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學資訊老師
-
2 # 心理派
對於孩子而言,幼升小這是他們人生成長階段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那麼為了能幫助孩子順利適應新階段,作為父母應該同孩子一起做好哪些準備呢?
1、學習、生活上的準備
父母要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獨立意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例如穿好衣褲、繫鞋帶等,另外,進入小學也就意味著漫長的學習旅程正式起航了,父母應該告知孩子上學不能空手去,要帶好學習用品,鍛鍊孩子自己整理好第二天上學所需要的物品,例如書包、課本、文具、第二天要穿的衣物等。家長還需要培養幼兒良好生活習慣,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
2、時間的支配
父母最好能讓孩子自己來分配他放學回家以後的時間,家長告訴他在這一段時間裡,他必須要完成的幾件事情,並且監督幼兒的完成情況,如果完成度良好,可以適當獎勵孩子看電視或者一頓美食。
3、心理上的準備
入學前幼兒第一次長時間脫離父母,難免恐懼,因此激起幼兒上學的願望尤為重要,家長可以經常和孩子講講隔壁小哥哥上學的趣事,閱讀一些小學生圖書,認識各種文具等等。
父母要多和孩子溝通,瞭解孩子內心的想法:比如孩子對上小學的想法,與同伴之間的關係,甚至是孩子對家長的評價。從而使家長能更好的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另外,還要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要敢於面對困難與失敗,培養Sunny心態。
4、其他方面的準備工作
大膽與人交往: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應從小事做起,讓孩子學會謙虛、有禮貌、不大聲喧譁、不和別人爭搶玩具。多讓孩子和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交往,多帶孩子走出家門廣泛交接朋友,讓孩子成為一個樂於交往、善於交往的人。
安全意識的培養:離開幼兒園,走進小學,孩子更多的是面對社會大環境,會遇到很多不安全因素,要教會孩子如何保護自己。如:不隨便和陌生人講話、遇到困難如何求救等。還要教育孩子遵守交通法規,注意自身安全。
處理同學間矛盾:初入集體生活,學習處理同伴之間的矛盾也很必要,要教育孩子包容同學,樂於助人。也要學會自我保護,當遇到同學的不良行為時應及時告知老師和家長,如果升級到動手了,能躲則躲,在保證自己不受傷害的前提下有理說理。
最後,家長應該從現在開始學會放手,將包辦的“愛”轉化為理性的“愛”、冷靜的“愛”,真正為幼兒做好充分的入學準備。祝您的寶貝女兒可以良好過渡幼升小,快樂地度過小學生活!
-
3 # 吉老師
小姑娘從幼兒園升入小學,是她真正意義上求學生涯的開始。需要注意什麼?需要做哪些準備?怎麼做能夠幫助孩子儘早的適應呢?我認為你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孩子方面:
1、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①,最重要的是有良好的讀書和寫字的姿勢。在小學低年級多年,我見過孩子有各種各樣的奇葩的寫字姿勢,握筆姿勢。由於孩子的不良習慣已經養成了,再去矯正非常的困難,所以孩子在握筆讀書之初,家長一定要強調正確姿勢。讀書時把腰挺直,胸離課桌一拳遠,眼離課本一尺遠。不良的坐姿和細握筆姿勢很容易傷害孩子的眼睛。甚者形成駝背影響體態。
②讀書習慣:閱讀能夠幫孩子積累沉澱,提升語文素養。也能夠幫孩子理解其他各科知識。擴大知識面,開闊眼界。陶冶孩子的情操,提高孩子修養。經常讀書的孩子還能保持大腦的活躍,擁有超強的記憶力。孩子才剛剛上小學,這個時候認字太少,給孩子選擇適合的繪本。我的我家寶寶在小的時候我曾帶他讀過大量的繪本,其中《爺爺總是有辦法》、《花婆婆》。這些經典的繪本帶給他的影響很大,到現在還印象很深刻。剛開始孩子不認字,家長可以陪孩子一起讀,或者晚上給孩子讀睡前故事,形成良好的書香氛圍,培養書香少年。
很多年輕的父母喜歡熬夜。孩子也跟著爸爸媽媽熬夜。但6.7歲的孩子睡眠最少要9個小時,少於這個時間,孩子在課堂上會無精打采,而且會影響他的身體健康。根據學校的學習時間和孩子商議制定家庭的作息時間,充足的睡眠才是他學習的保障。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我每接一個一年級,前幾個月班時候,每天放學教室裡總能夠撿到好多好多支鉛筆,因為孩子們全沒有整理文具的意識。家長一定要注意讓孩子自己收納整理自己的文具,每天晚上臨睡覺前把書包整理好,作業歸理,好文具整好。文具盒課本兒不放在一起,可以放在書包的夾層,練習本也要另歸一個位置。這樣孩子在課堂上不至於需要拿什麼東西埋頭找了十幾分鍾還找不到。從小養成整理的習慣能夠提高他的學習工作效率,對他一生都受益。
陪孩子寫作業時,要有耐心和愛心。不要直接告訴孩子答案,因為剛上一年級孩子不認幾個字,先領著孩子讀題,讀題的時候先讓孩子點一個讀一個,讀完了讓孩子說一說這道題是幹什麼的,比如說是讓連線找朋友啊,還是要看拼音寫詞語呀?如果孩子說不出來可以啟發孩子。每次對於老師佈置的作業,如果孩子出錯了,再補充幾道類似的題,加強鞏固一下。而且每次寫作業之前,一定要讓孩子把其他雜事兒辦完,如:洗手啊,吃東西呀,坐課桌上,要養成認真寫作業的習慣。專心投入的只幹這一件事,千萬不要孩子一坐那兒,一會兒他要吃東西,心軟了給他吃東西。一會兒又要去撒尿,一個小時還寫不上兩個字。長此下去家長不氣出結節才怪呢。
家長方面:
1、給予孩子寬鬆的有愛的環境。讓孩子在愛與自由的充分支撐上快樂成長,適應新的環境。孩子有家庭不如學校的大門,不僅僅是融入了一個新的集體。還是他真正意義上競爭的開始。因為在這個新的階段裡面,他將結束以遊戲為主興趣為主的生活,而變為中規中矩的學習生活。孩子在學校的競爭主要就體現在分數上。因為孩子接受能力、學習能力,都量化為分數了。孩子原來在家中獨享家長的n種,每一舉一動都會獲得最大的關注,而在課堂上五六十個孩子一個老師,孩子不再像在家那樣受到過分的關注。這個就是學習上存在的競爭。
還有一點就是孩子開始面臨複雜的社會關係。不要以為孩子單純的像一張白紙,其實孩子在班裡也是一個小小的社會,在這個集體中會有個性相同的孩子在一起玩,也會有個性差異大的孩子鬧彆扭。甚至還會有的孩子愛打別人的小報告,有的孩子喜歡在老師面前邀功。這就意味著孩子要開始嘗試著學習處理比家庭複雜的多的社會關係。孩子是那麼聰明,他馬上就辨別出來,在這個環境裡是和家庭中不一樣的。因此常常有的家長會常常會跟我說孩子在學校表現的很優秀,在家裡是完全相反的。這是因為聰明的孩子知道在家庭裡沒有競爭,不需要他去費力的處理關係。
因此,對於初入校園的孩子,家長應給予充分的愛和自由。來舒緩孩子的焦慮和擔憂。有了家長充足的愛做後盾,才能快速適應新的環境。
2、積極參與班級集體活動。密切關注班級的動態,積極和班主任老師保持聯絡。
素不相識的幾十個孩子組成一個新的班集體,而且老師也是新的,大家都素不相識。在這個組成的新集體中,孩子需要一段孩子與孩子之間需要一段的磨合期,老師和老師和孩子之間也需要一定的適應期。作為家長就要想幫助孩子迅速的融入這個班集體,應該做好後勤。積極的參與班級集體活動。 我原來在教一年級的時候,班裡有個同學小張。小張胖乎乎的。學習能力稍微差一點,但是小張在班裡面很有人緣兒,而且小張同學也很自信,這就是因為小張的媽媽在這方面處理的比較好,每逢班級裡有集體活動,小張的媽媽總是積極參與。比如:國慶手抄報、學雷鋒活動、文明交通志願者活動、書香家庭活動等。小張的媽媽總是帶兒子認真的去做,為班級爭了不少光。而且每次到放學站路隊的時候,只要小張的媽媽去接孩子,她總熱心地領著孩子過馬路,走到待接的地點等其他家長接。時間長了,班裡的孩子看見到小張媽媽都會親熱地喊阿姨好。家長積極的參與班級的活動,一方面能夠拉近和班裡其他同學的距離,瞭解孩子在班集體中的情況,另一方面也有和老師交流的機會,及時的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
-
4 # 檸檬在笑吖
幼小銜接一直是很多家長關心的問題。
在面對從幼兒園到小學的轉變過程中,孩子肯定是面臨著許多的問題,而且這些問題不光是心理上的,同時還有生理上的。當面對這些問題時,也要請家長們不要驚慌,冷靜看待問題,從容解決問題。
一、心理
1.新的環境讓孩子們產生焦慮
2.新的學習方式讓孩子們產生壓力。
小學和幼兒園在教育方法上是截然不同的。面對新的學習方式,大多數孩子們一時是接受不了的。這就導致原本在幼兒園表現優異的孩子反而在小學階段表現不是那麼的好了。而到了這個時候,孩子們由於環境的影響,就會產生面對適應新環境的壓力,在加上父母賦予孩子身上好好學習等總總的期盼,就會讓孩子的壓力劇增,進而產生一系列的問題。所以到了這個時候,家長們要注意孩子的近期表現,與孩子多加溝通,詢問孩子在哪一方面出現了問題,進而慢慢解決。
二、生理
1.孩子在學校坐不住
大家都知道,在幼兒園的時候,孩子們的戶外活動比較多,自由時間也比較長,這就導致了一個現象,許多孩子在剛上小學階段,坐不住,總是動來動去。剛上小學,孩子們的組織性和紀律性都沒有那麼高,在加上孩子們正處於一個好奇心探索欲旺盛的時期,想要他們端端正正老老實實的坐在那裡還是比較困難的。這就導致了很多孩子感覺像是有多動症一樣,其實這是一個正常現象,當然,如果問題比較嚴重的,還是建議去看一下醫生。孩子們在這樣一個時期,出現的一些生理上的問題,還是建議家長們多加註意,多與老師溝通,詢問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怎麼樣,如果有問題,也不要直接對孩子說你不要怎麼怎麼樣,要有方法的讓孩子改正。
2.自理能力差
其實現在很多孩子都有這樣的問題。幼兒園的時候會有幼兒園老師還有父母們每天安排好一切。可是到了小學,老師們都不在親力親為了,不會問你什麼時候上廁所,什麼時候喝水,這就導致孩子們覺得自己的一些生理需求都不到滿足,或者是自己滿足不了自己的需求。而這時候父母也認為孩子上小學了,應該獨立自主了,於是就放手不管了。然後孩子可能在滿足自身需求時一直得不到滿足時可能就會產生一些自卑的心理,進而影響了以後的性格。所以建議父母不要一直對孩子說一些你應該怎麼怎麼樣,你不能怎麼怎麼樣,用一些否定的語氣對孩子進行教育,這樣是非常不好的。家長們還是運用一些鼓勵的話語來糾正孩子的問題。
回覆列表
上一年級的孩子在開學前期應該準備什麼,對很多家長而言是很頭疼的問題,家長需要準備以下七項即可,
第一,學習用品準備
一、書包
要帶著孩子一起購買,讓孩子背上試試,儘量選擇重量較輕的,寬肩帶的,以儘量減輕對孩子肩背的傷害。
二、文具盒
儘量選擇簡單的款式,建議買塑膠材質的鉛筆盒或筆袋。
三、鉛筆、橡皮、尺子
一年級孩子使用鉛筆容易丟三落四,可以多備幾隻。建議選用2H鉛筆,鉛筆寫字較輕,便於孩子塗改。為了安全起見,此外家長不要買削筆刀,可用削筆器代替。儘量選擇沒有香味的橡皮,比如繪圖橡皮,擦得乾淨又便宜。建議選擇透明直尺,方便使用。
四、筆記本
小學生需要使用的筆記本不多,一般學校都會給學生髮放筆記本。
五、包書皮
建議等書本發放下來依據書本大小購買,儘量選擇質量好的。
六、水壺、紙巾
儘量選擇保溫水壺,秋冬天在學校也能喝到溫熱的開水,要選密封性好的,防止水壺漏水會弄溼課本,讓孩子隨身攜帶紙巾,飯後擦嘴,體育課後流汗,都可以派上用場。
七、其他物品
有些學校可能對新生開學準備的物品有所要求,家長應該提前和班主任老師溝通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