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貓員外

    先說霍光。

    作為歷史知名權臣,全稱的代表,霍光的權力是比皇帝大的。基本體現就是霍光能換皇帝,而皇帝換不了霍光。

    話說,漢昭帝死後,因為昭帝沒有兒子,所以霍光就做主,迎立漢武帝的孫子劉賀為帝,但是劉賀做皇帝有點瞎胡鬧,大臣勸他,他就把大臣抓到牢裡。僅僅做了27天皇帝,就被霍光給廢了。成為史上第一個被廢的皇帝,就是後來的海昏侯。

    張居正成為首輔的時候,太后和太監都倚重於他,基本上他說啥就是啥。萬曆年輕的時候也有叛逆期,想胡鬧一下解放天性。張居正就很嚴厲的警告他“伊霍之事,臣能為之。”這裡的伊,是指商代的伊尹,他把商王太甲放逐三年加強學習,直到太甲變現滿意了才讓他繼位。霍就是霍光了。

    所以,霍光和張居正掌權時權力非常大,就是帝國決策者,乾的就是皇帝的工作。

  • 2 # 虛涵

    古代,國家的政治制度是帝國制度,也就是皇帝是國家的象徵,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是天命所歸的“天子”。霍光立昌邑王,再廢昌邑王,再立宣帝。張居正的一句“我非相,乃攝也。”霍光和張居正相同的一點就是在於皇帝駕崩以後,新皇立足未穩,只好依靠他們治理國家穩定局勢。因此他們都把持了中央的權利,以至於他們都有廢立皇帝的能力,可見他們的政治資本是多麼雄厚。

    霍光是霍去病的弟弟,武帝指定的顧命大臣輔佐漢昭帝,經過一系列的政治鬥爭與操作,霍光已經牢牢地把持了中央政權,政府首腦丞相大司農等都是“處於控制之下”。昭帝暴崩,無子,立昌邑王劉賀為帝。

    因為劉賀當皇帝27天,犯下1127件大罪,霍光“被迫”廢掉劉賀。這理由不太成立的的,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昌邑王太過急躁,太快的聰霍光手中收回權利,在根基不穩的情況下迅速安排自己的親信,“昌邑官屬皆徵至長安,往往超擢拜官”。這就意味著奪取霍光的權利,這必然遭到霍光的反制。

    霍光敢於廢掉皇帝的資本在於:第一,劉賀根基不穩,他以外地藩王即位,中央基本沒有他的舊臣,支援他的人基本不多。第二,在位時間短,處事太過急躁,被霍光迅速反撲。在這一點上,宣帝就做的很好。第三,霍光上有自己外孫女上官太后的支援,中有丞相大司農,下有軍隊支援,外地地方軍隊因為劉賀在位時間短,基本上也沒有什麼好感,自然不會支援,這就以泰山壓頂的方式迅速的廢掉被孤立的劉賀。

    在萬曆初年,隆慶皇帝暴崩,孤兒寡母的李太后與年紀不到十歲萬曆也只能依靠首輔居正,而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則是張居正的鐵桿盟友,這就意味著張居正獲得了中央最高統治者的支援。同時,又力壓六部,成為真正的“攝政王”。他也有廢掉萬曆的能力。

    不過,有一點不可以忽視的是,正是因為掌握權利,基本沒有任何的阻礙,皇帝也支援,政府百官不反對,親信戚繼光等把持軍隊,張居正的改革才會做的成功,延續了明朝70年壽命。以至於《廣陽雜記》載:“明只一相,張居正是也。”

    總之,霍光和張居正掌權時權力非常大。但是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我認為是張居正,一代明相也。

  • 3 # 風逍逍兮易水寒

    死亡是人生的歸宿,在中國歷史上,就算是帝王最終也只有塵歸塵土歸土。如果皇帝死亡的時候,國家政局穩定,又已經立下了繼承人,那麼王朝自然就會繼續傳承下去。但是如果沒有這些前提條件呢?帝王一般會直接指定繼承人,然後指派幾位輔政大臣輔佐新帝。新帝親政之前,國家大事都是由這些輔政大臣來決定的,大權在握的感覺就會使人滋生慾望,甚至想要廢帝自立。霍光和張居正就是各自時期權力滔天的輔政大臣。

    霍光是西漢漢武帝時期的人,張居正是明朝萬曆年間的內閣首輔。他們都是被先帝指派給新帝的輔政大臣,透過與其他輔政大臣之間的政治鬥爭,掌控了巨大的權力。他們倆彷彿像歷史上相似的兩朵花,甚至下場都近似一樣。

    霍光

    霍光是西漢著名的權臣和政治家,位列麒麟功臣閣十一功臣之首。霍光與漢朝名將霍去病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在霍光年幼時,霍去病將他帶到長安親自帶他從政。霍去病去世後,霍光侍奉在漢武帝左右。公元前87年,漢武帝去世,指派當時的大司馬大將軍霍光與桑弘羊、上官桀等四人一同輔佐年幼的臺子劉弗陵登基,史稱漢昭帝。在與其他幾位輔政大臣的政治鬥爭中,霍光得到了漢昭帝的完全信任,最終霍光取得了勝利,得以獨攬大權,實際上成為了漢朝的實際決策者。

    霍光在掌權期間,漢宣帝因為年紀小,將大權交給了霍光。霍光采取休養生息的政策,對外恢復和親政策,緩和與匈奴的關係。在霍光當政期間,因為漢武帝連年征戰所耗費的國力有所恢復。不久後,漢昭帝駕崩後沒有留下子嗣,霍光迎立昌邑王劉賀即位。

    劉賀本來是沒有機會繼承帝位的,這下天上掉了個皇帝餡餅砸在他頭上,可不得暈了。於是劉賀帶著自己的昌邑王國的班底進京登基。本來是所有人都認可的皇帝,在霍光的輔助下,劉賀本應該做一輩子的帝位。但是劉賀此人本事不大,野心不小。在他那些手下的慫恿下,劉賀開始展開跟霍光奪權的鬥爭。

    可是霍光可不是那麼容易糊弄的,劉賀行事太急,想要控制霍光的外孫女上官太后,不僅讓霍光知道了劉賀的陰謀,而且觸動了霍氏一族的逆鱗。霍光決定效法商朝的伊尹,開始收集證據,僅僅在劉賀登基27天后,霍光便以好逸惡勞、為人荒唐、喜好聲色等種種罪名安在劉賀頭上,將劉賀打為昏君一黨,要求上官太后廢黜劉賀。霍光還親自動手除去劉賀身上的印璽綬帶,將劉賀帶來的幾百親信盡數誅滅,將劉賀貶為庶人,趕到昌邑國軟禁起來。

    因為霍光憑藉自己權臣的地位和權力的廢帝之舉,後世常常把他和伊尹並提。後世人若有想廢立皇帝之舉,幾乎都會提到“效法伊霍”這個理由,以保證自己的行為正當合法,是為了國家著想,比如董卓、曹操、王莽等人。

    公元前68年,霍光病死,天子與太后都前去弔唁,朝中大臣也紛紛到場。漢宣帝更是破格將霍光以帝王之禮下葬。為了表彰霍光的輔政之功,漢宣帝給霍光二字諡號“宣成”,此前只有小何、張良和霍去病的諡號是兩個字,這足以證明霍光的地位。可是霍光死後不久,漢宣帝就以謀反罪將霍家滅族,株連者無數。但是霍光的地位卻並沒有被否定,縱然霍光執政期間侵犯了皇權,漢室還是一直尊奉霍光。在麒麟閣十一功臣中,霍光居首位。

    張居正

    張居正輔政時,萬曆皇帝也只有十歲,張居正但是的地位是帝師,手把手的教小皇帝讀書寫字,完全是把萬曆皇帝當兒子來養。萬曆皇帝年少時,宮中的太監教唆皇帝沉迷於女色,張居正直接將宮中太監來了一個大清洗。

    張居正不像霍光一樣有顯赫的家世,也沒有霍去病這種位高權重的人提拔,張居正的成功完全是自己一步步爬上去的。隆慶皇帝死後,除了張居正,還指定了高拱和高儀同為顧命大臣,輔佐年幼的萬曆帝。當時三位顧命大臣是以內閣首輔高拱為首,後來張居正取得了李太后的信任,與馮保聯手鬥倒了高拱,成為了明朝最有權力的內閣首輔。

    張居正成為內閣首輔後,自然要擴大自己的掌控權力。明朝內閣實際上是皇帝的諮詢機構,一般來說人數都不會太多,張居正任首輔後,幾乎代替皇帝行使權力。比如在任免官員上,都是由張居正和吏部列出候選人名單,再交由皇帝批覆。實際上,官員任命的權力已經交到了張居正的手上。

    張居正輔政時期,實行了一系列政治經濟改革。包括吏治、賦稅、貨幣、軍事等方面的改革。

    在吏治上,張居正實行考成法,所謂考成法,實際上就是對官員的監管制度。張居正在各衙門分置三本賬簿,一本是底冊,所有的發文、收文等等專案都記載在這本賬簿上。把其中例行公事無需查考的專案提出後,再列成兩本一模一樣的賬簿,一本送到各科備註,完成一個專案就登出一個,如果有積壓未按時完成的,則由各科上奏候旨。另一本送到內閣備查。這一政策頒佈後,張居正以內閣控制六科,再以六科控制六部,從而形成了一個相互制約的監督體系,考成法實際上是張居正的一大創舉。

    在經濟上,張居正實行一條鞭法,改革了賦稅制度。一條鞭法的實施,改變了當時混亂不均、嚴重拖累經濟發展的賦役制度,減輕了農民的負擔,限制了地方官員嚴苛的賦稅,解放了更多的勞動生產力。同時張居正還反對“重農抑商”的政策,認為應該農商並重,同時也十分重視人民的生活,他透過不斷出臺新政策,減輕了人民的負擔,緩和了一定的階級矛盾。張居正還重用戚繼光等名將,與北方韃靼議和,為明朝的經濟發展創造了一個安全和諧的外部環境。

    跟霍光一樣,張居正死後的下場並不好。張居正死後,皇帝給了張居正極為崇高的待遇。可是萬曆帝親政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清算張居正家族,不僅將張居正一家滿門抄斬,而且還將張居正挖墳戮屍。下場可謂是相當悽慘了。

    張居正和霍光都是歷史上有名的輔政大臣。他們輔政期間大權獨攬,權傾朝野。但是在封建社會,皇權和相權的鬥爭就一直存在著,張居正和霍光的權力太強就不可避免的導致皇權的旁落,皇權受到威脅是封建王朝最大的忌諱。而且不像曹操和司馬昭,張居正和霍光都不重視接班人的培養,沒有人來繼承他們的衣缽。在他們死後,不僅皇帝要秋後算賬,甚至朝中大臣都紛紛落井下石,張居正和霍光的後人卻沒有能說得上話的重臣,不得不說這也是導致被滅族的一個重要原因。

    不管霍光和張居正的下場怎麼樣,他們執政期間都做出了一系列改革,為王朝的中興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們卓越的執政手段和改革措施,也創造了昭宣中興和萬曆中興兩個繁榮時期,這也是他們為歷史做的最大貢獻了。

  • 4 # 小南史

    他們既是權臣也是能臣,霍光和張居正輔政期間,權傾朝野,大權獨攬,文武百官只看二人而不看皇帝。這樣作為封建王朝標誌性的皇權就被弱化了,皇帝大權旁落,導致皇帝的權威受到威脅,這是封建王朝最大的忌諱,並且此二人未能培養接班人,導致他們死後無人繼承他們輝煌的成就,皇帝在他們輔政期間都被閒置,這也導致後來他們生死族滅的原因。

    霍光霍光,字子孟。他追隨漢武帝長達三十年,漢武帝死後,霍光作為漢武帝忠實的追隨者被任命為輔政大臣,官居司馬大將軍一職,漢昭帝繼位時才年僅8歲,然而漢昭帝21歲就去世,還沒來得及鞏固皇權,只好繼續拜託霍光,霍光立劉賀為帝,劉賀這廝太急於掌握皇權,才僅僅27天就被霍光廢了。霍光又立漢宣帝,霍光自己小心謹慎,然而坑爹的子女太多,霍光的女兒嫁給了漢宣帝,漢宣帝立原配為後,霍家人竟然刺死了皇后,讓霍光女兒當上了皇后,霍光的兒子及女婿都大權在握,據史料記載,漢昭帝見霍光的子女都要懼怕三分,漢宣帝想親政,霍光不允,皇權和相權相爭之事在霍光死後爆發,漢宣帝滅霍光全族。霍光行廢立之事,足以見得當時他的權力有多大。

    張居正

    張居正,字叔大,號太嶽。張居正比霍光有過之而無不及,萬曆皇帝繼位時10歲,他張居正把皇帝當兒子一樣管著,萬曆不肯讀書,皇太后說:“張先生聞之,奈何”,嚇得萬曆不敢怠慢,張居正把持朝政,萬曆無所事事,宮女教唆萬曆玩女人,張居正知道之後把所有有關人等全部殺之,張居正的家人更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據說百官看到張家的僕人都要畢恭畢敬,生怕惹怒張居正,自古相權壓倒皇權的下場就是生死族滅。

    當然了,他們大權在握之際,國朝實際上是安居樂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冠脈支架術後,複查血脂低密度脂蛋白2.0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