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遇到一個問題比較糾結。這個題目是孩子上幼兒園書本上有的一題,那麼孩子放學回來跟我說:媽媽,你說的和老師說的不一樣。圖中鉛筆字是我教孩子這麼算的,那麼今天回來後孩子把作業給我看了下,遇到老師在書本標註這麼說的,大家可以看看【紅色字型】。我完全不贊同,給孩子老師去了電話,問老師這個做法怎麼來呢?老師說,她們是以孩子的直觀條件來講這道題。也就是說孩子看到車上有幾個小朋友,減去下去的,然後再加上上去的小朋友。我就問了,公交車停車沒開門前是不是有個總人數?開門後下去幾個減幾個?再加上上車的?老師說了,其實她們都知道是這樣算的。那我問,為何要這麼誤導孩子的理解能力呢?圖中紅色文字這種演算法大家也同意嗎?就是孩子看到車上坐著的人數減去下車的,然後加上車的人數,最後是得出結果。我聽後是真不認同的,題目就是題目,正確的總數做老師的我肯定希望正確去引導孩子知道是這樣。哪能這麼減人數呢?孩子都是以老師說的為主,既然是這樣我更不會這樣認同老師的做法。在預習這道題之前有問過孩子你怎麼算?他就是和我想的一樣的。所有在車上的小朋友人數再減下去的,得到坐在車上不用下車的。那麼這個問題如果大家遇到這樣的,你們怎麼辦?
1
回覆列表
  • 1 # David媽咪育兒

    學前班顧名思義就是孩子已經到了要上小學的年齡,6歲的孩子是需要正確引導。

    他們雖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可是這能力也尚且停留在他認識的範圍內,要幫助孩子還是要用正確的方法進行有效的引導。

    6歲的孩子思想活躍,動手能力強,就好像渾身使不完的勁。他們活力充沛,小腦瓜裡裝著十萬個為什麼,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問你一個很棘手的問題,你還真很可能答不上來。就是這樣的一群孩子,我們只能用正確的引導來和他們相處,敷衍、不分對錯一味遷就都是不對的,更別提直觀誤導了。

    這本身就像是一個坑,站在邊上也很有可能掉進去。

    最後,我引陶行知老先生的兩句話:你若以為小孩小,你比小孩子還要小。

    平等看待孩子,正確引導孩子是學前孩子所需要的態度。

    此時,很想這本書推薦給大家,養育路上我們共勉。

  • 2 # 寒石冷月

    正確引導是每一位老師或家長都必須要做到的,直觀誤導那才是最可恨的事,這涉及到孩子基本認知(結合生活現象看真實的世界)和數學知識的生活化應用解決問題。

    我仔細看了數學老師紅色字標註解題思維,又看了媽媽的解題思維,其實這裡面都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缺乏結合生活實際去教孩子在大腦中構建數學模型,結果就出現兩種解決思維模式,其實你們都沒有解錯,只是你們都沒有把前提假設考慮到位。下面我來答這道題,用兩種思維。

    第一種:數學老師解法

    前提:車上一共有8個小朋友。

    下車:6。

    問:車上還有幾人?

    算式:8-6=2

    上車:7

    總和:2+7=9

    解析:由於數學老師沒有把前提講清楚,結果就引起孩子媽媽的誤會,認為老師講錯了。數學綜合算式題,必須要教孩子分步算,每一步都要有看清楚前提條件。由於是學前班孩子,往往是應用圖片式的直觀教學,並沒有結合生活實際,才導致邏輯思維很狹窄。僅從這位幼兒園老師教學能力來看,屬於一般能力,無法拓展孩子的抽象和邏輯思維。

    第二種:媽媽的解法

    前提:公交車乘車規則是先下後上,第一步先計算下車後,車上剩餘的人數。

    下車:6人,車上:8人

    問:未下車之前,車上一共多少人?

    算式:6+8=14

    下車後車上剩餘人數:14-6=8

    關後門,前門開,人上車:7人

    問:前後門都關上,車上一共有多少人?

    算式:8+7=15

    解析:家長的解決問題思維是依據生活常識來解答,但是對於學前班孩子來講,僅從圖片直觀資訊來看,如果缺乏生活常識,就很難想像的出更復雜的乘車場景。因此,媽媽以後在輔導孩子學習時,要以老師的教法為主,同時可以結合生活實際場景和經驗來拓展訓練孩子的抽象和邏輯推理思維。畢竟上一年級後,考試是以老師的教學為主,如果真按媽媽的答題思維來計算,答案肯定是錯誤的。

    總結:如果讓我來評價的話,幼兒園老師和媽媽,對這道題只得了一半的分,因為這道題實際有兩種解法,而你們只各答了一種解法。

  • 3 # 丁香88577228

    孩子們還太小,暫時無法接受複雜的“邏輯學”。應該以直觀引導為基礎。

    隨著年齡的增長,再慢慢地增進“邏輯思維推理”。知識是慢慢增加的,知識的難度也是慢慢增加的。

    例如:1+1=2.

    但不能要求孩子們:1+1為什麼=2.

  • 4 #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先表明態度:我認可題主的講解,不認可老師的講解!

    題目出的不好

    很顯然,這位老師也說了,他是支援認可題主的講解方式,那麼為什麼老師還會堅持用他的方式給孩子講呢?這是因為這本書後面的答案或者是解析裡面用的就是老師的這種方法。

    所以這個老師缺乏質疑精神!

    這道題出題極其不嚴謹!不過這一點題主也不用太過生氣,以後孩子上學了你就知道了,孩子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嚴謹的題目,尤其是在數學上。遇到題目描述不夠準確,精確的問題,不光我們那個年代到現在這個年代一樣存在,如果是平常也就算了,你可能還會發現,當孩子有些考試測試的時候都會遇到這種情況。

    我的態度很簡單,一定要教會孩子,有一種質疑的精神!過去我會說,一般來說只有中考,高考的時候卷子才有可能,不會出什麼錯誤,但是今年的高考也是啪啪打臉啊。所以在日常就一定要讓孩子養成一種不要迷信權威的這樣一種學習狀態!當然了,這裡面一定要控制一個度,不要讓孩子走上另外一個極端——什麼都不信,只信自己。

    老師講的不好

    姑且不提老師“缺乏獨立思考、思辨能力”,單從給孩子們的講課就出現了兩個我不能接受的問題:

    1、在不能否認題主講解方式是錯誤的前提之下是不能將答案進行唯一化的。題目有錯,這個問題不是老師能夠左右的,但是如何正確的理解這個題目,確實老師可以正確引導的,如果我是這個老師,假如說我必須要堅持這個教案的講解的話,那麼我一定會把這兩種情況分別進行獨立的闡述。我會讓孩子明白“這道題出的不好!”。

    我覺得這位老師也知道應該這樣做,之所以不做的原因是怕孩子們腦子亂套!

    但是就如同我前面所言一樣,老是在教會孩子們知識的本身,也應該讓孩子們學會如何去思考和思辨,不是嗎?這才是學習的最重要的目的。

    2、違背生活常識

    但是作為小朋友他們在最初的學習、認知時候我很更多的應該是透過“生活中的數學”來讓他們理解!!!

    我看回答中有人說“仔細觀察可以發現是車上的小朋友下車了”,但是這個問題如果有小朋友問:

    “假如是雙胞胎呢?”、

    “假如車上的人只是在排隊下車呢?”、

    “加速車上的人是剛剛上車呢?”

    ……

    面對這些“腦洞大開”的問題,你作為老師會高興還是會抓狂呢?

    如果是我,我一定會非常驚喜,孩子們會有這麼多想法,這樣的孩子在未來的數學學習中,才會展示出不一樣的思維分析能力!

    所以我認為孩子的老師在這個問題的教學上表現的是非常低階的!

    建議

    透過群主的表述,我發現題主完全是有能力對孩子進行比較好的輔導的,因此我建議兩條腿走路吧,不要指望著孩子的老師們了!但是這個過程我希望題主千萬千萬不要讓孩子產生“不尊重”老師的念頭來。比如在這個問題上,你完全可以把條件和情況進行明確的分類,把老師的那種方式讓孩子去理解,但是必須清楚“假設的前提是什麼”,但是重點的還是要講一講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為合理的情況!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從生活實際上理解。同時我以上幾個引號的問題你也可以問問孩子,這樣可以把這個題“無限”擴大出去讓孩子的思維活躍起來。

    不過你一定要做好一個思想準備:思維過於活躍的孩子,在未來上學的過程中,尤其是低年級的時候會犯很多很多“神奇”的錯誤。這些錯誤的原因不是因為他們不會,而是因為他們考慮問題太過細緻太過全面。

    比如我給你舉兩個例子:

    1、左右問題。如果孩子的老師沒有講清楚或者事,孩子沒有聽清楚,那麼他在做作有的問題的時候,思維活躍的孩子會把自己想象成自己在紙裡往外看。

    2、長度、角度問題

    那些思維比較活躍的孩子,他們往往比較較真一些。我曾經見過一個孩子,試卷上說這是一個直角,怎麼怎麼樣,但是給出的圖明顯它就不是直角,這時候較真(嚴謹)的孩子就容易出問題。

    3、對稱問題。

    這也是我遇到的情況,題目是問下列圖形,哪一個是對稱圖形?那些較真的孩子,他真的會拿尺子去量一量是否對稱。但是你要知道,及時原稿上的圖是正常的,但是印刷的過程也有可能變形…………

    諸如此類的問題,那些思維活躍、比較嚴謹但孩子往往就會被判錯!

    所以未來這種問題基礎一定會遇到很多的,而且多數情況下我們是沒有辦法去改變別人的,那麼我們能做的就是儘可能的讓自己的孩子,不要因為這些無謂的干擾而影響他的思考、思辨能力。

  • 5 # 此心安處是吾鄉

    我認真看了一下圖片,我認為圖一這道題用文字敘述應該是:公交車上坐了8個小朋友,到站了,有6個小朋友下車,又上來7個小朋友,問這時車上一共有多少小朋友。為什麼不是題主所說的公交車上有14個小朋友呢?認真觀察圖片,就會發覺下車小朋友與坐在車中的一些小朋友相同,從頭飾、髮色、臉型等可以看出來,這說明下車的人是車上8人中的一部分,這是暗含的已知條件。圖二也是這個道理。

    所以,我支援老師。

    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 6 # 浩墨香教育

    對於學前班的孩子而言,正確引導是對的,這是因為

    一是孩子從小給予正確引導將影響孩子的一生。不能只看現在孩子小,其實,他們已經懂得很多道理,只要堅持正確引導,他們會慢慢形成正確的思維習慣,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這對孩子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

    二是孩子從小誤導他們,慢慢會形成錯誤的思維習慣,缺乏正確的是非觀念,這將影響孩子一生的成長,如果一旦錯過教育孩子的時機,這對孩子將來的發展非常不利,所以,誤導孩子是方向上錯誤,這會越來越偏離正確的軌道。

    總之,孩子只能正確引導,絕對不可錯誤的誤導。

  • 7 # 玉米178304546

    現的小孩從岀生到成人,都是以經濟基礎為主導,以不輸在起跑線為基準,因此,一些不為國家認準各種,教育機勾,誕生了,怎麼辦,實際上家長是無可奈活,以前所有的知識都是在課堂上學,而現在課外補班為重點,因為是在課堂上學不到,而課堂為輔助,因為重點在補習,所胃學前就是幼兒大班,,所學內容就是我們當年一年級的內容,直觀也好,誤導也好,該怎麼年齡就學什麼東西,早教怎樣,神童又怎樣,違背了自然發展的規律,‘終究是要遭自然規律淘汰的,

  • 8 # 志遠

    謝謝悟空小秘書邀請,學前班的數學教學就應該直觀加引導的教學,特別強調的是直觀教學,原因在於孩子們的年齡小,抽象思維差,具有很強的形象思維和具體思維,利用圖形或實物教學易理解,教材的編制也是遵循這一原則的,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起個引導的作,先怎樣、再怎樣、最後怎麼了等等,例如小朋友們乘公交車問題,老師透過正確的引導,讓孩子們看著圖數一數,對孩子們的解答沒有什麼難度的,就是到站後,車裡面的總人數減法下去再加上來等於現在車上有多少人,透過教學,這種思維方式是應該讓孩子知道掌握的,我仔細看了看原圖在編題方面有點問題,應該告訴到站後車裡一共有14個小朋友,不應該顯示8個小朋友,這是誤導(式子中14條件中沒有),下去6個又上來7個,現在車裡共有多少個小朋友?這樣孩子易理解,也是加減混合。

    總之,學前班數學的教學,正確的直觀引導,有利於培養孩子們的思維!

  • 9 # 陳老師教育線上

    老師的答案是對的!

    1、看圖列式重在看圖、理解、分析。

    仔細看圖,車上8張面孔與下車6張面孔一致,可以理解是車上8人下來6人。這樣的話

    8-6+7=9成立。

    2、學會從圖片看出完整故事的思維很重要。

    圖片是靜止的,但故事是完整的,孩子從圖片學會表述:

    車上8個小朋友,下來6個,有上去7個,現在車上有多少個?

    這樣的故事很順暢、完整呀!

    3、家長的做法和老師的解法往往會大不同。

    為什麼會這樣?不是因為老師有參考答案,而是因為從教和不從教的角度不同。教育者在引導孩子的時候往往從教育的本身出發,而家長容易從已有經驗出發。

    所以,當有疑問時彼此溝通了解很重要,這才是真正對孩子負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1年,剛需是“儘快買房”還是“再等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