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造就

    黃執中:會說話,是未來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大家好,哇,這個場地很妙。

    我的專業是溝通,開始之前,我想問大家一個簡單的問題:

    醫生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律師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醫生的核心競爭力不就是看病嗎?律師,打官司咯?那如果我在同一個問句里加一個“未來”呢?

    你覺得未來的醫生,他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未來的律師,他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你說這難道會有差別嗎?一個醫生他最核心、最重要的能力,不就是累積大量看病的經驗,以獨到的眼光和專業的知識技能作出診斷嗎?

    可是,在未來(事實上不是未來,而是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人工智慧最擅長的,恰恰是過往我們要靠長時間反覆練習並積累大量經驗的領域,沒有人能蒐集得過、整理得過、學得過人工智慧。

    一個醫生一輩子在病患身上所能累積的經驗,人工智慧只用十分鐘就可以學完,十分零一秒,就可以超過這位醫生。一位新手醫生在人工智慧輔助下的診斷正確度,一點都不輸給那種畢生投身於醫界的老醫生。

    當人工智慧出來以後,他們的核心競爭力在哪?

    我們前一陣子跟IBM幾位朋友聊天,他們說即便在那些你以為人工智慧比不過人的,創造性、藝術性的領域,人工智慧一樣比人類強。

    比如:調酒。

    你知道人工智慧是如何調一杯具有度假風情的酒嗎?

    它能從分子量級上,把所有能夠拿來調酒的原料分析一遍,計算出它們的謙和度,就是能讓人喝起來口感滑順,沒有衝突;然後在網路上分析一千五百萬份有關於旅遊的散文、遊記、論壇貼子,找出人類認為度假該有的心情和風格,形成最好的配方。

    然後告訴你,這就是度假風格的酒。而這一款照著配方調出來的雞尾酒,可以在雞尾酒大賽當中獲勝。

    這不是虛構的故事,是已經發生的事。所以,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在哪裡?

    你在靠哪一種勞動掙錢?

    我們再往前一步聊聊什麼叫“工作”。

    在傳統上,我們區分現在所認知的職業最簡單的講法就是“勞心”跟“勞力”,對不對?也就是“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這只是一部分,還有大家比較少聽過的叫做“風險勞動”跟“情緒勞動”。

    “體力勞動”不需要多說吧, 長途卡車司機、建築工人,這就是主要以體力勞動為主的職業。請注意我的用詞,主要是體力勞動,不是說這些勞動完全不需要腦力。

    什麼是“腦力勞動”?比如老師、律師。

    這是我們傳統上最簡單的分類,但是沒有含括勞動的所有層次,以至於後面兩個大家比較少聽到。

    第一個,風險勞動。

    很多人沒有這個概念,因此我們常常會覺得有些人不勞而獲:

    我們看有人中了彩票——“哎呀!你不勞而獲。”有人買了股票,股市大漲——“哎呀!你這個投機客。”

    甚至在過去,還有一種論調叫做“老闆剝削員工”,對不對?員工辛辛苦苦上班,老闆待在辦公室裡“啥都沒幹”,最後掙來的錢老闆分得最多。

    老闆有動體力嗎?有動腦力嗎? 你兩個都沒有付出,為什麼你躲在辦公室裡可以得到最大的那塊餅?

    因為他承擔風險。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勞動,雖然不體現在腦力上,也不體現在體力上。

    最後一個叫情緒勞動。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在客服中心接電話的客服員。他主要勞動的本質是什麼?一,顯然不是體力勞動,接個電話並沒有什麼大量的體力消耗;二,也不是什麼腦力勞動,客服員處理客戶投訴的時候,他有一個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標準作業程式),照著走並不需要特別高昂的腦力。三,風險也很小。

    主要是什麼?情緒勞動。因為打電話進來的人脾氣都不好。什麼樣的情況你會打客戶服務專線?你買到的東西不合意,訂到的票出了問題,系統故障……氣急敗壞打過去。

    客服員每天要接幾十上百通脾氣不好的人打來的電話,他不能跟他互罵。因為客戶脾氣不好打來的時候,一半原因是要尋求幫助,另一半原因就是要找一個人罵一罵,而他得承擔這一切。

    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說他是一個情緒垃圾筒,他真正的勞動叫情緒勞動,他承擔所有負面的情緒,並提供正面情緒的回饋。

    未來所有工作的本質都是服務業

    而這幾種比例是不是固定不變的呢? 我們知道,人類很多部分的勞動的比例都是一直在調整。

    我們絕大部分的重體力勞動,早就在過去都被取代掉了。智力勞動和腦力勞動正在被取代。

    風險勞動呢?你說我是一個優秀的風險承擔者,心臟大顆,承受力強。

    但是你再大也大不過電腦。它來做投資判斷的話,根本不畏懼風險,它只相信機率,可以進行更精確地估算,而不盲目相信情緒跟直覺。在這一點上怎麼樣,電腦比你強,它不會因為晚上睡不著覺而崩潰。

    人工智慧正在快速取代體力、腦力跟風險方面的勞動,剩下什麼?情緒勞動。這是目前還沒有辦法取代的,因為人喜歡遇到人。

    我剛剛問醫生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我認為,醫生在未來最大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告訴你生病了”。

    臺灣早些年醫療關係也很緊繃,醫患之間間的摩擦時有所聞,甚至因此發生悲劇。

    為什麼會有醫患糾紛呢?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不在於醫生的醫術高低,而在於他們跟病患溝通的能力高低。

    經過詳細調查發現,最常發生醫患矛盾的那群醫生,他們其實並不是醫術不好,事實上有時候剛好相反,他們醫術還蠻好的,只不過他治療的過程當中,讓病患產生“你不關心我,不重視我”的感覺。

    而當醫生跟病患之間的溝通非常順暢,即便最後的醫療結果不盡人意,患者方面也會說:“沒辦法,醫生又不是神仙,已經盡力了,生死有命。”

    所以關鍵在於他們的溝通。

    因此,我認為未來的醫生,未來的律師,乃至於其他行業,本質都會走向服務業。

    我女朋友是室內設計師,室內設計沒有什麼特別了不起的東西,因為現在電腦的軟體非常強大,我只要把引數和要求輸入進去,它就可以跑出一些最經典的或最值得推薦的方案。

    她跟我說:“我們做室內設計,最大的挑戰是什麼呢?是讓顧客相信這個是漂亮的。”

    你以為你工作的核心是提出最佳設計?NO,你工作的核心是要讓人家相信這是最佳的設計。

    事實上,作為消費者的我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所以,請你讓我覺得它是最好的。這就是設計師工作的本質。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說溝通重新成為了核心競爭力。

    最稀缺的資源是“接觸”

    以前很有名的一句話叫“知識就是力量”,可是現在“知識經濟”這個詞慢慢都要變成老詞了。

    因為我們慢慢發現,知識是世界上越來越不值錢的一樣東西。

    知識在當下已經不再難以獲取。我們每個人都有手機,連上網路,海量知識就可以隨身攜帶。

    既然空間、知識、資訊,都不再是稀缺的資源了。那麼在未來,最稀缺的資源是什麼?

    接觸。

    舉個例子。之前我女朋友懷疑自己得了腎結石,所以去醫院做檢查。拍完X光,在診室門口等了快四個小時才輪到我們,非常不開心。進去了我才知道為什麼我們要等這麼久。

    這位醫生講話非常慢,態度很溫和,他是這樣看病的,他說:

    楊小姐您請坐,我這邊拿到了你剛才的X光片。您擔心會有腎結石,那我現在來給你看一下。

    這一張呢,是你左邊的腎,這一張呢,是你右邊的腎,那一般而言呢,我們如果腎裡頭有結石,這個照片上會出現一個發亮的小白點。你看,這個左邊的腎呢,沒有白點;再看這個右邊的腎呢,沒有白點;這邊有一點點泛白,可是這應該是血管,因為白點會更亮。

    可是呢,因為我們人的身體是立體的,所以你光從前面拍呢,是有可能有些東西沒有照出來的。所以我們還拍了另外的片子。

    這是你左邊腎的後面,這是你右邊腎的後面。你看,從左邊腎的後面看,沒有白點,右邊腎的後面看,也沒有白點;而且你看,剛才我們說泛白的這一塊從後面照就沒有了,對不對?可見的確是血管。此外,我們也拍了你的側面……

    那時候我在旁邊心想:“先生!我已經知道了,我女朋友沒有腎結石!”

    他細心到這種程度的時候,我都覺得,親愛的,我們回去吧。就算你有腎結石,這也是老天註定的,怪不得誰,醫生已經竭盡他一切了。

    整個診療時間,15分鐘。基本上,我覺得只要15秒鐘就知道我女朋友沒有得腎結石。

    可是,我問你,你生氣嗎?

    不。

    因為每一個病人都會覺得這個醫生仁至義盡。

    老實講,我對這個醫生的滿意度非常高,因為他給了我們一個非常非常值錢的東西——接觸。

    我相信再過幾年,這個世界上就會有更先進的腎結石診療儀器,會有更先進的腎結石治療方法,可是我不覺得這個醫生會被淘汰。因為他掌握的是另一個層次的東西。

    影響力迴歸最原始的表達

    傳播專業分成兩個主要的領域,一個叫大眾傳播,一個叫口語傳播。我現在在乾的事情,就是口語傳播。什麼叫大眾傳播?透過媒介、電視、電影、廣播、出版,這叫大眾傳播。

    大眾傳播,不管是理論演進還是技術突破,都是在二戰中迅速發展起來的。我們現在聽到的著名的傳播理論,魔彈效應,守門人理論,二級傳播理論,沉默螺旋……通通都是來自於當時,大眾傳播因此成為了主流。

    可是你知道嗎?這個局勢正在被反轉。

    報紙跟出版遇到的寒冬,我不需要多介紹;在座各位你們現在還常看電視嗎?還有人聽廣播嗎?

    現在是一個人人都能掌握媒介的時代。你拿你的手機在這邊一擺,就可以直接對人們說話,只要你說得有趣人家就會來聽,人家如果不來聽,不是因為你沒有媒介,而是因為你講得太爛。

    結果是,口語傳播又重新回到主體,影響力重新回到了個人。什麼叫“影響力”?把你的手伸出來,你指尖之外的就叫“影響力”。

    出了我指尖之外——

    我還能控制你,我還能命令你,這是權力的影響力;我還能煽動你,讓你感覺到其它的情緒,這是文學、藝術創造的影響力;我說出來的話,讓人想聽,讓人覺得有興趣,會引起人的好奇與幻想,給人不同的啟發或看法,這是思想的影響力。

    而這些影響力,多半都來自於你最原始的表達。

    溝通能力是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所以,好好說話並不只是社交上的潤滑,在未來,這種能力會是你最核心的競爭力。

    當人工智慧可以從分子量級來告訴你什麼是度假的感覺的時候,比你這個調酒師這輩子能夠想像的還要好的時候,你調酒師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在於你端出這杯酒的時候:“先生,有沒有什麼好聊一聊的?”這會是你最後的差別,也是最核心的差別。

    即便你現在打電話到客戶服務中心,絕大多數問題都可以由人工智慧跟語音轉接幫你解決:

    如果你要怎樣請按1;

    如果怎樣怎樣請按2;

    如果國內業務請按3;

    ……

    你都會等著它最後一句:“若要人工服務請按0。”

    對不對?

    你想要找真人服務,並不是因為真人更完美,是因為你想跟人接觸。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缺陷,當判斷、計算、評估趨向於完美的時候,人與人接觸時的那種溫度反而更值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1年新民法典虛假訴訟怎麼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