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謝小樓
-
2 # 閒看秋風999
古人以《春思》為題的詩詞有很多,那麼李白的這一首為什麼能夠入選《唐詩三百首》呢?還是讓我們先看看這首詩吧:
燕草如碧絲, 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 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 何事入羅幃。
全詩三十個字,通俗易懂;大概有這麼幾個地方需要稍加解釋:
讀完這首詩,我們可以看到一位思婦呼之欲出;從一千多年前的詩歌中,緩緩向我們走來——
本詩開頭兩句用相距千里之遙的“燕草”和“秦地”起興,描寫了一位獨自一人留在“秦地“的婦女對丈夫的思念;春天到了,不禁觸景生情,思念在千里之外守衛邊關的丈夫。
以下三、四句,接著寫“思婦”的思念之情:春天到了,想必夫君也會思念家鄉和我吧;而你想念我的時候,我更是肝腸寸斷;
最後五、六兩句,李白用了“春風掀動羅幃”來描寫“思婦”的心理活動,藉以謳歌這位婦人對愛情堅貞不二的高尚情操。
“春”字,語意雙關;可以指既指季節,又可以比喻青年男女之間的愛情。早春一過,桑葉綠了,而獨處秦地,終日望郎歸的思婦觸景生情;
詩人的高明之處,在於諧音字的運用,比如“絲”諧音“思”,春絲,即“春思“;“枝”諧音”知”,我“思”你“知”,心心相印
此外,最後詩人用了“春風不相識”,來歌頌了這位思婦沒有因為春暖花開而春心蕩漾,堅守著對愛情的忠貞。
-
3 # 使用者60397079085
怎樣欣賞李白的《春思》!
先吟誦原詩: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翻譯過來:
燕地的草,才發岀碧綠的絲,
秦地的桑,已看見彎曲的枝。
當你產生回家念頭的日子,
也正是我想斷肝腸的時候。
春風呀!我們並沒有什麼約定,
你為什麼竟然吹入了我的帳幃!
我們分析一下:
題目“春思”。在古典詩歌中,“春”字往往語意雙關,既指春天,也指男女之情。這裡的“春”,就包含這兩方面的內容。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作詩有“賦”“比”“興”三法。這兩句就用了“興”的方法。“興”,又可以叫做“起興”。在這裡,起的是如碧絲的燕草,低經枝的秦桑。興的是燕秦兩地徵人與思婦的感情。“燕”,指河北省北部,借代遙遠的邊疆,是徵人所在之地。“秦”,指陝西省一帶,借指思婦所居之地。由於地域原因,春風到時有早晚之別。所以,燕地才看見小草萌生之時,秦地的桑葉桑枝已經長長了,披拂著有下垂之姿。因此而說“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思婦看見自己所居之地的“秦桑”已經低垂著頭,就想起徵人所戍之地的“燕草”才剛剛萌芽。本來是思婦想征夫,借用兩地“桑”“草”的生長情況道岀。這“興”的手法真正是高啊!而“絲”詣音“思”,也喻意“思”,還回應題目。“枝”詣音“知”,也喻意“知”。因為相知,所以相思。可見,這兩人感情夠深厚吧!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一二句是從兩地著手,三四句還是從兩地著手。“君”是古代女子對丈夫的尊稱,“妾”是古代女子對自己的慊稱。征夫想念家中妻子的日子裡,正是妻子斷腸的時候。這似乎是矛盾的。丈夫想念妻子,妻子應該高興呀?怎麼還斷腸了呢?其實非也。“斷腸”乃是特別想念之證明。這兩句中的“懷歸”和“斷腸”,正是上兩句的“知”和“思”的印證,有前後照應之用。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正當思婦想斷肝腸之時,春天裡的一縷清風吹進了她的幃帳之中。春風似乎成了多情而不太嚴肅的東西,竟然進到了思婦的閨房。這讓思婦感到奇怪!我與你並“不相識”,為什麼要“入羅幃”呢?這位思婦非常可貴,闊別而情愈深,跡疏而心更堅。與丈夫的深厚感情,使她不可能移情而別戀。她尊重愛情,堅貞不二的高當情操在此二句中透露了岀來。春風來撩人,春意也纏綿。但是,思婦批評了春風,以明自己的志向不移。詩到此處,戛然而止,恰到好處。
20191102
-
4 # 此箋
雨聲滴答,琴音繚繞,勾起了蔡琴對美好過往的回憶。而李白《春思》裡的妾婦,則是由於春風吹入閨房之中,撩動起自己對於心愛征夫的思念盼歸之情。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為了更好地欣賞這首詩,我們不妨換個角度以時間順序來解讀。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百無聊賴的女子獨坐窗前,望著羅幃隨風搖曳。春光乍洩,春風撩人,女子不知那搖落一地的落寞,是屬於數年如一日的羅幃,還是獨守空房的自己。只知道那春風拂過,思念欲飛,越來越纏綿與悱惻。春風不解意,無端入羅幃,何必惹相思呢?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這麼多年你征戰未歸,我早已思念成灰。當你望穿秋水、歸心似箭的時候,我早已肝腸寸斷。從你踏上征途的那一刻起,我的心就已經不屬於這裡,願逐月華流照君,隨君直到到燕趙地。思念早已入骨,春風不惹,也是滿地殤。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你可知曉,你遠在的燕塞之地春草嫩綠如碧絲的時候,我們家鄉秦地的桑葉,早已茂密得壓彎了樹枝。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不知道連年征戰的夫君,是否也能睹芳草而思歸。這離恨正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芳草無情,而我卻只為你鍾情。
如此倒序解讀,私以為更符合女子見春風而思遠人的心理路程,更顯深婉動人。此外,這首《春思》讓人讀來深情婉轉,離不開詩人李白採用了一系列的藝術手法,使得女子思念征夫這一主題更顯浪漫與纏綿。
1.巧妙運用雙關、諧音與比興,增強了詩句的韻律美與含蓄美。
從題目《春思》就可以看出,詩人巧妙地運用了一語雙關。“春思”,一則切合了詩意,指春光旖旎;二則傳達了情意,指春心蕩漾。春光乍洩,容易引發人的意興與情懷,而此詩中無端春風引起的正是女子對征夫的深切思念。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兼用比興,“見春草而思歸”,以兩地因為地理環境差異造成的不同春光對比,來隱喻兩地相思,最終指向一處團圓。而“絲”諧“思”,“枝”諧“知”,含蓄深婉地傳達出女子對於遠在他鄉夫君的思念情深。
2.靈活運用“無理而妙”的藝術表現手法,強化了情感傳達的深刻性與複雜性。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多情的女子思念征戰在外的夫君,本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卻將這種春愁離恨歸咎於給無辜的春風。女子這一看似無理的斥責與發問,恰恰顯示出女子獨守空房的百無聊賴之感。春風何曾撩人,只不過人間自是有情痴罷了。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夫君思歸之日,應該是女子心花怒放之時,詩人卻說這“是妾斷腸時”。看似無理,但深究起來,如此表達,更能顯示出女子早已相思入骨,思念成疾,故人歸來之日也難以在短時間內撫平自己的傷痕。如此細緻入微的心理描寫,更顯纏綿悱惻。總之,李白的這首《春思》,以細緻的筆觸,刻畫了一個深情婉轉卻忠貞不二的思婦形象,將中國古詩詞中“見春草而思歸”的傳統意象演繹地纏綿別緻。
尤其是“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一句,無理而妙,自有天趣。
而這恰恰印證了歐陽修的情愛觀:“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
5 # 弄笛聽雪
《春思》是李白眾多描寫思婦詩篇的其中一篇,思婦在秦地家中思念著遠去燕地征戰的丈夫,思之斷腸,她時時期盼丈夫早日歸家,盼望著致使二人分離的戰爭能早日結束。全詩平實含蓄中又見典雅流轉,是一首經典廣為流傳的新題樂府詩,以下來具體的欣賞這首《春思》
《春思》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首先詩題中的“春”字一字雙關既指春天也指男女相思,這一雙關不僅在這首詩點明詩的主旨,其實也是古典詩詞中經常出現的。
開始兩句說燕地的草還青如碧絲,秦地的桑樹已綠枝低壓。這句對比甚是巧妙,透過春日裡不同的兩地春光,將兩地的距離之遙遠,和丈夫遠去之地較秦地要寒冷都表達了出來。由此分隔兩地的相思之苦,征戰之人的艱苦,對丈夫的擔心關懷也都巧妙的刻畫了出來。
接下來的三、四句,區別於多數的閨閣思婦詩詞,思婦說:“待君歸來之日,只怕我已哀傷到斷腸。”自然“斷腸”是誇張的寫法,這一誇張用法將思婦的情感寄託以最淋漓盡致的程度展現出來,從側面也可看出戰事時日已久,卻久不見結束,所以思婦才會在漫長的等待中感覺到了迷茫無措,才有了這句“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最後的五、六句以春風入筆,春風吹進屋內吹起了女子閨房的羅帳,思婦說:“我與這春風並不相識,你為何要吹進我的羅帳呢?”看似思婦此說無理,實際卻是女子心態上最為自然形象的描寫,以思婦明志作結,便是以思念的最深程度作結,可謂巧妙到恰到好處。
全詩不拘一格來表達主旨的方式巧妙浪漫,自然流轉,句句經典,李白的浪漫流轉果然是處處可見的。
回覆列表
《春思》是一首閨情詩,為“詩仙”李白所作。此詩被選入《唐詩三百首》中。春思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此詩是一首“代言體”詩,即不以本身為詩的主角,而是以他人、他物為主角,並用第一人稱的口吻來創作。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燕:戰國時國名,在今河北一帶,這裡指戊邊之地。秦:戰國時國名,在今陝西一帶,古時屬於關中。此句意為:邊關的草如同碧綠的絲絨一樣,關中的桑樹卻低垂著綠色的枝丫。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懷歸:想家、思歸。斷腸:指極度傷心。《搜神記》記載:“一母猿失子,自擲而死。剖其腹視之,腸寸寸斷裂。”
此句意為:當你想家的時候,正是我愁思斷腸之時。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羅幃:絲織的帳幔,這裡指女子的閨房。此句意為:我並不認識春風,它為什麼要吹入我的閨房。首句以“燕”、“秦”隱隱點出“君”和“妾”在空間上相隔很遠;“燕”地的草才如“碧絲”,而“秦”地的“桑”已經“低綠枝”,同一時間而時序不同,更進一步說明“君”和“妾”相距的遙遠。草發桑綠正是春天時節,恰好呼應詩題的“春”;“燕”、“秦”的空間阻隔,由此引出下句詩的“思”。第二句寫“思”,“懷歸”、“斷腸”皆因為思念親人,“當”和“是”二字,直接說明“君”與“妾”相隔兩地,而思念卻是同時發生。讀之可以感覺“妾”的愁腸百結,使人感同身受。“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此句讀之,給人一種小女人無理取鬧的感覺。“妾”思念得愁眉不展時,只能怨春風,更進一步表現了“妾”之思念濃烈,此可謂是無理卻更玄妙。
詩人把閨中女子思念丈夫的心裡活動描寫的細緻入微,是一首不可多得的閨情詩。可見,“詩仙”不僅詩寫得有仙氣,而且情感也描寫得細緻入微。明人鍾惺在《唐詩歸》裡評道:“若嗔,俱著‘春風’上,妙,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