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記憶師雷鳴

    小孩子迷戀上手機這種現象越來越多了,很多爸爸媽媽們看孩子拿到手機後就迅速安靜了,感覺到這是一種帶孩子的好辦法。因此,只要孩子一鬧騰,就給孩子手機,讓整個世界安靜下來。可是這真的是對孩子一種傷害。孩子到五年級迷戀手機這個問題,也不是三兩天才養成的習慣,而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形成的。而且,現在的孩子玩手機現象非常普遍,五年級的孩子也應該受到了很多同學之間的相互影響。就連我帶的二年級的孩子,都在跟我說吃雞遊戲,我自己都沒有弄明白吃雞遊戲是啥,孩子們都在給我上課啊。對於這樣的孩子,我們一定要注意引導,不要讓孩子在手機上陷入太深。

    孩子迷戀上手機怎麼辦?

    第一,與孩子一起玩一玩手機遊戲。透過一起玩,瞭解一下孩子的關注內容,知道他們口頭上談論的內容是什麼。有了解了,孩子們才會願意跟我們家長說更多的話。我班上有一個孩子,他說我不知道吃雞遊戲是什麼,不聽我的話。如果孩子真的迷戀上手機了,家長不跟他有共同語言的話,孩子是很難聽進家長說的話的。所以,我建議家長與孩子一起玩一玩,讓孩子的內心裡接納我們。

    第二,找到契機,與孩子深入地談談心。透過前面的瞭解,我們可以大致地瞭解到孩子想的是什麼,說的是什麼,做的是什麼,對於這些事情,我們要去分析,找到問題的切入點,找機會與孩子進行一次深入地談心。透過深入地談心,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並嘗試去改變他的關注焦點。

    第三,增加親子共讀的時間,與孩子一起討論一本書。在家庭中,家長與孩子一起讀書討論,共同探討一個內容,在某種程度上與共同玩遊戲還是有相通之處的。但是,一天24小時,時間是有限的,親子共讀的時間增多了,那玩遊戲的時間也會減少了,但是父母與孩子一起共同交流的話題卻不一樣了,從遊戲到書本,從玩耍到學習,這是一個本質的區別。

    第四,帶孩子去戶外親身實踐。與親子共讀的理念接近,出去實踐的時間有了,玩遊戲的時間就會少了,而且戶外的實踐更容易促進孩子整個身心的發展,比純粹玩遊戲好處多了太多。

    第五,嘗試引導孩子認識自己迷戀手機的癮頭在哪裡。癮君子的癮,與迷戀手機的癮,在本質上是一模一樣的,都是在我們的心窩處引誘著我們。當手機癮上來的時候,心窩處有一種特別明顯的感覺,很多人因為關注在外在的物品上,忽略了這個心頭的感受,所以被各種癮頭所控制。我們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癮頭,就一定要去認識上癮時候,心窩處的感覺是什麼。這種感覺就像是認識一個物品一樣,看看它的大小是什麼,看看它的冷暖是什麼,看看它的軟硬是什麼,看看它的運動快慢是什麼,看看它是輕輕的還是重重的……就像認識一個物品一樣,這叫做“格物”。當我們把心中的物格正了,就能正確對待心頭的癮頭,也就能自己控制好自己,不再受手機癮的影響。

    玩手機的注意事項

    手機給孩子玩,不是不可以,但要注意規則,注意安全。有許多孩子因為玩手機,在直播平臺、遊戲平臺消費了大量的費用,把爸爸媽媽的存款也用掉了。我身邊有一位孩子在網上打遊戲消費了5萬多,最後能追回來一半,有一半是追不回來了。所以,家長給孩子玩手機,一定要注意安全。

    1、設定好密碼,不要讓孩子輕易開啟手機。

    2、保護好支付方式,孩子要在網上購買物品要特別注意支付的安全,不能讓孩子輕輕一動就能買東西了。

    3、制定好玩手機的規則,在家長的監控下玩手機,不能夠讓孩子自己一個人悄悄玩。這一點有困難,但一定要跟孩子說清楚,減少這類事情的發生。

    結束語

    孩子玩手機不是不可以,畢竟有很多資訊在手機上查詢起來也很方便。但是,孩子玩手機上癮,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都會有很大的影響,所以,要給予正確的引導和監控。

  • 2 # 禾頁老師

    現在的孩子迷戀手機的越來越多。

    孩子為什麼會迷戀手機?

    1.有些家長把手機當做孩子的玩具。

    在孩子小的時候,有的時候哭鬧,家長感到很煩,於是就把手機給孩子,把手機當作給孩子的玩具。

    世界衛生組織曾經發布過有關幼兒接觸電子螢幕的建議報告,報告建議,兩歲以下幼兒是不要接觸任何電子產品,2至5歲兒童每天接觸電子螢幕的時間不能超過一個小時。如果五歲以下的兒童過多的接觸電子螢幕,情緒管理不好,睡眠不足,活動水平也比較低。

    孩子在小的時候沉迷手機,那麼上小學後就容易發生注意力障礙。

    2.父母沉迷手機,給了孩子不好的示範。

    孩子的行為是有很強的模仿性的。對孩子影響最大的就是他看到的聽到的。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最主要的行為是玩手機,那麼就無形中教了孩子,他應該玩手機。

    下面是一份家長的自檢清單,看一看孩子沉迷手機和自己有沒有關係?

    小時候孩子哭鬧的時候,家長是不是用手機滿足孩子?平時不管孩子,一有問題就打罵,完全不顧孩子的感受。每天陪伴孩子的時間少於一小時。不限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沒有跟孩子約定玩手機遊戲的規則。每週全家人戶外活動少於一次。關心孩子的作業和考試成績,不關心孩子的心理狀態。家長不知道孩子的好朋友是誰。孩子玩耍的時候,家長簡單粗暴地打斷孩子。自己在孩子面前長時間的玩手機。看一看上面這份清單,有幾個問題您的回答是“是”呢?

    如果有五個或五個以上,說明孩子沉迷手機的主要原因在於家長。

    3.孩子手機中下載了遊戲。

    為了孩子方便,很多家長也為孩子配備了智慧手機。但是如果孩子手機中下載了遊戲,他是很難控制自己不沉迷遊戲的。

    在公交車上,我常常看到有些放學的孩子,在車上玩手機玩遊戲,沉迷其中,甚至車到站了都沒發現。司機師傅說,有的孩子為了多玩兒一會兒,會一直在公交車上來回的坐。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自控力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特別容易被遊戲的吸引。

    而且有兩類孩子,一旦玩上手機遊戲會更加的沉迷其中,最容易上癮。一類是被溺愛的孩子,一類是被忽視的孩子。

    被溺愛長大的孩子,任性,無視規則,特別自我。這類孩子從小到大,自己所有的需求都會不斷的被家長滿足,特別容易沒有責任感,所以對待自己的學習也不太上心,自己既然喜歡玩遊戲,認為就應該盡情的玩。

    被忽視長大的孩子,總是被否定,不被關注。所以他們的內心特別求關注,求肯定。而手機遊戲是及時反饋的,那種刺激性和反饋的及時性,極大的滿足了孩子內心的需求。

    防止孩子沉迷手機,家長應該這樣做:

    第一,家長以身作則,不在孩子面前長時間的玩手機。

    家長應該嚴格要求自己,最好是不要在孩子面前長時間的玩手機,更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機遊戲。

    如果有些工作必須得用到手機,孩子看到了,也可以正確的引導他。

    可以讓孩子瞭解一下手機這類電子產品的優點,讓孩子明白可以透過手機來學習知識,安排工作。

    例如,可以讓孩子瞭解一下手機中地圖導航的功能,帶孩子外出旅行時,可以引導孩子使用地圖查詢出行的方式,並透過導航來引導要去的目的地。

    這樣讓孩子明白,手機是可以幫助他的學習和生活的,有很多實用性的價值,看手機並不是只用來娛樂和玩遊戲。

    第二,豐富孩子的生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多帶孩子進行戶外遊戲。

    孩子的生活是一片肥沃的土地,如果不在上面種莊稼,它就會長滿雜草。

    如果孩子的生活特別單調,整天宅在家裡,沒事可幹,他非常有可能用手機來當自己的玩伴和主要的生活方式。

    豐富的家庭生活,父母高質量的陪伴,是抵抗孩子手機誘惑的最好的方法。

    尤其是家庭中的爸爸,應該多帶孩子到大自然中玩遊戲,或者是一起進行一項體育運動,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健康Sunny。

    即使是孩子沉迷手機,對於手機遊戲成癮了,也可以透過運動的方式來戒癮。

    有研究表明,運動可增加體內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水平,讓大腦保持最佳的狀態。

    爸爸媽媽和孩子的遊戲可以五花八門。家長們可以教教自己的孩子,自己小時候常玩的一些遊戲,像跳皮筋,跳房子,丟沙包等等。這些遊戲既有競爭性,又有娛樂性,還可以在玩的過程中增進親子關係,這可比手機好玩多了,對孩子來說更有吸引力。

    第三,父母與孩子約定手機使用的規則和時間,並認真遵守。

    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坐下來敞開心扉的談一談,共同制定三條關於使用手機的家規。家規可以包括只有在什麼時間,什麼情況下使用手機,使用手機最長不能超過多長時間,如果違反了規則怎樣懲罰。

    最好是把規則寫下來,貼在牆上,大家都要遵守。

    可以商量出具體的懲罰措施,並嚴格執行。

    在20世紀60年代,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曾經做了一個著名的棉花糖實驗來,測試兒童的自我控制能力。所有孩子被安排在一張桌子旁,每個孩子面前都有一顆棉花糖,如果能夠耐心的等待15分鐘不吃它,就會再給一顆糖。大約有1/3的孩子成功完成了挑戰。15年後,當年參與實驗的孩子都已成人,事實表明,能夠忍住不吃棉花糖的時間長短,與他們的成績和教育成就的高低存在著極大的相關性。

    同理,建立清晰的規則,幫助孩子提升自控力,而這個提升自控力的過程,對孩子的成長也是大有裨益的。

    如果孩子破壞了規則,那麼就按照約定好的懲罰來進行,家長不要對孩子大吼大叫,不要用惡劣的態度對待孩子,有的時候,孩子會因為家長的粗暴態度而故意跟孩家長對著幹。

    總結:

    想讓孩子不迷戀手機,首先家長就要以身作則,不在孩子面前長時間的玩手機,也不要把手機當做哄孩子的玩具,更不要給孩子的手機上下載遊戲。

    家長可以高質量的陪伴孩子,讓豐富的家庭生活和良好的親子關係來代替手機對孩子的誘惑。父母要和孩子約定好手機的使用規則和破壞規則後的懲罰措施,並嚴格執行。

  • 3 # 陪讀的瑋媽

    孩子上五年級了,迷戀手機有辦法解決嗎?我認為有辦法,簡單粗暴點就是沒收手機,明確給孩子說,手機可以玩但是有條件,就是拿成績說話,和孩子約定好。

    我家孩子二年級,剛開始非常迷戀手機,主要就是玩遊戲,對學習影響特別大,以至於成績一直處於80多分,很不理想,一年級期末考試,數學只考70幾分。我才開始意識到手機已經嚴重影響到孩子的學習了,這學期開學的時候,我就和孩子約法三章。第一,週一到週五不玩手機,週末可以玩手機,但是憑考試成績來決定,考試只要90分以上週末寫完作業可以玩手機。第二,考試80分以上,手機不允許看,週末可以適當看看電視。第三,考試低於80分,你自己好好反省一下,手機電視都不允許看。剛開始孩子很抗拒,為什麼以前可以玩手機,現在不可以,哭過也鬧過,我沒有妥協,他也就妥協了,這學期到現在為止沒有主動要求玩過手機,癮已戒除!

    我給你的建議是強制性沒收手機,並且和孩子約定好,你現在是學生,用成績說話,成績好的要求考滿分,基礎差點的和我家孩子一樣要求就行,根據孩子實際情況來定。如果孩子迷戀手機不戒除,網路遊戲可能會害你家孩子成績墊底,失去學習的興趣,最壞的結果可能就是輟學,孩子不願意再去學校。

  • 4 # 明天丟丟

    小孩玩手機上癮可以透過下述方法來幫助孩子:在給孩子安排好足夠的休息時間、學習時間後,在週末的時候可以帶孩子出去走走、到外面去轉轉、如到動物園、植物園、博物館、科技館等場所。讓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學習、擴充套件外部知識上面,另外在孩子手機上下載一個控制軟體,推薦下個格雷盒子綠色上網軟體,進行遠端監控,來檢視孩子在幹什麼,還可以進行時間控制。透過這兩種方式來幫助孩子。

    切記:不能過多責罵孩子,以免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 5 # 育兒有故事

    五年級的孩子便手機成癮這問題還真的是比較嚴重,但這種問題在現在網路社會也屬於較為普遍的問題,據CNNIC(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釋出的第43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止至2018年12月底,10歲以下的網民達到4.1%,10-19%歲17.5%,可見青少年網民數量規模之大,其中便有許多手機成癮者。而小學五年級的孩子一般處於11週歲左右,這一時期的孩子存在著認知能力不足的問題,自控力弱,且又具有極強的探索欲。智慧手機功能越來越強大,具有線上影片、遊戲等豐富的娛樂化功能,極易讓孩子手機成癮。

    孩子手機成癮與家庭、學校、社會存在著必然的關係,現在許多小學生均配備了手機,並且是智慧手機,家長無論如何嚴防死守都無法避免孩子過度依賴手機的問題;另外,現在先不說孩子,現在許多的家長均對手機具有強烈的依賴性,機不離手,這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現代社會網際網路技術高速發展,網路普及率越來越高,這對孩子也具有巨大的影響。

    手機成癮對於一個五年級的孩子而言具有眾多不利用影響,會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睡眠質量下降,進而影響學位成績。甚至還有引發心理問題,如受遊戲中暴力影響,崇尚暴力等,這些心理問題均會對孩子的成長帶來負面影響。因此,做為父母必須採取有效的措施來解決該問題。

    1、以“幫”促“禁”

    您問題中所說的孩子目前已手機成癮,這種情況如果採取一味的“禁”肯定不適用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五年級其年齡在11週歲,而12歲-19歲便將進入孩子的“青春叛逆期”,如果採用強硬的禁止孩子使用手機會讓孩子反感,產生逆反心理。因此,而是應該考慮如何以“幫”促“禁”的方式讓孩子從手機成癮的困境中走出。

    首先,我認為是立規則,即幫助孩子建立使用手機規則,與孩子協商一致並制定手機使用協議,明確手機使用時間與內容。規則建立後,父母應成為監督者,積極發揮監督者的角色,一切按照規則中所確定的條款執行,不超時、內容不超限。如果採取這種方式也讓孩子反感,父母應以身作則,制定雙方的手機使用規則,即父母使用手機也同樣制定使用規則,由孩子進行監督,使得雙方身份對等,讓孩子覺得公平,不會產生“憑什麼你們可以玩手機,而要限制我玩遊戲”這種想法。

    其次,鼓勵孩子參加更多的課外活動,讓孩子體驗社會實踐活動的樂趣,讓孩子瞭解外部世界的繁華與美好,如父母可週末的時候陪孩子參加一些孩子感興趣的活動等,長假的時候帶孩子外出旅遊等等。總之,盡一切可能降低孩子玩手機的時間,分散孩子對手機的注意力。

    2、以“身”促“禁”

    現在孩子手機成癮的主要原因便是沉迷於手機遊戲,現在許多家長對於遊戲在心理上存在著強烈的牴觸,使得一味的強調小孩子不能玩遊戲。但是這些家長卻並不會和孩子探討玩遊戲的利弊,不研究如何應對孩子沉迷遊戲的策略。而強硬的禁止、限制孩子玩遊戲,根本就無法消磨孩子沉迷遊戲的意志,擄走孩子玩遊戲的興趣。孩子能夠沉迷於遊戲中,這也說明這些遊戲具有可取之處,具有可借鑑的地方。父母可借鑑遊戲的一些原理,身體力行,結合孩子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量體裁衣設計一些“生活遊戲”,也能夠達到孩子對手機遊戲的寄託。例如活潑愛動、熱愛刺激、探索類的孩子,可以帶孩子參加一些野戰CS遊戲等,以及週末的時候野外露營等等。

    另外,還可以培養孩子的其它興趣愛好,可結合孩子的特長,參中一些琴棋書畫的培養班等,當孩子在這些領域獲得相應的興趣或成就感時,將會降低對手機的依賴,便能夠緩解手機成癮。

    說一千,道一萬,孩子手機成癮解決的關鍵還是在於父母,父母必須從手機的束縛中解脫出來,以身作則。同時,父母不能強硬的禁止孩子玩遊戲,而應制定詳細、可行的手機使用規則,陪伴孩子多參加其它活動,透過慢慢地引導,分散孩子對手機的注意力,降低孩子使用手機的時間,使孩子能夠慢慢地降低對手機的依賴。另外,應關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心理體驗,多陪伴孩子,傾聽孩子的喜怒哀樂,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 6 # 信實43

    1.讓孩子必須遵守《學生守則》,《課堂紀律》。

    2.在家必須以勞動,運動,學習,家務為主!!!“玩遊戲.”不超40分鐘左右!!!(很多孩子沉迷遊戲,是無事可做造成的,讓他她有有意義的事情可做,“遊戲會成為正常的放鬆。”

    3.告訴孩子一句話:“一個人,被遊戲毀了,說明這個人太愚蠢!!(孩子的天性,要強,逞能。就是怕落愚蠢!!!.)

  • 7 # 雲鶴凌空

    廣義地說,“逆反”,是人的天性。比如說,同一件事,你自己要做,和別人要你做,其心理感受到決然不同的。再比如,同一件事,你打算過一個小時再做,可你的領導,或者你的家長,要你現在就做,那麼,你做這件事的心理感受和效果,也會決然不同。

    物理中說,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等,你禁止的力度有多大,那麼,他違反的力度就會同樣大,甚至會更大。

    孩子到了五年級才迷戀手機,可見先前是被嚴格禁止的。但是,先前嚴格禁止,那個時候,孩子小,他怕你,不敢違反,可現在,孩子長大了,心眼多了,辦法也多了,他開始用各種辦法“對付”你了。

    我們家兩個孩子,從小到大,都沒有禁止玩手機。現在,手機當然是不足掛齒了,可是,手機剛剛普及的時候,是個新事物。新事物出現了,家裡又走好奇心很強的孩子,那就要認真對待了。就好比你的家門口,突然修了一條寬闊的馬路,作為家長,肯定就會反覆告誡孩子,家門口修了一條寬闊的馬路,會出現什麼問題,要如何注意安全,而不是禁止孩子“出門”。

    同樣,手機的普及,給家長和家庭教育提出了一個新問題,既然是新問題,就要用新辦法,不能簡單地用老辦法來對待新問題。

    我們家孩子玩手機,事先跟孩子商量好,然後“約法四章”,一,玩手機的時間:下午放學後晚飯前;寫作業累了,或者糾結了;就寢前。每次不超過半小時,其中,寫作業中間休息時,不超過20分鐘。

    二,只能玩小遊戲,不能玩大遊戲。

    三,只能在客廳玩,不能將手機帶進書房或衛生間。

    四,拿起手機的時候,自己看好開始的時間,自己確定結束的時間,結束的時間一到,最多可以延長五分鐘。

    孩子五年級了,開始迷戀手機,家長要直面這件事。家長要相信一點,孩子不是傻瓜,他只是不能自控。那麼,就換一個角度,和孩子商量,而不是控制。家長可以和孩子心平氣和地聊一聊關於手機的事情,像朋友聊天一樣,讓孩子由被動變為主動,讓他自己說說玩手機的想法,說說玩手機的辦法,規則。然後訂立“君子協定”,為什麼叫“君子協定”,就是不用寫下來,說了就算數,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這就是“君子”。孩子願意做“君子”,不願意做“小人”。

    家長不要講大道理,那些大道理,孩子懂得的,並不比大人少。也不要指責,不翻舊賬,更不要訓斥。

    處理得好,引導得得法,會有效果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淳結婚有什麼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