶採用。
為什麼青苔那麼猖狂,我們該怎麼辦
文 | 圖 動保事業部 汪帆 、施德亮
在我們大量走訪龍蝦和螃蟹客戶過程中,聽到養殖戶朋友講的最多的就是每年開春後青苔(如圖1)長勢迅速,怎麼搞都搞不定,最終導致水質惡化,龍蝦產量低下,因此青苔問題是小龍蝦養殖中比較頭疼的問題。這也是為什麼今年年初只要有養殖戶聽到哪裡有殺青苔的藥物都要去買過來殺一下,足以證明青苔是小龍蝦養殖中一個避免不了的話題,那麼到底青苔問題如何進行防控呢,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目前市場上治療青苔有哪幾種方法。
圖1. 市場到處可見的青苔
一、常見青苔防控方法及優劣勢分析
表1. 常見青苔治理方法及優劣勢
市場上的養殖戶很少會全部人工撈取青苔,這個辦法基本被棄用,目前主要分為兩種:
(1)化學藥物殺害:
青苔長起來就使用化學藥物(如一些青苔淨等產品)控制,但是此類藥物對蝦苗有無影響、對水草是否具有破壞性目前都沒有固定的說法。2017年年初曾經有個廠家就因為殺青苔藥物導致水草全部死亡而被養殖戶舉報而停產。
(2)施肥控青苔:
最常用的就是糞肥和複合肥。養殖戶想透過區域性高濃度的糞肥“燒死”青苔,但往往這種處理方法成功率低,易加速青苔的爆發,而且開春後容易導致龍蝦發病(糞肥夾帶許多病原菌)。
上述兩種方法是市場上最常見的。在青苔大量爆發時候養殖戶往往首選第一種方案,而第二種方法的思路也是對的:透過控制水的肥度來抑制青苔的生長。但是在肥的種類上選擇以及下肥的時機是不恰當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蝦稻田的養殖戶明明下肥了,但青苔卻越長越多;明明方法是對的,為什麼結果卻是反的。下面我們從蝦稻池塘特徵及氣候問題進行分析。
二、為什麼蝦稻池塘冬季越肥水青苔越多
2.1 蝦稻池塘的曬塘給我們帶來什麼
蝦稻模式10月收稻後開始曬塘,受天氣影響,曬塘從1個月到1個半月不等。曬塘的好處就是利用光照殺菌、提高氧化還原電位,但是曬塘的劣勢在於氧化掉土壤表層的有機質,使土壤礦化,造成土壤底肥不夠;與此同時環溝的水位較淺,容易滋生青苔。
曬塘結束後,隨著水位的提升,開始長青苔,養殖戶看到青苔長出來了,就使勁往池塘中補肥,各種無機肥、有機肥、複合肥都開始往裡堆,但是肥力直接被底質和青苔吸收,從而助長青苔的瘋長。那麼我們究竟要不要曬塘呢?答案當然是需要曬塘,不過曬塘後如何處理就顯得尤為關鍵。
(1)曬塘過程中,我們要注意環溝,及時向環溝補肥,避免環溝長青苔;
(2)曬塘後加水,我們要立刻注意向池塘中補菌(芽孢桿菌最佳),將底層土壤的有機質分解、釋放營養物質;促進稻梗的腐爛,給池塘提供營養;改善土壤條件,使土壤快速形成膠體(粘化),達到離子平衡,不再吸收水中的營養元素。
(3)補菌後,要及時補充肥,無機肥和複合肥都是容易迅速被吸收利用的,但是肥效持續不足,因而最佳選擇還是有機肥適當搭配無機肥一起使用,既能保證藻類的生長又能保證肥效的永續性。
2.2 蝦稻池塘中的稻梗會給我們帶來什麼
很多養殖戶喜歡將稻梗留在池塘中,是因為稻梗腐爛可以用來肥水,但這並不代表稻梗越多越好。稻梗過多的池塘往往會生成紅黑水,形成這種水的主要原因是稻梗腐爛後浮游動物(圖2)大量繁殖,造成浮游植物數量銳減,酸鹼度降低,溶解氧下降而產生的紅水。因此浮游動物的大量繁殖,而蝦苗又攝食強度不夠(特別是對老化或是大型的浮游動物蝦苗難以攝食),勢必會影響藻類的生長(浮游動物攝食藻類),造成肥水困難,因此稻梗不宜留過長、過多,同時注意定期使用菌類產品(如海聯科3101)分解稻梗,而不是發酵形成大量浮游動物。
圖2. 稻草邊大量浮游動物
2.3 每年冬天氣候變化給我們帶來什麼
圖3 2012~2017年11月份天氣情況
圖3顯示近五年立冬前後的溫度變化情況,立冬時間的大概時間就在11月7號前後;結合11月7號前後的溫度情況不難看出,立冬前後的溫度波動較為明顯,甚至波動範圍在短時間內會有10℃左右的溫差,並且立冬過後,溫度明顯呈下降趨勢。同時,此階段的天氣特點是連續的陰雨天。
立冬前後的連續降雨和強降溫,會造成藻類大量死亡,從而影響水質變化、透明度升高,藻類後期繁殖困難,從而給青苔的萌發帶來了有利條件,因此立冬前後就是青苔爆發的關鍵節點。
因而,要預防青苔,肥水工作必須提前,在10月底就要著重觀察天氣變化,提前做好肥水、穩水措施,做好青苔預防工作。這也就是為什麼海大公司提倡冬季提前肥水,就要在變天前提前把水質肥起來,後期定期補肥即可抑制青苔生長。很多客戶肥下的越多,青苔越多,主要原因就是時機把握不對,下肥時候已經有很多青苔在池塘生長了,下肥反而促進了青苔的生長。
綜上所述,蝦稻池塘冬季面臨的基肥不足,浮游動物大量繁殖以及氣候影響了肥水效果,因此需要根據池塘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冬季肥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