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標準的70後

    我認為,水滸傳中108將不是都死於宋江招安,宋江是罪人。

    據(水滸傳)記載,梁山泊108將,徵金折了5將:韓滔、彭玘、鄭天壽、曹正、王定六蘇州徵方臘,折了3將:

    宣贊、施恩、孔亮

    寧海徵方臘,折了三將:

    郝思文、徐寧、張順

    宋江智取寧海,折了9將

    董平、張清、周通、雷橫、龔旺

    索超、鄧飛、劉唐、鮑旭

    宋江大戰烏龍嶺,折了12將:

    侯健、段景住、阮小二、孟康、馬麟、燕順

    解珍、解寶、王英、扈三娘、項充、李袞

    宋江智取清溪洞,折了24將:

    呂方、郭盛、史進、石秀、陳達

    楊春、李忠、薛永、歐鵬、張青

    丁得孫、單廷圭、魏定國、李雲、石勇

    秦明、鬱保四、孫二孃、鄒淵、杜遷

    李立、湯隆、蔡福、阮小五

    所謂折了,就是指犧牲了。

    病死的有

    林沖、楊志、張橫、穆弘、楊雄

    孔明、朱貴、朱富、白勝、時遷

    善終者

    魯智深

    折臂,出家者

    武松

    不願招安,半路走失有

    公孫勝、燕青、李俊、童威、童猛

    停職留薪的有

    安道金、皇甫端、蕭讓、樂和

    被朝廷毒酒謀殺的有

    盧俊義

    宋江、李逵、

    自縊的有

    吳用、花榮

    還有其他老弱病殘,我就不一一列出。

    我認為,宋江是罪人,他不是一個合格的領導人,是一個奸雄,害了梁山泊的英雄好漢。

  • 2 # 老胡說三農

    《水滸傳》中的108將不能認為是死於宋江招安。為什麼這樣說呢?

    我們都知道這108將在當時的朝廷看來都是匪寇。朝廷已多次派人進行剿滅。朝廷之所以沒有將這108將悉數擒拿,只是時機不成熟而已。縱然這108將未在宋江的蠱惑下被朝廷招安,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這些人的年齡漸長和戰鬥力漸弱,早晚總有一天會被朝廷“捉拿歸案”的;早晚都逃不脫覆滅的命運。所以,從這個層面上講,這108將不能算是因追隨宋江招安而死亡。

    華人常講的一句話裡有“命運”一說。這108將中的大部分人只所以死於非命,全因個人命運所決定,不能把罪責放在宋江身上。

    既然這108將不能說是因追隨宋江招安而死,那麼,宋江就不是罪人。真正的罪人是當時朝代的社會制度的黑暗和自己命運的不濟。僅此而已。

  • 3 # 風從東方來163590821

    108將的死,大都與宋江接受朝廷招安有關,這是無容置疑的。

    宋江對於他們的死,是否負有罪責呢?中肯地說,應該是有責而無罪。

    領導指揮失誤之責而致部屬付出生命,這是宋江該負之責。但宋江接受招安,出發點是‘’久後邊庭上憑個一刀一槍,搏個蔭妻封子‘’。即憑夲事為國家出力,保衛國家(彼時還有大遼覬覦騷擾中國),以謀求建功立業,將惶惶不可終日的眾兄弟匪盜之身洗白改邪歸正(這是當時的社會道德標準),安居樂業,不辱祖宗門風。至於其他後果,是他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所無可預知的副作用。所以,宋江有責而無罪。任何朝代,仼何國家子民,與朝廷為敵,都是有罪的。他這樣做,恰恰是為了108將脫罪解罪。

  • 4 # 宅在月亮的狗

    一部水滸,好就好在招安,好在報降,讓更多的人認識到,領導者制定執行路線問題的重要性。一個國家的發展路線,關係到國計民生,一個小小的梁山,卻關係到將領和士兵的前途和生命,這的確是一個沉重的話題。

    水滸一書,沒把筆力用在寫北宋經濟狀況上。他主要寫北宋滅亡的根源在皇帝與朝廷之上層,房之大梁己爛,覆巢豈有完卵?一個浪子高二,球踢得漂亮,但徽宗卻把他從無賴一下提上二品大員,執掌京師軍事,豈不兒戲!相對應地梁山刀筆小吏宋江,一門執掌梁山大權,聚義廳改忠義堂,只反貪官,不反皇帝——因此,梁山兄弟封侯裂土當官的榮華畗貴夢全成泡沬,那你總不能當一輩子土匪吧?年輕一身力氣噹噹土匪玩玩也可,七老八十了,也拿一把破刀攔路搶刧,還不被人一腳踢死。

    所以,招安是唯一的選擇,這不僅僅對宋江,幾十個排名靠前的如大刀關勝雙鞭呼延灼等也是這種選擇。

    但投降了,宋江吳用卻笨得很。面對朝廷內勾心鬥角爾虞我乍,根本沒有保護弟兄們的措施,沒通過樑山的金銀財寶建立強大的人脈關係,也沒透過浪子燕青去找乾姐姐李師師加強與徽宗的勾通,在上層把希望寄託一二個人身上,顯然是不夠的。或許宋江心黑如斯,就是拿諸位土匪的鮮血染自己的官帽,或許梁山兄弟在宋江前進的人生路上已成巨大威脅,不除之,不是動力,反而牽絆,因此既使不徵方臘,以宋江之心,關門之機,也會除之而後快。

    梁山好漢沒全死,但死之七八成,誰敢說不是宋江之責?之罪?就宋江本人內心還是死少了,最後又拖了他的奴才李逵吳用花榮,實乃大大地梁山罪人也!

  • 5 # 紅塵彌勒

    先說個觀點:人最終的歸宿都是死去。就如司馬遷所說,要麼輕於鴻毛,要麼重於泰山。而我想說的是,梁山泊一眾人等在宋江的麾下,無論死於何時、何地、何種境地,都不可能是巍巍泰山。

    《水滸傳》應該是最最家喻戶曉的一部書,和《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一起,並稱為四大名著,其成書時間是元末明初,作者施耐庵,是一部描寫徽宗朝農民起義造反最終投靠官家的事件,遺有《宣和紀事》,但史實和本書出入巨大,這裡不做參考,只就宋江在小說中的表現發表觀點和意見。

    我們口中經常說的一個詞,叫做逼上梁山,之所以稱之為逼,就說明是被脅迫得已然沒有其他出路了,迫不得已走投無路之際只能投靠梁山泊。

    梁山泊有個聚義廳,是諸多好漢聚義的地方,就是在這裡聚集大義,以鳴不平,殺富濟貧,濟弱扶傾,還公序良俗公平正義一個公道,還被逼無奈之人一個公道。

    但宋江卻不這麼想,他認為如此對抗朝廷,都是大逆不道,為了所謂的“糾偏”,他採取了完全違背聚義的宗旨,轉而向忠義諂媚,向朝廷投降,向官家邀寵。

    他的這一做法最顯著的例證就是昔日人氣十足火爆熱烈的梁山泊,最終人去樓空,獨留一汪碧水微波盪漾。

    而宋江帶出去的兄弟,為了宋江的頂戴花翎,不顧身家性命南征北戰東擋西殺,死的死傷的傷,隨從兵士更是死傷枕籍、效命疆場,最終使兵強馬壯的一百單八將,十去其七,除去傷病、浪跡而外,只剩下孤零零兩成舊將,雖然朝鳳樓各獲安撫各得其所,但分明可以看到,那幾件猩紅猙獰的頂戴袍服,都是兄弟們的鮮血浸染而成,一寸江山一寸血,宋江的個人尊譽隆享,就是建立在兄弟情義之上,更是兄弟們的鮮血凝就——盡是蒼生血染成。

    宋江葬送了兄弟們的卿卿性命;挾持了兄弟們的萬丈豪情;褻瀆了義薄雲天的披肝瀝膽;摧毀了忠義大哥的廣義形象——毫無疑問,他就是梁山泊最大的罪人。

  • 6 # 長弓視野

    坦率地說,即使宋江不接受朝庭招安,梁山的108將也不可能善終。因為梁山內部並非鐵板一塊,它是許多小的利益集團臨時拼接起來的,如果朝庭使用謀略,許予某些將領以高官厚祿,從內部瓦解梁山,梁山也會分崩離析,走向滅亡。

    宋江是個有文化的人,作為梁山首領,也深知如果時間長了,梁山這麼多將領,難免不會生出枝節。如今大宋還沒有到搖搖欲墜的時候,不如趁現在還能掌控梁山,與朝庭談判,接受招安,也好謀取個一官半職。

    雖然宋江受招安的初衷是保梁山眾人有一個好的出路,但沒有軍功,又無法獲得朝庭的封賞,於是宋江主動接下攻打各路造反的農民起義軍。這樣就直接導致了梁山的部分將領死於征伐之中。

    宋江為了自己的前程,犧牲了眾多兄弟,應該就是梁山的罪人,是可恨的。然而用這麼多兄弟的鮮血都無法換得身後的平安,宋江又是可悲的。所以,宋江的一生是可恨而又可悲的。

  • 7 # 西嶽頑石

    謝邀。講真,這個黑鍋由宋江一人來背,委實過於冤枉他了。宋江死於招安也能說的過去,梁山透過招安為自身洗白,成為出師有名的朝廷王師,隨即名正言順的征剿四寇,期間屢立奇功,遭到以高俅為首的一眾朝廷奸黨的忌恨,宋江、盧俊義被毒殺身死。或許宋江不處心積慮的走招安路線,他不會有如此悲慘的結局。

    這也是很多人鄙視討厭宋江的原因所在,他手握精兵強將,卻貪圖虛名,對朝廷卑躬屈膝,為什麼不能和朝廷分庭抗禮,真刀真槍的大幹一場,這樣即使死了,也死的轟轟烈烈,總比他這樣對朝廷熱臉貼著冷屁股來的痛快。一言以蔽之,宋江以梁山眾兄弟的鮮血塗紅了身上的官袍,如此自私自利的行為,令人不齒,他落得那樣的下場,完全是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

    對於這種論調,我向來嗤之以鼻,說明這些人還不太瞭解宋江的屬性。宋江是一個體制內的人,也是一個典型的封建士大夫,忠君愛國,建功立業的烙印已經深入骨髓。他內心從未背叛過朝廷,“替天行道”就是梁山的政治口號,標誌著梁山由一夥打家劫舍的綠林強盜,向一股足以令朝廷刮目相看的政治勢力轉變。

    書中有很多細節交代,宋江對於招安事業可謂嘔心瀝血。比如他在晁蓋死後立馬改“聚義廳”為“忠義堂”,就是向天下昭示,梁山好漢只反贓官汙吏,無心對抗天子。在古代聚義往往表示造反,而宋江的忠義意指忠在前義在後,義是小義,忠是大忠,小義表現為梁山好漢萬眾一心,嘯聚山林只是貪官汙吏橫行無忌,朝廷奸黨矇蔽聖聰,實屬被逼無奈之舉,大忠則預示梁山對於天子,對於北宋政權忠貞不渝。

    當然這只是宋江的一廂情願,其他兄弟未必能真正體會宋江此舉的深意,但從這個細節中不難看出,宋江身上封建士大夫的屬性顯露無遺,包括他的理想化、妥協性和懦弱性,都彰明較著。他認為,男子漢大丈夫立於塵世之間,應該為朝廷鞠躬盡瘁,成就一番豐功偉業。他最大的悲劇在於將自己的信仰強加在梁山眾兄弟的身上,自認為招安是梁山唯一的出路,然而事實證明卻是一條不歸路。

    我認為,宋江力主招安,完全是一份良苦用心,並非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所以說他是個罪人,不太恰當。要知道,梁山上反對招安的好漢鳳毛麟角,絕大部分還是贊成招安的,不要因為魯智深、武松、李逵三人的極力反對,就認定招安之路是洪水猛獸。例如,絕大部分人贊同執行一份方案,後來這份方案執行失敗了,你卻將失敗的責任全部扣在這夥人的老大頭上,這公平嗎?

    事實上,梁山也有部分人是充分享受到招安帶來的好處的,像“獨角龍”鄒潤,按其能力和品性,就是一爛泥扶不上牆的貨,可透過招安,他鹹魚翻身,搖身一變成為朝廷命官。按梁山當時的情況,大概只有三條路可走:第一晁蓋路線,第二方臘路線,第三宋江路線(即招安路線)。

    前兩條路線斷然行不通,搞不好還弄的梁山分崩離析。像晁蓋路線那樣大碗吃酒,大塊吃肉,山高皇帝遠,老子終日逍遙快活,李逵阮小七之流倒是非常樂意,可大批的朝廷降將必然一百個不答應。宋江每每招降朝廷將領時,總是以“朝廷見用,受了招安,那時盡忠報國,未為晚矣”為由輕鬆搞定,並且屢試不爽,這幫人可是伸長了脖子等著盼著招安之日的到來。

    像方臘路線那樣直接造反,不僅大批降將極力反對,再者梁山離北宋的政治中心太近,雖然依山傍水,易守難攻,但也只是自保無虞,若與朝廷動真格的,以雙方的實力來看,梁山毫無勝算。

    所以,招安是時勢使然,並不存在宋江害了誰。在當時在看來,招安確實是一條最好的出路,既避免了武裝衝突流血犧牲,又落得一個好名聲,一石二鳥,何樂不為?至於後面征討方臘,梁山好漢死傷大半的悲慘結局,我只能說,宋江不是神仙,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誰害死了一代名將?為何說岳飛被冤殺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