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雨後雛菊

    結婚十年,互相看著煩的比例不算太大。二十年往上的夫妻,可能會相互越來越嫌棄。

    年輕的時候,不論是男人還是女人,對自己的衣著外表、或個人修養,都會比較在意。

    會尊重、照顧別人的感受與喜好,對自己的伴侶也會非常在意和呵護。懂得製造生活的氛圍、提升生活的品質。

    會不斷地提升自我,努力奮進。在完善自我的同時,也成為對方的依靠和景仰。

    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歷經了生活坎坷的疲憊,大多數人無論是心理上、還是生理上,都發生了改變。

    他們不再上進、不再優雅,不再有追求,甚至會時而邋遢。

    他們會增添一些原本沒有的、甚至是曾遭自己鄙視的壞毛病。

    他們不再顧及對方的感受,動不動就發脾氣,不會再剋制自己的情緒。

    因而,雖然有些夫妻相伴到老,卻未必是相愛到老。

    愛情本來就是個保鮮品, 是個生命力極短的精靈。如果不對它好好的養護,它就會很快消亡。

  • 2 # 辰辰凡凡

    我覺得真的有,就算對自己說不要想得那麼複雜,但是對方已經完全不避諱你所不喜歡的東西,就已經完全碰到我的紅線了,有時候自己都覺得跟尼姑差不多了,忍字在我的詞典裡是第一頁第一個字,對自己心裡默唸:不要想,不要想.........

    之所以成這樣歸根到底卻是為了孩子,不想孩子們過多地看到爸爸媽媽之間的矛盾,影響了他們的成長。

    夫妻相處時間久了,另一方就覺得無所謂了,不要顧忌無子嗣等傳統觀念問題,就覺得解放了,可以只顧自己想幹嘛就幹嘛,根本就不知道且行且珍惜的意思。這讓我感覺既然這樣就何必再在一起,我一個人的生活過得多好多舒服,不要顧慮另一個人,每次惹到我了,我都會有想法,等孩子長大有工作了,我自己找個安靜的地方過段時間最好,相看兩不厭。

  • 3 # 黃小禾苗

    哈,還是有很多人在一起,時間越久看對方越順眼的,在一起20年、30年、50年還兩兩不生厭的。

    我父母是這樣的一對。

    饒叔是爸爸的朋友,生性自由灑脫,交友廣泛,那天他在家裡吃飯,難得認真的表情對我們小輩說:現在人的婚姻啊,90%是湊合著過,只有10%是幸福的,你父母是那10%。

    我們深深地點頭,是的,我知道我父母是那10%。

    我知道我爸爸媽媽的婚姻和別人不一樣是因為兩件事情。

    第一件事是媽媽五十多歲時查出了乳腺癌,爸爸馬上把她帶到省裡最好的醫院,開始了長達半年的化療、手術、再化療。我想辭職去照顧媽媽,被爸爸拒絕了,妹妹想休學去照顧媽媽,也被爸爸拒絕了。三十多年,他在家沒煮過一頓飯沒洗過一個碗沒扶過一個倒的醬油瓶,可是他真的就照顧了半年,天天熬白色的魚湯給她喝,給她洗衣服倒尿盆。做化療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不僅僅是頭髮掉光,還會讓人沒胃口,噁心反胃,而且身體本身的疼痛也會一直折磨著你。所有這些,我們只能看著,儘可能地默默陪著。她實在忍不住了也會說很痛,爸爸一個糙老男人不懂,剛開始會安慰一下,慢慢地也沒有那麼耐心。有一次他在邊上午睡,這是他數十年的習慣,雷打不動。她又開始哼哼,他眼睛都沒有睜開:你別吵了,忍一下啦。

    她很委屈:醫生都說我很會忍,不會叫,這下是真的很難受,你又不知道有多難受。

    他身子轉過來,默默地起身,去了廁所,過了一會出來,拿了一條熱毛巾,溼溼的毛巾上白白的熱氣,他開始幫她擦臉邊說,可能這樣子會好受一點點吧。

    第二件事情是爸爸過六十歲生日,媽媽已經提前三天幾乎都沒有睡覺,滿腦子想的都是怎麼讓爸爸開心,爸爸是一個愛熱鬧的人,朋友很多。

    那天,爸爸換上一個月前就買好的最貴的衣服,褲子縫筆挺筆挺的。媽媽和她的女兒們在廚房裡不可開交,媽媽說還是要在自己家裡請他們吃飯,外面酒店做得沒味道,雞鴨也不夠好。中午來的全是至親的親人,外甥女按照習俗帶來大鞭炮,全部開啟快有5米長,嗶嗶啪啪響了好久。熱熱鬧鬧地吃完中午飯,媽媽屁股沾了會凳子,馬上就要繼續準備晚上的飯菜。晚上有四桌客人,全是爸爸的摯友,有些是從老遠的地方特意趕回來。女婿訂的三層大蛋糕到了,孫子把整條街上自己的同學全部叫來了,一屋子的人,滿滿當當,大家一起唱生日歌,唱得整條街都能聽見。微醺的爸爸紅著臉拍著手,在燭光裡笑嘻嘻地享受著所有人的祝福。

    他們每天都有說不完的話,爸爸晚上要去打牌,十點多回來,媽媽半躺在床上睡著了,電視裡還在播著連續劇,但是爸爸一推門,媽媽就醒了,兩個人開始聊天,窸窸窣窣,從今晚誰的手氣好,贏了多少,到菜地裡的蘿蔔又長高了好多,朋友家的小孩子要訂婚了,找了哪裡的姑娘,他們房間常常傳來爽朗的笑聲,那種笑在那個年紀的人很難得。

    但是,我知道他們年輕的時候不是這樣的,那時候,爸爸剛從部隊轉業,血氣方剛,滿腔熱血,整天都在外面跑,只回家吃飯和睡覺。媽媽生完我,重男輕女的奶奶生氣去了小兒子家,臘月十二,深山裡凍得手伸出去都要結冰,才生完孩子十幾天的媽媽就要揹著一歲多的姐姐,去井裡打水洗全家人的衣服,做全家人的飯。

    我和姐姐常常說起,如果我們是媽媽,都不知道要離多少次婚。

    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有一集講到寧波的黴莧菜梗,齊人高的莧菜梗砍下,這種梗粗糙生硬,並不能食用。但是細心的人把它們切成寸斷,清洗浸泡,少量鹽醃,放進瓦壇,封緊壇口,放在陰涼處,等待半個月。

    開壇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候,莧菜梗的表皮仍然堅硬,但是梗芯已經軟化,噙住一頭,輕輕一嘬,一種奇妙的鹹臭鮮香的複雜滋味瀰漫整個口腔,對於喜歡它的人來說,簡直就是無上妙品。

    我常常覺得爸爸就像是那莧菜梗,年輕時候青澀剛硬,實在稱不上一個好的愛人,是什麼讓他變得柔軟,變得深情?

    一是時間,二是被用心,如同那莧菜梗一樣。而這也是所有那些20年、30年、40年、50年幸福婚姻的秘密。

    阿劍和小燕曾經是人人羨慕的小情侶,小燕當時還在校,一張蘋果臉,粉嫩粉嫩,笑起來兩排潔白整齊的牙齒,身材挺拔,是男生們都會喜歡的長相。剛畢業已經參加工作的阿劍一見傾心,展開狂熱的追求。阿劍身高178CM,五官俊朗,喜歡打籃球、健身,曾經是校園歌手,家庭環境優越,嗯,是優質單身男青年。可是小燕冷冷的,一副我就看看你準備怎麼折騰的樣子。阿劍送禮物、陪上課、唱歌給她聽,一有空就往她學校跑,一得假就邀請她出去玩;一顆滾燙的心一定要把冰美人融化的架勢。後來小燕畢業了,兩個人住一塊,他們都是被寵大的孩子,但是一起學做飯、一個人洗碗一個人拖地,小日子過得美滋滋。阿劍的工作經常出差,有段時間,專案在小燕爸媽家附近,他有事沒事就會往她家裡跑,兩個多小時的車程一點也不嫌麻煩,去了就在她爸媽店裡乾坐著,一瓶接一瓶地喝飲料,喝一下午。

    順理成章地結了婚。慢慢的,阿劍在家裡就越來越懶得動手,後來以“我已經失去了做家務的能力”為由拒絕任何家務請求;在兩個人無數次的爭吵後,以請小時工解決了這個問題;小燕再說要回爸爸媽媽家,阿劍就有了很多理由,工作忙、開車累,去了無聊,節假日一定要回自己父母家。那些熱情都冷了下來,到了寶寶出生,阿劍也陪著,但只是人站在邊上,孩子一“咿呀”就大喊“老婆快來”。

    聽起來阿劍是那種很沒有責任心的男人,對不對?追你的時候什麼都能做,一追到了手,原形畢露。

    華人對待愛情婚姻,有一種非常普遍的心態叫“固定心態”。我終於遇到了我的一生摯愛,我要拼盡全力去追求她,赴湯蹈火,在所不惜。為了娶到她,可以上刀山下火海,那是每一個真男人應該做的事情,克服重重困難,有情人終成眷屬,邁進了婚姻的殿堂,從此公主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愛情如同一百米賽跑,婚禮就是那條終點線,憋著一口氣,咬緊牙關,奮力衝刺,撞線了,成功了!

    然後整個人瞬時鬆懈了下來。

    中國絕大多數男人對於婚姻,都是這樣的心態,阿劍並不是唯一的那一個。

    但人生不是這樣的,戀愛在人生中可能就一年、兩年、三年的時間,但是結婚後的生活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這是一段很漫長的歲月,結婚只是一個起點,人生新的馬拉松才剛剛開始。

    開始時,戀情總是很順利,因為那種新鮮的美好的肉體刺激很容易就催發強大的生理激情,這時候維持美好的戀情是很容易的,很多人都能夠做得很好,但是這激情遲早會褪去,對誰都一樣,這就像萬有引力定理一樣,是事情正常發展的規律。

    一個父親和我說,孩子剛出生的時候,他並沒有感受到對孩子的那種愛。他女兒很可愛,不像大多數寶寶剛出生時皺皺的面板,紅紅的身體,他女兒剛出生時面板就很光滑,眼睛就睜開了滴溜溜到處看,是我看到過的最可愛的新生兒。可是,他說他對女兒沒有他想象的那種深愛,他以為他會有的。因為他真的是個感性的男人,疼老婆顧家善良。

    對此他覺得挺愧疚的。幸運的是這種情況並沒有持續多久,因為他開始了“月子”生活,他每天幫女兒換紙尿褲,洗屁屁,洗澡,做撫觸,他每天陪著孩子,有時候就是呆呆地看著她睡覺。愛就這樣培養出來了,平生第一次他感受到了父親對於自己孩子的那種愛,和母愛一樣寬廣深厚。他現在是個徹頭徹尾的女兒奴,他可以抱著孩子目不轉睛地盯半小時,他成了哄孩子高手,孩子哭了,媽媽搞不定的時候,都是他來,搖搖拍拍哼哼,孩子在他懷裡不一會就安靜了。

    我們都說父愛不是天生的,我們可以等著這種感覺自然發生,也可以主動參與其中,表達我們的愛。心理學上把這叫做“自我知覺理論”, 指一個人透過對自己行為的觀察而得到對自己心理狀態的認識。自我知覺理論認為,人們透過自己的行為和行為發生的情境瞭解自己的態度 、情感和內部狀態 。也就是說,我們對自己內部狀態的瞭解,也像他人瞭解我們一樣,都是透過我們的外顯行為。在我照顧孩子的過程中,我內心得出一個結論“我一定很愛這個孩子”這愛會隨著時間而加深,無論是對孩子還是伴侶。

    愛情開始時也許是自發感受到的,也許是一見鍾情,但是生理激情都會被時間沖刷掉,對誰都一樣,如果我們不主動維持愛情,由於自我知覺理論,因為我們沒在戀情中有所投入,自我知覺理論告訴我們“哦,這感情對我一定不那麼重要”。愛情會慢慢淡去。如果沒有投入,沒有主動去維護,那麼戀情無以為繼。

    沒有秘方沒有捷徑沒有什麼特別的技能,就是投入進去生活,讓自己的手、腳、眼、鼻、嘴告訴自己的心:這個家對我很重要,我的愛人對我很重要。

    媽媽可能從來沒有時間停下來想這個這個男人真糟糕,她有很多很多的事情要做,家庭的裡裡外外,孩子們的吃喝拉撒,而媽媽是一個天性善良、溫和、熱情的人,她對所有人都有一種很自然的同情和友愛,她敬重爸爸,把爸爸的所有朋友都看得很重要,常常她在菜地裡鋤著草,爸爸打一個電話說有兩個朋友來家裡吃飯,媽媽馬上放下手上的話,回家生火做飯,把家裡最好的菜毫不猶豫地端上桌。

    沒有一個人是鐵石心腸,爸爸也一樣。他越來越多的時間待在家裡,幫媽媽做她要求的事情,他是一個笨手笨腳生活能力很差的 ,但是春天播種,夏天施肥,秋天收割,冬天貯藏,一年四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時間就在指縫間慢慢地過,家對他越來越重要,愛人對他越來越重要。

    隨著時間流逝,這份感情會越來越醇厚,如同一罈上好的酒,愈久彌香。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穫,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在婚姻中一樣是至理名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祖宗忠告:“上墳不過三代,祭拜不過未時”,清明將至,在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