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起航資訊
-
2 # 灬布拉德灬
知識管理的基礎是把企業的顯性與隱性知識管起來,並利用起來。難度在於如何開發和管理員工的隱性知識。在成果檔案出現之前,都會有一個經驗累積的過程,這些內容基本上都是工作人員腦子裡內容,可以是對一些問題的處理方法,遇到某些特殊情況時的處理方法等,因此,一個隱性知識顯性化的知識稽核體系則至關重要:
二、制定與業務或生產經營相關知識軌跡及稽核體系,鼓勵員工對實際工作進行總結,形成文字,並進行考核評估,予以獎勵,並對相關業務制定規劃化管理,監督成果檔案的形成。
一方面比較側重於參與性,另一方面則比較側重於規範性,一鬆一弛能有效幫助企業對知識內容顯性化,成為一個有記性的企業。
-
3 # 醉夜人
如何實現隱性知識顯性化
隱性知識對於企業來講是非常關鍵的知識,它們往往比顯性知識更完善,更具有創造價值,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和創新更有賴於他們固有的隱性知識。通常一個企業內部的隱性知識是顯性知識的三到五倍之多。如何挖掘企業內部的隱性知識並促進其顯性化是知識管理中非常關鍵的一環,也是企業知識管理亟需解決的瓶頸。本文就將結合AMT在知識管理領域長期積累的諮詢經驗來探討企業隱性知識顯性化的幾種方法。
隱性知識的定義和分類
隱性知識是邁克爾?波蘭尼(Michael Polanyi)在1958年從哲學領域提出的概念。隱性知識是和顯性知識相對的,是指那種我們知道但難以言述的知識,它代表了以個人經驗為基礎並涉及各種無形因素的知識,存在於個人頭腦中,存在於特定場景中,難以系統化和難以交流,因而具有一定的獨佔性和排他性。
按照是否與業務相關,可將隱性知識分為技能類隱性知識和信念類隱性知識兩類。技能類隱性知識與業務直接相關,我們還可以將其進一步劃分為問題解決方案和最佳實踐。信念類隱性知識和業務間接相關。
按照隱性知識是否可顯性化,可將隱性知識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能夠文件化的隱性知識,一旦某個經驗被員工整理成文字,其他同事就能夠閱讀學習並快速掌握經驗;第二類是較難文件化的隱性知識,或者即使整理成文,其他人員也難以理解和學習,主要是透過人-人(people to people)的模式實現。
隱性知識顯性化的意義與策略
對於企業而言,真正有價值的知識是員工透過經驗累積起來的隱性知識,透過隱性知識顯性化,可以保護企業知識資產,避免因為員工流失帶來的知識流失風險;同時,透過隱性知識顯性化可以加快培養新員工。
對於個人而言,隱性知識顯性化能夠促進個人成長。雖然個人將隱性知識分享給其他組織成員可能會使自己的工作優勢受到威脅,降低個人的專家權,但是整體而言也給個人帶來許多優點,例如:可以增加互相學習的機會;可以分享企業的共同利益;可以獲得與企業激勵系統的回報。
隱性知識要實現由個體到組織、由組織到個人的不斷迴圈與深化,應重點參考採取以下幾種策略:
塑造具有企業自身特色的知識共享文化;
緊密結合業務流程;
充分利用各種資訊科技;
建立利於隱性知識顯性化的高效激勵機制。
隱性知識顯性化方法
按照實施主體不同,隱性知識顯性化有組織統一梳理、在業務流程中獲取以及透過人際化方式實現等三種方式。
1.組織統一梳理的方式。
企業組織對隱性知識進行統一梳理,首先要梳理出隱性知識點,把隱性知識點對應內部可求助的專家,再進一步,就需要組織知識貢獻者(知識專家)把隱性知識點顯性化。企業可以定期(例如每年)組織隱性知識梳理工作。
可以按照職能和專案兩種型別梳理隱性知識點。
職能型隱性知識指與企業部門的職能或具體工作直接相關,由承擔這些職能的員工掌握的知識。職能型隱性知識梳理的內容一般包括:職能分類分級、隱性知識點內容、現在的知識管理方式、建議的隱性知識管理工具、是否可以文件化、文件化的優先級別、是已經積累的知識還是需求的知識、貢獻知識的人員等。
專案型知識梳理方法是以工作任務為基礎切入,按照任務的階段、類別、隱性知識點型別,系統地清點出工作中所有需要的隱性知識。專案型隱性知識梳理內容包括:該工作任務階段的劃分、隱性知識點具體內容、已採用的隱性知識管理工具、還可以採用的管理工具、是否可以文件化、文件化的優先級別、是需求的知識還是已經積累的知識、貢獻知識的人員等。
以上兩種方式梳理完成後,就要針對優先順序比較高,可以文件化的隱性知識點,組織相關貢獻者做整理工作,作為內部的最佳實踐。
2.在業務流程中獲取的方式。
由企業統一組織梳理隱性知識點的形式具有其侷限性,一方面這種大規模的運動本身投入成本就比較大,不能作為常態管理方式;另一方面這種形式下梳理出的隱性知識點全面性也就無法保證,員工的日常工作中或某個專案中都可能出現以前從未遇到過的棘手問題。作為第一種形式的補充,企業有必要結合業務流程,制定常態化的規定和機制,促使隱性知識能夠不斷地從流程中獲取、積累和沉澱。
(1)透過工作總結實現隱性知識顯性化。
部門或者專案組定期做的總結、暴露出現的問題、分析原因和提出解決方案,這些就是隱性知識顯性化的過程。傳統的總結報告採用敘事的方式,真正有價值的知識點散落在整體的文件中,不方便知識使用者查詢相應的知識點,透過紀要標題檢索或者全文檢索查詢效率低,使得積累的知識都得不到利用。
要改變這種狀況,需要對總結的成果進行結構化的儲存。部門或者專案組完成總結後,需安排人員將專案總結中的“最佳實踐”部分、“問題、分析、措施”部分進行整理,分別放在知識管理系統中的最佳實踐庫和問題庫中,以方便查閱使用。
另外,利用在制度中明確規定或在業務系統中設定相關規則的方法,增強流程中重要節點隱性知識採集的執行剛性。即員工在流程中的重要節點必須要提交相關的隱性知識文件,否則就不能進入下一步操作或專案不能完成結項審批。例如,知識管理員可以進行專案知識審計,如果在專案結項階段沒有在知識管理系統中提交專案總結,則該專案不能結項。
(2)透過問題事件將隱性知識顯性化。
在企業中,經常重複發生類似的問題。如果當該問題事件出現時,把該問題事件和解決方案能及時儲存並傳播給相關人員,將有效的減少重複發生的機率。
案例1:在某核電站工程建設單位,為了避免不同的專案上重複發生問題,按照問題的影響程度對問題進行分級,達到一定級別的問題(例如出現NCR不合格項)必須在內部的經驗反饋系統中進行錄入,描述問題、原因分析和解決方案。知識管理員根據問題的專業型別推薦給相關人員閱讀,員工是否閱讀該經驗反饋在系統中都有顯示。
案例2:針對IT運維服務系統知識庫,為保證知識庫解決方案的不斷積累,要求在IT運維服務系統派工後技術人員後,技術人員必須把事件或問題與知識庫中已有的解決方案建立關聯,如果知識庫中沒有相同的解決方案,該技術人員則需要重新建立解決方案並建立關聯,事件或問題必須與解決方案關聯並解決後才能關閉。這樣使熟練技術人員的運維經驗不斷的沉澱到知識庫中。
3.人際化方式。
人際化方式指人與人之間互動交流實現知識的傳播,如果採用WEB2.0相關技術,讓員工在系統中進行交流就自然地實現隱性知識顯性化。這種方式具有互動性、即時傳播等諸多優勢。一般可採用以下幾種技術:
(1)知識社群。
知識社群指按照技術領域、部門、專案或其他主題在網路上建立的虛擬論壇,員工可以針對此主題進行交流,它是企業非正式交流的重要途徑。為解決企業在推行中經常遇到的人氣低迷、員工交流不熱烈等問題,可透過合理版塊設定(不但設定專業技術版塊還設定生活娛樂類版塊)、加強宣傳、採取有效激勵措施、定期精華整理、靈活的技術實現等途徑解決。
(2)部落格。
透過部落格可以簡易迅速便捷地釋出自己的心得,及時有效輕鬆地與他人進行交流。發表部落格沒有字數限制,能夠較全面地闡述知識內容。在企業內部,有大量知識輸出的知識專家適合建立自己的部落格,快捷地釋出自己的經驗技巧,樹立個人品牌,但部落格不適合於對所有員工的推廣。
(3)微博。
微博是一種透過關注機制分享簡短實時資訊的廣播式社交網路平臺。首先,相對於強調版面佈置的部落格來說,微博內容只是由簡單的隻言片語組成,對使用者的技術要求門檻很低,而且在語言的編排組織上,沒有部落格那麼高;其次,即使不發言也可以收聽對方的微博,所以所有的員工都可以建立自己的微博,透過微博的平臺選擇自己關注的人和他背後的知識;再者,微博開通的多種API使得大量的使用者可以透過手機、網路等方式來即時釋出自己的資訊,使知識的傳播更加便捷。
(4)WIKi。
Wiki 是一種多人協作的寫作工具。Wiki 站點可以由多人(甚至任何訪問者)維護,每個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或者對共同的主題進行擴充套件與探討。Wiki 的另外一個非常大的優點,就是具有自我修復、自我提升的功能,使用者發現一條資訊有錯誤,自己可以動手改正,如果改得不正確,別的讀者也可以參與修改。在Wiki 平臺上,每個人都是編輯者,同時也是資訊的受益者。
(5)知識問答。
知識問答是一種互動式的知識分享平臺,提問者提問後,所有人都可以回答,然後提問者選擇最佳答案,關閉該問題,回答者將得到獎勵。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如果在知識庫中找不到答案,員工可以在知識問答中提問,知識專家和其他所有人都可以回答,知識管理員跟蹤所負責的領域的問題,組織專家解答,直到產生最佳答案。
(6)內部演講。
內部演講是組織內部的一種非正式的交流與培訓活動,是互相學習的渠道、充分共享的工作氛圍與環境,有利於經驗的交流與思想火花的碰撞。內部演講在企業應用較為廣泛,企業各部門經常會組織一些內部專家給員工做演講、培訓,讓更多的人掌握這些專家們的技能。培訓的內容涉及範圍較廣。為了方便知識的傳播,演講者應準備課件,組織者應做好會議紀要,內部演講後,把課件、會議紀要、影片、錄音等相關資料儲存到知識庫中方便該知識長期的共享。
結束語
三類隱性知識顯性化的方法在企業中需要綜合運用,不同隱性知識顯性化方式適合的隱性知識型別如表1。
表1 隱性知識型別表
幾種隱性知識顯性化的方式的發生頻率、對系統的依賴性、操作難易程度和推行難易程度不同,具體比較見表2。
表2 隱性知識顯性化方式
建議在企業中首先推廣在業務流程中獲取的方式、內部演講,然後再推廣知識問答和組織統一梳理方式,最後推廣知識社群、部落格、微博、WIKI等方式。在技術實現方面,應有很好的使用者體驗,例如在知識庫、論壇中發表知識或者評論時,可以同步在部落格、微博等欄目中發表。
展
回覆列表
人們運用各種技術手段,例如修辭、建立模型等,將不易表達的知識轉化為人們認為可以理解的知識。把實踐經驗中感性的內容轉化理性的知識,這就是將隱性知識轉化為顯性,也是知識的一次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