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樵夫廣微子

    靖康之變前夕,欽宗初登帝位,試圖中興宋朝,多有革新。太學生陳東鑑於情勢危急,挺身而出,聯合其他愛國太學生上書,論:“今日之事,蔡京壞亂於前,梁師成陰謀於後。李彥結怨於西北,朱勔結怨於東南,王黼、童貫又結怨於遼、金,創開邊隙。宜誅六賊,傳首四方,以謝天下。”陳東等人的正義行動,很快就得愛國文臣武將、百姓的衷心擁護,在朝野中形成了巨大的聲勢,蔡京、童貫等“六賊”惡名遍穿天下。

    而名著《水滸傳》卻將高俅與童貫、蔡京和楊戩四人並稱為四大奸臣。他以一市井小流氓的身份出場,因為具有很高的蹴鞠技術,被尚在潛邸的端王所賞識。在端王登基成為皇帝后,高俅便飛黃騰達,很快官至殿帥府太尉。書中的作惡程度超過蔡京和童貫,彷彿是變亂宋朝天下的第一奸臣,那麼曾投在蘇東坡門下、做過貼身僕人的高俅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呢?

    其實在正史中,高俅的記載並不算多,《宋史》沒有列傳,並且對他的歷史評價含糊不清,可以推論高俅並非大奸大惡。

    跟《水滸傳》描寫的大致相當,高俅發跡前原本是蘇軾身邊的書吏,為人機靈,書法、詩詞歌賦都不錯,身懷武藝,尤其擅長蹴鞠。後蘇軾將高俅推薦給了他的朋友駙馬王晉卿。這個王駙馬也愛好書畫,與端王關係密切,兩人經常在一起切磋。王晉卿派高俅到端王府去送篦子刀。高俅到時,端王正在蹴鞠,風雲際會之下,高俅以高超的蹴鞠技術徹底征服端王,於是高俅成了端王趙佶的親信。

    不久,哲宗皇帝去世,端王登基成了徽宗。徽宗原本是一個閒散王爺,朝裡沒有親信大臣,第一要務便是要重用藩邸舊人。徽宗有心提拔高俅,文官要位列臺閣須有進士出身,而高俅沒有功名,文官這條路走不通;徽宗就讓高俅走武將之路,武將不求出身,只求戰功,大名鼎鼎的狄青就是囚犯出身。史載高俅發跡史:“先是詵、端王邸官屬,上即位,欲顯擢之。舊法,非有邊功,不得為三衙。時(劉)仲武為邊帥,上以俅屬之,俅竟以邊功至殿帥。”徽宗先讓高俅到邊關去“鍍金”,邊帥劉仲武格外幫襯。恰好高俅在邊關的時候,宋軍在邊境打了幾個少有的勝仗,憑戰功升任殿帥,掌管禁軍。

    高俅主掌宋朝軍權的時候,軍隊早已成了地痞流氓、囚犯、饑民的聚居地,成為混飯吃的地方。史載,高俅投徽宗所好,將禁軍訓練搞得熱熱鬧鬧,花樣百出,開始是“橫列四彩舟,上有諸軍百戲,如大旗、獅豹、棹刀、蠻牌、神鬼、雜劇之類。又列兩船,皆樂部。”,爭標之前,先是吹吹打打,後面的爭標競賽,也要搞出“旋羅”、“海眼”、“交頭”等各種花樣,頗為熱鬧,讓徽宗看了十分滿意。高俅還搞貪汙腐敗,把禁軍變成了自家的建築隊,讓軍士們去承攬工程蓋房子給自己掙外快,導致軍人不訓練,喪失了戰鬥力,到了“軍政廢弛,人不知兵,無一可用”的地步。不過按照宋朝皇帝的觀點,一百個官員貪汙也沒有一個武將造反的危害大,而且自北宋中後期開始,禁軍的戰鬥力就一天不如一天,就連范仲淹和王安石也束手無策。

    高俅發跡之後對他有過提攜的人知恩不忘。之前有劉仲武在邊關對他的提攜,之後他與劉仲武家一直保持密切關係。劉仲武在政和五年打了敗仗,但他的仕途卻沒有受到影響,因為有高俅在朝中替他說了好話。劉仲武死後,高俅又極力向徽宗推薦其子劉錡擔任大將。蔡京等殘酷迫害蘇軾及其家屬,同為一殿權臣的高俅對蘇軾一家並未落井下石,而是伸出了援手,史載,他“不忘蘇氏,每其子弟入都,則給養恤甚勤”,頗為時人讚許。高俅並非蔡京童貫一黨,在金兵攻打汴京的時候,宋徽宗就帶著他和蔡攸、梁師成、童貫等人逃了出去,在逃跑的路上,童貫安排高俅留守在泗州,但高俅不僅沒有留在泗州,反而返回了危險的汴京。後來,宋欽宗以東京被圍,聞之而去的罪名,把跟隨宋徽宗逃跑的大臣通通處死或者流放而高俅在家中去世,得以善終。

    蓋棺論定,時人對他的評價是大節無虧,總體上尚算是一個好人。金聖嘆在評《水滸》時說過:“蓋不寫高俅,便寫一百八人,則是亂自下作也;不寫一百八人,先寫高俅,則是亂自上作也。”將高俅塑造成禍國秧民的角色或許是他因善於蹴鞠獲得高官厚祿來得過於容易,更重要的需要有人替徽宗受過。

  • 2 # 萱揚歷史

    高俅姓高無名,身世不詳,也就是北宋時期一個破落流民。很小的時候就在東京的街頭做小混混,偷吃扒拉,坑蒙拐騙,按照現在的話說叫做無惡不歡。

    他極有可能是個孤兒,因為最初連個名字都沒有,就是眾人口中那個球踢的不錯的小屁孩,大家喜歡叫他毛毬或者毬。

    小孩倒也機靈,靠著茶館蹭吃蹭喝偷偷學會了吹拉彈唱,也因為在街頭經常打架鬥毆,無師自通的習了些拳腳棍棒,諸如相撲、魔術等街頭雜耍那是略知一二,當然最擅長的還是玩蹴鞠。

    蹴鞠,就是現代足球的鼻祖,雖然說現在中國足球已經成了一個大笑話,但2004年初,國際足聯還是公開承認,現代足球的起源來自於中國。

    這可不是吹的,中國自戰國時期就發展出這項運動,最早的是齊華人用來作為軍隊訓練的一種方式,漢唐時期得到了充足的發展。到了北宋蹴鞠運動,那是如火如荼,上至皇親國戚,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愛蹴鞠,簡直就是全民體育運動。以這項運動聞名於世,成名最早,名氣最大的球星當屬北宋時期的高俅莫屬。

    成名最早這毫無疑問了,成就最高來看,高俅本是一介小混混兒,曾經帶壞一個富二代,被員外老爺告到官府,因沒人幫他交保釋金捱了二十大板,驅逐出境離開京城,只好去投奔了淮西的黑社會老大“柳大郎”做小囉囉。

    混了三年之後適逢哲宗皇帝大赦天下,高俅又想起京城開封的繁華,於是想回東京,柳大郎也想發展京城的勢力範圍,派高俅做駐京辦主任,寫了封推薦信將他送到開藥材鋪的董老闆手下。

    董老闆也不是凡人,很快將他送進了小蘇學士府。高俅憑著他聰明機靈給蘇軾做書童。

    也就是這時,蘇軾覺得自己一個大文豪的書童叫毛毬很不雅觀,要給他改名字。他想起自家姓高,於是蘇軾便給他取名高俅,從一個毬變了人。因球技高超而取名為毬的恐怕再無第二人了。再怎麼的也沒聽過貝球、馬拉多球、貝克漢球、羅納爾球、梅球……吧?

    從此高俅在蘇軾身邊學文習武,讀到了許多先賢著作,也寫得一手好書法。料得那些日子裡蘇軾待他不薄,以致於日後蘇家敗落後,高俅還是很善待恩人的子孫家人,給予錢財接濟。

    可惜幾年後蘇軾被貶離開京城,帶不走他,就將他送給了喜歡吃喝玩樂的小王都太尉那裡,這位可是當朝駙馬爺王詵。

    此時,高俅的人生得到了轉機,時任國家隊足球總教練的端王,是王詵的大舅子。王詵在發現了高俅高超的球技之後,假借給端王送一把他看中的梳子機會,讓高俅去了端王府。國家隊正在訓練,高俅逮住機會憑藉踢球的絕技驚豔了全場,遇到了命中的貴人。

    端王心急大吼:梳子和人一起留下!於是高俅轉會到了國家隊“齊雲社”。

    之後端王繼位做了皇帝,高俅也跟著平步青雲,不斷升職做到了殿帥府太尉。試問世界足球史上,有哪位球星因球技出色,而成為國家中央警衛部隊司令的?高俅僅此一人。

    所以說高俅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球星,沒有之一。其實跟歷史上那些禍國殃民的奸臣比起來,他人並不壞。其人設是被《水滸傳》給坑了,說他袒護高衙內,逼反林教頭。高衙內並不是高俅的兒子,其實是一直跟著他混的堂弟,見他權高位重,就自降身份,認其作父,這在古代也沒什麼。因為並沒有高俅娶妻生子的記載,更沒有他霸佔美女的劣跡。沒有子嗣,只有這位養子,他能不護著嗎?和現在那位靠著唱歌就扛起少將軍銜,為了袒護違法犯罪兒子而罔顧律法的戲子,護犢情深大同小異。

    再說他進剿梁山,那也是奉旨辦事,拿著國家的俸祿,能不為國家出力嗎?為了朝廷打壓那些聚集在梁山的“土匪”,那也是公務在身。在小說《水滸》中,高俅害過的人,除了林沖,楊志,用毒酒害死宋江,之後吳用、花榮那都是自殺的,還有李逵也是宋江自己中毒了,拉著李逵一起死黃泉有伴。

    要說這高俅人品確實不咋的,但從小說中給他的評價說他結黨營私恃寵弄權,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他以一個小混混能爬到君側,日夜殫精竭慮如履薄冰,不小心謹慎能活到最後老死善終?

    說他殘害忠良,一將功成萬骨枯,誰不是踩著失敗者的屍體站上巔峰的?

    說他薄情寡義,但他對蘇軾後人懂得報恩,對自己的堂弟舔犢情深著呢。

    高俅是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足球名星,沒有之一。

  • 3 # 趣史雜談

    歷史上的高俅多才多藝,不但踢得一腳的好球,還寫得一手的好字,而且也會一些花拳繡腿。其為人謙和圓滑,對上司畢恭畢敬,對部下也很隨和,不管上級下級都相處的很好,從不仗勢欺人。按現在的話說,可以算一個老好人,一般誰也不願意得罪。高俅有才華,然而他的才華卻不在文治武功上。那提拔他的宋徽宗趙佶也有才華,但他的才華卻也不在治理國家上,他和高俅也是文藝與體育的交情,但卻把這個文體的交情用在了治理國家,管理軍隊上,豈有不失敗的道理?

    水滸上寫高俅是從他從事於小王都太尉王詵王晉卿,也就是趙佶的姑父。替王晉卿辦事去端王府,才和趙佶認識並留下,以後逐漸成為至交好友的。後來端王稱帝,也提拔好友高俅成高官,這自不必說。那麼高俅當時是怎麼到王晉卿府上辦事的呢?這要有賴大文豪蘇軾的推薦。原來高俅本是蘇軾府上的一個文吏,按現在話說就是一個小秘書。因高俅擅長蹴鞠、還會些拳腳,也精通詩詞,更重要的是寫得一手的好字,蘇軾好些酒醉狂草寫的佳句,別人都不認得,都是高俅給蘇軾謄抄下來的,幫了蘇軾不少忙,顧深得蘇東坡的賞識。

    高俅對蘇東坡如此重要,他卻怎麼捨得將他送與別人呢?原來蘇軾變法失敗後又遭小人算計,不得已被貶出京城。臨走前這個大文豪還不忘昔日曾多次助自己一臂之力的高俅。蘇軾曾推薦高俅給自己的好幾個好友,但這些人知道蘇軾不得志怕受牽連,均婉言謝絕。無奈之下蘇軾才想到了小王都太尉。其實二人相交併不太深,但有大文豪相求,王晉卿又是駙馬,不擔心連累,所以也就做了個順水人情將高俅收下了,沒想到這一下讓高俅有了接近趙佶的機會,並與趙佶交好,趙佶登基後一步登天,這當然是蘇軾也始料不及的。

    高俅的球踢得好,深得宋徽宗的喜愛,這個大家都從水滸傳中知道了。這一點水滸裡也寫的是事實。而水滸裡把高俅描寫成第一大惡人,並與蔡京、童貫、楊戩全稱為四大奸臣就是虛構的了。歷史有記載的北宋其實有六個大奸臣,史稱北宋六賊,基本都是宋徽宗時期的重要的朝中大臣,這六個奸臣賊子分別是蔡京、童貫、王黼、朱勔、梁師成和李彥,一眼所見,這六大奸臣之中並無高俅。也說明高俅其實在當時並非一個大奸大惡之人。那麼水滸上卻為何把他描寫成第一大惡人呢?

    其實高俅在歷史上雖然並不險惡,但是因為北宋的滅亡,難免讓人們恨他誤國誤民。首先其發跡並不是憑的真本事,而是靠的球踢得好,善於阿諛奉承,典型的小人得志。高俅雖然是文武雙全的全才,但是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國,都是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盪的花架子,中看不中用。其為人謙和,對部下也是隨和隨意,因此他手下的幾十萬禁軍,也都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軍紀渙散。這些軍隊比普通的強壯些的老百姓也好不到哪兒去,這才使金國突然圍困京師時,無能人可用,最終導致城破北宋滅亡的靖康之恥。

    因此高俅在歷史上雖然是個老好人,但如果是個普通人就好了。正因為他位居高位,卻不作為,因他的瀆職甚至導致北宋滅亡,這才被人們憎恨。水滸的作者施耐庵先生肯定就是憎恨高俅者之一,以至於他的筆下把高俅描寫的那麼可惡。高俅小人得志,在其位不盡其職,以致誤國誤民固然可恨,不過視江山如兒戲,為了自己的愛好不惜勞民傷財的昏君宋徽宗,在位其間任用那麼多小人,奸人,佞人為國之棟樑,從而導致國破家亡,實則比高俅更可恨。被金人虜去遭受靖康之難的恥辱,也實在是咎由自取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婆的異性朋友來借住一週,正好我馬上出差,這事我該怎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