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莫妞金融說
-
2 # cc大白楊
信託都是由信託機構運作來實現盈利,家族信託的盈利在現有的金融產品中的收益率處於一個比較低的水平,這也與家族信託的功能有關,家族信託在資產配置的作用是守富傳富、避債避稅,而不是創造收益,不同的金融工具功能是不同的,合理配置才是王道。
-
3 # 大學熬夜人
規模做到20億左右可能才會盈虧平衡,但做到20億並不容易。
普益標準近日釋出的一份報告顯示,2017年末,有近30家信託公司開展家族信託業務,存量規模合計超500億元,存量產品數近3000單。其中,建信信託、中信信託、外貿信託等公司規模居前。
“在房地產、政信等業務開展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各家信託公司都有想往財富管理、家族信託加大力度轉型,不過這條路也不是太好走,發展快的多是與銀行、保險有合作的公司。” 8月15日,一位華北地區財富部門人士稱。
“目前來講,家族信託還是一個戰略性業務,在沒有上量之前很難實現盈利,這應該是很多公司都存在的情況。”一名央企背景的信託公司人士稱。
規模合計超500億
統計各家公司年報的提及頻次,不難發現,近年來家族信託一直是各家信託公司的重點業務創新方向。其中,2017年家族信託被提及28次,僅次於資產證券化和慈善信託,位列第三。
努力之下,家族信託業務也在快速成長。8月初,建信信託釋出的《中國家族信託白皮書(2017)》(下稱“白皮書”)顯示,截至2017年底,建信信託已設立家族信託累計金額超過250億元,各系列家族信託設立單數超過650單。同時,其最新披露資料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家族信託已落實配置規模超過300億元,單數超過800單。
另外,山東信託截至2017年底,家族信託已簽訂合同金額達到46億元,其中,實際交付的信託資產規模達到28.9億元,同比增長270%。
“發展很快,我理解的很快,就是比去年超過1倍,比如去年10個億,今年至少20億。” 一位華南地區家族信託從業人士稱。
他認為,家族信託的快速增長主要有兩方面因素,一是產品越來越成熟,以前都是千萬門檻,如5000萬起,現在產品線豐富,有幾百萬的,也有幾個億的產品。二是經過幾年的市場教育,大家對家族信託的認識越來越清晰,其實需求一直在,不過以前大家剛接觸,不敢下決定。“現在客戶和信託公司都往前走了,成交就會上來很多。”
隨著客戶認識的深入,其核心訴求也逐步轉變。盈科全國家族信託中心主任兼首席律師李魏稱,委託人的需求越來越個性化。家族信託發展之初,委託人還是金融理財思維,通常會問保不保本,回報多高,然後慢慢開始瞭解家族信託的主要功能不是投資增值,而是保障財產的安全與傳承。現在的委託人,會提很多個性化需求,比如要求受益人在領取費用時,必須當著監察人的面默寫一段家訓等。
“以往客戶會問多少收益,是不是可以避稅、避債,這三個問題都不是家族信託的核心。”前述華南地區信託公司人士稱,“我們的工作通俗來說,就是把錢放到一個獨立的賬戶下,分次分配,按條件領取。”
白皮書稱,經過幾年的精耕細作,家族信託業務不斷在境內市場生根發芽,可以預計,未來十年家族信託將如過去十年信託行業一樣高歌猛進。
過去十年,信託業資產規模從2007年的不到萬億,至2017年末達到26萬億。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當前業務規模、單數發展很快,但是各家信託公司發展程度不一,部分公司業務規模已突破100億,但是也有很多公司尚未開展業務。近30家信託公司家族信託存量規模合計超500億元。白皮書指出,現階段國內家族信託業務尚未形成特別強的單一品牌效應,也遠未進入縱深服務客戶的階段。因此即使是後起之秀,也有彎道超車的機會。
誰是最親密的渠道
據瞭解,在目前家族信託業務實操中,仍面臨客戶認知、系統建設、盈利等痛點。
前述華南地區從業人士稱,目前家族信託增速‘起飛’是在基數較低的情況下,其實客戶認識還有可以進一步提高的空間,客戶教育需增強。另外,規模上來了,服務一定要跟上,尤其在控制好出錯、遺漏的比例等後續服務上。
推出管理系統無疑是保證後續服務水平的重要手段。“一些公司還是用傳統業務的流程和模式,這會在很多細節上影響到專案推進效率,不過系統建設需要資金投入,不投錢哪來的系統?”一位西南從業人士稱。
前述華南地區信託人士稱,家族信託規模到了50億,再不做系統就很難推進。他認為,相比於國外,中國境內家族信託客群基數大,可以用系統化、科技化去家族信託,這樣既能控制操作風險,也能讓跟多人享受到服務。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就是盈利,前述西南地區信託從業人士稱,現在市場看著挺好,但贏利確實是一個問題。他根據公司情況測算,規模做到20億左右可能才會盈虧平衡,但做到20億並不容易。“如果做mini信託需要很多單,過程中還有同行願意做‘地板價’,有的公司要千二,這太低了。如果大家拼價格,又因為價格低不願意花太多精力,容易形成惡性迴圈。”
前述華北地區財富部門人士直言,這兩年家族信託業務做得相對較多,是因為現在不以盈利為目的,公司想首先把業務做下來。這個過程中,有不少業務屬於資產配置,還沒有走到財富傳承這一步。
“現在要把家族信託規模做上去,還有賴於銀行等渠道,但由於這塊業務收費較低,在跟渠道分潤時,沒有太多可分的東西,這也使得渠道經理推動業務的意願沒有很強烈。信託公司是需要利潤的,如果3-5年都很難看到家族信託形成明確贏利點,公司管理層可能也需要考量。” 前述央企背景的信託公司人士稱。
據梳理,目前國內家族信託主要有信託公司主導模式、銀行主導模式、銀行和信託公司合作、保險公司與信託公司、信託公司與第三方機構合作等五種模式。
前述華北地區財富部門負責人認為:“未來真正能做大的是‘銀行+信託’模式,銀行不僅是引流,還能提供綜合結算、匯兌、報稅等服務。如果沒有銀行配合,信託獨立做,小打小鬧可以,想做大很難。另外,保險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合作伙伴,不過相比而言,銀行還是更全面一些。”
-
4 # 胡桐財經
家族信託如何盈利,還是隻是為了保本?
個人認為,儘管家族信託有很多的作用,如資產保值增值(守業),風險隔離,稅務規劃,財富傳承等多重作用,但要說最核心的作用,當屬財富傳承,而不僅僅是為了盈利或者保本。
家族信託的由來家族信託是一種信託機構受個人或家族的委託,代為管理、處置家庭財產的財產管理方式,目的是實現富人的財富規劃及財富傳承。從家族信託的概念可以看出,家族信託的前提之一是大量富人的出現。
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造就了一大批先富起來的家族富豪,但很多的富豪家族,都沒有逃過“富不過三代”的魔咒,要麼隨著老一輩的逝去財富散盡,要麼面臨無休無止的分家產等各種糾紛。早期,國內比較流行遺囑,婚前公證等措施,避免在離婚,離世後的各種問題,但財富處理過程中問題日益突出,甚至引起家族企業控股權變更,企業動盪。
家族信託最早出現於歐美髮達經濟體,在歐美資本主義經濟高度發達後盛行,在國外造就了許多耳熟能詳的名門望族,如洛克菲勒家族、肯尼迪家族,羅斯柴爾德家族,摩根家族等,家族信託的存在,實現了很多家族財富的百年常青。
家族信託的主要作用第一、財富傳承。“富不過三代”,始終是國內富豪家族繞不過的魔咒,僅僅依靠後代的自主傳承,對財富使用缺乏必要的約束,往往導致家族財富迅速揮霍殆盡。另外,打江山的人終有老去的一天,年輕人的想法,和老一輩大有不同,富二代成員對家族生意未必有興趣,不願接班,或者力不從心的大有可能,家族信託可以把家族財富交給專業的人打理,實現財富的傳承。
第二、資產保值增值。儘管家族信託主要根據客戶的風險偏好去配置,沒有限定具體的投資品種和方向,也不追求高收益,但委託給專門的團隊運作,客觀上有利於資產的保值增值。
第三,風險隔離。富人最怕的就是自己的資產被人惦記,或者出現重大事件資產所有權轉移,家族信託本質上依然是信託,信託資產受到信託法保護,即便出現離婚,去世,以及家族其它生意破產等重大事件,只要資產事先委託給了家族信託,信託的資產就可以保全,不受其它任何人影響。
第四,不管是財產分割,還是繼承,交易,可能都會涉及稅的問題,家族信託可以對資產收入和資本增值部份進行稅務規劃,就財產稅、交易稅、繼承稅以後可能會徵收的遺產稅進行稅務籌劃。
第五,意志延續。家族信託可以為子孫後代留下一筆永恆的財富,提供除遺囑認證以外一種有效及靈活的選擇。同時,在發生不可預見的事情時,保障家庭成員的日常生活開支。
綜上所述,家族信託有很多的作用,但歸根到底,主要還是財富的傳承和意志的傳承,確保家族能基業長青,富能過三代。
回覆列表
概念網上很多不再贅述,這裡先談談它的內涵。家族信託在信託大家族裡,是非常典型的本源性業務。一句話描述就是,信託公司
以受託人的名義持有家族類資產,按照事先約定的協議履行受託人的職責和義務。其中,家族信託最被人提及的優勢在於,同時兼備了財富傳承、保值增值、債務隔離等多個重要功能,所以就問題本身來說家族信託並不是“只為了保本”。
分別舉三個例子來回答:
1、就保值增值而言比較好理解,相當於委託人花一定的運作費用交給專業信託公司去管理,把資金科學有效地配置於實體資產、金融資產等當中去,實現財富的長期穩定增長。
2、財富傳承。這個跟遺囑有區別,物件不僅僅侷限在親屬關係裡。假設委託人想把資產和金錢留給子女或子女的子女,但又不想他們揮霍無度,就可以定好繼承規則。比如每個月給2萬,考上名校領5萬,生孩子取20萬,出國拿40萬,創業給200萬等等,條款靈活。
3、債務隔離方面。高淨值人士如果碰上一些債務糾紛,資產完整性在未來可能會受到凍結和牽連。而家族信託則可以幫助委託人實現所有權的轉移,完成隔離和稅務最佳化。
就“盈利方式”這個來說。2018年管理部門下發了一個37號文,裡面明確規定了“家族信託財產金額或價值不能低於1000萬元”。
這個其實是非常好的一個規定,能夠很好地實現信託公司和委託人的大機率保值盈利,互惠互利才能有盈利的驅動力。
就具體運作而言,盈利有兩個方面。
在受託人方面,目前家族信託市場的運作,一般要做到20億左右的規模,很多公司才會盈虧平衡。因為很多的迷你型信託需要很多單,過程中還有同行業的公司願意做“成本價”,大家都在拼價格、不願意花太多精力,這時候就容易形成惡性迴圈。
在委託人方面,國內家族信託主要有信託公司主導、銀行主導、保險公司與信託公司聯合、銀行和信託公司聯合、信託公司與第三方機構
聯合等五種模式,分別的投資和結算運作渠道也不一樣,很多是投資於實體資產、穩健基金、外匯、股票等渠道,但總體上來說都需要銀行這個主體直接或間接參與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