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肖峰註冊營養師
-
2 # 健康浩聲音
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物質生活水平得到顯著的改善,飲食結構發生改變,清膽固醇異常的發生率逐漸增高。血清膽固醇異常,容易導致血脂異常,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對人們的生命安全構成威脅。
膽固醇能夠促進維生素 D、腎上腺皮質激素以及膽汁酸等物質的合成,能夠促進組織細胞膜的形成。在臨床上,血清膽固醇通常用於血脂代謝情況的評估中,還被應用於慢性疾病的臨床診斷中,尤其 是心腦血管疾病和代謝性疾病。 血清膽固醇水平降低通常不會帶來嚴重的影響,但膽固醇長期處於低水平狀態,會使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在臨床上,血清膽固醇升高的情況較為常見。
膽固醇的生成收到外源性和內源性的影響,可以看下面這張圖,外源性當然就是你吃的食物,比如:吃的肉類、油膩的食物、一些深加工的食物等,都會造成膽固醇升高。
內源性的合成過程就比較複雜了,如果合成膽固醇的原料增多,或者合成過程中的所需的酶活性增強,或者膽固醇的轉運出現問題,都會引起它的升高。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多基因遺傳因素導致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
其它的因素就包括:肥胖、環境毒素超標、腸道菌群失衡都可以造成膽固醇升高。
-
3 # 只有營養師知道
目前高膽固醇症也越來越頻繁,並且趨於年輕化,高膽固醇屬於高血脂症的一種,而且體內的總膽固醇水平升高也並非不吃肉就能維持正常值。膽固醇高也可以屬於一種內分泌問題,因為總膽固醇的量分為內源性和外源性,內源性膽固醇能佔總膽固醇的八成左右,對總膽固醇影響較大,這部分膽固醇是人體自身合成的;外源性膽固醇佔比小,吸收率也不高,這部分膽固醇是我們從外界食物中攝取的膽固醇,隨著攝入量的增加,吸收率還會不斷減小。所以,其實我們從食物中攝入的膽固醇對於總膽固醇的量影響並不大。美國在2015年甚至取消了每日膽固醇攝入量的限制。
雖然說外源性膽固醇影響不大,但不代表我們就可以肆無忌憚的去吃高膽固醇食物,比如各種動物內臟,一天十幾個雞蛋,五花肉肥肉大口大口,如果真的這樣吃,即使沒有患上高血脂症,恐怕其他疑難雜症也會送上門。而且油脂、熱量攝入過量會影響內分泌平衡,這也無疑是影響內源性膽固醇分泌的因素。所以,治療高膽固醇要在醫生指導下透過藥物干預,結合日常避免高膽固醇食物輔助,這樣才是正確的。
另外,不吃肉並不是權宜之計,精瘦肉類中膽固醇含量並不算高,避免肥肉就好,另外動物內臟要少吃。完全不吃肉會損失蛋白質、血紅素鐵,鈣、鋅等成分,造成貧血,身體體質下降,反而得不償失。
-
4 # 註冊營養師姜丹
不吃肉照樣膽固醇高,這沒錯;就像不吃油照樣甘油三酯高是一樣的,原因是我們自身可以合成這些物質。
當然,題目裡的肉也是需要商榷的概念。因為膽固醇是脂溶性的,所以一般來說動物來源的食物,脂肪含量高的基本膽固醇含量也高,所以會給人只要不吃肉就不會吃進去膽固醇的感覺。其實雞蛋和海產品(比如魷魚)中膽固醇含量也很高,但是並不在肉的概念裡;還有動物內臟勉強在肉的範圍裡,其膽固醇含量也是相當高。
要想降低膽固醇,控制食物只能降低大約20%,其他的就是自身的因素了。除了少吃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之外,膳食纖維會與膽固醇結合,從而降低膽固醇,燕麥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
5 # 神內小美醫生
小美醫生想要告訴你的是:這與膽固醇在人體的代謝有關!
但是小美醫生要告訴你的事膽固醇還有一部分是自身合成的,也就是-----內源性膽固醇;
-
6 # 藥療君
如果我們身體利用和代謝膽固醇的機能正常,我們體內的膽固醇數量會透過動態平衡的方式達到穩定。當我們吃了太多高膽固醇食物時,身體就會指揮肝臟少合成一些膽固醇;當體內膽固醇含量高了,身體還會指揮腸道少吸收一些膽固醇。
有些人抱怨連肉都不敢吃了,膽固醇還是很高。大多數這種情況還真不能都怪罪到“吃肉”頭上。我們體內的膽固醇水平升高,是一種血脂代謝異常的表現。現代醫學已經不太將這種病稱為“高血脂症”了,而將這種病稱為“血脂異常”。
導致血脂異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很多是與家族遺傳有關,特別是年齡在40歲以下就發病的人群;45歲以上發生了血脂升高的問題,大都與不良的生活習慣有關,如久坐不動、菸酒過度的生活方式和高脂肪、高糖分的飲食習慣等。
特別指出的是,身體肥胖與高血脂有著最直接的關係。如果你喜歡特別吃肉,但運動量也特別大,或者經常從事重體力勞動,體重一直維持在正常範圍內,體內的膽固醇多半也不會升高。如果你只是吃素,很多谷薯類食物中的能量也是很高的,如果運動量很小也會導致身體發胖,體內的膽固醇水平照樣也會升高。
還有一些人膽固醇水平升高,是與身體得了其他疾病有關,如糖尿病、慢性腎病、甲狀腺功能低下、膽汁淤積性肝病等。可見膽固醇升高,不能都怪罪到“吃肉”頭上。
-
7 # 利魯唑魯南協一力
很多膽固醇高的朋友,平時都不敢吃雞蛋,因為知道蛋黃裡膽固醇含量比較多。這裡大家需要明確一個概念:是不是把蛋黃裡面的膽固醇吃進去,血液裡的膽固醇就一定會升上來?這兩件事其實是不能劃等號的。不能說某種食物含膽固醇高,吃進去之後,身體裡的膽固醇就一定會升高。反之也同樣不成立,不是說吃的食物完全不含膽固醇,那這輩子就不會患高膽固醇血癥了,也不見得。
曾經碰到一位愛吃素食的朋友,他在體檢時,被醫生告知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了。於是很疑惑,“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不是因為肉吃多了嗎?我天天素食,為何還會升高呢?”透過詢問他的生活習慣,才發現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真兇。
這位朋友雖然不吃肉,但喜歡吃主食,特別愛吃白米飯、麵條、饅頭之類的,蔬菜、水果吃的很少,有時候生意忙碌時,饅頭配鹹菜就是一頓飯。其實主食中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這種單一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會導致體內血糖水平升高,利用不完的葡萄糖會轉化成膽固醇,長期這樣飲食的習慣也會導致體內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
除了飲食習慣之外,熬夜、壓力大、情緒波動大,會導致體內激素分泌紊亂,代謝失調,人體長期處於應激狀態,肝臟會合成更多的膽固醇,導致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
另外,除了生活方式會影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還有部分患者由於攜帶高膽固醇基因,或者罹患代謝綜合徵如肥胖、胰島素抵抗等,也會發生血脂代謝紊亂,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的情況。還有一些患者由於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或者利尿劑也會使血脂代謝出現紊亂。
再次,建議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的患者,要養成正確的生活習慣,飲食堅持低脂肪、低膽固醇以及低單一碳水化合物的原則,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並加強體育鍛煉,規律作息,適當減壓,如果改善生活方式仍不能將血脂達標,應進行藥物治療,建議去正規醫院做個全面體檢,根據病情諮詢專業醫生用藥治療。
-
8 # 元氣能量
一、膽固醇與健康生活方式之間的關係
1、膽固醇高,身體已經出現脂質代謝紊亂了,必須要去就醫,聽從醫囑;
2、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所有年齡段血脂異常人群的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風險,延緩年輕人群危險因素髮展的程序,也是代謝綜合徵的一級預防治療策略。無論任何年齡階段、無論是否進行藥物治療,都必須堅持控制飲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只是預防心血管疾病風險,但不能治癒高膽固醇血癥,應該在聽從醫囑的前體下進行生活方式的干預
二、不吃肉的飲食方式對不對很多人一聽說肉含有膽固醇,擔心吃了會加重高膽固醇血癥。影響體內的膽固醇的因素太多,合成與排洩都受身體調理。體內合成膽固醇佔70%,當食物攝入過量,可透過增加大腸排洩出去。所以健康的體質,膽固醇代謝相對比較穩定的。
而不吃肉,容易導致蛋白質、脂肪及部分維生素、礦物質攝入不足,導致體內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代謝紊亂。曾經有一份報道,某寺廟的和尚,常年不吃肉,體檢結果竟然約有40%的人為血脂異常。所以,不要以為不吃肉就有利於控制血脂,這是一個錯誤的想法,一定要均衡健康飲食。
三、膽固醇高,除了就醫之外,那我們應該進行生活方式干預1、食物多樣,穀類為主:食物多樣、穀類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徵。要求每日膳食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平均每天攝人12種以上食物,每週25種以上。
2、吃動平衡,健康體重:各年齡段人群都應天天運動、維持健康體重(BMI:20.0~23.9 kg/m2)。控制總能量攝人,保持能量平衡。堅持日常身體活動,堅持規律的中等強度代謝運動,建議每週5~7 d、每次30 min(ASCVD患者應先進行運動負荷試驗,充分評估安全性)。主動運動最好每天步行6000步。減少久坐時間,每小時起來動一動。
3、多吃蔬果、奶類、大豆:蔬菜水果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奶類富含鈣,大豆富含優質蛋白質。餐餐有蔬菜,保證每天攝人300~500 g蔬菜,深色蔬菜應占1/2。天天吃水果,保證每天攝人200~350 g新鮮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鮮果。吃各種各樣的奶製品,相當於每天液態奶300 g。
4、適量吃魚、禽、蛋、瘦肉:魚、禽、蛋和瘦肉攝人要適量。每週食用魚類280~525 g,畜禽肉280~525 g,蛋類280~350 g,平均每天攝人總量120~200 g。優先選擇魚和禽。吃雞蛋不棄蛋黃。
5、少鹽少油,控糖限酒:培養清淡飲食習慣,少吃高鹽和油炸食品。成人每天食鹽不超過6 g;建議每天攝人膽固醇少於300 mg,尤其是ASCVD等高危患者,攝入脂肪不應超過總能量的20%~30%。脂肪攝人應優先選擇富含n.3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魚、魚油、植物油)。每天反式脂肪酸攝人量不超過2 g。控制新增糖的攝人量,每天攝人不超過50 g,最好控制在25 g以下。足量飲水,成年人每天7~8杯(1 500~1 700 m1),提倡飲用白開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兒童、少年、孕婦、乳母不應飲酒。成人如飲酒,每日飲用酒的酒精量,男性不超過25 g,女性不超過15 g。
回覆列表
感謝邀請,不吃肉膽固醇還高是很正常的,比如吃素的出家人同樣會出現膽固醇偏高的問題。因為人體本身就能合成膽固醇,而不是必須靠食物來補充膽固醇。而且人體能合成的膽固醇還真不少,能佔到人體內總膽固醇的70%左右,如果是平時吃低膽固醇食物的人,自身合成的比例還會更高。
膽固醇是人體必須的營養成分我們一聽到膽固醇就皺眉頭,認為膽固醇就是不好的東西,就是危害人體健康的東西。這種想法是不對的,膽固醇對人體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人體能夠合成沒有人缺乏所以大家才會認為膽固醇是壞傢伙。膽固醇就像水一樣,沒有水就沒有生命,但是水太多了也會把人淹死。比如維生素D就需要依靠膽固醇在體內合成,身體的載脂蛋白也需要膽固醇的參與,甚至細胞膜也不能沒有膽固醇。
膽固醇高主要是代謝出了問題膽固醇高是多種因素引起的,如果一味的減少吃肉蛋奶食品對於控制膽固醇並沒有好處。有實驗顯示每天吃幾個雞蛋對血液當中膽固醇沒有影響。更建議大家多吃一些綠色蔬菜,水果,豆類保證維生素礦物質和生物活性物質的攝入,同時也有利於膽固醇的排洩。另外就是加強鍛鍊讓身體的新陳代謝處在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