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號角催人紅旗飄

    宋高宗在經歷了苗劉兵變後對大臣的信任度有了底線,即使秦檜也有所防範,秦檜兩次主持科舉考試想把兒子秦僖孫子秦壎定為狀元,但宋高宗閱卷後都否了,宋高宗只到秦檜和張俊家作客吃飯過,但後來宋高宗直接把秦檜府改成太上皇別墅,也就是宋高宗在秦檜死後不久就沒收了他的房子!十幾年沒換丞相,和頻繁換丞相說明用著順手但並不放心!附秦檜墨跡一幅!

  • 2 #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秦噲死前,宋高宗給他好評,是因為政治需要;

    秦噲死後,宋高宗也給他好評,依舊是政治需要。

    有人說秦噲是金國強行在南宋安排的利益代理人,因為宋金紹興和議規定“不許以無罪去首相”,金國打贏了,要點賠款割點地都正常,可為什麼要管南宋首相這件事?大清國籤馬關條約,一樣賠款割地,可人日本也沒管李鴻章會不會因為和約而倒黴!

    所以,秦檜確實是有問題的。

    但你說秦檜是金國派來的臥底,目的就是操縱南宋國政。這個有點不靠譜,金人憑什麼判斷秦檜回南宋之後就能當宰相?趙構為什麼就會聽他的話殺岳飛?

    問題,其實還是在宋高宗身上。

    1129年,宋高宗派使臣向金朝乞降,哀訴自已逃到南方後,“所行益窮,所投日狹”,“以守則無人,以奔則無地”,要求金朝統治者“見哀而赦己”,不要再向南進軍。對於抗金戰爭卻不作任何有力的部署。

    而此時的秦噲,尚在北方,你看沒有秦噲的宋高宗照樣搖尾乞憐,這是為什麼?而且秦檜從北方逃到南方,提拔任用他直至宰相大位的人,也是宋高宗,不是宋徽宗宋欽宗。

    因為這就是皇帝的真實想法:他認為南宋若是和金硬扛,一定扛不過。但是示弱說軟話,說不定就能避免惡戰甚至不戰而勝,收復若干失地。

    這種想法在我們看來,簡直就是荒誕,但在當時,差一點就成了現實。1138年,宋金議和,兩國以黃河為界,南宋向金稱臣,交納歲貢,史稱“天眷議和”。議和之後,金國將河南等地歸還南宋。甚至還說要放還高宗生母韋氏,歸還已死的徽宗的梓宮等等。

    當然這是一份不平等的合約,但畢竟南宋拿回了包括長安洛陽在內的一些失地,要知道後來岳飛等人浴血奮戰,雖然打到開封附近的朱仙鎮,但在高宗看來,得地並不比“天眷議和”多,卻是深深得罪金國,遠不如此前來得划算。而且,立下戰功的岳飛,很容易給趙構一種“居高自傲”“握兵自重”的印象。況且岳飛還曾提出迎還二聖的口號,雖然後來不再提起,卻也足以引起趙構的猜忌。

    所以,相比岳飛韓世忠這些武將而言,秦噲顯然更懂趙構的心思。所以,趙構也確實很欣賞秦噲:“秦檜力贊和議,天下安寧。自中興以來,百度廢而復備,皆其輔相之力。誠有功於國。”

    甚至在秦噲死後,趙構仍然堅持他的對金政策,既然如此,他又為什麼要惡評秦噲?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趙構就完全信任秦噲,他靴中藏刀,據說就是為了防秦噲。但這一招,即便是真實的(也可能是趙構事後鬼扯蛋),也不影響他在公開場合支援秦噲。

    因為,秦噲所做的,就是趙構所想要的。

  • 3 # 為國釣魚

    這件事從秦檜翹辮子當晚說起~《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百六十九》

    紹興二十五年十月,聽說秦檜病得快死了,趙構興沖沖來到秦檜病床前,一番察顏觀色後得出結論:“這傢伙真活不了啦”,趙構不由流下了欣慰的鼻涕,然後將自己擦過鼻涕的紅手絹賜給秦檜擦眼淚,君臣二人當眾表演了一幕生離死別的感情童話

    秦熺在旁邊很受感動,按捺不住自己願意代替秦檜為趙構分憂的決心,關切地詢問趙構由誰來繼任宰相。趙構表示心情不好,你爹還沒死透呢,這事現在不和你商量

    回去後,趙構連夜叫來兵部侍郎寫了份《關於秦檜、秦熺二位同志離崗休養的通知》

    秦檜死,秦熺退休,秦壎提舉宮祠,秦家直系喪失了左右朝政的能力

    在此基礎上,趙構開始對秦檜的功績進行表彰

    丁酉,上曰:秦檜力贊和議,天下安寧,自中興以來百廢而復備,皆其輔相之力,誠有功於國,傷悼久之

    聽了這番話,秦黨們心裡鬆了一口氣

    庚子,殿中侍御史兼祟政殿說書徐(三吉)權尚書史部侍郎兼侍講。詔敷文閣直學士陳誠之、魏良臣敷文閣待制沈該、直龍圖閣湯鵬舉並召赴行在,令疾速起發

    趙構開始火速徵調親信,排兵佈陣

    十一月己酉,詔秦檜神道碑以“決策元功,精忠全德”八字為額

    壬子,以魏良臣為參知政事,湯鵬舉行殿中侍御史,張脩行右正言

    乙卯,詔秦檜合該議諡

    甲子,幸秦檜第臨奠面諭檜夫人王氏以保全其家之議

    丁卯~《會編.卷一百七十》

    趙構安插親信籤樞密院事,收州府行政權於手中

    十二月初,宣佈諫官由趙構親自挑選,完全掌握話語權。然後,秦黨就開始倒血黴了

    秦檜的隔房小舅子兼隔房親家鄭億年捱了頭炮,罪名是:二十七年前,這傢伙被金軍抓走後不但沒有自殺,反而在劉豫手下做了高官

    秦檜其他親家母也一個沒跑掉趙士粲的罪名是給秦家做過媒

    按這個邏輯,難道,趙構認為秦檜家孩子應該自產自銷親上加親?

    嗯,一定是這樣的

    在這場清除秦檜勢力的過程中,趙構的用人標準是什麼呢?秦檜舉薦並且替秦檜辦事的人官位不保,秦檜不喜歡的人統統升官

    雖然是秦檜引薦,但只要後來跟秦檜鬧過矛盾的人,同樣可以獲得重用

    跟秦檜不熟的人,趙構申明,從今天開始,你就是俺的人了,秦檜那傢伙從來沒有正眼瞅過你呢

    到了紹興二十六年二月,秦黨主要骨幹都被收拾得差不多了,南宋多了一項正式罪名~《宋史.卷三十一.高宗.八》

    黨秦檜

    趙構擔心大臣和金國誤解大規模清除秦黨的意義,一再發布口頭宣告和說明詔書十二月,秦黨清除工程進行得如火如荼,趙構在一次懇談會上明確告訴手下大臣,俺這人一向對人不對事,各位都是有經驗的議和能臣,希望你們以秦檜為榜樣,放下思想包袱,在議和的道路上繼續奮勇前進

    所以~《宋史.卷三百七十一.湯思退》

    聽說秦檜可以做榜樣,所以~《宋史.卷四百七十四.万俟卨》

    秦檜死後南宋政壇激烈震盪,必然會引起金國的注意

    為了避免產生戰略誤判,維持良好的宗藩關係,紹興二十六年三月,趙構發表正式公開申明~《高宗.八》

    趙構說:俺,趙構,才是真正的議和中堅力量。清除秦黨純屬內部矛盾,秦檜的死不會影響到宋國與大金之間關係,有的人誤以為清除秦黨是要跟大金翻臉的訊號,開始討論戰爭問題,聽到這種言論,俺嚇了一大跳。從今天開始,誰踏馬再敢嚇俺,俺就一定不會放過你

    這份詔書到底是發給臣民的聖旨還是向金國表示忠誠的決心書,其實很清楚

    綜上

    秦檜死後獲得高規格待遇有這樣幾個原因

    1.在清除秦黨的準備工作尚未完成時安撫秦黨人心,方便搞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2.秦檜死後,秦家失勢,給曾經為自己效過力的死人以高規格待遇可以顯示自己仁義

    3.在金國看來,“秦檜議和之意甚堅”,他死後享受什麼待遇跟宋金和議的牢固程度成正比

    4.趙構認同秦檜的議和主張,只是認為這傢伙的辦事方法有問題

    5.無論秦檜做過什麼傷害趙構的事,現在他也只是一個毫無威脅的死人,趙構不會為了已經過去的事而拿可以預期的自由自在的晚年生活去冒任何風險

    何況,給死人秦檜高規格待遇不會使趙構有任何實際損失

  • 4 # 逸禪文化

    秦檜死前,宋高宗給他好評,是因為政治需要;

    秦檜是金國強行在南宋安排的利益代理人,宋金紹興和議規定“不許以無罪去首相”,按說金國打贏了要點賠款割點地都好理解,

    可為什麼要管南宋首相這件事?大清國籤馬關條約,一樣賠款割地,可日本人也沒管李鴻章會不會因為和約而倒黴!

    所以,秦檜確實是個內奸。

    秦檜死後,宋高宗也給他好評,依舊是政治需要。

    諸葛亮弔孝周瑜,悲痛欲絕,是哭給活人看的。

    所以高宗追封秦檜,也是做給世人看的。

    那宋高宗對秦檜真實的評價是什麼,一句話::“朕今日始免靴中置刀矣。”(《宋史·紀事本末》卷七十二)

    明知道秦檜是個內奸,看著他坐金銀車,加九錫,高宗卻無能為力。周邊都是衛士,卻要靴裡藏把刀自衛。悲哀。

    秦檜病危後,高宗曾親自前往探望。在確定了其病症無法醫治。,便下了旨意:奪去秦檜及其兒子秦熺(秦檜預備的接班人)的官職。

    當晚,秦檜就一命嗚呼。這就是現實。

    所以高宗對秦檜的評價無關緊要,就算把他評為千古第一人,都無助於他跪在嶽王廟的事實。千年來老百姓的評價才是最重要的。

  • 5 # 帝國的臉譜

    在宋高宗趙構的眼裡,秦檜從來就不是什麼金國間諜,更不是後來老百姓眼裡的奸臣,對於趙構來說,秦檜是天下第一的忠臣,天下第一的功臣,自已的第一恩人,全朝臣工的第一標杆。

    因此,當秦檜終於死了以後,趙構如失股肱,如喪考妣,大為悲痛,悲痛之餘,給了秦檜極高的封贈,贈秦檜“申王”,封諡號“忠獻”。還不夠,趙構還親自為秦檜的墓題寫神道碑額:“決策元功,精忠全德”。贊為功臣,目為全忠,譽為天下第一完人,對秦檜的褒獎,無所不用其極!

    什麼原因?利益上的一致,必然導致思想上的一致,思想上的一致導致行動上的一致,一切行動聽指揮,趙構的指向,就是秦檜的目標,秦檜按照趙構的決策部署,一心一意抓落實,克服困難抓落實,承擔罵名抓落實,最後才有了趙構的平安、穩定、江山、皇位,趙構的每一分皇權富貴,都有秦檜的功勞,趙構自然對他非常感激。

    老百姓之所以罵秦檜,是因為老百姓的利益與趙構的利益不一致。趙構的利益是什麼?自由與穩定,皇權與富貴。老百姓的利益是什麼?淪陷區的恢復,國格和尊嚴,生存權和勞動權。

    在國家獨立的情況下,老百姓的利益與趙構的利益是有其一致性的,誰不希望國家有尊嚴、民族有地位、生產發展、經濟繁榮?但自從金兵鐵騎跨過山海關,以秋風掃落葉之勢踏上中原大地的那一刻,尤其是汴京淪陷、北宋滅亡的那一刻起,這種利益的一致性就被打破了。

    北宋滅亡之際,趙構僥倖未被金兵俘虜,於1127年5月在南京應天府自立為皇帝,金兵隨後追殺而來,趙構從此亡命天涯,自應天府,一直南逃,隨著他的逃跑,大片的國土遭到了金兵的踐踏,無數的百姓遭到金兵的蹂躪。

    趙構才不管這些,他只顧逃命。而在逃命的過程中,他想的除保命之外,還有自已的皇權富貴,想自已的朝廷得到金國的承認,於是,不顧淪陷區的淪陷,不顧民族尊嚴,如一個奴隸和乞丐一樣,反覆向金國求饒。就是在這種朝不慮夕、連命都難保的情況下,秦檜從金國神秘而歸,秦檜一回到中原,趙構就像抓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以超乎尋常、雷厲風行的手段,三步將秦檜重用為新朝宰相,用意很明顯,就是利用秦檜在金國的人脈資源,向金國乞和。

    於是,秦檜兩邊聯絡,兩邊賣乖,最終實現了趙構的求和理想。當然,這種求和是以犧牲國格尊嚴、割讓土地、賠送金錢為代價的。然而,兩弊相衡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趙構的選擇,是在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有衝突時,個人利益置上;當民族利益與皇權富貴產生矛盾時,皇權富貴為首選。趙構最終坐穩了皇位,秦檜成了趙構實現這一理想的最大功臣,因此感恩戴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閉症孩子以後怎麼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