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QD冬青

    孩子3歲半,因工作原因一週回家一次。

    首先你在孩子3歲之前也就是嬰兒期能夠陪伴孩子,這是值得肯定的。這一時期跟嬰兒建立了良好的依戀關係,對以後孩子的成長很重要。

    現在孩子3歲半了,開始無意識模仿大人的行為,依戀期仍然在。建議如下:

    1、如果有條件,陪伴孩子成長很重要。建議12歲之前一直跟孩子生活在一起,對孩子對家長都有益處。

    2、如果實在沒條件,那麼把孩子託付給一個從小他比較熟悉的人照顧,然後家長一週見一次,平時多跟孩子電話影片溝通,也不是不可以。

    城市裡大部分3歲的孩子開始去幼兒園,孩子第一次跟家長分離,到一個陌生的環境。短暫的分離是為了讓孩子融入集體當中,並逐漸獨立,為以後上小學打好基礎。但是晚上回家家長需要跟孩子親密接觸,給予安慰鼓勵。讓孩子知道 白天爸爸媽媽做自己的事情,寶寶也是,晚上可以見到家長,逐漸適應。對於一週見一次的家長,可以每晚影片。

    3、題主自己感覺心裡不安,抑鬱,這很正常,跟相處了3年多的孩子分開,想念孩子是人之常情。家長要調整自己的心態,分析當前的形勢,人生就是這樣,有時候需要自己做出取捨。

    希望題主儘快適應新的生活模式。

  • 2 # 小房媽媽

    事實上,您的問題非常普遍,相信許多寶媽都想知道這個問題,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家裡人老勸自己別工作了,在家好好帶孩子就行,可是全職在家真的能好好帶孩子嗎?

    有個寶媽說,自己以前全職六年,孩子上了學前班才出來工作,畢業後結婚前也一直都在工作。她覺得女人還是經濟獨立些比較好,戀愛是兩個人的事,但是結婚就是兩家的事,她和老公不跟婆婆住在一起,相對來說事能少點,但是全職期間無論何時去婆婆家,都是活幹的比驢多,而且是最後一個上桌吃飯,也許還沒有我的位置,我得站著吃。吃完了,碗筷廚房都收拾乾淨也不會有一個人對我說一句你辛苦了。 後來媽媽退休了幫她照顧孩子,這才抽出身來工作,有了收入以後到婆婆家待遇馬上就不一樣了,無論自己多晚下班,肯定會等她回來才會吃飯,而且吃完飯她要收拾婆婆都不讓伸手,說你上班挺累了我來吧。所以她覺得作為女人,經濟獨立還是很重要的,想得到別人的尊重就得嚴格要求自己。

    大部份女性生完孩子後都在糾節是帶孩子好,還是上班好,事實上我自己也經常在糾節這個問題。從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來講,肯定是自己的父母帶最好,這樣可以提高孩子對母親的依戀,長大後對孩子的性格,自尊,自信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但是女人如果一直帶孩子,會感覺到自己與主流社會嚴重脫節,失去對自己的價值肯定。

    那麼女人到底應該上班,還是在家帶孩子呢?大家眾說紛雲,我的觀點是,如果家庭經濟條件還可以,可以多帶幾年孩子或者找一個自由能照顧到孩子的工作。反正自己也不是為了掙錢而去工作,工作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更有意義。如果還是不放心,三歲的孩子是可以送到幼兒園的。

    但是對您的情況,一週才可以回家一次,而且工作中常常感到不安,我個人建議你還是換一份工作或者先再帶幾年孩子,等孩子能上學,再找一份工作。首先三歲的孩子正是人生的第一次叛逆期,最好是孩子父母自己帶,爺爺奶奶帶是對孩子成長不利的,雖然他們疼孩子。其次,你帶著這樣的心情上班,工作不一定能做好,而且長時間可能導致自己出現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反而得不償失!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這兩種情況有那些優點或缺點!

    女人自己帶孩子優點

    1、有助於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我堅信陪伴是建立親子關係的最好方式和途徑。實踐也證明如此,我們自己帶孩子後,親子關係變得更加融洽。我們為了在一起更快樂、更有意義,我們共同協商決定我們的生活方式。

    2、有利於培養孩子自立、自理能力。自己帶孩子,由於既要工作又要照顧家庭,生活規律性很強,孩子也會耳濡目染地形成良好的生活起居習慣,變得堅強獨立。

    女人自己帶孩子缺點

    1、孩子可以讓一個女人變得堅強,卻也會讓一個女人失去光芒。

    以前的你是一株美麗聖潔的百合花,那麼如今,你就像是一顆雜草,再也沒有當初的一絲魅力。因為你的生活中除了孩子還是孩子,她早已經沒有了自己。你既要照顧孩子,又要顧及丈夫,便沒有時間再去打理自己了。你經常頂著一頭亂糟糟的頭髮送丈夫出門,然後再急衝衝地衝回房間裡將哭鬧不休的孩子抱在懷裡,一邊哄著,一邊手忙腳亂地掀開自己的衣服給孩子餵奶。為了方便餵養小孩,你很少再穿好看的衣服,基本上都是一些寬鬆的睡衣;為了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你很少再花時間打扮自己,基本上每天都是用清水洗臉,連基礎的護膚都懶得做。

    你一心沉浸在為人母的喜悅裡,竟然沒有發覺丈夫眼中那毫不掩飾的嫌棄。

    2、在家帶孩子的女人,她們都在帶孩子的那段時光裡,慢慢失去了自己。

    對於一個母親來說,孩子是這個世界上最無法取代的,因為他們與自己血脈相連。但是大多數女人卻把所有的目光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從而忽略了自己。如這個案例:

    小芳孩子已經5歲了,這五年的時間,她一心放在孩子身上,越來越忽略自己和老公,有天晚上她無意看到老公的資訊,發現老公與另外一個女人有染,她悲痛萬分,想過自殺,但想到孩子又捨不得……

    婚姻需要兩個不斷的經營,如果把所有的目光放在孩子身上,不僅對自己,對婚姻都沒有好處。很多老公出軌都是因為女人太專注於家庭,專注於孩子,而忽略掉自己。

    3、女人不管是上班,還是在家帶孩子,其實都是在工作。外出上班,還有老闆發工資,但是在家帶孩子也是另外一種工作形式,卻沒有得到相應的酬勞和理解。

    女人的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情感,女人可以為了孩子犧牲一切,但是女人接受不了丈夫的不理解,害怕丈夫說出那句“你不就在家帶個孩子嗎,能有多累!”不管是工作還是帶孩子,女人都不怕累,怕的是沒人理解,怕的是丈夫讓自己寒心。

    我的觀點: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更需要的,是一個有內涵的母親,因為只有光鮮亮麗、富有內涵的女人,才能夠正確引導他們的人生,才能讓他們更好地融入這個世界,更好地成長。同時我也認可有了寶寶以後,女人就應該以家庭為主,但是現在一個孩子的消費也是很大的,靠男人自己在外面工作也是不容易,所以一定要處理好家庭和工作的關係。孩子固然重要,但是工作也是需要的,可以找一些輕鬆時間自由的工作,這樣就能帶孩子也能工作了。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媽媽親自帶孩子就算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利的,但是女人會因此沒有了自己的時間,如果女人不是心甘情願在家帶孩子的,既帶不好孩子,也喪失了工作能力,成為徹頭徹尾的的怨婦。想一想怨婦的最終結局?是不是很可怕,所以帶孩子還是上班,其實關鍵還是在丈夫的理解。現在有很多自媒體平臺,其實兼職寫一些帶寶寶的心得,同樣是一份工作,關鍵在於你的心態!

    以上是我對您的問題回答,我也有兩孩子,全職帶寶寶5年多時間了,非常理解您的感受,如有什麼問題可以隨時與我交流。

  • 3 # 東的隨記

    三歲孩子應該上幼兒園了,孩子也在適應,孩子的母愛教育三歲之前相信你已經做到!你為什麼不能學會適應。週末回家與孩子良好互動也很好。平時下班與孩子通話或影片,給你和孩子都是親的感覺。有時候孩子也需要歷練一下,可以擴大視野,增強獨立性,不過有些已經養成的習慣可能會被改變,但你週末可以回家,好的行為養成不是你的隨時的嘮叨。

    當然,孩子在父母身邊有良好的陪伴於教育,但生活往往讓我們捨得,你放不下,又捨不得,總之很糾結,但沒辦法,現在你的所有努力和淚水,都是孩子跟自己的物質保證。要不是為了孩子及家人生活的好,誰又願意離開孩子呢!

    每個年輕的父母都有這樣的感覺,為了孩子生活的更好一點,有個好的未來,有個良好的教育,我們的努力會是正比,用週末彌補缺失和孩子的教育,當然不是說過分的溺愛,慢慢習慣,加油!

  • 4 # 片斷

    由於提供的資料不夠詳細,我只能先籠統地說一些自己的看法,以供參考:

    1、孩子三歲半了,和媽媽適當“分開”的必要性。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孩子三歲半了,已度過了心理上最重要的母嬰關係期(安全感的建立),進入了由父性(社會規則)進行必要的“閹割”期(社會規則的學習和規範)。國家為什麼規定不同年齡的孩子,要進入不同階段的學校?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也就是說,這個時期接受某種環境,和某種程度的教育,對孩子的成長髮育是有好處的。所以,孩子三歲半了,離開母親進入幼兒園學習,接觸更多的小夥伴,對孩子來說,比單獨和母親在一起,對培養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是更有幫助的。

    2、年輕媽媽工作的意義

    既然孩子白天在幼兒園學習,做媽媽的白天時間也就相對自由。而處於風華正茂的年齡,找一份工作,既可以體現自己人生價值;又可以接觸更多的圈子,讓人生更加豐富多彩;而且還可以給孩子樹立一個積極上進的榜樣,對孩子的人格形成有個良性引導。相反,如果孩子白天上學去了,自己卻呆在家裡。其實並不輕鬆,要麼承擔起繁瑣的家務,要麼空耗光陰。等孩子長大了,自己在眼界上、能力上停滯不前的話,不僅容易與社會脫節,而且說不好還會讓孩子輕視。

    3、關於一週只能和孩子見一面的擔憂

    學過心理學的人都知道,帶給孩子好的教育並不是純粹的陪伴,而是有效的陪伴?

    有效的陪伴指的是,每次的陪伴都能讓對方感到快樂和獲益。

    所以,如果你即使每週回去和孩子見一次,但是你是發自內心的開心快樂,也比你天天在孩子身邊,如果內心憂愁苦悶,對孩子更有益。

    而且一週時間並不算久,談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分離創傷”,大可不必為此擔憂。現在通訊很發達,平時透過影片和孩子聊聊天,孩子也是可以感受到媽媽的愛的。

    4、關於不安、抑鬱、擔憂等,怎麼辦?

    首先還是要從理性上認知上來調整,先搞清楚因什麼而導致了這些情緒,才能“對症下藥”地解決問題。

    如果是因為擔心孩子不能被很好的照顧,那麼看看是把孩子託付給誰的?如果是和孩子有血緣關係的人,這種擔憂就是沒有必要的。你在乎孩子,他們不會比你更少的在乎孩子。至於照顧孩子的技巧方面,可以和相關人員多進行一些交流。

    如果把孩子託付給其他生遠一點的人,那確實要彼此協商好,也要有一定的管控辦法。你也可以在家附近重新找個工作,或者在你現在單位附近透過可靠渠道,請個人帶孩子。讓孩子不脫離你的“心理視線”,你才能真的放心。

    如果實在找不到可以信賴和放心的託付者,那就學會暫時放下一些東西,比如目前的工作。等孩子再大一些再說。不過值得提醒的是,即便你辭職回去照顧孩子,也不代表你沒了事業。現在是網際網路時代,許多生意和事業,透過網路也可以實現。在孩子白天上幼兒園後,你還是有大把時間去奮鬥的。

    如果以上情況經過認真思考和比對,不在其列。那麼就需要你提供更詳細一些的背景資料,才能幫你進一步準確分析和提些建議了。

  • 5 # 人與人心理研究所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這是分離焦慮症。

    即嬰幼兒於與某個人產生親密的情感結系後,又要與之分離時,產生的傷心、痛苦,以表示拒絕分離。是嬰幼兒焦慮症的一種型別,多發病於學齡前期。

    但是這個正裝同樣適用於母親的身上。離開心裡牽掛的事,會有一段適應的焦慮期,題主可以經常和家裡人影片,多瞭解孩子的動態。題主也不必要有負擔和負罪感,適應分離,放下抗拒,自然就沒有那麼不安了

  • 6 # 育兒從心說

    孩子這麼小,陪伴孩子比工作要重要的多,你可以考慮一個附近點的工作,能儘量照顧到孩子,又能補貼家用才是好的。孩子長大隻有一次,不要輕易錯過,工作只是工作,在哪裡工作都一樣,孩子就不同了,孩子越小就越需要父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阿爾卑斯山自然帶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