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淮南梔

    在成吉思汗的時候,蒙古和南宋並不直接接壤,中間隔著金國和西夏。那時候,成吉思汗的策略是聯宋滅金(西夏蒙古還沒看在眼裡)。不過成吉思汗在西征回來,滅西夏的時候,就不幸去世了。在臨死前,他再次向他的子孫強調,要滅金國,一定要聯合南宋。並且借南宋的土地,迂迴包抄到金國的後方,這樣才能避開金國最厲害的潼關、黃河天險,兩面夾攻才能實現滅掉金國的目的。(成吉思汗去世)成吉思汗去世後,他的三兒子窩闊臺繼位當大汗,繼續執行滅金計劃。窩闊臺果然派四弟拖雷借南宋四川的土地過去,殺到金國的後方。拖雷在借道的時候,和南宋四川的制置使桂如淵發生摩擦,拖雷一怒之下,拿下四川四十多座城寨。接著,蒙古人邀請南宋和他們一起滅金。南宋真派出軍隊,實現了這種目標。這時候,本來蒙古人想一氣呵成,順勢南下的。但是一來,他們找不到理由,畢竟蒙古和南宋是聯合在一起共同打金國的,是友邦。二來,他們也認識到,南宋是蒙古最難啃的骨頭,不會那麼輕鬆 拿下來。所以,滅掉金國後,他們暫時收兵回去了。不過這時候,南宋其了一個心思,他們打算把原先金國佔去的"三京"給收回來,畢竟這裡是南宋祖墳之地。於是派出軍隊進攻。結果蒙古人不高興了,當南宋軍隊攻佔洛陽以後,他們就迅速渡過黃河來,把洛陽給全部包圍,南宋打了大敗仗,後來透過講和才暫時獲得安寧。(聯宋抗金)休整了一段時間後,蒙古人又開始用兵了。他們這時候是兩路進攻,一路是西征對歐洲,一路是南侵對南宋。如果說第一次由成吉思汗帶領的西征,有蒙古人為了復仇的話,那麼,在窩闊臺時期進行的第二次西征,就是是徹底的侵略行為。這次西征的目的,一是為了攫取財富和土地,二是為了鍛鍊蒙古第三代,也就是拔都、蒙哥、貴由這一代。除了西征外,其實南侵還是窩闊臺最為上心的一次行動。因為他想把汗位傳給他的二兒子闊出,因此把闊出派到南線戰場上。闊出走的是荊襄一帶,也就是中路戰場。他的三兒子闊端去的是西線四川戰場,另外一個宗王口溫不花去的是東線兩淮戰場。這次戰爭,由於有南宋將領孟珙等的領導,結果闊出被打死在戰場上。南線行動基本上宣告失敗。(蒙軍二次西征)闊出被打死,南線行動失敗後,蒙古人徹底明白了南宋有多難打,於是他們對南宋開始採用消耗戰,抄掠戰,等積累了一定程度後,最後才是總攻戰。在窩闊臺時期,當闊出戰死以後,蒙古對南宋的進攻,基本上就停留在邊境的騷擾上,也就是不斷地消耗和抄掠。等到蒙哥上臺,蒙哥覺得消耗得差不多了,才開 始全面進攻。但是蒙哥再一次判斷失誤,這次全面進攻,不但沒拿下南宋,他本人也在進攻南宋中被打死。(蒙哥戰死)蒙哥死後,蒙哥的幾個兄弟之間爭權奪利,結果又給了南宋二十年的喘息機會。直到忽必烈完全坐穩汗位後,他才繼續向南宋進攻,而且是集中全國兵力進攻南宋,直到這時候,蒙古人才最終把南宋拿下來。總之,南宋算得上是蒙古帝國史上遇到的最強勁的對手,他們攻打南宋,真算是費勁了心機。

  • 2 # 江上神思者

    我們看看世界地圖就能知道,從蒙古高原往西,大多是草原或者高原,很適合騎兵快速移動,有利於蒙古騎兵實施“閃電戰”,而且軍馬的草料也可以解決。

    然而,如果是往南,進入中原地區,山川大河越來越多,特別是到了中國南方,山高谷深,水網密佈,騎兵再強也難有用武之地,馬的草料問題也不好解決。

    從成吉思汗當時的觀念來說,與其耗費時間去研究叢林、水上作戰,不如騎兵一直向西打來得痛快,而且向西沒有特別強大的國家或者勢力,因此沒有遇到太頑強的抵抗。

  • 3 # 我被歷史撞了一下腰

    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是地理環境使然。從世界地圖上,可以看出,蒙古西征之地,大部分為廣闊的草原、荒漠、沙漠、平原,極其適合蒙古騎兵的戰術運用,併產生了較多的野戰。而與南宋的交戰地域,主要為河網縱橫、水域較多、山川較多的江淮、蜀中地區,其地形不適合蒙古騎兵的縱橫馳騁。

    二是南宋名將力戰。在宋蒙50多年的交戰史中,南宋方面出現了諸多名將,在極大程度上遏制了蒙元的侵略,如被稱為13世紀機動防禦大師的孟珙,多次擊敗蒙古軍隊,並修建了襄樊防線,使蒙古軍隊欲進不能;又如謀劃築修山城防禦體系的王堅,在自己督建的釣魚城下擊斃蒙古大汗蒙哥,釣魚城更是堅守數十年,成為世界城市防禦史的第一;而西征所面對的敵人則名將寥寥。

    三是蒙古技戰術不適。作為以技術先進的漢人為主體的強大集權王朝,南宋人口眾多,經濟繁榮(gdp佔世界總量的80%多),擁有大量城防嚴密的城市和要塞,以山地、河網為主的主要作戰地域,數目龐大的水軍,精銳的步軍,作戰樣式基本都是以騎兵為主的蒙古軍隊所不適應的攻堅戰,水戰,蒙古軍隊對此極不適應;而蒙古西征的敵人要麼是部落聯盟,要麼是小國,實力不強,並且熱衷於大規模野戰,正中蒙古軍隊下懷。

    四是南方氣候因素。以蒙古人為核心的蒙古軍隊,對南宋統治地域南中國地區的溼熱多雨氣候十分不適應,容易水土不服,影響部隊戰鬥力;而西征的中亞、東歐地區,氣候同蒙古高原差別不大,蒙古人十分適應。

    五是西方諸國外交失誤。如西遼收留蒙古仇敵奶蠻太子,花剌子模劫掠蒙古商隊、侮辱斬殺使者,羅斯諸國收容被擊敗的中亞國家人馬,這都激怒了蒙古領導層,導致西征。

    六是難易程度決定。南宋、金、西夏都是當時世界上排得上的強國,人口眾多,經濟發達,疆土遼闊,兵源眾多,技術先進,有資料統計,南宋其gdp佔當時世界的80%,尤其是南宋有著多年的對抗騎兵的經驗,在蒙宋戰爭初期,南宋還一度收復襄樊,屢次擊敗蒙軍,事實證明,證宋不容易。

    七是威脅程度不同。相較於南宋,對蒙元統治核心威脅較大的是屈出律控制的西遼,收容塔塔爾、聶耳琦、奶蠻、突厥等的羅斯、花剌子模等國,敗亡者時刻想著復仇,他們還了解蒙古的細情,而南宋只不過想回復昔日的舊疆,威脅不大。

  • 4 # ww3721王建文

    蒙古成吉思汗統治北方草原。有很多不屈服的王爺部落首領都逃向西方,跑到分佈阿爾泰山一帶乃蠻部茫在杭愛山麓。又與成吉思汗大戰一場,乃蠻王塔陽被殺,其子屈出律逃往叔父,不亦魯黑處,鐵木真窮追不捨斬殺不亦魯黑,屈出律再度逃亡投奔鐵木鐵死敵蔑爾乞惕部首領脫黑塔(即脫黑脫阿)那裡。鐵木真又追殺脫黑塔,在額爾齊斯河畔一戰殺了脫黑塔。可還是沒有殺屈出律,他又逃到西遼王朝。

    屈出律向西遼王直魯古,宣稱只要他用西遼名義就能召回自己失散在天山以北各地眾部,以加強王朝勢力,防止成吉思汗入侵,打垮成吉斯汗 。他會聽從國王命令,完成國王任務,很乘巧還娶上西遼渾忽公主。

    一路高升成為西遼駙馬元帥。屈出律召來回了原先貴三散舊部勢力,拉攏西遼大臣,在四邊攻城掠地,又分裂撒馬爾罕等與花刺子模,使西遼王直魯古,讓出王位給屈出律。而天山以東南的維吾爾政權投順蒙古後,西遼又放分裂成撒馬爾罕,花刺子模。只有喀喇汗王朝還能效忠西遼國,但喀喇汗也反抗兵敗被老王抓住囚禁,屈出律放出穆罕默德又被護送回喀什,卻伊斯蘭教徒認為自己的穆斯林領袖叛變了成異教徒被刺死。

    屈出律對喀什用大軍去鎮壓,將喀什變廢墟。屈出律的殘暴,又成為中亞各地伊期蘭勢力的共同死敵。原先花刺子模瓜分西遼 ,驅趕屈出律。屈出律無法待在禮思斡耳朵,遷都到喀什城。又攻下於闐成把穆斯林徒眾統統趕到城外,又把于闐的大清寺大伊瑪木向老穆罕默德驚動前去理論,被屈出律活活釘死清真寺的大木門上。使信仰穆斯林各國,都對外地的大隊人馬到來,都非常仇恨警惕。

    1218年春,中亞花刺子模駐訛谷刺總督派人把不戴穆斯林帽成吉思汗大群車馬商隊,當成屈出律軍隊給全部殺死了,給了成去思汗進攻中亞的口實。屈出律勢力向東擴張也對鐵木真的統治有威脅,成吉思汗當然要放下南下滅金,正好西夏,金國的東北都都投降歸順鐵木真有了空閒,殺屈出律和滅花刺子模有由成吉思汗決心西征。繼續追殺屈出律和報商隊之仇。

    屈出律逃跑西遼,博得直魯古王的同情和信認,同時又收羅了父親被成吉思汗打潰乃蠻汗,叔父不亦魯黑汗的殘兵敗將,自成一支勢力強大武裝,同花刺子模算端摩訶未等一起叛亂西遼。

    1211年秋,屈出律伏兵將直魯古擒獲,奪取西遼帝位。對企圖擺脫自己壓迫的屬部殘酷鎮壓,要迫使人民放棄伊斯蘭改信基督教佛教。成了中亞人仇敵

    1219年成吉思汗又藉口殺死蒙古汗國的499名商人花刺子模北答刺地海兒汗,派去交涉的正使被其國王摩訶未武斷地殺死了為由,開始以軍事擴張,和擄掠財物為目的,親領大軍二十萬兵的西征。攻破訛答刺,布哈拉及撒馬爾罕。把摩訶未追到裡海小島病死,他的兒子札蘭了也趕到申河,(印度河)花刺子模被滅亡。欽察騎兵,斡羅思諸公國,被打敗。。扎蘭丁衝圍逃重圍往印度,班師回漠北和林。

  • 5 # 野史也是史

    毫無疑問,南宋是十三世紀蒙古人遇到的最為頑強的敵人,南宋以防守反擊為主,而蒙古則是高機動的運動戰為主,蒙古騎兵的戰力無法發揮。蒙古帝國在三代君王的接力下,耗費近半個世紀才將南宋收於版圖之中。當時的南宋無論在軍事還是經濟上都要強於西方諸國,軍事上有堅固的城池為依託,這種長時間的攻城消耗戰,對蒙古來說也是致命的;經濟上與西亞有大量的貿易往來,足以支撐部分連年征戰的費用。因此,蒙古的戰略方向是沒問題的,下面列舉幾條先西征後攻宋的原因。

    1、花剌子模國—成吉思汗的肉中釘、眼中刺

    公元1218年,成吉思汗佔領西遼都城,西遼亡,畏兀兒也歸順蒙古。這是蒙古自唐朝以來,第一次控制了中原同西方國家的通商之路(絲綢之路)。而此時的花剌子模國卻將蒙古帝國一個商隊給滅了,成吉思汗派遣使團出使花剌子模國,要求給與說法。花剌子模國王竟將使團帶隊殺掉,其餘人遣回。最不能接受的是,花剌子模國密謀聯絡周圍各國準備殲滅蒙古。因此消滅花剌子模國就理所當然的成了成吉思汗的第一要務,也是第一次西征的最主要原因。

    2、歐亞大草原—適合遊牧民族騎兵機動作戰

    歐亞大草原是貫穿歐亞大陸的草原地帶,自多瑙河下游起,經羅馬尼亞、俄羅斯、蒙古直到中國,形成了一個帶狀的草原。這片草原,一路暢通無阻,最適合蒙古帝國騎兵機動作戰,可將其戰力發揮到極致。而西夏、金國和南宋,均不具備這樣天然的地理條件,都是崇山峻嶺、險關及江河,可用作天然的軍事屏障。因此,對於蒙古以騎兵為主的高機動運動戰來說,難度無疑比進攻草原不知高了多少倍。

    3、頑強的南宋—堅固的城防是蒙古人的噩夢

    自古以來,中原民族就與遊牧民族交戰,中原人知道如何抵禦騎兵衝擊。儘管南宋後期積弱,實力不能與盛唐相提並論,但也不是任人魚肉。擁有堅固的城池,防禦設施齊備,軍民上下一氣。在襄陽城,加寬護城河、加築城牆、設定黏土,這些都有效地延緩了蒙古進攻的勢頭。而而蒙古人缺乏攻城經驗及攻城武器,再加上攻城過程中的各種消耗。因此,蒙古採取先易後難的進攻策略,先西征後攻宋是上策。

    蒙古帝國在西征中過程中不斷吸收多種文化,也借鑑了阿拉伯人的攻城器械,最後這種攻城武器被用於進攻南宋,這也是實施先西征後攻宋的一種巧合吧。其實南宋軍隊的戰鬥力還是極其強悍的,在冷兵器時代還是遠遠強於歐洲各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鄰居孩子一年級了,很不懂禮貌,來我家隨便翻,家長也不客氣,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