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書法常青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就好像是一個人去照鏡子吧,有時候剛洗完澡會覺的自己挺好看的,有時候又去照又會覺的不是那麼好看,不論好看還是難看,其實人還是那個人,臉還是那一張臉。

    哲學家說:“一個人最難看清的時自己,最難掌握的是自己,而最大得敵人也同樣是自己。”

    當然也有一些謙虛的,總感覺自己的字一般般,卻不知已是極高水準,超越大多書法成名人物。

    人貴有自知,這幾句話說起來簡單,卻極少有人能夠做到。人是最難認識自己的,對於自己的字也同樣時如此。所以還是謙虛些吧,像武則天立無字碑那般,好壞由他人去評說吧。

  • 2 # 臨池管窺

    學書達到一定的高度及深度時,如再提高,往往就需要“眼力”了。

    每個人無論做什麼,都存在“眼高手低”的認識問題。

    拿書法來說,初學者一般是“眼低手高”,總認為自己寫的字已很不錯了,但內行人一看,卻還存在著許多問題。

    隨著學習深入,眼界的開闊,這時你會越來越多發現自己的字總是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很難符合自己心目中的標準。這就是遇到了所謂“瓶頸”期了,說明你的“眼力”提高了,“心手”已不相符了。

    要突破這個階段,我們更多的要把精力放在“觀與悟”上,要仔細觀察古今書家的優缺點、比較各家各體的變化、要有所“悟”時再動筆。

    漸漸的你會發覺,對別人的作品你會一眼看出他字型的承學淵源,筆法、章法的出處。再臨帖時,則會更準確的表達出來原帖的體勢和精神。到了這一步,學書才能算“初窺門徑”了。

    所以,不能正確評價自己的書體並不是說是一個普遍現象,而是你是否達到了一種“眼力”的境界。我接觸過許多有“見識”的人,往往自己寫的字並不是很好,但卻能客觀的評價別人和自己,這就是很好的證明。

  • 3 # 中州耕牛堂主

    對自己寫的字,根本就用不著評價,自己寫的漂亮不漂亮,自己心裡最清楚。

    當你的字寫得達到一定水平後,自己覺得就滿意了,自己覺得滿意了,別人也就誇你的字好了。道理就是這麼簡單!

    有一個書家,字寫得好,道內人也認可,在當地很有名氣,一時間,向他求字的人多了起來。有一天,一個外地人慕名而來,要他寫幾幅字,並當場敲定了書寫內容和潤格,說好的一週後取字。

    這個書家一氣寫了兩幅,當寫到第三幅時,創作慾望仍在,但就是覺得寫的不理想。於是,就寫了扔,扔了再寫,一氣寫了十多幅,最終沒有一幅覺得達到送人的“標準”。怎麼辦呢?乾脆收筆不寫了,歇歇再說。

    人家取字的日期在即,可還有一幅字沒寫,他自己也著急啊!於是乎,又掂起筆來,隨便寫吧,寫不好無非是再扔掉罷了。他慢不經心地攤開宣紙,把筆補足了墨,穩,準,狠地下筆了,四個大字一氣呵成,寫畢,自己覺得非常滿意,心中大悅,自語道:好!就是它啦!這就叫“用心恰恰無,無心恰恰用。”

    啟功先生說,自己寫的字,不要讓別人看。只要路子正,就能寫出“好看,耐看”的字。

    所以說,根本無須自己評價自己的字。對自己,一定要有信心!如果你對自己都沒信心,那就什麼也別做了!

  • 4 # 呂永亮

    這個問題我說點趣事吧,上世紀老一代畫家很喜歡對人說自己的字(書法)勝過繪畫,事實上絕大多數情況他們是在吹牛逼。

    那個時代玩字畫的人普遍眼力較高,懂得作品好壞,基本上聽後呵呵一笑了之,沒什麼人當真的,該買畫的人還是買畫,毫無影響。

    那麼彼此心照不宣的遊戲規則,為什麼畫家還樂此不疲的說上一下自己的字更好呢?

    這是因為字代表了“文化知識“。字都寫不好還能畫好畫嗎~~書畫同源啊!

    當時的畫家最怕別人說他們文化不足啊…… 尼瑪現在社會上一句“讀書不行,去畫畫!“ 好像畫家應該是傻逼似的,沒文化~真~可~怕!

    知道了嗎,親 !以後遇見畫家說自己的書法更好,求您就說一下~“真有文化。“ 這樣紙就會活躍氣氛更好玩了,這也是一種雅趣。

    對我?對我嗎隨意拉……不……您要真的朝我說……我想我會狂笑的啦…… 和諧……和諧……

  • 5 # 千千千里馬

    能不能正確評價自己的書法。兩個要素。一個是你根本不懂書法的評價標準。一個是“當局者迷”心理。

    我們先說說評價書法高下的一些參照。

    首先,你的書法是有一定學源的,就是一看就知道是哪一個路子裡出來的。比如,你是學唐楷還是魏碑,隸書還是篆書。

    你要學的有個樣,如果離學習的法帖很遠,那就是差。如果非常像字帖的風格,說明你的書法修養還不錯。

    第二個層次是兼收幷蓄。就是學習了多家書法大師的作品,又能夠融入一爐,這也是一些創新。如果你的書法是這個層次,應該有一定的自信。

    第三個層次是妙趣天成。這個層次就是為一些天才準備的。他們學的書法不一定很多,但是,妙趣天成,雖無師法痕跡,卻有情趣可欣賞處,如果你是書法是這樣,你應該驕傲。起碼也是一種境界。

    第四個層次功力深厚,獨樹一幟。這個層次我就不多說了。如果你達到這個層次,應該屬於著名書法家了。

    以上四個層次,大體上可以看得出來,多多少少自信自己的書法,也說得過去,有些,應該也是當之無愧的。

    如果你真懂這樣欣賞自己的書法,我相信,你會正確評價自己的書法。

    其實,我們很多朋友也是能夠正確評價自己的書法的。

    但是,也確實有不少書法家並不一定能夠正確評價自己。

    比如唐代有個詩人叫杜審言,他就有些狂的過分,說,王羲之書法算個啥,他來我們家,得跪下求我為師。你瞧瞧,這不是太自信了嗎?

    還有清代書法家包世臣對自己也是評價高的不得了。說自己一定是一位歷史上的書法大家。

    但是歷史評價卻是,他的書法中等就不錯了。

    為什麼我們有些藝術修養都很不錯的人,也不能正確評價自己?

    說到底,就是“當局者迷”的心理。這種心理,說到底最終還是沒有解決好對書法基本問題的認識,這就是筆法。

    筆法是一個非常豐富的書法語言,需要我們精心研究它。

    但是,書法的筆法說到底,也無非就是筆畫的節奏問題。

    所有書法不好的,都是因為筆法節奏不是很合理。

    到底什麼是“筆法節奏很合理”,真正是需要有一個正確認識的問題。你說呢?

  • 6 # 不二齋

    自己不能正確的評價自己的字型,這種情況是普遍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自己每天看自己的字,每天接觸的話,就會越看越順眼,很多問題和毛病自己是看不出來的。

    這個就好像你的一個同事,其實長相很一般,甚至有點醜,但是如果你每天和他接觸,你就會發現他不那麼醜了,甚至再接觸幾年,有可能你會覺得他很帥呢。自己看自己的字,有時候也是這個道理。

    但是相對於別人的評價,自己評價自己的字也有它的優勢,比如你能更清楚的知道書寫過程,能知道這一筆自己要表達什麼,這一幅作品我最初的構想是什麼。

    這些是別的評價者或者欣賞著所不能體會到的,也是自己評價自己的字的優勢所在。

    宋代的書法家米芾在評價自己的字的時候說“臣書刷字”,他就是形容的自己的一種書寫的狀態,這個“刷字”也經常被後世的書法理論家所引用。

    但是你單純的看米芾的書法作品,你未必就能體會到這種感覺,估計也很艱難用“刷”字來形容。

    這其實也給我們學習書法一個啟示,就是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經常的反思,經常的自我評價,同時也要找別人來看看自己的書法,讓他們來給你提提建議。

    當然,最好是找比你寫的好的人。

    你覺得呢?

  • 7 # 一念善惡間

    其實無所謂,自已認為不錯也對,只要不是去賣錢就好!寫寫字,陶冶情操,提高質養,自娛自樂,身體健康!書法之道並無定論,各有各的審美觀,百花齊放,百家爭嗚!好壞都要聽進去,原則性的錯誤必須改正,關於章法適當自已可以大膽嘗試。堅特寫點字,總比賭博,酗酒,吸菸強吧!寫字的,目的是什麼很重要!

  • 8 # 搞垮鬱悶界
    為什麼自己往往不能正確評價自己的字型?

    你這個提問關鍵詞是“正確評價”。那麼問題來了,啥是“正確評價”?哈,一下子把我難倒了。

    因為,要正確評價就得有個“統一標準”。

    那麼書法有統一標準嗎

    書法的美雖然有個“共同性”的客觀審美標準,但是就書法風格來說,卻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標準。

    如果以自己為標準那麼大家對自己的書法評價都差不多是正確的。問題是不可能以自己為標準。書法品評中往往是把書品和人品一同納入評價標準,而且更看重人品。所以,書法史上有些人書法水準很高,但人品不行就直接影響人們對他書法成就的評價。就是常說的“因人廢字”。再加上各人的眼界、立場觀點以及喜好的不同,評價也自然就不同。

    從人性上說,也很難做到正確評價自己的字

    人最不瞭解的是自己,每個人都會帶著自己的喜好在書法的海洋裡吸取養分。那就註定會有偏差或者美其名曰:個人風格。如:重碑學的輕帖學,經常有“碑學帖學之爭”,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對的。所以,對自己書法的評價一般都可能高其實際水平。或者,自己的評價和觀眾的評價差別巨大。這種現象不單書法界有,各行各業都有,,,有圖有真相。。。

    人不但不能正確評價自己也很難正確評價別人的字型

    大家都知道古代“文人相輕”、“同行是冤家”,相互貶低的、為了抬高自己貶低他人的也是很常見的。

    還有就是情面分數,倆人關係好,就誇一下,嗯,誇張的誇。也是很常見。舉N個例子,加以說明:

    以米元章的書法素養,評價別人的書法應該沒問題吧,可被米元章批評為醜書,醜怪惡札之祖的竟然是受後人膜拜的楷書四大家之一的顏真卿。還有,兩大家柳公權和歐陽詢也無辜“躺槍”。

    明代書法家李應楨斥趙孟頫的書法為“奴書”。清代書法家傅山說得更直白:“予極不喜趙子昂,薄其人遂惡其書。”“痛惡其書,淺俗如無骨”。。。

    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完了完了的?我們奉為圭臬的二王、楷書四大家全被批慘不忍睹,真是毀三觀啊。

    如何看待書法家對自己以及對他人的書法評價?

    作為一個吃瓜群眾,我覺得要儘量的無視那些比較極端的評價,特別是帶人身攻擊的那種。不要因為某個名家對他人的一句褒貶而影響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哪怕他再有名。

    雖然,每一位書法家都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和不足,但每一位書法家都不是隨隨便便成功的,他們在歷史上的地位不是一句評價就能詆譭的。多參考那些比較正面、客觀的評價。

    所以,不用再糾結自己能不能正確評價自己的書法,評價別人的作品要慎重也不要輕易地是“醜書”,因為,書法藝術博大精深,同樣的字,你今天看是“醜書”,隨著,你書法修為的提升,也許你會改變看法的。

  • 9 # 老路書法

    我認為,說這種話的人檔次不夠。相信這種話的人檔次也不夠。

    蘇軾在談論自己的書法是這樣說的: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難求。他還說過他的書體是“石壓蛤蟆體”。說明蘇軾對自己的書法認識很清醒。

    何紹基曾說自己學書四十餘年,正草篆分,博覽廣綜。“或取其神,或取其韻,或取其度,獲取其勢,獲取其用筆,或取其行筆,或取其結構分佈,當取其所取,得以寫實之精神專注於某一端。”。說明何紹基對自己的書法也有清醒的認識。

    傅山在談論自己的書法時說,寧拙勿巧,寧醜勿媚,寧支離勿輕滑,寧直率無安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酵香谷麥窩料製作方法?