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MrSHBK
-
2 # 建章未央
李承乾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嫡長子,李世民即位後,承乾8歲就被立為太子,足見李世民夫婦對他的喜愛和寄予厚望。承乾二字源自他的出生地承乾宮,是祖父李淵命起的名字。承乾幼時聰敏好學,被看作是理想的接班人。進入青春期後,承乾性格逐漸叛逆。後不幸跛一足,更刺激了他的叛逆。
李世民有一弟弟,漢王李元昌,一直對李世民逼宮奪位不滿意欲發起政變奪權。李元昌不懷好意靠近太子,攛掇太子在東宮與守衛玩打仗遊戲。他將護衛們分為兩組,互相攻防,不料這些人沒了輕重,鬧出了人命。太子因此事被唐太宗伸斥。
另一件事,承乾有一男寵,喚作稱心。唐太宗得知大怒,斬殺稱心。承乾大哭,在東宮中造冢祭奠基友,唐太宗甚為不悅。
承乾還有一方面的壓力,那就是來自弟弟,嫡次子魏王李泰奪嫡的威脅。最後受小人蠱惑發動政變謀逆,被太宗鎮壓。李承乾被廢是有他自己性格的原因的。
-
3 # 歷史的星辰大海
首先要反駁一下樓主的問題,李承乾從來就沒有聰慧過。
李承乾是唐太宗愛子,是唐太宗的掌中寶。同時他也是唐太宗和長孫皇后嫡子,是唐太宗最看重的繼承人。不管有沒有繼承皇位,李世民都想要將自己的家業留給自己的嫡長子。所以對於李承乾,唐太宗十分重視他的教育。在唐太宗還沒有登基之前,就為李承乾請來陸德明與孔穎達兩位儒學大師教導當時年僅五歲的李承乾。陸德明是唐代經學家,訓詁學家,唐太宗十八學士之一。孔穎達來頭則更大,他是孔子的31世孫,並且還是嫡系一脈。請來這兩位大儒,就只為當時年僅5歲的李承乾講解經典,可見唐太宗對這位嫡長子的看重。
然而,就是這些大儒都沒有教會李承乾怎麼做人。
除了這兩位大儒之外,在李承乾為太子之時,唐太宗還請來各大名臣輔佐李承乾。
特別是在李承乾漸漸學壞之後,唐太宗為了規勸自己的繼承人,幾乎將朝中名臣都派去教導太子。這其中就有于志寧、李百藥、杜正倫、孔穎達、張玄素、房玄齡、魏徵、劉洎、岑文字等人。
更可氣的是,李承乾竟然還派人毆打自己的老師。
他的腿殘疾之後,非常害怕父皇會把他廢了,索性破罐子破摔,他養了一個男寵,還養了一群胡人,經常在宮中以胡人打扮,還說:“當大唐皇帝有啥意思,要是哪一天我登基了,就帶著所有人去大草原做一個胡人將軍。”
這可把李世民氣壞了,可這畢竟是嫡長子,跟著他一起窮到大的,受了不少苦,李世民便沒有動他,直到他自己勾結謀反,李世民才把他廢了,但是卻立了稚奴,也就是唐高宗李治當太子。
這又把四兒子李泰氣炸了,帶著人去城門口大罵並質問李世民為什麼。
也就是說,李承乾之所以越來越壞,跟他的心態有很大關係,還有他那變態的心理,畢竟心理越扭曲,行事越不受拘束。
-
4 # 奉木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歷朝歷代,開國首位太子或者像唐太宗李世民這樣相當於半個開國皇帝的太子,都很悲慘,或病,或早死,或叛,或仇殺,基本沒有順利登基的!
突然好想分析一下!
秦太子扶蘇,雖然沒被冊立為太子,但是秦始皇詔立繼位,也可以說是太子吧!扶蘇剛毅勇武,信人而奮士,為人仁,有政治遠見!奸人所害,卒!
漢太子劉盈,為母所累,並無大權,英年早逝,卒!
隋太子勇,被廢,被弟弟賜死,卒!
唐太子李建成,李承乾,被弟弟殺,造老爸的反,一起卒!
宋太祖直接弟弟繼位!
明太子朱標,英年早逝!卒!
清太子胤礽。雖然胤礽不是清朝開國的太子,但卻是清朝第一位正式確立的太子。胤礽足足當了四十年的太子,兩立兩廢!
迴歸正題!
李承乾造反原因:
第一:老爸太強悍,做兒子的壓力太大,長期活在這種壓力下。人容易性格大變,容易走極端,或者短命,或者懦弱。再加上李世民為了美其名曰鍛鍊太子,刻意扶持兒子李泰太刺激李承乾,李世民本意是你不要以為你是太子就可以為所欲為啦,你還是要上進的,要努力滴,要有緊張感,可是李承乾不這麼想啊,老爸你做啥呀,咋的還想廢了我不成?怎麼辦怎麼辦?我要被廢了,哇,寶寶心裡苦!在這種情況下。李承乾就患得患失。有點自暴自棄了,男寵稱心只是一種發洩的方式而已!然後就惡性迴圈了!最後搞得李世民真的有點想換太子了。說白了,李承乾太脆弱了,抗壓能力太差了!
第二:很簡單,前車之鑑!
第三:被有心人利用,太單純,雖然人聰明,但是聰明人想的也多,老是覺得自己會被廢被殺,患得患失,然後被侯君集等人一挑唆,一切都完了!
個人意見。不喜勿噴!
-
5 # 四川達州人
強勢君主的太子很尷尬。
其實歷來都有這個問題。皇帝個人能力強,展現出雄才大略,對自己的繼承人要求很高,至少要求類己。就如漢武帝與戾太子。
李世民與李承乾也一樣。
李承乾壓力非常大,文治武功要學,協助管理宗室要學,人情世故要做好,孝悌尊師更是要做典範。結果李泰這個學術高手,文壇能人迅速崛起,更得到李世民的青睞。
此外,李承乾跛足是最大缺陷。這是否會被追求完美的父皇視為不類己?
重要的是,長孫皇后過世太早,父子兄弟失去溝通渠道與提前化解問題的可能,就如李淵嫡妻竇氏過世太早一樣,自然越發不可收拾。
壓力之下的李承乾竟然有了男寵,李世民大怒而處決稱心,反而激化了父子矛盾。就如李世民處決高陽公主的男寵辯機和尚一樣,高陽伏下了對父親的仇恨。
最後,當太子集團眾人感覺大廈將傾,自然鼓動李承乾發動政變。
-
6 # 人文之光
唐太宗發動玄武門之變後,沒過多久,唐高祖李淵便退位做了太上皇,唐太宗登基。
唐太宗登基以後,按照前朝慣例,冊封嫡長子李承乾為太子。
按理說,李承乾將來做大唐皇帝,是毫無懸念對事情,但是,事實上,嫡長子能順利當皇帝的,在中國歷史上並不多。
李承乾,雖然史書上說他比較愚鈍,但是,我想,再怎麼愚鈍,這個事情李承乾該是知道的。
所以說,當李承乾當了太子以後,他的人生悲劇就開始了。
我們且先看看李承乾所處於的時代背景:那時候,他的父親太宗皇帝李世民,透過政變方式奪取政權,並脅迫高祖皇帝退位。
說白了,在大唐,李世民開了個壞頭,那就是讓非嫡長子取得皇位,有了先例:而且還是當朝對先例。
你李世民可以誅殺太子李建成,逼迫李淵退位,那麼,別的皇子也可以同樣誅殺、謀害李承乾,逼迫李世民退位。
李承乾這個太子,就是在這個環境下做上的。
而李承乾對兄弟,偏偏都不是省油的燈:比如說,李承乾同父同母的弟弟魏王李泰,還有由李世民和隋朝公主所生的皇子:吳王李恪。
這兩個王爺理政能力、做人做事水平,都遠遠超過李承乾,比起資本,李承乾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這個嫡長子的身份:如果沒有嫡長子這個身份,李承乾沒有任何一點能和李恪、李泰相比。
可想而知,李承乾這個太子當的多麼憋屈:上擠下壓,正是李承乾的真實寫照。
而李承乾不想坐以待斃。
而李承乾的不爭氣,也讓李世民越看越覺得李承乾實在不適合當太子、當皇帝,因此,李世民也動過廢掉李承乾,改立別的人當太子的心思。
為此,李承乾開始謀劃發動政變,再來一次玄武門之變,廢黜李世民,然後做皇帝。
然而李承乾野心不輸給李世民,但是能力,卻遠遠不及李世民,最終,政變沒搞出來,李承乾先把自己賠進去了。
回覆列表
李承乾既是嫡長子,又在李世民登基不久就被立為太子,李世民還對他百般疼愛,就算他做了一些錯事,李世民依然說:“我的兒子雖患腳疾,可依然是嫡長子,我怎能捨棄嫡子而立庶子呢?”
既然如此,只要熬到李世民去世,李承乾就是當然的皇位繼承人。可是,為什麼他卻要透過謀反的方式奪天下呢?
李承乾從被立為太子那天起,李世民就給他配備了超強超豪華的教師隊伍。這個教師隊伍包括陸德明、孔穎達這樣的儒學大師,還包括了房玄齡、魏徵這樣的朝中重臣。
不僅如此,李承乾的家庭也是很優秀的,父親李世民,歷史上公認的開疆拓土、勤政愛民的千古一帝。母親長孫皇后,也是歷史上有名的賢惠皇后之一,不僅僅能在後宮起到榜樣模範作用,對李世民的幫助也是非常大,總能在李世民懈怠的時候勸慰他,而李世民對她也非常尊敬。
可以說,李承乾的成長環境是非常好的。
事實上,李承乾在小的時候也是比較優秀的。
李承乾14歲的時候,有一次,李世民讓他寫一篇治國的策略。他寫了三頁紙,李世民認為很有價值,還得意地給侍臣們炫耀,說他的文章“深得經邦之要也。”
李承乾16歲的時候,李世民就讓他參與處理國政,參與研究軍國大事。而且李世民認為他乾得很好,評價他“頗識大體”“頗能聽斷”。當李世民出去巡遊的時候,都是讓李承乾監國。
不過,隨著李承乾的母親長孫皇后去世,慢慢地,一切都變了。
李承乾為什麼會變?史料上說,主要有這幾個原因。
一是李承乾的老師們對他太過嚴厲。比如他蓋一個房子,他的老師、宰相於志寧就上書批評他;他和宦官玩兒,于志寧又批評他是秦二世。另一個老師孔穎達批評得更嚴厲。連李承乾的乳母都看不下去了,說李承乾都長大了,勸孔穎達不要那樣批評,孔穎達卻大義凜然說:“死無所恨!”就是說,就算讓我死,我也要這樣做。
李承乾的老師們這樣做,大概是從李世民那裡獲得的經驗。因為李世民是一個度量比較大,善於納諫的人。就算大臣們對他說話再嚴厲,他也能承受。所以他們也用這種辦法對待李承乾。沒想到人與人不同,適得其反。
二是李承乾愛好男寵。李承乾喜歡上一個“美姿容,善歌舞”的樂工,並把他叫做“稱心”。李世民知道後,勃然大怒,把這男寵殺掉。李承乾非常傷心,悄悄給他修墓,數次憑弔流淚。
李承乾愛好男寵,雖說性取向有問題,卻也是因為母親去世後,老師和父親太過嚴厲,他缺愛的原因。缺愛而造成逆反,所以才會這樣。
三是李承乾的親弟弟李泰和李承乾爭寵。這是造成李承乾變化的最根本原因。李世民不僅深愛李承乾,也深愛李泰。其實,作為一個當父親的人來說,這原本無可厚非。但是,在李承乾的眼裡,情況就不一樣,他把李世民對他的嚴厲,對李泰的嘉獎,看著是李世民想廢黜他太子之位,重新傳位給李泰的表現。同時,李泰也野心勃勃想上位,不斷讒害李承乾。
因為這樣,讓惶惶不可終日的李承乾鋌而走險,試圖暗殺李泰。當這件事失敗以後,李承乾更近一步,勾結漢王李元昌、城陽公主的駙馬都尉杜荷,大將侯君集等人謀反,想把李世民拿下,自己當皇帝。
當然了,毫無政治經驗的李承乾,最後以失敗的方式告終。
最後我還得再說一句,李承乾為什麼在感到他太子之位受到威脅的時候,會選擇鋌而走險謀反呢?我覺得在那時候,他一定想到了他爹李世民發動的玄武門政變。
可以說,他的情況與他爹李世民當年的情況,何其相像。當年,作為秦王的李世民為了擺脫李建成的迫害,發動玄武門政變,一舉拿掉李建成,並逼迫李淵當太上皇。
李承乾勾結鎮守玄武門的侯君集,可以說,那簡直就是一種刻意模仿。
所以,李承乾最後造反,不只是李世民的教育出了問題,也與李世民的“榜樣示範”作用,不無關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