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傳統思想是中國優秀文化思想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倫理思想、教育思想、學習思想以及教育方法論等,至今仍具有強大的現實意義。以孔孟教育教學思想為代表的先秦儒家教育傳統的基本原則和方法,是與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相一致的,而且更符合中國文化傳統,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更富有可操作性,是中國教育教學理論現代化的寶貴財富。
先秦儒家教育思想與現代教育理念有很多契合點,也對我們當前的語文教育有諸多啟示。
一、處理好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關係
眾所周知,中國先秦儒家教育就是以“立人”為根本宗旨的,《大學》中明確指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這表明教育要煥發人的天賦德性,修身養心,去俗向善,不斷完善自我,以達於至善至美的境界。先秦儒家教育強調學生個人的不斷完善,強調人的學識和品德的和諧發展,這與我們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培養目標有些相似。先秦儒家主張以語文教育為載體,實施道德教育,最終形成了儒家“文以載道”的傳統,而這與當前所要求的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又有相同之處。
語文學科也的確蘊涵著豐富的人文精神,獨具魅力。我們的語文教材上選擇的經典作品,以絢麗的語言,豐厚的人文,深邃的哲理,來啟迪心智,增長見識,陶冶性情,誘發不盡的遐想。因此,學生學習語文、運用語文的過程,也是增長知識,陶冶情操,啟發想象,進行創造性思維,促進人際溝通,培養合作精神、健康個性和良好習慣的過程。良好的語文素質不僅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也是走向社會生活的基礎,更是奠定人的一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在語文教育教學實踐中,要處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關係,在突出工具性時,不斷挖掘工具性本來蘊藏著的人文因素;而在弘揚人文性時,必須注意語文學科的特點,關注文字,藉助語言文字“細嚼慢嚥”,整體感悟主旨,把人文精神傳遞給學生。需要教師做到既要認真做好語言文字知識的傳授,引導學生對語法、修辭等知識熟練掌握、熟練運用,同時積極挖掘語文課程資源所蘊涵的豐富的人文內涵,不牽強附會,不枉加評判,而是引領學生去自己感受人文氣息,去品味人文意蘊。
二、運用恰當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興趣
先秦儒家教育在教學方式上強調因材施教、啟發誘導等原則,注重個人的領悟、自省與慎獨。這些教育原則和方法對當前語文的教學仍有指導意義。
孔子十分強調因材施教,認為因材施教首先要了解學生,要“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以提高教育的針對性。一部《論語》即是因材施教的典範。《論語》記載孔子談“仁”的有幾十處,他都是針對不同的人從不同角度作闡釋以求學生理解為目的。孔子也是最早提出啟發式教學的儒家教育家。他提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孔子認為教學應以學生“憤”和“悱”的狀態為前提,教師以此為基礎開始啟發,引導學生去領會文化知識;而“舉一反三”則是經過教師“開其意”、“達其辭”的階段後所達到的過程和結果,也是教育教學過程追求的理想目標。
當前,中國語文教學尚存在著教學方式單向式的弊端,上課方式千篇一律,模式雷同,固定化、僵化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對語文課敬而遠之。要改變這一現狀,必須從教學實際出發,從資訊時代的大背景出發,讓語文教師採用適當的教學方式,實現單向、多向、多維交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的實際效果。
但是我們也要避免把多維型的理解進入另一個弊端:一堂課不用多媒體就不能體現教學的現代化,不去精心設計學生活動,而用課件演示代替教師的講解,不從教學實際出發濫用多媒體,摒棄有效的傳統的語文教學方法,是我們必須加以克服的。
因此,我們倡導的新理念是: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三、抓好課堂教學,積極向課外拓展
《學記》中的“藏修息遊”原則,也就是課內與課外、勞與逸相結合的原則。《學記》還認為,正課固然重要,課外活動也是不可少的。認為課外活動是課內學習的繼續和補充,它們之間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因為課外各種有益的活動,不僅可以成為輔助正課的一種手段,而且可以引起學生對正課的興趣,加深對正課的理解。
課外活動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安排得當,對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提高教學質量,加速培養人才,是大有裨益的。蘇聯現代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他實驗的學校裡就十分重視課外活動的開展,在僅有六百多學生的學校裡,課外活動小組就有一百二十多個,學生每天都有充分的時間參與多樣的課外活動,為蘇聯培養了不少出色的人才。這個事實充分說明“藏修息遊”的教學原則的正確性和重要性,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除了進行課外活動檢查實踐效果之外,這裡的課外在語文教學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含義,那就是要重視課外閱讀。葉聖陶先生指出:“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運用。學生在校的時候,為了需要與興趣,須在課本或選文以外閱讀旁的書籍文章……如果只注意精讀而忽略略讀,功夫便只做得一半……現在一般學校忽略了略讀的似乎不少,這是必須改正的。”(見葉聖陶《論國文精讀指導不只是逐句講解》)葉老的這段話是何等精闢。我們應該把課外閱讀當作是必修課的“大後方”,給學生以一個廣闊的“智力背景”,真正把關心、指導、檢驗學生的課外閱讀當作一件必不可少的事來辦。因而,教師一定要轉變觀念,不能把本來應該大力提倡的課外閱讀當作“不務正業”,而應花大力氣引導學生積極進行課外閱讀,拓展知識面,提高語文能力。
四、構建新的評價觀,科學評價語文教學
《論語》中記載:“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孔子曾多次在不同場合從不同角度高度評價顏回。這裡,主要對顏回全身心投入又善於反躬思考的學習方法給予了讚賞性評價。後世學者就顏回學習過程中的“不違”作過種種推測、評價,這些評價的目的雖然皆在褒獎,有些神化,但是,給教育學生提供了重要的啟示。評價作為教育手段是不可或缺的,其目的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而促進學生髮展的評價手段是很多的,從儒家的評價特點來看,基於人性本善的假設,採用肯定、表揚、鼓勵、突出道德修養、能力長處的評價是符合人性要求的。
重過程、輕結果的評價,才能夠讓語文教師輕鬆上陣,摸索語文教學的規律,也才能真正減輕學生課業負擔。語文新課標提出了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多個維度,從顯性和隱性的目標達成情況進行評價的全新而又正確體現語文學科特性的評價策略,這是促成語文學科良性發展的有力保證。加強對語文學科的評價過程中,重視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觀的綜合評價,客觀公正地評價每一位教師的教學實際,實事求是地肯定教師的勞動,才能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才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也才能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目前國內正在積極探索形成性評價、發展性評價、表現性評價、過程評價以及多元評價機制,都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應該積極學習和應用到實踐中去的。
五、提高教師素養,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
先秦儒家對教師的素質要求很高。《禮記》中的“善教繼志”原則也說明了只有學生喜歡的教師,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這也是當前教師應該嚴格遵循的要求。
首先,教師要有高尚的人格,要有敬業精神。《禮記》說:“能為師然後能為長,能為長然後能為君。”指出了教師不僅是學生的表率,也是一切人的榜樣。孔子對此深有感觸:“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見《論語・子路》)故而,教師要常常“反求諸己”,以使自己“身正”。孔子、孟子都是熱愛教育事業的典範。孔子說:“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見《論語・憲問》)所以他“誨人不倦”,樂此不疲。孟子亦把“得天下英才教育之”當作人生的三大樂趣之一。
其二,教師要有淵博的知識、高超的教學藝術和“學而不厭”的精神。先秦儒家首先要求教師要博覽群書,以豐富的知識充實自己;其次,也是更為重要的,教師要有孜孜不倦的學習精神。一方面勤讀書,做到手不釋卷;勤鑽研,做到“溫故而知新”。另一方面在實踐中學習,注意“教學相長”,以教為學,透過教發現自己的不足,一邊進一步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知識和教學水平。“學而不厭”既可以使教師的知識愈加豐富,更可以使教師的修養不斷提高。
新課程繼承了《學記》這些正確理念,融會現代教育觀念給教師角色以科學的定位。除上述內容之外,教師還必須具有開放的胸襟,從專業的“象牙之塔”中走出,拓展為開放型教師。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師生應共同參與、不斷溝通,積極交流對某一事物的觀點、看法,從而共同影響、提高。當前已是一個高速發展的資訊知識社會,師生能夠透過多種渠道獲得資訊,學生先學於師、先知於師已是事實。這也對應了我們儒家文化傳統中的“教學相長”原則,師生相互促進、共同提高也是必然。努力提高教師自身素質,用高尚的人格來感染學生,用高超的教學技巧來引導學生,用包容的氣度、嶄新的眼光去評價學生,用民主、開放的態度與學生相處,去建立真正和諧、平等的師生關係。
除上述內容之外,儒家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思想是我們當前一直倡導的終身教育理念;“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指出了學與思的辯證關係;荀子的“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體現了環境對人的影響等。先秦儒家的教育思想滲透到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在此只能窺其一斑,當前語文教育教學只有汲取其精髓,才能革除弊端,煥發新的生機。
儒家傳統思想是中國優秀文化思想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倫理思想、教育思想、學習思想以及教育方法論等,至今仍具有強大的現實意義。以孔孟教育教學思想為代表的先秦儒家教育傳統的基本原則和方法,是與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相一致的,而且更符合中國文化傳統,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更富有可操作性,是中國教育教學理論現代化的寶貴財富。
先秦儒家教育思想與現代教育理念有很多契合點,也對我們當前的語文教育有諸多啟示。
一、處理好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關係
眾所周知,中國先秦儒家教育就是以“立人”為根本宗旨的,《大學》中明確指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這表明教育要煥發人的天賦德性,修身養心,去俗向善,不斷完善自我,以達於至善至美的境界。先秦儒家教育強調學生個人的不斷完善,強調人的學識和品德的和諧發展,這與我們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培養目標有些相似。先秦儒家主張以語文教育為載體,實施道德教育,最終形成了儒家“文以載道”的傳統,而這與當前所要求的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又有相同之處。
語文學科也的確蘊涵著豐富的人文精神,獨具魅力。我們的語文教材上選擇的經典作品,以絢麗的語言,豐厚的人文,深邃的哲理,來啟迪心智,增長見識,陶冶性情,誘發不盡的遐想。因此,學生學習語文、運用語文的過程,也是增長知識,陶冶情操,啟發想象,進行創造性思維,促進人際溝通,培養合作精神、健康個性和良好習慣的過程。良好的語文素質不僅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也是走向社會生活的基礎,更是奠定人的一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在語文教育教學實踐中,要處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關係,在突出工具性時,不斷挖掘工具性本來蘊藏著的人文因素;而在弘揚人文性時,必須注意語文學科的特點,關注文字,藉助語言文字“細嚼慢嚥”,整體感悟主旨,把人文精神傳遞給學生。需要教師做到既要認真做好語言文字知識的傳授,引導學生對語法、修辭等知識熟練掌握、熟練運用,同時積極挖掘語文課程資源所蘊涵的豐富的人文內涵,不牽強附會,不枉加評判,而是引領學生去自己感受人文氣息,去品味人文意蘊。
二、運用恰當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興趣
先秦儒家教育在教學方式上強調因材施教、啟發誘導等原則,注重個人的領悟、自省與慎獨。這些教育原則和方法對當前語文的教學仍有指導意義。
孔子十分強調因材施教,認為因材施教首先要了解學生,要“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以提高教育的針對性。一部《論語》即是因材施教的典範。《論語》記載孔子談“仁”的有幾十處,他都是針對不同的人從不同角度作闡釋以求學生理解為目的。孔子也是最早提出啟發式教學的儒家教育家。他提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孔子認為教學應以學生“憤”和“悱”的狀態為前提,教師以此為基礎開始啟發,引導學生去領會文化知識;而“舉一反三”則是經過教師“開其意”、“達其辭”的階段後所達到的過程和結果,也是教育教學過程追求的理想目標。
當前,中國語文教學尚存在著教學方式單向式的弊端,上課方式千篇一律,模式雷同,固定化、僵化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對語文課敬而遠之。要改變這一現狀,必須從教學實際出發,從資訊時代的大背景出發,讓語文教師採用適當的教學方式,實現單向、多向、多維交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的實際效果。
但是我們也要避免把多維型的理解進入另一個弊端:一堂課不用多媒體就不能體現教學的現代化,不去精心設計學生活動,而用課件演示代替教師的講解,不從教學實際出發濫用多媒體,摒棄有效的傳統的語文教學方法,是我們必須加以克服的。
因此,我們倡導的新理念是: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三、抓好課堂教學,積極向課外拓展
《學記》中的“藏修息遊”原則,也就是課內與課外、勞與逸相結合的原則。《學記》還認為,正課固然重要,課外活動也是不可少的。認為課外活動是課內學習的繼續和補充,它們之間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因為課外各種有益的活動,不僅可以成為輔助正課的一種手段,而且可以引起學生對正課的興趣,加深對正課的理解。
課外活動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安排得當,對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提高教學質量,加速培養人才,是大有裨益的。蘇聯現代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他實驗的學校裡就十分重視課外活動的開展,在僅有六百多學生的學校裡,課外活動小組就有一百二十多個,學生每天都有充分的時間參與多樣的課外活動,為蘇聯培養了不少出色的人才。這個事實充分說明“藏修息遊”的教學原則的正確性和重要性,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除了進行課外活動檢查實踐效果之外,這裡的課外在語文教學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含義,那就是要重視課外閱讀。葉聖陶先生指出:“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運用。學生在校的時候,為了需要與興趣,須在課本或選文以外閱讀旁的書籍文章……如果只注意精讀而忽略略讀,功夫便只做得一半……現在一般學校忽略了略讀的似乎不少,這是必須改正的。”(見葉聖陶《論國文精讀指導不只是逐句講解》)葉老的這段話是何等精闢。我們應該把課外閱讀當作是必修課的“大後方”,給學生以一個廣闊的“智力背景”,真正把關心、指導、檢驗學生的課外閱讀當作一件必不可少的事來辦。因而,教師一定要轉變觀念,不能把本來應該大力提倡的課外閱讀當作“不務正業”,而應花大力氣引導學生積極進行課外閱讀,拓展知識面,提高語文能力。
四、構建新的評價觀,科學評價語文教學
《論語》中記載:“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孔子曾多次在不同場合從不同角度高度評價顏回。這裡,主要對顏回全身心投入又善於反躬思考的學習方法給予了讚賞性評價。後世學者就顏回學習過程中的“不違”作過種種推測、評價,這些評價的目的雖然皆在褒獎,有些神化,但是,給教育學生提供了重要的啟示。評價作為教育手段是不可或缺的,其目的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而促進學生髮展的評價手段是很多的,從儒家的評價特點來看,基於人性本善的假設,採用肯定、表揚、鼓勵、突出道德修養、能力長處的評價是符合人性要求的。
重過程、輕結果的評價,才能夠讓語文教師輕鬆上陣,摸索語文教學的規律,也才能真正減輕學生課業負擔。語文新課標提出了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多個維度,從顯性和隱性的目標達成情況進行評價的全新而又正確體現語文學科特性的評價策略,這是促成語文學科良性發展的有力保證。加強對語文學科的評價過程中,重視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觀的綜合評價,客觀公正地評價每一位教師的教學實際,實事求是地肯定教師的勞動,才能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才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也才能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目前國內正在積極探索形成性評價、發展性評價、表現性評價、過程評價以及多元評價機制,都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應該積極學習和應用到實踐中去的。
五、提高教師素養,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
先秦儒家對教師的素質要求很高。《禮記》中的“善教繼志”原則也說明了只有學生喜歡的教師,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這也是當前教師應該嚴格遵循的要求。
首先,教師要有高尚的人格,要有敬業精神。《禮記》說:“能為師然後能為長,能為長然後能為君。”指出了教師不僅是學生的表率,也是一切人的榜樣。孔子對此深有感觸:“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見《論語・子路》)故而,教師要常常“反求諸己”,以使自己“身正”。孔子、孟子都是熱愛教育事業的典範。孔子說:“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見《論語・憲問》)所以他“誨人不倦”,樂此不疲。孟子亦把“得天下英才教育之”當作人生的三大樂趣之一。
其二,教師要有淵博的知識、高超的教學藝術和“學而不厭”的精神。先秦儒家首先要求教師要博覽群書,以豐富的知識充實自己;其次,也是更為重要的,教師要有孜孜不倦的學習精神。一方面勤讀書,做到手不釋卷;勤鑽研,做到“溫故而知新”。另一方面在實踐中學習,注意“教學相長”,以教為學,透過教發現自己的不足,一邊進一步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知識和教學水平。“學而不厭”既可以使教師的知識愈加豐富,更可以使教師的修養不斷提高。
新課程繼承了《學記》這些正確理念,融會現代教育觀念給教師角色以科學的定位。除上述內容之外,教師還必須具有開放的胸襟,從專業的“象牙之塔”中走出,拓展為開放型教師。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師生應共同參與、不斷溝通,積極交流對某一事物的觀點、看法,從而共同影響、提高。當前已是一個高速發展的資訊知識社會,師生能夠透過多種渠道獲得資訊,學生先學於師、先知於師已是事實。這也對應了我們儒家文化傳統中的“教學相長”原則,師生相互促進、共同提高也是必然。努力提高教師自身素質,用高尚的人格來感染學生,用高超的教學技巧來引導學生,用包容的氣度、嶄新的眼光去評價學生,用民主、開放的態度與學生相處,去建立真正和諧、平等的師生關係。
除上述內容之外,儒家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思想是我們當前一直倡導的終身教育理念;“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指出了學與思的辯證關係;荀子的“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體現了環境對人的影響等。先秦儒家的教育思想滲透到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在此只能窺其一斑,當前語文教育教學只有汲取其精髓,才能革除弊端,煥發新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