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秒懂人心

    人性是向善還是像惡?

    人性不能分善惡,人的天性是趨利避害,以自己的利害為核心出發點。

    其實,我們從孩童身上不難看出,別人拿了自己喜歡的東西,他們會哭鬧,甚至還會主動強取別人的東西,自己單獨享受……

    善是道德的引導,同時幫助別人內心也能得到愉悅安寧,善是社會規範和社會輿論的強化認知,也許一提到惡,感覺就是是嚴重傷及他人利益的險惡用心和手段。

    試問我們身邊的人如果沒有道德約束和教導,誰會願意主動分享,樂於助人,大家難道不怕損失,不怕麻煩……

    趨利避害是中性詞,人都是先有動物屬性特徵的,出於自保,出於原始衝動和慾望大家會選擇取捨,後期經過驗證,只有互助有愛才能更好,更長久,所以優秀的人也透過捨得和助人,得到了實際的回饋和精神的愉悅

  • 2 # 張泗端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是心學家王陽明表述自己思想精華的四句話,一般視此四句為王對其大半生學術思想的概括性論述。他的意思是,心的本體晶瑩純潔、無善無惡;但意念一經產生,善惡也隨之而來;能區分何為善、何為惡這種能力,就是孟子所說的“良知”;而儒學理論的重點之一---格物,在這裡就是“為善去惡”。

    在王陽明看來,人生而無善無惡,意念產生後,就有善惡了。人的善念,表現為利他,為他人著想,惡念,就是利己,為自己著想。有一個小孩兒,剛剛牙牙學語,看見自己的奶奶冒著大雪,出去買早點。小孩隔著窗,揮舞小手叫著,雪,大,快回。這是替他奶奶著想的善。奶奶買回的餅,他爭著要大的,這是為自己著想的惡。此後的一生,利己,利他就這樣伴隨著他。

    所以我們就要學習,培養自己的良知。使自己的善念多一些,惡念少一些。儘可能的做一個有利於社會的人。

  • 3 # 小益鳥康樂韌掙

    敬謝邀請!個人認為:人性也是兩個層面的對立統一體。簡單說,人性是真善美等內容與假惡醜等內容的共存體,益人即好人為多數,人性以前者為主,害人即壞人的人性以後者為主。益人的人性,和益人的生命之根、靈魂、命脈、生命(力)和人生正道、人生行為的根本準則等,都是:掙三掙不爭,即掙脫束縛和壓力、自掙、協掙和掙人績。這個認知來源於我對我們正常出生過程的解讀。敬請同胞友給予批判和鑑定!

  • 4 # 道之軼事

    人性到底是什麼?

    我覺得人性就是自然人願望的本能表現。人性沒有統一的標準,籠統的說就是善惡的表現。

    當然有善惡之分。

    我常想:君子行善頻,小人作惡多。

    有些善惡的舉動只在一念之間。

    更多的善惡是有宿根的,善之花,惡之花皆有可供栽培的土壤 。

    這土壤就是所謂的人性的本質。這本質卻又是複雜多變的。

    這就是善和惡往往集中在一個人身上。

    加拿大作家弗雷德裡克•菲利浦•格羅夫的小說《大地之果》的主人公阿貝•斯伯爾丁是一個拓荒者。

    他不甘於傳統,渴望開拓,一方面他堅強自信、從不懷疑自己,能夠戰勝一切困難取得成功。

    另一方面他嚴酷冷峻,對一切阻礙自己達到目的的人或物毫不留情。

    他起先具有吃苦耐勞,忍辱負重的精神,白手起家建立了巨大的物質財富。

    他對家人缺乏溫情和關懷,不愛妻子兒女,精神很貧乏。只顧自私,不顧他人。

    不過,小說最後,他對家庭和物質世界失望後轉向投身於地方公眾事務,做善事。

    從這個人物形象裡我們看到了一個從善到惡的轉化,又恢復到善的過程。

    善惡同居一身體現了人性的複雜性。

    行善者往往以精神修養為基礎,心胸開闊,光明磊落。

    為惡者是過於注重實利,貪婪自私,心胸狹隘。

    像莫里哀的《吝嗇鬼》中的阿巴貢,為了省下兒女婚嫁的費用,要兒子娶有錢的寡婦,要女兒嫁衰老的財主。

    自己打算娶貧窮而美麗年輕的瑪麗亞娜,成為兒子的情敵。

    阿巴貢的行為思想非常可笑,簡直不可理喻。

    守財奴,吝嗇鬼不僅對下人刻薄,對他人沒有愛心,就是自己的親人也表現出冷酷無情的石頭心腸。

    類似的反面人物還有巴爾扎克的葛朗臺。

    在這些人身上表現出極致的惡,使人們看到人性的畸形扭曲。

    有一個成語叫“窮兇極惡”之人大概就是指的這類人。

    我們常常把善披在正面人物形象的身上。把惡戴在反面人物的頭上。

    正反善惡分割的很純粹,事實上現實生活中一個具體的普通正常的公民確實存在善惡就在一念間的閃爍漂浮。

    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都沒有絕對的善和絕對的惡。

    我把惡分為A:個體作惡;B:群體作惡。

    A.個體作惡:

    曾經看見一部日本電影,片名是忘記了,記得一個男人靠在大樹下閉目休息。

    馬路上有一個年輕男人趕著馬車,馬車上坐著他的用絲巾蒙臉的妻子。

    正好一陣風把這絲巾吹落了,那樹下假寐的男子正好看見那馬車上的漂亮女人。

    劇情發展就是他把那個女人的丈夫殺死了,把女人搶走了。

    這就是個體的明作惡。

    還有的小貪戀的惡,不傷及他人,只是出於自己的性情愛好所生出的惡意。

    一個人走到一個公園裡,四下無人,見鬱金香開的很漂亮,想摘一朵,佔為己有,怕被公園裡的管理員看見。

    公園告示有規定,不能折損花草樹木,這人猶豫不定,是摘呢?還是不摘呢?

    反正沒人看見,就摘幾朵帶回去放在瓶子裡能多看看。

    這個念頭就產生了惡。

    如果想鬱金香花開的如此好看,折下來就很快枯萎,何必呢,就讓它長著吧,在大家都能欣賞,在公園裡欣賞就可以,這就是善念。

    這是個體的善惡表現。

    還有群體的惡表現。

    B.群體作惡:

    狼狽為奸,沆瀣一氣,同流合汙都是指群體作惡的人性的共同屬性。

    有惡的存在,善便是惡的彼岸。善便是理想,是樂園,是人際交往的清朗天空。

    惡又有1.明作惡;2.暗作惡

    1.明作惡:家庭暴力,做丈夫的經常打老婆。

    2.暗作惡:小人背後陷害忠良,譬如張儀夥同鄭袖陷害屈原。

    善惡之說大概起源於有文字的時候,雖然自有開天闢地,物種起源,大自然的善惡實際已經存在,但只有在文化出現以後,才把二者作為根本的物件加以評判。

    當我們縱觀歷史時,對於一些歷史上的人物,譬如我們說到岳飛,陸游,文天祥,紀曉嵐這是善的,提到秦檜,楊國忠,蔡京,和珅這些都是惡人。

    在思索歷史上,我們更多的是根據文學作品的人物形象來判斷。

    古代聖人關於人性的善惡有諸多的說辭,譬如莊子的“性本善”之說,荀子的“性本惡”之說,形成人性最初解說的完全對立。

    古人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世人在善惡一念間漂浮不定時念念這句聖人的教誨。

    既然說善惡跟人的品行修養有關係,那就鞏固我們的人品學養。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惡人愛財,坑蒙拐騙偷。

    所謂的人性美是祝願這個世界多一些善念,而少一些惡念。

    願世界永遠和平安逸和諧。

  • 5 # 使用者張越陽

    “人性之惡.,其善者偽也”。這句話的意思是:人天生就是灰東西,時時假裝自巳是好東西。就象登臺唱戲的演員,必須化裝(偽裝)。收場下臺,一去偽裝,露出了真相。

    在生活中,觀人的善惡,注意偽裝。人性是與生俱來的,與教育,環境無關。

  • 6 # 白頭翁44220512472

    人,性,善惡該。遺傳性,即天性,就在骨子裡,成長後,在社會的形形色色,權,利,色的誘導下,各自表演,各自演說

  • 7 # 感照

    母親是家庭的靈魂。

    父親是社會的靈魂。

    家庭的不穩,由於女德的缺失。

    社會的不穩,由於家庭的不穩。

    廉恥是立國之本。男人不懂廉恥為盜。女人不講廉恥是娼!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禮是相處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以復禮。若不克己,子弒其父者,有之,母殺其子者,有之;夫婦互殺者,有之……

    義是行為底線。忽見孺子墜井,見之者必發乎怵惕惻隱之心。發乎心,踐乎行,義也。若不信乎義,社會冷漠,世態炎涼,重慶公交之事,可怖也!國家未嘗不似一輛行駛中的列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即是義之義!

    廉不是清廉正直的意思!廉是自知之明!儒家一日三省吾身!自省以養廉!若不知廉,婦叛其夫,夫叛其婦,官叛其位,國叛其家,家庭之道絕矣!

    恥是羞恥之心!書曰“一夫不獲,是餘之辜;百姓有過,罪之在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羞恥是人性最後一道防線。不自知,不知恥,何為人!

    育民不以廉恥,是為育畜!畜類只有被食用的價值!死不足惜!

  • 8 # 切片內的舞俠

    所謂人性,人的心性也。

    其核心是“與宇宙萬物聯通一體”的本心自性簡曰本性,其體非善非惡,其用(良知良能)即德乃至善無惡。禪宗“明心見性”即是見此。孟子“性善論”言此,聖人之心也。陽明先生“知行合一”亦僅基於此,否則不成立。

    在此核心之外的中間層是作為動物之一種的人類的通性簡曰類性,因其有“我”則關乎利害(經理性的價值判斷、本能的趨利避害的揀擇)而有善有惡。

    在此類性之外,還包裹著一層由特定個人器質特性所決定的個人特有的心性部分簡曰個性,據各人器質生成狀況而各不同程度地偏善偏惡。荀子“性惡論”即言此“個性”與“類性”兩層,凡俗之心也。心性之表層結構而已。

    然而,環境、教育對具體個人的表層心性(最終變成群體的表層心性而形成文化)有(半強制性的)養成之功效(荀學的重點在此)。因此,文化與人(心性)成為一對不斷相互塑造的迭代遞進關係。豈知文化其重若此乎?族群之樞紐、思維之預設,簡曰“集體意識”者也。

    儒釋道的修行均是使修身者自修其心——打破心性表層結構(個性與類性)的束縛,找到核心的本心自性而返回真我、自識本來面目。自知矣,“自知者明”,“明則誠矣”。

    故《大學》雲:經過“知止、定、靜、安、慮”而終“得”自悟。自悟矣,終達“(心)格物”而“致(自)知”。自知矣,則其德“日新”而“意誠、心正、身修”。身修矣,“明德”明矣,方能以“親民”的方式起用其德而“齊家、治國”,施德也,終至內聖。“至善”矣,則天下歸心而成為謂之“天子”的天下共主,“平天下”也。

    故曰:“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香魚?長什麼樣?出產地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