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也叫“吊樓”為壯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傳統民居,在湘西、鄂西、貴州地區的吊腳樓也很多。吊腳樓多依山就勢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為最佳屋場,後來講究朝向,或坐西向東,或坐東向西。 吊腳樓屬於幹欄式建築,但與一般所指幹欄有所不同。幹欄應該全部懸空的,所以稱吊腳樓為半乾欄式建築。 【建造】 從前的吊腳樓一般以茅草或杉樹皮蓋頂,也有用石板當蓋頂的,現在,鄂西的吊腳樓多用泥瓦鋪蓋。吊腳樓的建造是土家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第一步要備齊木料,土家人稱“伐青山”,一般選椿樹或紫樹,椿、紫因諧音“春”、“子”而吉祥,意為春常大,子孫旺;第二步是加工大梁及柱料,稱為“架大碼”,在樑上還要畫上八卦、太極圖、荷花蓮籽等圖案;第三道工序叫“排扇”,即把加工好的樑柱接上榫頭,排成木扇;第四步是“立屋堅柱”,主人選黃道吉日,請眾鄉鄰幫忙,上樑前要祭梁,然後眾人齊心協力將一排排木扇豎起,這時,鞭炮齊鳴,左鄰右舍送禮物祝賀。立屋堅柱之後便是釘椽角、蓋瓦、裝板壁。富裕人家還要在屋頂上裝飾向天飛簷,在廊洞下雕龍畫鳳,裝飾陽臺木欄。【特點】 最基本的特點是正屋建在實地上,廂房除一邊靠在實地和正房相連,其餘三邊皆懸空,靠柱子支撐。吊腳樓有很多好處,高懸地面既通風乾燥,又能防毒蛇、野獸,樓板下還可放雜物。吊樓還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優雅的“絲簷”和寬綽的“走欄”使吊腳樓自成一格。這類吊腳樓比“欄干”較成功地擺脫了原始性,具有較高的文化層次,被稱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人還在屋前屋後栽花種草,各種果樹,但是,前不栽桑,後不種桃,因與“喪”“逃”諧音,不吉利。【結構】 依山的吊角樓,在平地上用木柱撐起分上下兩層,節約土地,造價較廉;上層通風、乾燥、防潮,是居室;下層是豬牛欄圈或用來堆放雜物。房屋規模一般人家為一棟4排扇3間屋或6排扇5間屋,中等人家5柱2騎、5柱4騎,大戶人家則7柱4騎、四合天井大院。4排扇3間屋結構者,中間為堂屋,左右兩邊稱為饒間,作居住、做飯之用。饒間以中柱為界分為兩半,前面作火炕,後面作臥室。吊腳樓上有繞樓的曲廊,曲廊還配有欄杆。 有的吊腳樓為三層建築,除了屋頂蓋瓦以外,上上下下全部用杉木建造。屋柱用大杉木鑿眼,柱與柱之間用大小不一的杉木斜穿直套連在一起,儘管不用一個鐵釘也十分堅固。房子四周還有吊樓,樓簷翹角上翻如展翼欲飛。房子四壁用杉木板開槽密鑲,講究的裡裡外外都塗上桐油又幹淨又亮堂。 底層不宜住人,是用來飼養家禽,放置農具和重物的。 第二層是飲食起居的地方,內設臥室,外人一般都不入內。臥室的外面是堂屋,那裡設有火塘,一家人就圍著火塘吃飯,這裡寬敞方便。由於有窗,所以明亮,光線充足通風也好,家人多在此做手工活和休息,也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堂屋的另一側有一道與其相連的寬寬的走廊,廊外設有半人高的欄杆,內有一大排長凳,家人常居於此休息,節日期間媽媽也是在此打扮女兒。 第三層透風乾燥,十分寬敞,除作居室外,還隔出小間用作儲糧和存物。【形式】 吊腳樓的形式多種多樣,其型別有以下幾種: 單吊式,這是最普遍的一種形式,有人稱之為"一頭吊"或"鑰匙頭"。它的特點是,只正屋一邊的廂房伸出懸空,下面用木柱相撐。雙吊式,又稱為"雙頭吊"或"撮箕口",它是單吊式的發展,即在正房的兩頭皆有吊出的廂房。單吊式和雙吊式並不以地域的不同而形成,主要看經濟條件和家庭需要而定,單吊式和雙吊式常常共處一地。 四合水式,這種形式的吊腳樓又是在雙吊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的特點是,將正屋兩頭廂房吊腳樓部分的上部連成一體,形成一個四合院。兩廂房的樓下即為大門,這種四合院進大門後還必須上幾步石階,才能進到正屋。 二屋吊式,這種形式是在單吊和雙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即在一般吊腳樓上再加一層。單吊雙吊均適用。平地起吊式,這種形式的吊腳樓也是在單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單吊、雙吊皆有。它的主要特徵是,建在平壩中,按地形本不需要吊腳,卻偏偏將廂房抬起,用木柱支撐。支撐用木柱所落地面和正屋地面平齊,使廂房高於正屋。 【傳說】 傳說土家人祖先因家鄉遭了水災才遷到鄂西來,那時這裡古木參天、荊棘叢生、豺狼虎豹遍地都是。土家先人們搭起的“狗爪棚”常遭到猛獸襲擊。人們為了安全就燒起樹蔸子火,裡面埋起竹子節節,火光和爆竹聲嚇走了來襲擊的野獸,但人們還是常常受到毒蛇、蜈蚣的威脅。後來一位土家的老人想到辦法:他讓小夥子們利用現成的大樹作架子,捆上木材,再鋪上野竹樹條,再在頂上搭架子蓋上頂蓬,修起了大大小小的空中住房,吃飯睡覺都在上面,從此再也不怕毒蛇猛獸的襲擊了,這種建造空中住房的辦法後來就發展成現在的吊腳樓。 【文化內涵】 吊腳樓有著豐厚的文化內涵,除具有土家族民居建築注重龍脈,依勢而建和人神共處的神化現象外,還有著十分突出的空間宇宙化觀念。土家族的吊腳樓不僅單方面處於宇宙自然的懷抱中,宇宙也同時處於宇宙自然的懷抱之中。這種容納宇宙的空間觀念在土家族上樑儀式歌中表現得十分明顯:“上一步,望寶梁,一輪太極在中央,一元行始呈瑞祥。上二步,喜洋洋,‘乾坤’二字在兩旁,日月成雙永世享……”這裡的“乾坤”、“日月”代表著宇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土家族吊腳樓在其主觀上與宇宙變得更接近,更親密,從而使房屋、人與宇宙渾然一體,密不可分。 【侗族吊腳樓】 吊腳樓是一種極富侗族特色的住宅建築。 山居侗族的住宅多為外廊式二三層小樓房,樓下安置石碓,堆放柴草雜物,飼養牲畜。樓上住人。樓上前半部光線充足,是一家休息或手工勞動之所;後半部為室,其中設有 “火塘”,這是“祖宗”之位,也是取暖、炊飯的。第三層樓上設臥房。一般一家一棟,也有的村寨,如廣西三江縣的苗江、八江、林溪一帶,多聚族而居,將同一房族的房子連在一起,廊簷相接,可以互通,喜慶佳節,聚集於此,設宴接待賓客。平壩侗族,如天柱、新晃、榕江縣的連江一帶,大都是兩層樓房,樓下住人,樓上存放糧食雜物。堂屋中設有“神龕”,兩側為臥室、廚房,豬牛圈都在屋側房後。 湖南省通道侗族的住房,仍保留了百越民族“幹闌”式建築的特色,多為三屋以上的幹闌式木樓,底層為豬牛等養牲雜屋,樓上住人,木樓都有走廊伸出,並裝飾有欄杆,欄杆邊備有固定式長凳供人休息,俗稱“吊腳樓”。這種木樓,有高達五六層的,結構謹嚴,不許用一顆釘子,全系卯榫嵌合,顯示了侗族建築工藝的高超。 室內佈局,二層樓有火塘,是做飯和待客的場所。他們還保留了越人"坐皆蹲居"的古俗,飲食用矮腳几案。坐的是原始木凳,很難找到高腳桌椅。做飯時柴火要由西方放進。因為傳說西方是侗族發源的地方,火種是祖先從西方帶來的。 侗族是個愛美的民族,喜歡把環境打扮得十分美麗,如房屋的柱頭,喜把它雕成竹子的形式,木樓喜配上走廊和雕花欄干。寨裡的水井,喜用雕花的青石板砌個小屋蓋起來,井內還要放些紅、白、黑相間的花魚。寨前寨後都有古樹遮蔭。就連寨裡的道路也以青石或卵石鋪砌時,人們總是把它砌成各種圖案,十分美觀,故稱“花街”。所以,進入侗鄉,使人有如進入畫廊之中。 【土家族吊腳樓】 到了張家界,都想看看土家吊腳樓。由於歷代朝廷對土家族實行屯兵鎮壓政策,把土家人趕進了深山老林,其生存條件十分惡劣,《舊唐書》說:“土氣多瘴癘,山有毒草及沙蛩腹蛇,人並樓居,登梯而上,是為幹欄。”加上少田少地,上家人只好在懸崖陡坡上修吊腳樓。 土家吊腳樓多為木質結構,早先土司王嚴禁土民差瓦,只許益杉皮、茅草,叫“只許買馬,不準差瓦”。一直到清代雍正十三年“改上歸流”後才興蓋瓦。一般為橫排四扇三間,三柱六騎或五柱六騎,中間為堂屋,供歷代祖先神龕,是家族祭祀的核心。根據地形,樓分半截吊、半邊吊、雙手推車兩翼吊、吊鑰匙頭、曲尺吊、臨水吊、跨峽過洞吊,富足人家雕樑畫棟,簷角高翹,石級盤繞,大有空中樓閣的詩畫之意境。 【瑤族吊腳樓】 在南嶺深處,處處都可以看到這樣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在藍天碧水之間,群山掩映之中,一座座別緻的木樓依山勢而居,在陡峭的山地營造出一塊平坦的人類生息空間。這就是瑤族民居吊腳樓。 瑤族是一個山地民族,住所往往依山旁水建成,其代表作就是人與自然和諧而居的吊腳樓。瑤族人多居住在山區,很少可供成片建造房屋的平地,於是他們便選擇坡度較為平緩的地方,一半平整土地,另一半依據山勢用長短不一的杉木柱頭支撐,架木鋪板,與挖平的屋場地合為一個平坦的整體,再在此整體上建房。山區氣候潮溼多雨而且炎熱,為了通風避潮和防止野獸。 還有其他民族的吊腳樓也很有特色。 <土家建築—吊腳樓>吊腳樓建築是土家人民智慧的體現。 吊腳樓為土家族人居住生活的場所,多依山就勢而建,呈虎坐形、三合院。講究朝向,或坐西向東,或坐東向西。正房有長三間、長五間、長七間之分。大、中戶人家多為長五間或長七間,小戶人家一般為長三間,其結構有3柱 2瓜、5柱4瓜、7柱6瓜。 中間的 l 間叫“堂屋”,是作祭祖先、迎賓客和辦理婚喪事用的。堂屋兩邊的左右間 是“人住間”,各以中柱為界分前後兩小間,前小間作火房,有 2 眼或 3 眼灶,灶前安有火鋪,火鋪與灶之間是 3 尺見方的火坑,周圍用 3至5 寸的青石板圍著,火坑中間架“三腳”,作煮飯、炒菜時架鼎罐、鍋子用。火坑上面 1 人高處,是從樓上吊下的木炕架,供烘臘肉和炕豆腐乾等食物。後小 間作臥室,臥室為防潮都有地樓板,父母住大里頭 (左邊 ), 兒媳住小裡頭 ( 右邊 ) .兄弟分家,兄長住大里頭,小弟住小裡頭,父母住堂屋神龕後面的“搶兜房”。 不論大小房屋都有天樓,天樓分板樓、條樓兩類。在臥房上面是板樓,用木板鋪的樓板,放各種物件和裝糧食的櫃子,也可安排臥房;在火房上面是條樓,用竹條鋪成有間隙的條樓,專放包穀棒子、瓜類,由火房燃火產生的煙 可透過間隙順利排出。正房前面左右起廂房的吊腳樓,樓後建豬欄、廁所。建吊腳木樓講究亮腳 ( 即柱子要直要長 ) ,屋頂上講究飛簷走角。吊腳樓往往為三層,樓下安放碓、磨、堆放柴草;中樓堆放糧食、農具等,上樓為姑娘樓,是土家姑娘繡花、剪紙、績麻、做鞋、讀書寫字的地方。中樓、上樓外有繞樓的木欄走廊, 用來觀景和涼曬衣物等,在收穫季節,常將玉米棒子穿成長串、或將從地裡扯來的黃豆、花生等捆綁紮把吊在走廊上涼曬。為了防止盜賊,房屋四周用石頭、泥土砌成圍牆。正房前面是院壩,院壩外面左側接圍牆有個八字朝門,房屋周圍大都種竹子、果樹和風景樹。 但是,前不栽桑,後不種桃,因與“喪”“逃”諧音,不吉利。 土家吊腳樓窗花雕刻藝術是衡量建築工藝水平高低的重要標誌。有浮雕、鏤空雕等多種雕刻工藝,雕刻手法細膩,內涵豐富多彩。有的象徵地位、有的祈求吉祥、有的表現農耕、有的反映生活、有的教育子孫、有的記錄風情。飛禽走獸、花鳥蟲魚、歌舞競技、神話傳說,栩栩如生,蓄意深刻。 吊腳樓有很多好處,高懸地面既通風乾燥,又能防毒蛇、野獸,樓板下還可放雜物。吊樓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優雅的“絲簷”和寬綽的“走欄”使吊腳樓自成一格。這類吊腳樓比“欄干”較成功地擺脫了原始性,具有較高的文化層次,被稱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印江現儲存完好,具代表性的有朗溪、合水一帶的土家吊腳樓。
【簡介】 也叫“吊樓”為壯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傳統民居,在湘西、鄂西、貴州地區的吊腳樓也很多。吊腳樓多依山就勢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為最佳屋場,後來講究朝向,或坐西向東,或坐東向西。 吊腳樓屬於幹欄式建築,但與一般所指幹欄有所不同。幹欄應該全部懸空的,所以稱吊腳樓為半乾欄式建築。 【建造】 從前的吊腳樓一般以茅草或杉樹皮蓋頂,也有用石板當蓋頂的,現在,鄂西的吊腳樓多用泥瓦鋪蓋。吊腳樓的建造是土家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第一步要備齊木料,土家人稱“伐青山”,一般選椿樹或紫樹,椿、紫因諧音“春”、“子”而吉祥,意為春常大,子孫旺;第二步是加工大梁及柱料,稱為“架大碼”,在樑上還要畫上八卦、太極圖、荷花蓮籽等圖案;第三道工序叫“排扇”,即把加工好的樑柱接上榫頭,排成木扇;第四步是“立屋堅柱”,主人選黃道吉日,請眾鄉鄰幫忙,上樑前要祭梁,然後眾人齊心協力將一排排木扇豎起,這時,鞭炮齊鳴,左鄰右舍送禮物祝賀。立屋堅柱之後便是釘椽角、蓋瓦、裝板壁。富裕人家還要在屋頂上裝飾向天飛簷,在廊洞下雕龍畫鳳,裝飾陽臺木欄。【特點】 最基本的特點是正屋建在實地上,廂房除一邊靠在實地和正房相連,其餘三邊皆懸空,靠柱子支撐。吊腳樓有很多好處,高懸地面既通風乾燥,又能防毒蛇、野獸,樓板下還可放雜物。吊樓還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優雅的“絲簷”和寬綽的“走欄”使吊腳樓自成一格。這類吊腳樓比“欄干”較成功地擺脫了原始性,具有較高的文化層次,被稱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人還在屋前屋後栽花種草,各種果樹,但是,前不栽桑,後不種桃,因與“喪”“逃”諧音,不吉利。【結構】 依山的吊角樓,在平地上用木柱撐起分上下兩層,節約土地,造價較廉;上層通風、乾燥、防潮,是居室;下層是豬牛欄圈或用來堆放雜物。房屋規模一般人家為一棟4排扇3間屋或6排扇5間屋,中等人家5柱2騎、5柱4騎,大戶人家則7柱4騎、四合天井大院。4排扇3間屋結構者,中間為堂屋,左右兩邊稱為饒間,作居住、做飯之用。饒間以中柱為界分為兩半,前面作火炕,後面作臥室。吊腳樓上有繞樓的曲廊,曲廊還配有欄杆。 有的吊腳樓為三層建築,除了屋頂蓋瓦以外,上上下下全部用杉木建造。屋柱用大杉木鑿眼,柱與柱之間用大小不一的杉木斜穿直套連在一起,儘管不用一個鐵釘也十分堅固。房子四周還有吊樓,樓簷翹角上翻如展翼欲飛。房子四壁用杉木板開槽密鑲,講究的裡裡外外都塗上桐油又幹淨又亮堂。 底層不宜住人,是用來飼養家禽,放置農具和重物的。 第二層是飲食起居的地方,內設臥室,外人一般都不入內。臥室的外面是堂屋,那裡設有火塘,一家人就圍著火塘吃飯,這裡寬敞方便。由於有窗,所以明亮,光線充足通風也好,家人多在此做手工活和休息,也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堂屋的另一側有一道與其相連的寬寬的走廊,廊外設有半人高的欄杆,內有一大排長凳,家人常居於此休息,節日期間媽媽也是在此打扮女兒。 第三層透風乾燥,十分寬敞,除作居室外,還隔出小間用作儲糧和存物。【形式】 吊腳樓的形式多種多樣,其型別有以下幾種: 單吊式,這是最普遍的一種形式,有人稱之為"一頭吊"或"鑰匙頭"。它的特點是,只正屋一邊的廂房伸出懸空,下面用木柱相撐。雙吊式,又稱為"雙頭吊"或"撮箕口",它是單吊式的發展,即在正房的兩頭皆有吊出的廂房。單吊式和雙吊式並不以地域的不同而形成,主要看經濟條件和家庭需要而定,單吊式和雙吊式常常共處一地。 四合水式,這種形式的吊腳樓又是在雙吊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的特點是,將正屋兩頭廂房吊腳樓部分的上部連成一體,形成一個四合院。兩廂房的樓下即為大門,這種四合院進大門後還必須上幾步石階,才能進到正屋。 二屋吊式,這種形式是在單吊和雙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即在一般吊腳樓上再加一層。單吊雙吊均適用。平地起吊式,這種形式的吊腳樓也是在單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單吊、雙吊皆有。它的主要特徵是,建在平壩中,按地形本不需要吊腳,卻偏偏將廂房抬起,用木柱支撐。支撐用木柱所落地面和正屋地面平齊,使廂房高於正屋。 【傳說】 傳說土家人祖先因家鄉遭了水災才遷到鄂西來,那時這裡古木參天、荊棘叢生、豺狼虎豹遍地都是。土家先人們搭起的“狗爪棚”常遭到猛獸襲擊。人們為了安全就燒起樹蔸子火,裡面埋起竹子節節,火光和爆竹聲嚇走了來襲擊的野獸,但人們還是常常受到毒蛇、蜈蚣的威脅。後來一位土家的老人想到辦法:他讓小夥子們利用現成的大樹作架子,捆上木材,再鋪上野竹樹條,再在頂上搭架子蓋上頂蓬,修起了大大小小的空中住房,吃飯睡覺都在上面,從此再也不怕毒蛇猛獸的襲擊了,這種建造空中住房的辦法後來就發展成現在的吊腳樓。 【文化內涵】 吊腳樓有著豐厚的文化內涵,除具有土家族民居建築注重龍脈,依勢而建和人神共處的神化現象外,還有著十分突出的空間宇宙化觀念。土家族的吊腳樓不僅單方面處於宇宙自然的懷抱中,宇宙也同時處於宇宙自然的懷抱之中。這種容納宇宙的空間觀念在土家族上樑儀式歌中表現得十分明顯:“上一步,望寶梁,一輪太極在中央,一元行始呈瑞祥。上二步,喜洋洋,‘乾坤’二字在兩旁,日月成雙永世享……”這裡的“乾坤”、“日月”代表著宇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土家族吊腳樓在其主觀上與宇宙變得更接近,更親密,從而使房屋、人與宇宙渾然一體,密不可分。 【侗族吊腳樓】 吊腳樓是一種極富侗族特色的住宅建築。 山居侗族的住宅多為外廊式二三層小樓房,樓下安置石碓,堆放柴草雜物,飼養牲畜。樓上住人。樓上前半部光線充足,是一家休息或手工勞動之所;後半部為室,其中設有 “火塘”,這是“祖宗”之位,也是取暖、炊飯的。第三層樓上設臥房。一般一家一棟,也有的村寨,如廣西三江縣的苗江、八江、林溪一帶,多聚族而居,將同一房族的房子連在一起,廊簷相接,可以互通,喜慶佳節,聚集於此,設宴接待賓客。平壩侗族,如天柱、新晃、榕江縣的連江一帶,大都是兩層樓房,樓下住人,樓上存放糧食雜物。堂屋中設有“神龕”,兩側為臥室、廚房,豬牛圈都在屋側房後。 湖南省通道侗族的住房,仍保留了百越民族“幹闌”式建築的特色,多為三屋以上的幹闌式木樓,底層為豬牛等養牲雜屋,樓上住人,木樓都有走廊伸出,並裝飾有欄杆,欄杆邊備有固定式長凳供人休息,俗稱“吊腳樓”。這種木樓,有高達五六層的,結構謹嚴,不許用一顆釘子,全系卯榫嵌合,顯示了侗族建築工藝的高超。 室內佈局,二層樓有火塘,是做飯和待客的場所。他們還保留了越人"坐皆蹲居"的古俗,飲食用矮腳几案。坐的是原始木凳,很難找到高腳桌椅。做飯時柴火要由西方放進。因為傳說西方是侗族發源的地方,火種是祖先從西方帶來的。 侗族是個愛美的民族,喜歡把環境打扮得十分美麗,如房屋的柱頭,喜把它雕成竹子的形式,木樓喜配上走廊和雕花欄干。寨裡的水井,喜用雕花的青石板砌個小屋蓋起來,井內還要放些紅、白、黑相間的花魚。寨前寨後都有古樹遮蔭。就連寨裡的道路也以青石或卵石鋪砌時,人們總是把它砌成各種圖案,十分美觀,故稱“花街”。所以,進入侗鄉,使人有如進入畫廊之中。 【土家族吊腳樓】 到了張家界,都想看看土家吊腳樓。由於歷代朝廷對土家族實行屯兵鎮壓政策,把土家人趕進了深山老林,其生存條件十分惡劣,《舊唐書》說:“土氣多瘴癘,山有毒草及沙蛩腹蛇,人並樓居,登梯而上,是為幹欄。”加上少田少地,上家人只好在懸崖陡坡上修吊腳樓。 土家吊腳樓多為木質結構,早先土司王嚴禁土民差瓦,只許益杉皮、茅草,叫“只許買馬,不準差瓦”。一直到清代雍正十三年“改上歸流”後才興蓋瓦。一般為橫排四扇三間,三柱六騎或五柱六騎,中間為堂屋,供歷代祖先神龕,是家族祭祀的核心。根據地形,樓分半截吊、半邊吊、雙手推車兩翼吊、吊鑰匙頭、曲尺吊、臨水吊、跨峽過洞吊,富足人家雕樑畫棟,簷角高翹,石級盤繞,大有空中樓閣的詩畫之意境。 【瑤族吊腳樓】 在南嶺深處,處處都可以看到這樣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在藍天碧水之間,群山掩映之中,一座座別緻的木樓依山勢而居,在陡峭的山地營造出一塊平坦的人類生息空間。這就是瑤族民居吊腳樓。 瑤族是一個山地民族,住所往往依山旁水建成,其代表作就是人與自然和諧而居的吊腳樓。瑤族人多居住在山區,很少可供成片建造房屋的平地,於是他們便選擇坡度較為平緩的地方,一半平整土地,另一半依據山勢用長短不一的杉木柱頭支撐,架木鋪板,與挖平的屋場地合為一個平坦的整體,再在此整體上建房。山區氣候潮溼多雨而且炎熱,為了通風避潮和防止野獸。 還有其他民族的吊腳樓也很有特色。 <土家建築—吊腳樓>吊腳樓建築是土家人民智慧的體現。 吊腳樓為土家族人居住生活的場所,多依山就勢而建,呈虎坐形、三合院。講究朝向,或坐西向東,或坐東向西。正房有長三間、長五間、長七間之分。大、中戶人家多為長五間或長七間,小戶人家一般為長三間,其結構有3柱 2瓜、5柱4瓜、7柱6瓜。 中間的 l 間叫“堂屋”,是作祭祖先、迎賓客和辦理婚喪事用的。堂屋兩邊的左右間 是“人住間”,各以中柱為界分前後兩小間,前小間作火房,有 2 眼或 3 眼灶,灶前安有火鋪,火鋪與灶之間是 3 尺見方的火坑,周圍用 3至5 寸的青石板圍著,火坑中間架“三腳”,作煮飯、炒菜時架鼎罐、鍋子用。火坑上面 1 人高處,是從樓上吊下的木炕架,供烘臘肉和炕豆腐乾等食物。後小 間作臥室,臥室為防潮都有地樓板,父母住大里頭 (左邊 ), 兒媳住小裡頭 ( 右邊 ) .兄弟分家,兄長住大里頭,小弟住小裡頭,父母住堂屋神龕後面的“搶兜房”。 不論大小房屋都有天樓,天樓分板樓、條樓兩類。在臥房上面是板樓,用木板鋪的樓板,放各種物件和裝糧食的櫃子,也可安排臥房;在火房上面是條樓,用竹條鋪成有間隙的條樓,專放包穀棒子、瓜類,由火房燃火產生的煙 可透過間隙順利排出。正房前面左右起廂房的吊腳樓,樓後建豬欄、廁所。建吊腳木樓講究亮腳 ( 即柱子要直要長 ) ,屋頂上講究飛簷走角。吊腳樓往往為三層,樓下安放碓、磨、堆放柴草;中樓堆放糧食、農具等,上樓為姑娘樓,是土家姑娘繡花、剪紙、績麻、做鞋、讀書寫字的地方。中樓、上樓外有繞樓的木欄走廊, 用來觀景和涼曬衣物等,在收穫季節,常將玉米棒子穿成長串、或將從地裡扯來的黃豆、花生等捆綁紮把吊在走廊上涼曬。為了防止盜賊,房屋四周用石頭、泥土砌成圍牆。正房前面是院壩,院壩外面左側接圍牆有個八字朝門,房屋周圍大都種竹子、果樹和風景樹。 但是,前不栽桑,後不種桃,因與“喪”“逃”諧音,不吉利。 土家吊腳樓窗花雕刻藝術是衡量建築工藝水平高低的重要標誌。有浮雕、鏤空雕等多種雕刻工藝,雕刻手法細膩,內涵豐富多彩。有的象徵地位、有的祈求吉祥、有的表現農耕、有的反映生活、有的教育子孫、有的記錄風情。飛禽走獸、花鳥蟲魚、歌舞競技、神話傳說,栩栩如生,蓄意深刻。 吊腳樓有很多好處,高懸地面既通風乾燥,又能防毒蛇、野獸,樓板下還可放雜物。吊樓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優雅的“絲簷”和寬綽的“走欄”使吊腳樓自成一格。這類吊腳樓比“欄干”較成功地擺脫了原始性,具有較高的文化層次,被稱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印江現儲存完好,具代表性的有朗溪、合水一帶的土家吊腳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